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大(本科)地域文化作业二.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71383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本科)地域文化作业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大(本科)地域文化作业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大(本科)地域文化作业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域文化作业二一、 填空题1、广州第一间茶楼诞生在十三行街,号为“三元里” 。2、俗话说的广东三件宝,主要是指 陈皮、老姜以及禾秆草 。3、 “极胜楼台光郭北;几番觞咏集名园门联中暗示出广州一著名酒家,即 “北园酒家”。4、西关大屋一般设置三重门即 矮脚掉扇门、趟拢、硬木大门 。5、广东民间娱乐圈的色相主要包括 春色、秋色、火色(夜色) 、水色、飘色、马色、灯色等几个主要方面。二、名词解释1、粤菜 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广州菜为代表。其中广州菜用料广 博,选料珍奇,配料多而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之愿而烹制。2、骑楼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建起的, 使

2、两旁房屋相互连接, 形成一条长廊,可替行人遮蔽风雨, 防止日晒,特别适应于岭南地方日照长、高温多雨的特点。3、妈姐装 妈姐装因顺德妈姐而得名,其以广东特有的香云纱制作,形成为短大襟衣,无领,右衽布扣,前襟 有缘饰,黑衣黑裤,大裤裆,裤脚稍宽,裤头配以银链裤缰。4、飘色 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 一带是一种民间游艺。其特点是一根特制的钢筋作“色梗” ,使表 演的人物凌空飘起,故名 “飘色” 。5、自梳女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以顺德、南海、番禺、中山为盛。其认为男女交媾为人 生最丑陋之事,主张终身不嫁,自行梳髻, “不落家” 。三、简答题1、广州茶楼文化主要有哪些基本的特性?

3、 答:广州茶楼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性:(1) 、趋时变奏,源远流长;(2) 、食艺组合,情趣盎然;(3) 、中西合璧,广彩博收;(4) 、得天独厚,领导潮流。2、岭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经历了哪些具体的类型? 答:岭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主要经历了一下具体的类型: (1)从洞穴到干栏式; (2)广州的竹筒屋; (3)西关大屋; (4)奇楼建筑; (5)客家围龙屋; (6)潮州的 “四点金”和“下山虎” ;(7)黎族的船形屋以及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3、简述岭南近现代服饰文化的主要着装类型? 答:马褂;旗袍;唐装;妈姐装;中山装;凤凰装;桶裙;麻包衫及凉帽。4、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和

4、内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广东民间动物舞蹈的特质和内涵 1)雄浑深沉,风格特导 3)两种崇敬心理的吻合 2)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 4)自娱自乐和参与意识。5、简述岭南文化中反抗封建婚姻的主要形式? 答:岭南文化中反抗封建婚姻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1) “自梳 ”现象,这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 俗; (2) “串隆闺 ”,这是黎族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一种形式。四、材料分析题1、广东的花市与花卉文化 答:广州市我国著名的花城,种花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花埭花田早已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岁暮花 市的形成至今亦有 130 多年,源远流长的花市孕育了许多薀涵深刻的花卉故事,产生了

5、许多情致雅丽的化 解诗之形成了丰富的花语和故事。并以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使她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成为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爱花是人类的天性、鲜花不仅以其天生丽质把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而且还以 她的色、香、态,从不同的角度启迪了人们多层次的审美情趣,展示人们心中深沉的内涵。花卉的种植形 成了专门的行业,花的贸易出现了专门的集市,插花也有专门的艺术,关于花和花棣、花街的诗文,就像 鲜花一样绚丽多姿。广东人养花、爱花、惜花,培育了万紫千红的花朵来装扮世界,也编制了许多动人的 花卉故事,赋予鲜花高贵的品格,纯洁的灵魂,把外在的美和内涵的真与善统一在一起,使之变得更加可 爱。人们通过对花的

6、仪态的描绘,不仅反映了花“ 品格”,也赋予它的灵性,实际上是诗人对社会人生理 想的追求和向往。这些咏花诗,成为了花卉文化的精英。2、广东生菜会与民俗有关规律 生菜会起源明末清初,与民间的观音信仰有关。广州、海南一带农村解放前有个“生菜会” ,时间是正月 二十六,是传说中的白衣观音诞。其实人们除了求神拜佛、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之外,还席地而坐,大吃生 菜,一求添才发财。广东人之所以以“生菜” 为会,因粤语“生菜”与 “生财” 音相近,取意 “生财” 而已。又因生菜会期与观音诞偶合,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以生子为“生财 ”生女为“不吉利”。生菜会以 观音信仰和迷信而产生,在珠江三角洲务实重商的社会氛围中发展,使它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岭南文化离中原文化内核稍为偏远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容易在一些突破口上找到转 换的生机,这是岭南民俗善变的因由。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伴随着询丽多姿节日习俗,就中有新的美俗, 亦有陋俗恶俗,但经过时间的陶治,能留存下来的,大多数是当时的美俗,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有的逐渐 失去了其原来的含义,或适应世人的需求,改变原本的初衷。一种民俗的消失或更替,除了社会的发展和 民俗心理的变迁之外,就民俗本身而言,就取决它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具体可感的事象是否能激发人们不 同的审美机能,特别是民间节日的兴废更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