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蚌渺村农民收入倍增计划(20122016)一、蚌渺村基本概况蚌渺村位于龙新乡西南部,海拔 14002200 千米,地处冷凉山区,距县城 32 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 4 公里。全村行政区划面积 47747.85 亩,森林面积 3600 亩,森林覆盖率 72%。村委会辖 18 个自然村,21 个村民小组,2011 年末有农户778 户,2858 人。蚌渺村现有耕地 2079 亩(其中水田 1083 亩,旱地 996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0.75 亩,2011 年,全村粮食总产80.7 万公斤,人均 289 公斤;经济总收入 1027 万元,人均收入 2947 元,主要来源是农牧业和矿产业。 人
2、口分布情况。2011 年全村共有 2858 人,其中:非农人口 20 户 55 人,少数民族人口 10 户 69 人。困难家庭 58 户(其中特困家庭 21 户),低保人口 1010 人,其中:75 周岁老年人口 69 人、优抚人口 12 人、残疾人口 83 人、平均耕地面积不足 0.3 亩的 805 人。全村有劳动力 2008 人,大都从事第二、三产业。有完全小学 1 所。有教职工 19 人(正式教师 14 人),在校学生 320 人,有村卫生室 1 个,村医 3 人。二、2011 年蚌渺村农民人均收入指标情况说明22011 年,蚌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2947 元,共由六部分组成。一是农业人
3、均所得 1149 元,二是林业人均所得 210 元,三是畜牧业人均所得 913 元,四是商业服务餐饮业 332 元,五是外出劳务收入 343 元。由此不难看出,农民的种植业、畜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大,占到纯收入的 77.1%,工资性收入、现金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仅占到纯收入的 22.9%。三、农民收入倍增具体做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重点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产业转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大增收工程。到 2016 年达到 7000 元。(一 )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当前最大的致富农民产业,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首先,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强劲增长,占农民收入增量的47.7,是新时期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实
4、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应牢牢抓住劳务输出这一关键“ 增长源” 。蚌渺村有1450 个劳动力人口,2011 年外出打工 700 余人,涉及 500 多户。从今年开始,要确保每年新增农村劳务输出 50 人以上,力争达到 900 余人。其次,突出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分析农村劳动力输出结构,主要以打工为主,缺少技术性和创业性。应突出鼓励与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民工潮 ”向“创业潮”转化和升华 。第三,加大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根据市场需要,在教育、农业、劳动、扶贫等部3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提高全村农民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二)大力发展蚌渺村二三产业,实现农
5、民收入增长的跳跃增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活力,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途径。积极争取蚌渺水库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后的库区集旅游、休闲娱乐、高效种植于一体,能积极带动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抓住最大的机遇,抓紧农村道路、通信、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本村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软硬环境,使蚌渺村成为投资的热土。(三)着力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林木基地,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基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大,对低收入的纯农户,农业更是其家庭收入的基本保证。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来自农业的收入不仅不能减少,还应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
6、,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使农民收入取得较大增长。1第一产业。在确保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积极发展茶叶、核桃、红花油茶、草果种植,壮大烤烟产业;扶持养殖专业户,扩大集中养殖规模。2第二产业。保留原有茶厂,新建烤房群,并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支持各厂4扩大规模;可以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第三产业。依托蚌渺集镇,发展餐饮、住宿、娱乐、百货批零销售等服务业;依托蚌渺水库资源,大力发展以此为依托的旅游业。到 2016年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以生猪、鸡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梅子、核桃等为主的林果产业,抓住龙陵县城市快速扩展有利时机,加快发展草果种植业,形成草果产业。一是大力发展草果,
7、发展 1500 亩;二是壮大红花油茶产业,发展 1500 亩;三是结合低产林改造项目的实施发展油茶 2000 亩;四是养殖业中按照与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的要求,优化畜群结构,突出品种改良,在稳定生猪产业的基础上,加大鸡、牛、羊养殖力度。稳定提高农民的政策性收入。2011 年蚌渺村农民享受到粮食直补(人均 71 元),合作医疗包括大病救助(人均 150 元),五保、低保(人均 236 元)、危房改造(人均 125 元)、整村推进(人均 100 元)等项目的优惠政策,补贴资金共计 682 元。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民还可得到更多的政策性补助,到 2016 年农民人均政策性收入可达到 1300 元。逐步加强全村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建村养老院和达标卫生所。四、组织保证5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一个健全有力的村级组织是兴村富民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支部班子更是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保证。今后五年要致力于村级组织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村干部党员的日常培训,强化干部党员的宗旨意识,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蚌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