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張 正 傑 大 提 琴 獨 奏 會演出企畫書與浪漫大師的美麗邂逅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張 正 傑 大 提 琴 獨 奏 會 與 浪 漫 大 師 的 美 麗 邂 逅一、活動宗旨1853年,年輕的布拉姆斯(J.Brahms 1833-1897)親敲前輩舒曼(R.Schumann 1810-1856)的門,他忐忑不安,不知道這道門開後,會是怎樣的狀況?幾分鐘後,舒曼聽了布拉姆斯的彈奏,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揮筆在新音樂報熱情地向人們介紹這位年輕的作曲家。文章中讚譽他是喚起人們去表現最高理想的出類拔萃的藝術家。當時的相知相惜造就了一番佳話,兩位大師不僅在音樂上互相敬佩、互相影響,在生活上也
2、是非常親近。只可惜舒曼因為遺傳疾病而住入精神病院早逝,但是,布拉姆斯仍是舒曼夫人與家庭的終身好朋友。國內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感動於二位大師豐沛的情感,更對他們的作品多有研究,邀請鋼琴家諸大明一起合作將這二位大師的作品介紹給國內的聽眾。在政經環境紊亂的現今社會,不妨讓我們回到藝術的世界裡,在最真誠的藝術之心中,懂得互相珍重,懂得愛。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二、實施細則 計畫實施時間場次:民國九十六年下半年 12月 18日,於花蓮慈濟大學演出一場 演出者:大提琴/張正傑、鋼琴家/謝婉玲 演出曲目:舒曼:幻想小品,作品 73此曲乃舒曼於 1849在德勒斯登所作。當時他太太克拉拉長期在外演出鋼琴,舒曼因而和一
3、些德勒斯登樂團的團員以演奏音樂來尋求慰藉。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舒曼為豎笛創作了這首鋼琴伴奏的小品,並且由出版商改成大提琴演奏的版本,更受歡迎。布拉姆斯:e 小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Op.38布拉姆斯:F 大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Op.99標題為鋼琴與大提琴所以不但二種樂器等重,而且都需要高超的技巧及音樂性。Op.38 及 Op.99是及少數常常被演奏的大提琴奏鳴曲,和貝多芬的作品一樣,並且堪稱浪漫時期的大提琴奏鳴曲代表作。E 小調奏鳴曲充分展現出布拉姆斯對古典與傳統的堅持,音域偏低,三個樂章都是小調,聽起來比較荒涼、深沈、樸實。F 大調經過二十一年才寫作第二號,屬於成熟時的晚期作品,比第一號更熱
4、情明朗、用高音域、優美抒情、鋼琴部分也更豐富。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演 出 者 簡 介大 提 琴 家 張 正 傑 國 內 最 知 名 的 大 提 琴 家 張 正 傑 (Chen-Chieh Chang), 曾 應 邀 於首 次 總 統 府 介 壽 館 音 樂 會 , 及 世 界 頂 尖 室 內 樂 團 體 阿 班 貝 爾 格弦 樂 四 重 奏 (Alban Berg Quartett)訪 華 音 樂 會 中 演 出 。 張 正 傑 以 其精 湛 的 琴 藝 及 豐 富 的 創 意 深 受 全 國 樂 迷 的 喜 愛 與 支 持 , 曾 深 入 全 省 文 化中 心 、 校 園 、 工 廠 、 監
5、獄 、 醫 院 、 啓 智 中 心 等 地 , 將 音 樂 推 廣 到 各 個 角落 : 如 動 物 狂 歡 節 於 木 柵 動 物 園 演 出 、 詩 與 音 樂 的 對 話 呈 現新 詩 與 音 樂 的 美 麗 邂 逅 、 義 大 利 麵 與 維 也 納 咖 啡 結 合 美 食 與 音 樂 、 料 理 東 西 軍 茶 與 咖 啡 的 世 紀 大 對 決 結 合 國 樂 與 西 樂 同 台 競 技 、 太 魯 閣 峽 谷 音 樂 節 與 大 自 然 的 對 話 吸 引 8000 多 位 觀 眾 於 布 洛 灣 聆聽 、 讓 巴 哈 與 孔 子 於 孔 廟 做 跨 世 紀 的 對 談 、 韋
6、瓦 第 四 季 與 皮 影戲 結 合 皮 影 戲 與 西 洋 音 樂 、 巴 赫 的 衣 冠 琴 秀 結 合 服 裝 與 音 樂 、 美 猴 王 鬧 場 與 京 劇 大 師 朱 陸 豪 合 作 演 出 法 國 印 象 派 大 師 德 布 西(Debussy)的 作 品 等 等 , 在 國 內 掀 起 陣 陣 藝 術 旋 風 。張 正 傑 畢 業 於 奧 地 利 國 立 維 也 納 音 樂 院 (Hochschule F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in Wien), 師 事 大 提 琴 家 Valentin Erben, 並 接受 大 師 Andre Navar
7、ra 及 Heinrich Schiff 之 指 導 。 1984 年 冬 , 以 特 優成 績 獲 演 奏 家 文 憑 , 並 獲 奧 地 利 教 育 部 全 額 獎 學 金 赴 芬 蘭 隨 柴 可 夫 斯 基大 賽 得 主 Arto Noras 研 習 特 殊 演 奏 技 巧 。 1986 年 秋 , 獲 芬 蘭 西 貝 流 士音 樂 學 院 (Sibelius-Akatemia)最 高 藝 術 演 奏 文 憑 。 返 奧 地 利 後 , 接 受Vorarlberg 音 樂 學 院 專 任 教 授 之 甄 選 , 成 為 該 校 最 年 輕 的 教 授 , 1986年 秋 , 同 時 獲
8、瑞 士 音 樂 院 聘 為 該 院 兼 任 教 授 , 並 榮 獲 瑞 士 青 年 藝 術 家獎 。 維 也 納 日 報 評 論 其 音 樂 : 明 亮 的 技 巧 、 豐 富 的 感 情 ,為 巴 哈 無 伴奏 組 曲 創 造 了 最 高 的 境 界 . 。1989 年 張 正 傑 應 東 吳 大 學 邀 請 返 國 任 教 , 2002 年 起 於 國 立 台灣 海 洋 大 學 擔 任 副 教 授 、 駐 校 藝 術 家 及 藝 文 中 心 主 任 。 張 正 傑 亦 擔 任 台新 銀 行 文 化 藝 術 基 金 會 及 基 隆 市 文 化 基 金 會 董 事 , 並 於 1997 年 獲
9、 得中 華 民 國 青 年 獎 章 。張 正 傑 常 應 政 府 單 位 與 民 間 團 體 之 邀 赴 各 地 演 講 , 也 跨 足 於 廣 播界 與 出 版 界 , 曾 在 中 廣 音 樂 網 頻 道 主 持 弦 外 之 音 節 目 近 十 年 , 並多 次 在 報 章 雜 誌 上 撰 寫 介 紹 古 典 音 樂 的 專 欄 。 張 教 授 著 有 調 琴 高 手 、 我 的 外 遇 二 本 著 作 , 廣 受 樂 迷 們 喜 愛 。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鋼 琴 家 諸大明被譽為現今美國樂壇最引人矚目的鋼琴家之一的諸大明(福特渥斯電訊報) ,自九歲起正式學習鋼琴,十歲即舉行獨奏會,引起轟動。
10、1981 年應邀參加世界四大鋼琴比賽之一的美國范克萊本國鋼琴大賽 ,以精湛琴藝,成為第一個在這項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國人。美國權威樂評家哈洛德荀柏格爲此以中國鋼琴家諸大明震驚了克萊本大賽為標題,在紐約時報發表了專題報導。並稱諸大明為最具魅力之演奏家 ,隨後,諸大明到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研究深造,師承鋼琴大師魯道夫費庫斯尼(Rudolf Firkusny) ,取得 國際吉娜巴考爾鋼琴比賽首獎,茱莉亞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冠軍,以及音樂藝術博士學位。旅美期間,諸大明演奏足跡遍及北美、歐洲及遠東,深獲好評。華盛頓郵報的瓊安芮陶勒推崇諸大明是一位極富表現力的大師 ,並指出無可置疑的,他是一位除了在音樂上言之有
11、物的藝術家,而且具有真正巨匠般的高妙技巧 。紐約資深樂評家歐文克羅頓稱他為天才橫溢的演奏家 。德州休士頓記事報的查爾斯華德先生則稱諸大明的演奏呈現了令人難忘的深刻詮釋 。史丹頓島先驅報的愛德溫羅拔玆認為他的演奏宛如蕭邦本人的演奏,優雅而華貴 。而格林威治時報的專欄評論家約翰斯威尼寫到:他所表達的音樂不但具有深刻內涵,而且風格純正。他對音樂的認知,已達到真誠與生命力結合為一體的化境。 除了獨奏會,諸大明並應邀以獨奏者的身分與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及許多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諸大明旅美期間曾在多所音樂學院任教。包括茱莉亞音樂學院、紐約大學音樂系,任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專題節目演講藝術家、多所學院的駐院藝術家
12、,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國際音樂節。現任教於東吳大學音樂系。諸大明並且經常應邀擔任國際鋼琴大賽的評審,包括義大利西奈加利亞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屆台北國際鋼琴比賽、西班牙 Puigcerda 國際鋼琴比賽。諸大明已出版的 CD 包括布拉姆斯 d 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Henry Mazer 指揮,1994,6) 、 秋月古琴鋼琴禪想曲(台北市立國樂團,葉聰指揮,1995,5 ) 、 貝多芬降 E 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Video CD(台北演奏家聯盟樂團,Marc Kissoczy 指揮,1996,2 ) 、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鬼火(Feux Follets) (東吳大學出版之“雙
13、溪樂響”選輯,1997,7) 、 山林鋼琴協奏曲 (香港小交響樂團,劉敦南作曲,葉聰指揮,雨果唱片公司發行,1998,4) ,另外由美國鑑賞家協會(Connoisseur Society)製作,國際鋼琴錄音製作權威亞倫席維爾(Alan Silver)精心於紐約錄製的蕭邦前奏曲全集亦即將發行。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鋼 琴 家 謝婉玲五歲由陳盤安教授啟蒙學習鋼琴,曾師事楊小佩教授及謝文能教授。以第一志願及術科最優成績考入東吳大學音樂系後,主修鋼琴,師事徐頌仁教授,並隨宋允鵬教授研習大鍵琴。 曾與東吳管絃樂團合作演出孟德爾頌第一號 g小調鋼琴協奏曲及巴赫 f 小調大鍵琴協奏曲 BWV1056 。後以第一
14、名之優異成績畢業。七十五年赴美國印地安那州立大學研修鋼琴演奏,師事鋼琴大師 Mr.James Tocco 。 在校期間並先後隨大提琴家 Mr. Janos Starker ,小提琴家 Mr. Henryk Kowalski 等教授研習室內樂及 Mr. Jean Dies、Mr. Nicola - Lemeni 等教授研習聲樂伴奏,並曾應大提琴家 Ms. Helga Winold 之邀同台演出。七十七年五月,以特優成績( With High Distintion ) 獲頒鋼琴演奏碩士學位。謝婉玲除了七十九年五月通過國家音樂廳樂壇新秀系列甄選舉行個人演奏會,也曾先後與曾與東吳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葛利格的 a 小調鋼琴協奏曲 Op.16 、 文化大學音樂系華岡交響樂團演出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號 c 小調鋼琴協奏曲 、及與國立藝專管弦樂團演出孟德爾頌的降 A 大調雙鋼琴協奏曲 。並參與各項室內樂之演出,曾多次與名長號演奏家 Mr.David Stuart、小提琴家謝中平、大提琴家張正傑、長笛家陳惠湄合作,活躍於國內樂壇。謝婉玲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大學、中正高中、及敦化國小音樂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