1、目 录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人字闸门门体安装施工程序14 危险源辨识15 风险评价16 人字闸门安装控制措施16.1 一般控制措施16.2 人字闸门安装具体控制措施46.2.1 施工准备46.2.2 现场测量放点46.2.3 底支撑垫梁辅设46.2.4 门叶安装、调整、焊接、加固56.2.5 背拉杆安装56.2.6 顶枢门轴孔镗孔、门轴与顶枢拉杆安装66.2.7 脚手架、门叶临时支撑、施工平台挂架、底支撑垫梁拆除66.2.8 门扇轴线调整66.2.9 背拉杆应力张拉调试76.2.10 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安装调整76.2.11 人字门门扇合拢、加固76.2.12 斜接柱、门轴柱、支
2、、枕垫块配合间隙调整及环氧填料灌注86.2.13 底止水封安装底槛与底止水封配调86.2.14 防腐96.2.15 验收9- -11 目的 为确保人字闸门安装施工中,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免受损失,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 适用范围适用于船闸人字闸门安装:人字闸门门体包括门叶安装、背拉杆安装、顶枢门轴孔镗孔、门轴与顶枢拉杆安装、门扇轴线调整、背拉杆应力张拉调试、门扇支、枕垫块安装及环氧填料灌注、底止水封安装以及其它附件安装。3 人字闸门门体安装施工程序见图 114 危险源辨识见附表 115 风险评价见附表 126 人字闸门安装控制措施6.1 一般控制措施6.1.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
3、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工作。6.1.2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人员不得从事特种岗位作业。6.1.3 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材料,应做到道路畅通,存放整齐、安全可靠,必要时设专人进行守护。6.1.4 用于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设施,电源线路等,均应符合防火、防砸、防风、防洪以及工业卫生等安全要求。- -26.1.5 施 工 人 员 应 严 格 遵 守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 严 禁 酒 后 工 作 , 并 按 要 求 做 好 当 班记录 。6.1.6 施工现场危险地段,要悬挂
4、“危险”或“禁止通行”标志牌,并设置防护拦杆设施。- -3顶枢门轴孔镗孔、门轴与顶枢拉杆安装施工准备底支撑垫梁、施工平台挂架、吊篮、临时支撑预制现场测量放点底支撑垫梁辅设门叶安装、调整、焊接、加固随门叶逐层上升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挂架挂装、门叶临时支撑加固背拉杆安装脚手架、门叶临时支撑、施工平台挂架、底支撑垫梁拆除门扇轴线调整背拉杆应力张拉调试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安装、调整人字门门扇合拢、加固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配合间隙调整及环氧填料灌注底止水封安装、底槛与底止水封配调防腐与验收图 11 人字闸门门体安装施工程序6.1.7 起重机在使用前要经过试车,试车前应对挂钩、钢丝绳、齿轮和电
5、气- -4部分等进行检查。使用时应设专人指挥,禁止斜吊,禁止任何人站在吊运物品上或者在下面停留和行走,物件悬空时,驾驶人员不能离开操作岗位。6.1.8 搬运物品和使用工具时,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和四周人员的安全。上、下传送物件或工器具时,不可投掷抛接。6.1.9 上下班要按规定的道路行走,听从交通安全人员指挥。当乘坐车、船等交通工具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严禁跳车、扒车或强行乘坐。6.1.10 施工现场及作业地点,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应装设路灯。在潮湿地点,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36V。电源线路不得破损,裸露线芯、接触潮湿地面,以及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6.1.11 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
6、电源线路时,竹木脚手架上应加设绝缘子、绝缘配电盘、金属脚手架上应设木横担。严禁私拉乱接电源,非电工不得从事电气作业。严禁将电源线芯弯成裸钩挂在电源线路或电源开关上通电使用。6.1.1 2 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带电的部分,如必要保留时,则应切断电源,线头包以绝缘,固定于距地面 2.5m 以上的适当处。6.1.13 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和线路(包括照明、手持电动工具等)应配装触电保护器,以防止因潮湿漏电和绝缘损坏引起触电及设备事故。6.1.14 脚手架、临时工装平台、安装用挂架和吊蓝以及其它临时设施拆除,应分别遵守各自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有序的拆除,拆除工作周围,应划定安全区,对附近道路或拆除
7、下方,应设专人警戒,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和防护围栏。6.1.15 施工安全员应定期巡视现场,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和处理。6.1.16 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6.1.17 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56.1.18 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做好记录。6.2 人字闸门安装具体控制措施6.2. 1 施工准备6.2.1.1 清理二期埋件浇筑后遗留残渣、污水及杂物。整理平整现场运输道路。保持施工现场清洁,材料堆放有序,新增设备和电源辅设合理,能满足人字闸门门体安装需要。6.2.1.2 因安装工况发生变化,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强现场安全管
8、理。6.2.1.3 底支撑垫梁,施工平台挂架、吊蓝、临时支撑预制a、底支撑垫梁,施工平台挂架、吊蓝、临时支撑应预先制定设计方案,并报设计和监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b、制造过程中,各工种制作人员应严格按本工种安全技术工作规程操作,严禁违规作业;c、预制件制造完工后,应经技术、质安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2.2 现场测量放点6.2.2.1 测量放点应禁止交叉施工作业,以防空中坠物伤人。6.2.2.2 手持照明灯具应符合安全要求。6.2.2.3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其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6.2.2.4 施工人员必须行走脚手架人行通道,严禁攀爬脚手架或预埋件等。6.2.2.5 地上和墙上投点
9、时应避开现场施工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以防电线破损裸露漏电伤人。6.2.2.6 在埋槽孔口设置安全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接近槽孔口。6.2.3 底支撑垫梁辅设6.2.3.1 底支撑垫梁辅设在闸室底部,严禁闸室顶部有交叉作业。并设置安- -6全警示牌、安全防护栏。6.2.3.2 底支撑垫梁现场吊装时应注意吊件下端严禁站人,底支撑垫梁加固后应稳定牢固,焊工加固焊接时应检查设备,焊线是否漏电,严禁将焊线接头泡在水坑内。切割作业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6.2.4 门叶安装、调整、焊接、加固6.2.4.1 门叶吊装过程中,各工种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持岗位证上班。6.2.4.2 门叶吊装过程中,各工种作
10、业人员应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发现险情应立即通知现场指挥人员,及时排除险情,并严格遵守各自工种安全操作规程。6.2.4.3 门叶调整所使用的液压千斤顶或机械式千斤顶,使用前应对千斤顶进行检验合格品后,方可使用。6.2.4.4 门叶加固应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执行,防止门叶加固焊接后产生变形。6.2.4.5 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扣应挂在安全可靠位置。6.2.4.6 用电设备和加热器电源布置合理,线路辅设安全,应配备足够的防火器具。6.2.4.7 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上、下传递物品应用绳索捆绑牢逐层传递,严禁上、下抛接。6.2.4.8 门叶节缝焊接应有良好通风换气设备,炎夏应采取降温措施,防
11、止工作人员中毒、中暑、晕倒。6.2.4.9 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挂架挂装以及门叶临时支撑加固应是随门叶逐层上升,其脚手架搭设控制措施按集团公司排架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执- -7行。6.2.5 背拉杆安装6.2.5.1 吊蓝、卷扬机布置合理,并通过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2.5.2 高处作业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并将两者挂扣分别挂在不同的安全位置上。6.2.5.3 严禁上、下交叉作业。严防高处坠物,在危险处设置必要的防护栏杆和防护网,悬挂警示标牌。6.2.5.4 背拉杆焊接前应检查线路是否有接头处裸露或破损处漏电现象,若发现应及时处理。6.2.5.5 背拉杆吊装应派专业起重人
12、员负责指挥,严禁吊件下端站人。6.2.6 顶枢门轴孔镗孔、门轴与顶枢拉杆安装6.2.6.1 门轴孔镗孔安装时应对危险位置设置防护围拦,并悬挂施工安全警示牌。6.2.6.2 吊装门轴和顶枢拉杆时,应遵守起重安全技术工作规程,安装工应遵守机电工作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行为。6.2.6.3 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挂好安全绳。6.2.7 脚手架、门叶临时支撑、施工平台挂架、底支撑垫梁拆除6.2.7.1 脚手架拆除控制措施按集团公司排架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执行。6.2.7.2 门叶临时支撑,施工平台挂架拆除应将起吊钢丝绳挂牢或捆绑牢,切割焊接处,然后平稳吊出,不得有卡阻现象。起吊人员应站在拆除件两侧
13、或门体内侧,严禁站在拆除工件或挂架上。6.2.8 门扇轴线调整- -86.2.8.1 拉门钢丝绳、卷扬机设计布置合理,并经有关技术安全部门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6.2.8.2 门扇轴线调整时,工作人员应远离钢丝绳拉点受力方向,防止钢丝绳断裂或导向滑轮及地锚崩脱反弹伤人。6.2.8.3 高处作业人员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严禁违规作业。6.2.9 背拉杆应力张拉调试6.2.9.1 施工工作平台设置安全可靠,并经有关技术质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2.9.2 严禁上、下交叉作业。严防空中坠物,必要时设置防护隔层。6.2.9.3 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严禁违规作业
14、,危险部位应采取系双保险措施。6.2.10 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安装调整6.2.10.1 门扇应选择适当的位置,用强度足够的绳索将门扇固定,斜接柱、门轴柱处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脚手架或简易挂架并报监理和有关技术质安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搭设完工的脚手架或简易挂架经监理和有关技术质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2.10.2 斜接柱、门轴柱支垫块吊装应严格遵守起重吊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严禁违规作业。支垫块螺栓拧紧后方可松钩。6.2.10.3 安装工调整时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防止工器具坠落伤人。6.2.11 人字门门扇合拢、加固6.2.11.1 人字门左、右两门扇合拢对中后将斜接柱处两门扇用搭接板连
15、接加固焊牢,确保强风不能将两门扇吹开或因气温温差产生应力将焊缝撕裂。6.2.11.2 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工作规程,并严格遵- -9守各自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作业。6.2.11.3 工作用脚手架或挂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填报问题处理单,确保施工安全。6.2.12 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配合间隙调整及环氧填料灌注6.2.12.1 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配合间隙调整及环氧填料灌注系高空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工作规程,严防违规作业。6.2.12.2 环氧填料需预热、配置、搅拌、加压灌注,因此预热器电源、照明电源布置合理,并经常检查电源
16、线是否有破损裸露漏电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6.2.12.3 对空压机压力管路、空气储罐上的压力温度表和安全阀要进行检查,并定期检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机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6.2.12.4 环氧填料灌注应按要求由下至上分段逐层灌注,经常检查环氧填料漏斗顶盖压力表是否正常,漏口管道是否堵塞,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漏斗,并将先前堵塞漏斗及时处理,以备后用。每桶灌注完毕后,并将排气阀打开排完余压后开盖,严禁将头正对盖顶,以防止余压将顶盖顶开伤人。6.2.13 底止水封安装底槛与底止水封配调。6.2.13.1 底止水封安装应设置临时安装托架,将水封安放在托架上进行配孔安装,施工时应注意坠物伤脚,抬装水
17、封时应用力均衡,防止用力过猛伤手。6.2.13.2 钻橡皮孔时应检查手电钻电动工具和电源接线是否完好,严防手电钻使用不当或电线破损接线头裸露漏电伤人。6.2.13.3 底止水封安装应与预先预装底槛进行合门配调底止水封压缩量,符合设计要求后将底槛加固焊接牢并经监理验收后方可浇二期混凝土。- -106.2.13.4 底槛浇二期混凝土时应向土建施工单位提交交面通知单,并交代清楚注意事项,当土建立模完工后,应通知监理和安装方到现场进行查看,若发现土建违规作业施工应立即责令其纠正错误,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期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安装方应派专人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埋件安装质量及施工安全。6.2.14 防腐6
18、.2.14.1 油漆喷涂人员必须熟知油漆使用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喷涂或刷漆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地点应有良好通风,防止中毒。6.2.14.2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挂扣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危险部位应系安全带和安全绳,安全带和安全绳应分别挂在不同的安全部位。6.2.14.3 油漆作业场所严禁烟火。6.2.14.4 使用汽油、香蕉水、丙酮等调配油漆时,应戴好防护用品。6.2.14.5 使用喷砂除锈,喷嘴接头要牢固,不准对人。如果喷嘴堵塞应停机消除压力后方可进行修理或更换。6.2.15 验收6.2.15.1 手持照明灯具应符合安全要求。6.2.15.2 检查、验收人员行走时必须走排架通道,严禁
19、攀爬脚手架或埋件等。6.2.15.3 高空检查、验收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挂安全带时应安全可靠。6.2.15.4 检查、验收人员正上方埋槽孔口应设置安全警戒人员和警示牌,禁止非工作人员在上方作业或接近上方埋槽孔口。- -11危险源辨识表(Fj431-1 )序号 作业内容 伤害类别 产生的原因物体打击 来自人字门安装部位闸墙顶端相关人员或交叉作业人员产生的危害触 电 施工现场门叶焊把线、照明线、加热导线损坏漏电、灯具使用不当等1 施工准备坠 落 人字门作业面作业平台、脚手架竹跳板损坏和腐蚀、防护围栏损坏等触 电 接线违反操作规程、有裸露的电源和损坏的焊把线未及时处理等灼 烫 电焊焊接、
20、气割操作不当、违规推合空气开关闸刀2底支撑垫梁、施工平台挂架、吊篮、临时支撑预 制机械伤害 砂轮机、风铲等工具使用不当物体打击 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触 电 来自用电电线漏电、手持灯具不符合要求等产生的危害3 现场测量放点坠 落 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未设防护围栏等、未按要求攀爬行走不当临空坠物打击 来自闸墙顶端相关人员或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触 电 来自焊机、用电电线漏电产生的危害4 底支撑垫梁辅设坠 落 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攀爬脚架或行走不当物体打击门叶吊装时碰撞产生的坠落物体、来自顶部的相关人员等触 电雨天或潮湿部位作业人员接触裸露在外的电线、雨天未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5门叶安装、调整、焊接、加
21、固坠 落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攀爬脚手架和门叶未按规定要求执行物体打击 周围未设置护栏和标志牌、未派专人看护触 电 来自焊机和用电电线漏电产生的危害6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挂架挂装、门叶临时支撑加固随门叶安装逐层上 升坠 落 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违规作业产生的危害物体打击来自工作面顶部周围的相关人员、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机械伤害砂轮机、刨光机、镗孔机等电动工具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7门轴孔镗孔、门轴与顶枢拉杆安装、调整高处坠落高处作业面周围未设防护围栏或设置围拦存在缺陷、下雨或污油使行走面打滑8 背拉杆安装 物体打击 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起吊吊装时撞击带来的危害- -12触 电 来自用电电线或焊机焊
22、线漏电产生的危害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或未系安全带和安全绳带来的危害物体打击工作人员现场拆除时,周围未设安全防护围栏和警示标志、未派专人看护火 灾气割人员切割时熔化铁水引燃易燃物体、物品,切割割枪回火等机械伤害砂轮机打磨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起重机械吊装拆除时操作不当等9脚手架、门叶临时支撑、施工平台挂架、底支撑垫梁拆除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照明不足、行走、站位不当、通道不畅或损坏、攀爬脚架或门叶未按规定要求执行带来的危害物体打击 来自门扇顶部的相关人员,上、下传递物件不当等高处坠落 攀爬门扇不当或爬梯下雨打滑等10 门扇轴线调整机械伤害导向导轮地锚不牢,钢丝绳拉断、卷扬机操作不
23、当、人员站位不对等物体打击 交叉作业带来的危害11 背拉杆应力张拉调试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工作平台坍塌,脚手架坍塌、攀爬不当等物体打击交叉作业带来的危害、作业人员使用工器具放置不当坠落带来的危害等12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安装调整高处坠落未系安全带、攀爬爬梯或脚架不当,照明不足、竹跳板锈腐等物体打击交叉作业或上下传递物件不当使物体坠落产生的危害触 电来自焊把线胶皮破损、接头裸露漏电、照明电线漏电等13 人字门门扇合拢加固高处坠落 攀爬门扇不当或手拿东西攀爬门扇爬梯等物体打击交叉作业或使用环氧压力浇罐器具操作不当产生的伤害14斜接柱、门轴柱、支、枕垫块配合间隙调整及环氧填料灌注 触
24、 电 照明电线接头裸露或电线绝缘橡皮破损漏电等- -13高处坠落脚手架或工作平台挂架竹跳板锈腐隐患、安全防护围栏辅设不到位,作业人员攀爬不当,未系安全带等物体打击来自门体顶部的相关人员,上、下传递物品操作不当等触 电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电线绝缘橡胶破损、接头裸露漏电等15底止水封安装、底槛与底止水封配调机械伤害 手电钻、砂轮机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物体打击交叉作业产生的危害、验收人员正上方相关人员带来的危害、未设安全警戒标志牌等高处坠落未系安全带、攀爬脚手架和门体不当、脚踏板损坏未及时处理等火灾 调配油漆时吸烟或遇明火16 防腐与验收中 毒通风不畅、操作人员劳保着装不符合要求,施工环境闷热闭塞等- -
25、14风险评价表 (Fj431-2)危险评价序号伤害类别 原 因 伤害谁 L E C D 评价结果1 来自人字门安装部位闸墙顶端相关人员 施工作业人员 3 6 15 270 4 级高度危险2 交叉作业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3 上、下传递物件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4 门叶吊装时碰撞产生的坠落物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5物体打击未设安全警戒标志牌 施工作业人员 1 3 15 45 2 级一般危险6砂轮机、刨光机、镗孔机等电动工具使用不当施工作业人员 1 3 7 21 2 级一般危险7机械伤害违章作业 施工作业人员
26、 3 6 7 126 3 级显著危险8临空作业面周围未设防护围栏或设置围拦存在缺陷、施工作业人员、 3 6 15 270 4 级高度危险9 下雨或污油使行走面打滑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0 脚手架或工作平台挂架防护缺陷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1 攀爬门扇不当或手拿东西攀爬门扇爬梯等 施工作业人员、 设备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2 照明不足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3 竹跳板锈腐 施工作业人员 3 6 15 270 4 级高度危险14高空坠落未按要求系安全带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
27、著危险15 接线违反操作规程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6 用电设备电线绝缘橡胶破损、接头裸露漏电 施工作业人员 3 6 15 270 4 级高度危险17 焊把线、照明线、加热导线损坏漏电 施工作业人员、 3 6 15 270 4 级高度危险18 灯具使用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19 雨天或潮湿部位电气作业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20触电未按要求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施工作业人员 1 3 15 45 2 级一般危险21 导向导轮地锚不牢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22 钢丝绳拉断 施工作业人员
28、 1 6 7 42 2 级一般危险23 卷扬机操作、起重人员指挥不当 施工作业人员 设备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24起重伤害起重人员站位不对 施工作业人员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25 设计缺陷 施工作业人员 1 6 40 240 4 级高度危险26坍塌 未按施工措施施工 施工作业人员1 6 40 240 4 级高度危险27 火灾 调配油漆时吸烟或遇明火 施工作业人员 设备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 -1528 气割人员切割时熔化铁水引燃易燃物体、物品 施工作业人员 设备 1 6 15 90 3 级显著危险29 电焊焊接、气割操作不当、切割割枪回火 施工作业人员 1 6 3 18 1 级稍有危险30灼烫违规推合空气开关闸刀 施工作业人员 1 6 3 18 1 级稍有危险31 通风不畅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 级一般危险32 操作人员劳保着装不符合要求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 级一般危险33中毒、中署 施工环境闷热闭塞 施工作业人员 1 6 7 42 2 级一般危险注:作业人员含业主、监理等相关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