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冲裁模间隙.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71223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裁模间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冲裁模间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冲裁模间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冲裁模间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冲裁模间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确定冲裁模间隙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间隙值能同时满足冲裁件质量最佳、冲模寿命最长,冲裁力最小等各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变大,故设计与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 Zmin。图 2.3.1 冲裁模间隙确定合理间隙值有理论法和经验确定法两种。1理论确定法主要是根据凸、凹模刃口产生的裂纹相互重合的原则进行计算。图 2.3.2 所示为冲裁过程中开始产生裂纹的瞬时状态,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求得合理间隙Z 为图 2.3.2 冲

2、裁产生裂纹的瞬时状况合理间隙 Z 与材料厚度 t、凸模相对挤入材料深度 、裂纹角 有关,而及又与材料塑性有关,见表 2.3.1。因此,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质和厚度。材料厚度越大,塑性越低的硬脆材料,则所需间隙 Z 值就越大;材料厚度越薄,塑性越好的材料,则所需间隙 Z 值就越小。由于理论计算法在生产中使用不方便,故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经验数据。根据研究与实际生产经验,间隙值可按要求分类查表确定。对于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要求高的冲裁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表 2.3.2),这时冲裁力与模具寿命作为次要因素考虑。对于尺寸精度和断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冲裁件,在满足冲裁件要求的前提下,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模

3、具寿命为主,选用较大的双面间隙值(表 2.3.3)。可详见 GB/T16743-1997。注:1初始间隙的最小值相当于间隙的公称数值。2初始间隙的最大值是考虑到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所增加的数值。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棋具工作部分的磨损,间隙将有所增加,因而间隙的使用最大数值会超过表列数值。4 W 为碳的质量分数,用其表示钢中的含碳量。注:冲裁皮革、石棉和纸板时,间隙取 08 钢的 25。冲裁间隙的影响理想的间隙应该是板料冲裁断裂时,凸凹模刃口边所产生的裂纹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冲片边缘将出现不允许的毛刺,使得刃口粘结,磨损严重,进而影响模具的寿命。间隙偏小,使得凸模与被冲的孔之间、凹模与落料之间的摩

4、擦严重,造成凸模和凹模侧壁产生粘结,卸料力增大,出现二次光亮带,影响冲片断面的质量 ,刃口容易变钝,冲片易出毛刺,且毛刺增长过快,甚至发生凹模胀裂现象 ,致使模具寿命下降。且取小间隙时,由于弹性回跳作用,落料件尺寸大于凹模 ,冲出的孔径小于凸模,从而造成冲片的尺寸精度出现误差。当冲裁间隙过小时,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的裂纹则不能重合。凸模继续压下时,使中间留下的环状搭边再次被剪切,这样,在冲裁件的断面出现二次光亮带,如图 4-5b 所示 , 这时断面斜度虽小,但不平整,尺寸精度略差。 间隙过大时,板料在刃口处的裂纹同样也不重合,但与间隙过小时的裂纹方向相反,工件切断面上出现较高的毛刺和较大的锥度

5、。当间隙值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 落料件尺寸小于 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孔径 大于凸模尺寸 。 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落料件尺寸 大于凹模尺寸 ,冲孔件的孔径 小于凸模尺寸 。 凸凹模尺寸计算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着间隙,所以冲裁件断面都带有锥度。但在冲裁件尺寸的测量和使用中,则是以光亮带的尺寸为基准。落料件的光亮带处于大端尺寸,其光亮带是因凹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且落料件的大端(光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光亮带处于小端尺寸,其光亮带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且冲孔件的小端(光面)尺寸等于凸模尺寸。冲裁过程中,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

6、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因此,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应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并遵循如下原则: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这样,凸、凹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用 x、 表示,其中 为工件的公差值,x 为磨损系数, 其值在 0.

7、之间,根据工件制造精度进行选取:工件精度 IT10 以上 X=1工件精度 IT11IT13 X=0.75工件精度 IT14 X=0.5不管落料还是冲孔,冲裁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选择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要考虑工件精度与模具精度的关系,即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有合理的间隙值。一般冲模精度较工件精度高24 级。对于形状简单的圆形、方形刃口,其制造偏差值可按级来选取;对于形状复杂的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 1/4 来选取;对于刃口尺寸磨损后无变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 1/8并冠以()。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入体”原则标

8、注为单向公差,所谓“入体”原则是指标注工件尺寸公差时应向材料实体方向单向标注。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一般标注双向偏差。凸凹模尺寸计算方法由于冲模加工方法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基本上可分为两类。1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圆形或简单规则形状的工件,因冲裁此类工件的凸、凹模制造相对简单,精度容易保证,所以采用分别加工,设计时,需在图纸上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冲模刃口与工件尺寸及公差分布情况如图 2.4.1 所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图 2.4.1 冲模刃口与工件尺寸及公差分布(1)落料设工件的尺寸为 D- ,根据计算原则,落料时以凹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

9、定凹模尺寸,使凹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轮廓的最小极限尺寸;将凹模尺寸减小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2)冲孔 设冲孔尺寸为 d+ ,根据计算原则,冲孔时以凸模为设计基准。首先确定凸模尺寸,使凸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将凸模尺寸增大最小合理间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3)孔心距孔心距属于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 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冲出孔距为 L 两个孔时,其凹模型孔中心距 可按下式确定。足以下条件由上可见,凸、凹模分别加工法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成批制造。其缺点是,为了保证初始间隙在合理范围内,需要采用较小的凸、凹模具制造公差才能满足 + 的要求

10、,所以模具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例 2.4.1冲制图 2.4.2 所示零件,材料为 Q235 钢,料厚 t=0.5mm。计算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解:由图可知,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图 2.4.2 零件图2凸模与凹模配作法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法时,为了保证凸、凹模间一定的间隙值,必须严格限制冲模制造公差,因此,造成冲模制造困难。对于冲制薄材料(因 Zmax 与 Zmin 的差值很小)的冲模,或冲制复杂形状工件的冲模,或单件生产的冲模,常常采用凸模与凹模配作的加工方法。配作法就是先按设计尺寸制出一个基准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据基准件的实际尺寸再按最小合理间隙配制另一件。这种加

11、工方法的特点是模具的间隙由配制保证,工艺比较简单,不必校核 + 的条件,并且还可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设计时,基准件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应详细标注,而配作件上只标注公称尺寸,不注公差,但在图纸上注明:“凸(凹)模刃口按凹(凸)模实际刃口尺寸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 Zmin”。采用配作法,计算凸模或凹模刃口尺寸,首先是根据凸模或凹模磨损后轮廓变化情况,正确判断出模具刃口各个尺寸在磨损过程中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这三种情况,然后分别按不同的公式计算。(1)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增大的尺寸第一类尺寸 A落料凹模或冲孔凸模磨损后将会增大的尺寸,相当于简单形状的落料凹模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

12、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公式(2.4.1)相同第一类尺寸: (2)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减小的尺寸第二类尺寸 B冲孔凸模或落料凹模磨损后将会减小的尺寸,相当于简单形状的冲孔凸模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公式(2.4.3)相同。第二类尺寸:(3)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基本不变的尺寸第三类尺寸 C凸模或凹模在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不必考虑磨损的影响,相当于简单形状的孔心距尺寸,所以它的基本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确定方法与公式(2.4.5)计算。第三类尺寸: 号钢。试计算冲裁件的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解:该冲裁件属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

13、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间隙要求配作。由表 2.3.3 查得: 。由公差表查得工件各尺寸的公差等级,然后确定 X,对于尺寸 80mm,选 x = 0.5;尺寸 15 mm,选 x = 1;其余尺寸均选 x = 0.75。落料凹模的基本尺寸计算如下:图 2.4.3 落料件第三类尺寸: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是79.79mm,39.75mm,34.75mm,22.07mm,14.94mm,不必标注公差,但要在技术条件中注明:凸模实际刃口尺寸与落料凹模配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 。落料凹模、凸模的尺寸如图 2.4.4。a) 落料凹模尺寸 b) 落料凸模尺寸图 2.4.4 落料凸、凹模尺寸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