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训五 褶皱区地质图分析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分析褶皱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2学会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形态、组合类型及形成时代。二、实训说明从地质图上认识和分析褶皱及其特征,常先从单个褶皱的分析入手,进而再分析褶皱的组合及形成时代。1.区分背斜和向斜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称重复及地层产状区分背斜和向斜。2.确定两翼产状分析两翼产状是认识褶皱形态的关键。根据褶皱两翼产状及其变化,确定轴面和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上直接读出;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两翼产状也可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求出。3.判断轴面产状根据两翼的倾向、倾角大致判断轴面产状。若两翼倾向相反、倾角相等,表示轴面直立。如两翼倾角
2、不等,轴面是倾斜的。在斜歪和倒转褶皱中背斜的轴面均与缓翼倾向一致。4.确定枢纽产状当地形近平坦褶皱两翼平行延伸,表示两翼岩层走向平行一致,则褶皱枢纽是水平的。如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两翼同一岩层界线交汇或呈弧形弯曲,说明该褶皱枢纽是倾伏的。背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汇的弯曲尖端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向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汇的弯曲尖端指向扬起方向。另外,沿褶皱延伸方向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变化,也能反映出枢纽的产状。核部变窄的方向是背斜枢纽倾伏方向,或为向斜枢纽扬起方向。 在地形起伏很大的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褶皱岩层界线受“V”字形法则的影响,岩层界线弯曲不一定反映枢纽起伏。枢纽水平的褶皱,会因地形起伏
3、的影响,表现出两翼交汇。此时,要从褶皱两翼产状、褶皱岩层界线分布形态与岩层产状和地形的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别枢纽产状5.转折端形态的认识在地形较平坦的地质图上,褶皱倾伏处(扬起处)的轮廓大致反映褶皱转折端的形态。6.翼间角和褶皱紧闭程度的判定根据两翼岩层的倾向与倾角,可大致地估测出翼间角的大小,再据其翼间角的大小范围对褶皱紧闭程度做出定性描述。7.轴迹和平面轮廓的确定将褶皱各相邻岩层的倾伏端点(或扬起端点)连线,即是轴迹。轴迹所示方向表示褶皱的延伸方向。8.褶皱组合类型的识别在逐个分析区内背斜、向斜之后,按轴迹排列规律,确定褶皱组合类型:平行线列褶皱、雁列褶皱或其他类型褶皱。9.褶皱形成时期的确定主要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不整合面以下褶皱岩层最新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为褶皱形成时代。也可根据褶皱与岩体、岩脉之间的几何关系分析褶皱形成的相对时代。10.褶皱的描述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 、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褶皱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及褶皱形成时代等。三、作业1分析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附图 7)和武华镇地质图(附图 8)中的构造形态特征及形成时代。2对图内某一褶皱进行文字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