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1216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藏式佛珠艺术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藏式佛珠艺术浅析1- 前言2- 常见藏式佛珠的总体框架、款式【隔珠的位置,隔珠的数目,佛头隔珠的选材,常见的穿配方式及常用配件】3- 佛珠配件的意义及其部分配件与佛珠的使用方法【计数器、卡子、绳卡、挂环及其他实用器;佛珠如何计数,如何使用】4- 佛珠的材质,数目与藏密四大仪式【息增怀诛】的关系【息增怀诛四种仪式对于佛珠材质与数目的具体要求】前言起笔源于热爱,当拟好这个题目时,心底的不自信便油然而生,末辈能力有限,实在无法用三言两语将独具特色的西藏佛珠文化艺术表述的尽善尽美,可是却又停不了想继续写下去的欲望,源于心底的那份热爱一直在给我动力。我想纵然我的只字片语不能将这多彩的文化描述的淋漓尽致,

2、甚至难免会有纰漏之处,然沧海一粟,总会有他不大的用武之地,若还能对部分藏友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帮助,我也就满足了。开始接触西藏宗教文化至今数年,西藏的佛珠一直在我的喜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的时候,生活在格尔木,每每看见那些藏族同胞身上各式各样的珠子,便会立刻勾起我的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后来,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离开了那片可爱的土地,可是,那些有趣的民族文化却一直吸引着我。我迷恋那种多姿多彩的美感,西藏的每一串佛珠都独具特色,各具性格,散发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感动于那些穿风沐雨的沧桑,坚守信念,代代相传。这些充满了强烈地域特色的美丽佛珠映射着一个个藏密弟子的心灵,纵然每一串佛珠都不尽相同,但是

3、变化的是对美的追求,对信仰的依止却永远不会改变。佛珠,从诞生之日至今。见证,承载着一代代信徒的信念与信心。也更像是一种人神交流的导体与媒介,那些数以亿万遍对佛菩萨的呼唤,对自己内心的洗涤都深藏在一颗颗念珠之间。随着念珠的拨动,用最平静的古老方式在岁月中刻画下那些抹不去的烙印。佛珠一天天的磨损,一天天的老去,幻化出那些老物件特有的美感,晶莹剔透,灵若古玉。人的心灵也和佛珠一起得到升华。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过程。檀香绕窗棂,孤灯,静坐,香茗。取案头老珠,逐个置于放大镜下。会心凝神去体会去享受那一个个不同的微观世界,用我们的心灵去悄悄捕捉岁月走过的痕迹,留在一个个小角落里的影子。对于诸多珠友,我想都是

4、一个极其享受的一件事。在这些美丽的珠子上,生命刻下了沧海,桑田,酸甜,苦辣!我们一边感叹着昨天。一边感动着今天。这种时候,珠子便不仅仅是珠子了,它的媒介作用体现的更为明显,成了沟通古今为一线的使者,一个小小的开片,一个细小的风化都可能是一则美丽的故事,这种感觉,我想老珠玩家自然能懂。更多的人因为这种不仅外观美丽更蕴藏着深厚文化的珠子和藏传佛教变的更为亲近,不经意间总是用那串小小的珠子要求着自己的言行举止,结下无数善缘。我从那么多收藏老佛珠的朋友身上看见了一种同样的品质,那就是善良谦和。我想,这应该和他们的喜好,他们的收藏,和老佛珠有关吧。-刚子本小文试图用我近年来的经历,经验从不同角度去阐述西

5、藏同胞所使用的佛珠它外在和内在艺术形式,基础来自于部分书籍资料和民间文化采集,很多地方表述的一些东西可能并不官方,但是一定真实存在。民俗风情和资料典籍有时总会有一些小小矛盾的地方,这是常态,但是没关系,客观,理性的面对就好。佛珠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陌生,生活在汉地的我们可能从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都会见过一些各式各样的佛珠,大多都是简简单单的一串 108 或者 18 或者其他数字的圆珠子,或许有 3 颗简单的隔珠,佛头底下会有一个漂亮的结扣,然后下边还有若干小珠子。这是我们最初印象中的佛珠,好像每位师傅所用的佛珠都差不多的款式。【图 1,图 2,图 3】图 1图 2图 3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对更为

6、熟悉的可能更多的是大家俗称的“汉传佛教”,上述的佛珠穿配方式几乎涵盖了大多数“汉传佛教”的佛珠款式【并不是全部哦】,而“藏传佛教”所用的佛珠却和我们印象中的佛珠款式相差甚远,色泽鲜明了许多,配件穿配方式也更多姿多彩,好像对于佛珠的穿配方式个人的性格化,喜好化更为强烈,我们几乎很难见到一模一样的西藏老佛珠,我相信这是好多朋友被藏式佛珠所吸引的最直观原因。那么这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意味着藏式的佛珠穿配完全没有章法可以任由搭配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肯定不是。在下面,我会试着将常见的一些款式一一列出,供大家参考。常见藏式佛珠的总体框架、款式【隔珠的位置,隔珠的数目,佛头隔珠的选材,常见的穿配方式及常用配

7、件】佛珠配件的意义及其部分配件与佛珠的使用方法。【计数器、卡子、绳卡、挂环及其他实用器;佛珠如何计数,如何使用】藏式佛珠,一般由佛珠本身、隔珠、佛头、计数器,卡子,挂环等几大类构成,在这些大类配件存在的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各样有意义的小配件的存在。这些东西的汇集,就组成了一串漂亮的藏式佛珠。各类美珠配件色彩交互辉映,民族风情极其浓郁,既是一串可以持咒的计数工具,也是一件充满了宗教意义的护身符,更是一件充满私人情感的随身爱物。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实用器在佛珠上面,比如家门的钥匙,拔胡子的小镊子,挖耳勺,牙签等等。对于他们而言,生活和宗教的关系是那么的紧密。紧密到已经融为一体。所以这些日常实用器具出

8、现在藏式的佛珠上,也就不足为怪了。下面,我们尽可能通过这一个个细小的点来解析藏式佛珠的艺术特点,或许当我们对她更为熟悉的时候才更能发现藏式佛珠她的魅力所在。常见藏式佛珠的总体框架、款式。【隔珠的位置;隔珠的数目;佛头隔珠的选材;常见的穿配方式常用配件】在民间,藏式佛珠用素念珠的相对很少,除了格鲁派的学僧一般选用素的六道木做佛珠,不加任何装饰之外,一般民间使用者【请注意,是民间】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上师的指导等选取一些藏文化中有显著特征的礼佛比较好的宝物来装饰自己的佛珠。一来使心爱的佛珠变得很漂亮,二来也象征着无上的供养礼佛之心。108 的佛珠隔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 27 子, 54 子,佛头两

9、侧的位置处,100 的佛珠一般放置在对称的 25 子,50 子。佛头两侧处。【关于 100 的佛珠与 108 佛珠的区别再下文中会讲到】,隔珠所用的数量,疑似很少看到明确的仪轨记载,而隔珠的位置却是有仪轨的,不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更改位置。佛珠是用来礼佛的法器,礼器。不是花枝招展的项链!不是简单的装饰品。所以不可无章法胡乱串制。下文中隔珠所用的数量和方式来自本人所到之地绝大多数藏密佛弟子的使用习惯,或者说依据来源是他们的民族习惯的归纳总结。有很多东西可能并不官方,但都是本人在一次次进藏时收集到的信息,归纳起来,做一参考。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隔珠的数量有 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7

10、个,9 个,11 个等等。然不论总的隔珠是多少,一般有几个小特点,如下:108 的佛珠一般放置隔珠在佛头两侧或者两侧 27 子和 54 子处,讲究对称,佛珠这样显得更为庄重,也符合咱们传统文化的审美观。1 每一个隔珠放置处一般最多放置 3 个或者 3 个以内隔珠,隔珠尺寸一般稍大于弟子珠本身,小于佛头尺寸,形状与弟子珠本身接近或者一样。一来美观庄重;二来佛头代表本师释迦牟尼佛,隔珠尺寸如若逾越佛头尺寸这样不好:一是宗教表法意义不好,二是不协调,不美观。如果一截是三个隔珠,那么处于这三个隔珠中间位置的这枚珠子相对的尺寸大于两侧的珠子。下图为三枚隔珠款式,隔珠形状圆润并与念珠形状形似,尺寸略大与佛

11、珠本身,色泽美观,大方,下图为 11 枚隔珠款式,每一组的隔珠为三枚,中间位置尺寸大于两边隔珠,两边隔珠尺寸略大于念珠尺寸。器型与念珠本身形似2 一般处于两侧位置即四分之一处的隔珠【如 108 的佛珠,佛头两侧 27 子处】选用相同尺寸,相同材质,外观一致的珠子;也可三处【54 子处】配置皆用一样的配置,典型的中国式审美,沉稳大气,布局协调。下图佛珠佛头两侧与两侧 27 子处都选用一样的,对称的隔珠。佛头两侧为一对红珊瑚,27子处选用纯银质地,手工点焊制作的银隔珠。整齐美观大气,色泽鲜艳却又不失庄重下面两图也是这种串配方式,佛珠端庄大气,却又不失生动装饰用的隔珠计数不算在内,持咒时遇隔珠可越过

12、,但是如果装饰与补缺功能同时存在的隔珠,计数算在内,很多朋友总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诵经持咒时隔珠是否算在内,其实对于表法的仪轨而言,隔珠是不算在内的,而你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持咒时将隔珠算在了内部,也并不会产生障碍,藏密持念珠持咒一圈计数以 100 为单位,也就是说无论加不加隔珠,108 的佛珠念一遍之后计数都只算 100 遍,多余的 8 遍用来补缺,以防止我们在持咒的过程中有疏漏而多计数,导致计数错误。而你加了隔珠多念的的那几遍也可以用来补缺,对于弟子们所发愿的持咒总数量,可以多念,但是别有欠缺,那样不好,这在很多大德关于念珠使用的开示中皆有提到。3 四颗隔珠串配法,一般这样串配的佛珠

13、款式相对较少。从佛头处向两侧每隔 18 子串配一个隔珠,正中间的位置隔 36 颗,刚好是两个 18 子。下图为修习 “怀柔”法特造的一串老山檀念珠,念珠打孔为三角形,4 枚隔珠串配款式此处再来讲讲 108 的佛珠与 100 颗佛珠的区别,佛珠 108 的意义,各处都能查到,此处不累述,上面讲到 108 的佛珠持咒一圈之后依然是计数做 100 遍,8 遍用来补缺。而我们在藏区的实际情况中可以看见很多人用 100 粒或者 100110 之间数字的佛珠持咒念佛。我想最初这可能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有关联,由于地处偏僻,资源匮乏,佛珠有时产生破损,又不方便去补齐,就先这样用,只要佛珠没有少于 100 颗

14、,念一圈之后仍做 100 计数。当个别情况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当佛珠不足 108 时,索性就串成 100 颗,也是一个圆满吉祥的数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藏区会有 100 颗的佛珠的一个重要原因【特殊法门不归此类】。在他们的心目中。100 粒与 108 粒表法的意义是一样的,在具体的数字上可能并不是那么执着。可是这就难免会在持咒时产生疏漏,万一数珠的时候多数一颗这样就会导致计数错误,所以通常 100 粒的佛珠如果发愿持咒 10 万的话会实际念 11 万遍,用多出的 1 万遍用来补缺,以此类推。所以在藏区某些地方就有佛珠够 100 颗就足数的说法。藏传文化,浩瀚而又多姿多彩,古往今来

15、各色美珠穿插于他们的生活之中,是代代财富的积累,也是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愉悦心灵最好的方式之一。佛珠时时刻刻陪护在他们身边,无论是对于他们的生活还是对于信仰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会看见那么多漂亮的佛珠中穿插着珍贵的红珊瑚,蜜蜡,绿松石,南红,琉璃,砗磲,药师等等各类珍贵的珠宝用来做佛珠的隔珠,装饰着佛珠的庄严。使得那些佛珠散发着别样的一份美丽祥和,端庄而典雅。下图为“朱砂供”特制的桦木影子木老佛珠盛装出席的藏族小姑娘,这些珠宝一般在节日的时候佩戴较多,身上这些珍贵的配饰是代代财富的积累民族风情极其浓郁,粗旷豪放的藏族男性。佩戴红珊瑚,天珠等贵重物品,这些用辛勤劳作换来的宝物,是愉悦心

16、灵的最好方式,也是供养佛菩萨很好的供品。而关于隔珠的材质,会因具体的个人能力,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藏族崇尚艳丽的色彩,他们认为这些颜色分别在自然界具有神奇的代表意义,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与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息息相关,连接紧密并富含深意! 红黄蓝绿白等这些艳丽的色泽是最多出现在佛珠中的,旧时,佛珠的品质也直接关乎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较好,社会地位较高,或者比较注重这方面的人会选择一些比较珍贵的材质来做隔珠或者做佛珠。如红珊瑚,蜜蜡,绿松石,优质玛瑙,珍贵木材或其他一些珍稀材质等,而相对经济实力较弱或者不

17、追求这些的人呢就可能会选择一些同色泽的替代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老佛珠上会有一些很完美,很珍贵的配珠,而有的老佛珠却多是那些颜色各异的老塑料和那种价值不高的玛瑙做隔珠。这种现象并不绝对,但是可以代表当时一个大体的社会现象。在此要注明的一点就是,藏民族追求我们所谓高端,珍贵的佛珠并不是为了显富,或者奢侈。对于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宗教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言,我想这是一种表达自己忠于内心信仰的一种很直观的方式;这也是特殊生活环境下一种财富的积累方式。 所以有时候根据东西的品质再结合藏区曾经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大致的推断出部分物品前主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 接下来接着说另外一个重要的配件,佛珠的佛

18、头。佛头代表着佛陀的智慧。在一串佛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佛珠的佛头大多都是和念珠材质一致的原配佛头,但是在很多藏式佛珠中,多选用一些珍贵的材质制作的佛头来穿配,最常见的应该是象牙制作的佛头,也有珊瑚,蜜蜡,松石玛瑙等其他质地的,相对较为少见。白象历来被认为是吉祥之物,象牙珍贵且被民众认为有辟邪功效,所以历来被人们所珍爱,但是现在出于环保,慈爱等各方面原因,象牙佛头已经很少使用,藏传佛教已经逐步拒绝使用新的象牙制品,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大家一起拒绝那些新的象牙制品,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杀戮。真若喜爱象牙,收藏老的象牙制品一样的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如果实在找不到满意的老象牙佛头,想要设计穿配

19、一串藏式佛珠,也未必一定要用象牙佛头,用其他材质的佛头,掌握好穿配的仪轨,色调的搭配,配件尺寸形状的协调性,一样可以搭配出如法又漂亮的佛珠。下面接着讲其他配件,计数器、卡子、挂环及其他实用器。绝美的老蜜蜡佛头老象牙佛头,老银佛塔,镶嵌绿松石,松石立体饱满,制作工艺精细计数器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一般悬挂于佛珠的两侧,多由金属制成,常见的有银的,铜的,造型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有铃杵,莲花等吉祥图案,由计数头和记子组成,两端各有一个计数头搭配十个记子,配合佛珠计数之用。清代纯银镶嵌红珊瑚计数器卡子也是计数工具,多由金属制成,佛教吉祥图案造型。活口,可以随意挪动在佛珠上的位置,配合计数器一起使用。也可以不

20、用计数器只用卡子计数。用几个不同款式的卡子代表不同的计量单位。清代计数器与计数卡,铜质。挂环,可能大多的朋友比较陌生,这是一件兼装饰与实用为一体的工具。一般悬挂于佛头下方。金刚杵造型,中轴可以任意角度转动,一端链接佛珠,一端用绳子挂与胸前,既美观,又可以防止念珠诵经时的意外跌落,因为中轴是活动的,可以任意角度旋转。所以也可以防止念珠在使用过程中打结,如下图。拉萨街头藏族同胞的念珠,挂环底下有一截绳子可以挂在身上,防止念珠掉落,挂环中轴可以活动。【计数器、卡子、绳卡的使用方法】上面说到,计数器一般悬挂于佛珠的两侧第 5,10,21 子处。多由金属制成,常见的有银,铜所制,造型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有

21、铃杵,莲花等吉祥图案,由计数头和记子组成,两端各有一个计数头搭配十个记子,配合佛珠计数之用。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 100 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当佛珠持咒 10 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就可以了。依次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那就意味着已经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计数器千计位十个记子归零,保留卡子的位置代

22、表一万遍就好了。然后从头开始再用计数器计数,当念满一万遍时,卡子继续挪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卡子挪动的方向,以免计数混乱,计数器的头子一般两个造型不同,不易混淆计数单位,如果计数头一样的计数器可以在下方坠以不同的饰物,以区别计数单位。随着持咒数量的慢慢增多,卡子将会沿着 108 的佛珠逐个挪动一圈的位置,当 108 颗珠子都走过卡子之后,也就意味着持完了百万咒,此时功德无可计量。上述的只是一对计数器加一个卡子配合使用的方法,以同样的计数方法,可以增加计数器,也可以不用计数器,只用卡子计数,或者可以在加一个计数咒牌。一百万打一个点用来计数。总之,关于计数器和卡子的配置并没有确切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

23、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去配置。只要可以准确计数,提醒自己精修佛法就可以。佛家讲,发愿持十万心咒,百万心咒或者更多则功德无量,念佛计数可以增进佛子的精进之心。时刻提醒诸居士,信徒不敢懈怠功课,精进勤修佛法。并且计数器和卡子的造型多为法器或者礼器造型,悬挂与佛珠之上,可起到庄严佛珠的作用。可在需要时给予信徒信心。我们有时会在一些西藏的老佛珠上看见一些颜色各异的绳子打的结,拴在佛珠的不同部位上,这些绳子其实就是为了方便计数所用,相当于上述卡子的作用。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计量单位。就像我们如果不要计数器,只用卡子配合佛珠计数就需要款式不同的好几个卡子一样的道理,一模一样的卡子容易导致计量单位混淆,最后

24、导致计数错误。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在一些老佛珠上看见一条佛珠好几个不一样的卡子。或者好几种颜色的线打的结。【佛珠的材质,数目与藏密四大仪式“息增怀诛”的关系】在藏传佛教理论中,有四种重要的关系,与修法息息相关。通常以四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1,息业;2 增业;3 怀业;4 诛业。息业,指的是通过除障和除病对主体进行净化和安抚。增业指的是增富或使人富有和长寿。怀业指的是控制局面的影响或吸引力,控制力。又称之为“敬爱”法。怒相神、毁灭神或暴力行动都意味着灭除混乱和障碍,即诛业。藏传佛教的“四业”一般分别以四种颜色代表四业:息为白,增为黄,怀为红,诛为黑。因此,菩提子、白银或水晶、珍珠、白莲籽、砗磲

25、、螺壳或象牙念珠用于息业。黄金,蜜蜡,金琥珀等一般用于增业。红珊瑚,红玛瑙,红琉璃等都用于怀业:无患子(龙堂又名木患子),铁、铅、人骨或兽骨念珠用在诛业上。诛业所用的头盖骨佛珠由喇嘛的头盖骨制成。同样的,念珠的珠数因“四业”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息业用 108 颗弟子珠的念珠;增业用 110 颗的念珠;怀业用 50,112 颗的念珠。诛业用 60、66、80 或者 88 颗的念珠。某些怒相神,如大黑天神,也拿着或佩戴着小骷髅念珠或刻成骷髅头形状的骨片。尽管骷髅头的具体数字没有规定,但通常画成用十二、十六和二十一颗骷髅象征二十一种纯净智慧。传统的或用于“一般目的”的念珠一般情况下为 108 颗

26、,材质可以根据个人的环境,能力等各方面去选取。在此要注明一点,就是要区分开一般目的和特殊修法。息增怀诛四业有严格的仪轨,需在上师的指导下方可进行。作为一般目的而言,对于佛珠的材质也不必过分的执着。只要可以帮您勤修佛法,常见可以生起欢喜心的材质皆可。只要没有不好的缘起,比如偷,抢,骗而来的佛珠。都是可以使用的。关于持咒时佛珠的方向,是否可以逾越佛头? 可与不可这两种说法皆存在,都有大德开示过。有持咒不可逾越本师,故要到佛头处逆时针回念之说,也有佛法不可倒流逆向,可越佛头,必须顺时针行进之说。所以关于这一点请诸位参考自己上师的开示,在此不做过多描述。综合上述,用一小文将自己所了解到的西藏佛珠艺术作一浅析。短短一小文,搁置了两三个月才完成,也是末辈才疏学浅的缘故,故不能一气呵成,写完了即便再三修改,还是纰漏满满,但是无奈能力只能如此了,鼓足勇气还是发上来,与各珠友共同探讨。望各位师友不吝赐教!刚子出品在此感谢各位珠友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有你们的支持,刚子出品西藏古旧宗教艺术品()会做得更好!欢迎诸位闲暇时来小店喝茶!刚子恭候诸位大驾。【程田古玩城 A 座 411C 旮旯里的小茶馆】,刚子2010 年 11 月 28 于青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