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71265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56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广西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试题部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二 课外文言文,一、(2018北部湾经济区,1719,6分)古诗文阅读。 田猎之获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 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 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注 州里:乡里。惟:思,考虑。疾:奋力,用力。,A组 2018年广西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齐人有好猎者 好: (2)狗良则数得兽矣 则:,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3

2、.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一、 1.答案 (1)喜爱,喜欢 (2)连词,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本题可以运用知识迁移法解答。(1)句中的“好”,可联系十二章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解释为“喜欢、喜爱”。(2)句中的“则”,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如岳阳楼记中的“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句子中的“则”解释为“连词,就。”,2.答案 不只是打猎,许多事情都这样。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先抓关键词“独”(唯独,只是)、“尽然”(完 全是这样)

3、,然后再将句子中的每个词进行对照翻译,最后进行整合、调整,做到语言准确、通 顺、流畅。,3.答案 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得良狗助猎。由此得到的启示是:要想获得成 功,就必须善于创造和利用有利条件。(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找原因、谈启示的问题一定要紧密联 系原文,文章中的“好猎者”从“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到“田猎之获,常过人矣”,这一巨变暗 示我们可从“变化”入手,抓住关键句子“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及“狗良则数得兽 矣”,得出结论“得良狗助猎”,并由此提炼出启示的要点“善于创造和利用有利条 件”。 参考译文齐国有一个喜欢打猎的人,旷日持久却猎

4、不到野兽,回到家里见了家人感到惭愧,到外面见 了好友乡里也感到惭愧。(他)考虑自己得不到野兽的原因,是猎狗不好。(他)想要买一条好 狗,而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于是立刻回去奋力耕作,由于努力耕作,家就富裕起来了。家富裕了 就有了条件去买好狗。由于有了好狗就多次猎获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 猎,许多事情都这样。,二、(2018桂林,1216,12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 而夕阳在

5、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 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 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 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 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

6、:根据。上:皇上。刺 史,即作者。,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 ) A.面山而居 B.吾恂恂而起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树林阴翳(阴影)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宣上恩德(宣扬) 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晦明/变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

7、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2分),二、 1.答案 D A、B、C三项中的“而”都表修饰,D项中的“而”表转折。,2.答案 A “翳”的意思是“遮盖”。,3.答案 D 应在“知”后断开,“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是“知”的内容,“安此丰年”意 思完整,中间不可断开。,4.

8、答案 D 从乙文“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可以看出,欧阳修想让 百姓知道自己能够安享丰收的欢乐是因为天下和平安定,“丰乐亭”由此得名。,5.答案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 解析 “修”指欧阳修自己;“乐”指“喜欢”;“之”为助词,不译。 参考译文 乙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 到这样的泉水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来此游玩,抬头望山,俯首听泉。(春天)采摘散发着幽 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

9、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幽秀美, 四季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 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 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年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 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三、(2018柳州,1013,12分)文言文阅读。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

10、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

11、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食 B.被 C.信 D.善,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而 B.于 C.之 D.以,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中的“太学”是古代设立

12、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司业”“博士”是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B.【乙】段选文中包含的熟语主要有“不耻下问”“拒人千里”“万事蹉跎”“择善而从”等。 C.【甲】文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习要“专心”,【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强调了学习要“思考”。 D.【甲】【乙】两段选文都阐明了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勤学不懈,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道理。,4.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3分)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3分),三、 1.答案 B A.供养,给吃/喂养。B.同“披”。C.确实/信用。D.善于/好的。,2.答案 A A.连词

13、,表转折。B.介词,在/介词,向。C.助词,的/动词,去。D.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介词,把。,3.答案 D 这是【甲】文所阐明的道理,【乙】文阐述的是学习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学习别 人的优点的道理。,4.答案 (1)不必像我一样亲(用)手抄录,(只有)向别人借书而后才能读到。 (2)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却没有思考它。 解析 (1)注意“假”的意思与今义不同,应译为“借”。(2)注意“但”的意思是“只是”, “志”的意思是“记住”。 参考译文 【乙】 王生爱好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 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

14、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 却没有思考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借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 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 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 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这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具有的态度吗?你 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 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

15、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四、(2018玉林,24,9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

16、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乙】 伯牙善鼓琴 列 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 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7、”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 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 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宾客大宴 会:聚集 B.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 D.吾于何逃声哉 于:到,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们体会到少有的舒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发出崩裂倒塌的声音。 C.虽人有百

18、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 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D.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你从琴声中所听到的大丈夫般的意志,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 的一样。,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它用发声器官模仿各种声 音,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场景。口技就是形象地摹拟出一家人由睡而醒到再入睡及附近发 生一场火灾的过程。琴属于古六艺中“乐”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如伯牙就是把 情怀寄托于琴音,而子期通过琴音就能领悟到他传达的情趣。 B.甲乙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善”。甲文口技表演者

19、仅凭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就能模仿出生动逼真、层次丰富多变的场景,可谓“善演”;乙文伯牙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 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之音,可谓“善弹”;而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可谓 “善听”。 C.甲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同。甲文文题统一,全文围绕口技者的表演展开描写,赞扬了表演者 技艺的高超。乙文则因题目是后人所加,文与题并不完全统一, 文章虽然也表现了伯牙琴技高 超,但更多的是赞扬钟子期善听,是心灵默契的知音。 D.甲乙两文都使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甲文正面详写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同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表演者技艺之高。乙文正面详写了伯牙鼓琴之“善”,

20、而侧面略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四、 1.答案 A “会”是“适逢,正赶上”的意思。,2.答案 B A.“少”应翻译为“稍微”。C.“百”是概数,应翻译为“上百”。D.“夫”意 思不是“大丈夫”,是“我”。,3.答案 C “更多的是赞扬钟子期善听”错误。 参考译文 甲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不久,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巷中有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的声

21、音,她的丈夫说着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她的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摸着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一边轻拍一边哼唱着哄他。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唱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逐渐端正了坐姿。,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

22、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 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 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 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人有上百只 手,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人有上百张嘴,嘴里有上百条舌头, 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 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颤抖,几乎

23、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 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乙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登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黄河!” 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他)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塌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从琴声中所听到的我的意

24、志,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我到哪儿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五、(2018梧州,1618,7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卫南之战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 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 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 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 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注 泽:宗泽,南宋将领。云:报告。生兵:新兵。,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25、 (1)今日进退等死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金 人 大 败,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分),五、 1.答案 (1)同样 (2)比 解析,2.答案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 解析 根据句意“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来断句。,3.答案 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解析 从文中宗泽下令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可以看出他很善于鼓舞士气;从他转移军队能够看出他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参考译文

26、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报告前面有敌人军营,宗 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新兵到 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宗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 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考虑 到敌军数量是自己的十几倍,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 夜间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夜里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空营,非常惊 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一、(2017北部湾经济区,1719,6分)阅读下文,回

27、答问题。 一字之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 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 郑谷:唐代诗人。齐己:唐僧人,善诗。士林:读书人,文人。,B组 2016-2018年广西中考题组,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齐己携诗诣之 诣: (2)数枝,非早也 也:,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一、 1.答案 (1)拜访,晋谒,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语气词,用在

28、句末,表判断语气。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掌握情况,较为少见地考查了虚词“也”的 用法和意思,难度不大。,2.答案 从此,文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师”。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自是”和“以为”是本题的翻译重点。自是: 从此。以为:把称作。,方法技巧 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忠于原文;“达”,就是要求文 句通顺流畅;“雅”,则要求尽量形象生动,富有文采。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 的字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可酌 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3.答案 (示例1

29、)携诗拜访求教,说明齐己是一个虚心求学的人。 (示例2)为一字之教叩拜郑谷,说明齐己是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解析 考生如果能大致读懂文章内容,“虚心求学”这一点就较为容易得出。考生在解答这 类题目时,应挑选最显著的人物特征作答。 方法技巧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文中直接找出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从文中与人物有关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人物特点;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看)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深以为然,不自觉地下拜。从此,文

30、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师”。,二、(2017百色,47,12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 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 藩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侯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 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藩传),注 藩,即陈藩,字仲举,东汉大臣。芜秽:杂乱不堪。孺子,即年幼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31、) A.陈涉少时 宾客意少舒 B.苟富贵,无相忘 更有痴似相公者 C.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大丈夫处世 何处无竹柏,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藩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侯 之/”。 C.甲文中的“字”是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乙文的“郡”是古代行政区域。 D.甲文“吴广者,阳夏人也”和乙文“安事一室乎”这两句分别为判断句和设问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用对比

32、手法,将陈涉与其他佣耕者进行对比,以突出他的非凡之志。 B.乙文刻画薛勤这个人物,主要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法。 C.甲乙两文表现陈涉、陈藩两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具有人生的远大抱负。 D.甲乙两文二陈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人贵立志,志向影响人成就的大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3分) (2)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分),二、 1.答案 C A.年幼/稍微。B.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与“公”构成“相公”,表示对年少士人的尊称。C.都是“为什么”的意思。D.处理,应付/处所。,2.答案 D “安事一室乎”不是设问句,而是反问句。,3.

33、答案 B 乙文刻画薛勤这个人物,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4.答案 (1)(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薛勤知道他有使社会澄清的大志向,认为他很奇特。 解析 (1)句把握重点词“之”的意思,第一个是动词,“去、往、到”的意思,第二个是助词,补足音节,无实际意义。“怅恨”和“辍”也要翻译准确。(2)句注意“清”和“奇”的词类活用,“清”是使动用法,使澄清,“奇”是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参考译文 乙 陈藩十五岁时,经常避人独居一间房屋,却(不打扫自己所住的居室,)以至于庭院房间杂 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问候,问陈藩:“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来迎接宾

34、客 呢?”陈藩说:“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薛勤知道他 有使社会澄清的大志向,认为他很奇特。,三、(2017桂林,1014,11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 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 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

35、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 不流涕。 (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 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 )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

36、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笔,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三、 1.答案 B 语气词,表反问语气。其他三项均为代词。,2.答案 A “移”的意思是“改变”。,3.答案 D “见闻者”不仅指“观者”,也包括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通过众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文天祥的品质。,4.答案 (文天祥)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两次,然后受刑而死。

37、 解析 翻译时注意补充主语,使句子结构完整。注意重点词“再拜”的翻译,这是古代一种隆 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5.答案 (1)孟子笔下的“大丈夫”,“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文天祥抗击外敌,保卫 自己的国家,正是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抗元 兵败,文天祥从容赴死,正是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的体现。(3)他无愧于天 下,从容就义,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解析 先要明确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然后联系文本,一一对应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乙)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挂在衣带中。那文中写着:“孔子说杀身 成

38、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 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气概 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行的官吏说: “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两次,然后受刑 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和听说的人,没有不伤 心流泪的。,四、(2017来宾,47,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

39、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唯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徽:系琴弦的绳子。,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40、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有仙则名(名:名字) B.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C.谈笑有鸿儒(鸿:大)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空寂),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 B.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住所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D.乙文主要写了陶渊明

41、住所的萧条冷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分) (2)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3分),四、 1.答案 A “名”是动词,翻译为“出名”。,2.答案 B A.水/不在深。C.可以/调/素琴。D.“晏如也”中间不能断开。,3.答案 D 乙文主要表现了主人公的志趣。描写其住所,是为了表现其“颖脱不羁,任真自 得”,故D项不正确。 4.答案 (1)没有奏乐的声音来扰乱耳朵,也没有公事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2)(陶潜)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擅长写作。 解析 (1)句翻译时注意“丝竹”指代乐器;“案牍”指代公事公文。(2)句翻译时注意

42、“属” 的意思。,参考译文 乙 陶潜,字元亮,(他)少年时志向高远,学识渊博,擅长写作。(他)天资聪颖而不拘小节,任其 自然,有所体会。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他自己在序 里这么说,当时的人说事实就是那样。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也不推辞。每当 喝醉的时候,就(一副)满足、和悦快乐的样子。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 有时没酒,(他)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没有装饰的琴,上面连系琴弦的绳子 都没有,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抚琴唱和,说:“只要能领会

43、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 呢!”,五、(2016南宁,1719,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 涉:渡。遽(j):急忙。契:用刀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2.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故事“ ”也说明了类似的道理。(2分),五、 1.答案 (1)从 (2)

44、停止,解析,2.答案 像这个样子去寻剑,不也是很糊涂吗?,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求剑若此”是典型的倒装句,翻译时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进 行调整。“不亦惑乎”是反问句。,疑难突破 “惑”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疑惑;迷惑,蛊惑;佛教称烦恼为惑。然而这几个意思套入句子中都是不通的,因而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翻译出关键词的意思。,3.答案 做事不要拘泥固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意近即可) 河中石兽 解析 这道题第一问考的是“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寓意。第二问考的是课内外知识的勾连,我们要学会触类旁通。 参考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宝剑从船上坠落到了江中。(楚国人)急忙在船舷

45、刻下记号,说:“这是我宝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入水中寻找宝剑。船已经移动了,但是宝剑并没有移动;像这个样子去寻剑,不也是很糊涂吗?,六、(2016梧州,1618,7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滇游日记 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 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则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 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 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 幸石不坠。久

46、之,幸而攀上。,(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 削:陡峭。陨:坠落。摧:崩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有洞东向( ) (2)无逾此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3.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六、 1.答案 (1)向东,朝东 (2)超过,解析,2.答案 过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解析 “已而”一词醉翁亭记里已学过,“已而夕阳在山”的“已而”是“短时间、一 会儿”的意思。“及”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为“碰到”。,采分要点 句子大意1分,关键词“已而”“及”各

47、1分。,3.答案 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 解析 选文写作者攀山之难,侧面表现了山势之陡峭。三峡中写山势的句子“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直接写了山的高峻连绵,是正面描写。 参考译文 忽然看见层层山崖之上,有个山洞向东方向,我就向上攀爬。那上面非常陡峭,爬上半里之后, 陡峭的山崖上土不能承受脚踩的力量,就用手攀草根而上。过一会儿后,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 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然而石头也不牢固,踩上去就坠落,向上攀爬也坠落。偶尔到了一 稍黏的地方,粘住脚挂住手,像平贴在崖壁上一样,不能挪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攀缘之物,想往 下也没有立足之地,生平所经历的险境没有超过这一次

48、的。过了好大一会儿,先试着摸到两手 两脚四处都不能崩裂的石头,然后悬空移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移动一只脚,一边的手脚牢固 了,然后悬空又移动另一边的手脚,幸亏石头没有坠落。过了好长时间,幸好攀爬上去了。,七、(2015南宁,1719,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纹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 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 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通“旋”,掉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施尾于堂 于: (2)弃而还

49、走 走:,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是叶公非好龙,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2分),七、 1.答案 (1)在,到。(2)跑。,解析,2.答案 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解析 注意判断句式“也”。注意关键词“是”“好”“似”“者”的翻译。意思对 即可。,解析 回答时要注意题干中“根本原因”的要求,不能回答成“他害怕龙”等表面原因。讽 刺什么要联系叶公的特点和现实生活来回答。 参考译文 叶公子高喜欢龙,钩刀上雕刻着龙,凿子上雕刻着龙,凡是屋室刻花的地方都雕上了龙。于是天 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样喜欢它,就下凡到叶公家,把头伸进窗户来探看,尾巴延伸在厅堂上。叶 公看见真龙,转身丢下它就跑,丧魂失魄,脸色都变了。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 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