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10481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周次 课题 17 触摸春天 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4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看图片描述春天。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

2、胆猜测一下。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说一说:虽然春天非常美丽,但是 。二、 检查预习,认读生字。1、开火车认读词语,并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助互学,将课文读准、读通。3.、指名朗读,进行评议。4、理解词语。流畅:流利;通畅。 小径:狭窄的道路;小路。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磕磕绊绊:因道路不平坦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方便。权利:“义务”的对称。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缤纷:多而杂乱的样子。清香袅袅:形容香

3、气缭绕不绝。5、指导书写。 瞬 三、 再读课文,自读自悟。1. 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3.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第二课时一、巩固字词。二、研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文思考: 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一)学习安静“抓住蝴蝶”这部分内容。奇 迹热 爱 自 然热 爱 生 命1盲女孩安静抓住了一只蝴蝶,创造了奇迹。找出写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以下三个句子,体会

4、感悟)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1)生说说理由,为什么认为这是奇迹? (抓住“流畅”一词)(2)体会安静活泼聪慧,热爱春天,指导朗读。(3)说一说:安静是那么的热爱春天,你能说说安静在触摸到春天以前对春天的感觉吗?“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到是奇迹了?(体会“极其准确” )(2)指导朗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齐读。(2)你觉得怎样的事情可以算是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5、)(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语表达了自己的出乎意料?(竟然)(4)对我们正常人来说,捉蝴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盲女孩安静靠什么抓住了这只蝴蝶?(神奇的灵性)你怎么理解这“神奇的灵性”?可联系上文“整天在花香中留连” , “在花丛中穿梭”说一说。 安静拢住蝴蝶的过程,分明让人感到这一系列动作根本不是一个盲童能做到的,因此说是“奇迹” 。若不是“神奇的灵性” ,盲童怎能抓住蝴蝶?这是女孩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5)再读读这两句话,把你体会到的小女孩神奇的灵性读出来。2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她为什么会惊讶?全新的经历指什么? 3. 闭上眼睛

6、细细体会:蝴蝶在手指间扑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个怎样的地方?齐读第四自然段。(二)学习安静“放飞蝴蝶”这部分内容。1找出安静放飞蝴蝶的句子,读。2师:抓住蝴蝶,却又放飞,难道她不喜欢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她舍不得?(许久) 。舍不得,却仍然将它放飞,说明什么?3当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1)张望是什么意思? (2)她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张望?她希望张望到什么? 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从这里你又看出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体会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对生命的热爱。4.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及其美丽的曲

7、线,诉说着飞翔的概念。 ” 这一条安静从未看到、想象过的弧线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海伦.凯勒曾说过: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5.让我们再次闭上眼睛,体会安静的感受。 (读第 6 自然段) 。(三)体会作者感悟的道理。 。1作者站在一旁,看着盲女孩安静,没有惊动她。但是他的心里却感慨万千。文中有两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把它找出来。 (5、7 自然段)“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 ”安静虽然失明,但她心

8、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2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缤纷的,但盲人的世界应该是一片黑暗的,而安静却感受到了正常人所感受到的东西,这不禁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板书。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4请带着你的体会,大声地朗读这句话。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1简介海伦。轻声读课后阅读链接里海伦.凯勒写的一段话,说说感受。她是用什

9、么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缤纷灿烂?读海伦的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海伦用心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2出示千手观音剧照,简介这个舞蹈。这群美丽的姑娘,她们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3安静、海伦凯勒、聋哑姑娘,其实很多很多的人都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你还想到了哪些人?4师总结: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让我们大声说:谁都有

10、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5.说一说:我想对他们说: ;我想向他们学 ;我想帮他们做 。课后反思周次 课题 18 永生的眼睛 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6 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准备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得到永生(爱心、生命、精神)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不理解)(理解)(影响) (“我”的态度)教学过程

11、一、读诗,引入课题。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土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通过流水的闪烁,宛如水底的珍珠。二、读导读,了解本课要求。三、初读文章,解决字词。1、词语。突如其来 不由自主 不假思索 不顾一切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夺眶而出 笼罩 流淌 呵护 给予 捐赠 器官 角膜 遵从 孤零零 2、理解词语。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借用,凭借。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屡屡:副词。表示情况一再出现。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

12、满了眼眶。盈,充满。与世长辞:同人世永远告别;去世。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3、认识“角膜”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4、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四、抓住重点句,品读文章。1、文章两次提到“骄傲”怎么理解?“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 岁的温迪而骄傲!2、围绕“骄傲”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理解:“妈妈,我真为你、

13、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 “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 听了父亲的话, “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3)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

14、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4) “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5)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指名读句子 默读思考: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父亲留的是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四、升

15、华主题。1、读原文的结尾。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2、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不是,是他们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五、拓展。1、了解资料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

16、400 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 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 3 000 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 84 000 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 13 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 年仅有 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 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 16 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2006 年 4 月 20 日 20 时 40 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 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

17、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 10 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 300 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 150 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2、读诗感受。今天,这一切/真的就像梦一样实现了, /因为我接受了眼角膜中心的手术, /接受了一位名叫温迪的小女孩的馈(ku)赠,/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不!是生命,是永恒的生命!你读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课后反思周次 课题 19 生命 生命 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

18、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板书设计 19 生命 生命飞蛾 决不放弃生命,珍爱生命香瓜子 展示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心跳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读名言警句,引入杏林子,了解杏林子。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tu)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

19、是一桩奇迹。台湾著名女作家,在 12 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读文识字-交流识字方法2、理解词义。骚扰:扰乱;弄得乱而不安。动弹:(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沉稳:1.稳重,不浮躁。2.安稳。震撼:震动;摇撼。糟蹋:也作“糟踏” 。损坏,浪费:糟蹋粮食糟蹋人才。 侮辱,践踏:肆意糟蹋绿化地。光彩:颜色和光泽;光辉:大放丨橱窗里面摆着夺目的各色丝绸。 光荣:小张当了劳动模范,咱全村都很。3、指导书写。撼、蹋三、整体感悟学

20、生问题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a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b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第二课时一、字词复习二、研读文章1、解决问题: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2、讨论交流小结: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3、围绕问题: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品读文章。三、品读文章A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感悟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极力 跃动 强烈 鲜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

21、?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指导朗读3、体会飞蛾决不放弃生命,珍爱生命。B 1、 “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2、抓住重点词语,看图片,感受香瓜子的展示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虽然时间短暂,但没有放弃生存的权利,有顽强的生命力。3、指导朗读。C 1、图片认识听诊器。2、抓住句子: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体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3、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如

22、果我们不珍惜时间,让岁月流逝,那么我们便只能虚度光阴,无所事事。4、指导朗读。四、拓展升华1、小结升华主题: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理解: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短暂,人生有限,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2、思考: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生命的可贵,表达了对生命强烈的呼唤。3、拓展阅读。小学毕业因病辍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著有 40 多本散文、小说、传记

23、、剧本等,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 ,离世后,把躯体捐献给了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她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爱,我一无所有。4、看图片,感悟生命。5、说一说: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课后反思周次 课题 20*花的勇气 第()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 4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4 理解作者 对生命的感悟

24、,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板书设计 19 、花的勇气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教学过程一、导入。1、介绍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 年生于天津,当代 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现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主要作品有:义和拳 , 神灯前传 ,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 意大利小提琴 ,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他的好多文章,如珍珠鸟 、 刷子李 、花的勇气等都被编入了小学教材。2、读冯骥才的名句。在地球上最大和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芬奇和毕加索,而是

25、 春 天。3、引入课题,齐读课题,读课文导读,画出要求。4、了解维也纳:奥地利首都,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乐之都”的盛誉,又有以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建筑之都”的美称;既以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化之都” ,又以精妙绝伦的装饰而被称为“装饰之都” 。二、解决字词,初读课文1、认读词语2、理解词义明媚:明亮美好,可爱动人。寂寞:孤单冷清: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 清静;寂静。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齐刷刷:1.亦作“齐唰唰“ 。 2.形容动作一致,非常整齐。遗憾: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外交上常用来表示不满。 改天换地:1、从根本上改造大自然。2、

26、比喻巨大的变革。清晰:清楚分明:图像十分清晰。 傲然挺立:坚强不屈地直立着。神气十足:洋洋得意的样子。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或高出)那一群(或类) 。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类。怦然一动:内心为之震动。怦,形容心跳的声音。3、带问题读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讨论交流。四月、维也纳、我和小吕、盼花寻花赏花赞花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

27、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2、完成天空a.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 _, 因为_;b.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因为_;c.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 因为_;d.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 因为_;e.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 因为_。3、讨论交流4、围绕作者的的感情变化品味语言,情感共鸣。完成说一说: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好像在说: 欣赏图片,感受美丽,体会勇气。五、回归主题,升华思想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2、谈一谈:勇气勇气是一种决心,在困难面前, 它让我们擦干眼

28、泪,咬紧牙关,力争成功。勇气是一种气魄,在困难面前, 它让我们藐视一切,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勇气是一种胆识,在困难面前, 它让我们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笑对人生。勇气临危不乱,从容不迫,永不言败激励我们永远向前!六、拓展阅读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课后反思周次 课题语文园地五 第()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5、理解成语故事,体

29、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词语。二、复习本组课文。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 4 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

30、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三、我的发现1、读书了解小林和小东对话的内容,体会理解作者情感的方法。2、归纳总结。我们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好方法 :联系作者生平, 联系时代背景,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抓住重点词语, 联系上下文, 请教他人3、举例体会联系作者生平。 独坐敬亭山 ,85 页阅读链接。反复品读、思考。 桂林山水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第二题。联系时代背景。 夜莺的歌声 ,76 页阅读链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彩那天:“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永

31、生的眼睛:“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抓住重点词语。花的勇气:“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触摸春天:“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联系上下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中彩那天:“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自然之道:“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日积月累朗读日积月累内容,谈体会。五、成语故事1、读文思考: 1、仔细看图,再读书上的故事。2、想一想,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2、讨论交流手不释卷

32、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3、说一说反义词、近义词近义词学而不厌 爱不释手 手不释书 反义词 不学无术4、造句练习 回到家后,他仍手不释卷地阅读着、摘录着、思考着,关于生命的材料,不知不觉地又积累了一大叠。 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习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老舍的最大乐趣,是手不释卷,闭门读书。 说到学习,现在有很多同学都是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第二三课时一、了解要求,交流感悟1、读书上的口语交际习作提示,了解要求。2、默读资料,思考它们分别从什么生命角度来谈“生命”的。3、逐个读资料,弄清角度。热爱生命的故事,关键在于讲清故事的具

33、体经过。谈感受,发现身边热爱生命的人,理解它们对生命的热爱,注重谈受到的生命的启示。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从花草树木,自然变迁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顽强。4、激发兴趣:看图片结合文字了解肯尼半身人非凡生活感人心美国 35 岁男子肯尼伊斯特戴尔出生时就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导致他天生脊柱畸形。医生预言肯尼绝对无法活过 21 岁,然而肯尼不仅奇迹般地活到了 35 岁,并且他还成了一个坚强乐观、生活活跃的人。肯尼 6 个月大时几乎齐根截除了双腿,从此成了一个只拥有上半身的“半身人” 。肯尼讨厌佩戴假肢,而更愿意用双手撑地走路,或乘坐一个溜冰板滑行。靠双手走路的肯尼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打台球、打保龄球。肯尼的

34、离奇故事已经被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只有半个身体的男人 。5、交流感受6、选择角度,进行交流讲述热爱生命的故事 介绍神奇的生命现象 告诉亲身的感受,给予启发7、鼓励学生发言,并教育培养学生倾听,进行恰当的评价。二、指导写作1、读要求弄清主题:对生命的认识、感受。2、习作提示:第一,确立中心。在写作之前,你需要确立自己这次要写的作文的中心。是写热爱生命呢,还是要写自己获得的感受、启发,还是写生命的价值?中心确立了就不能中途变换。第二,选择题材。有关生命的写作题材很多,有我们了解到的坚强不屈的人,我们身边热爱生命的人,植物所体现的顽强的生命这些都可以作为你这次写作的题材。第三,认真体会。光有题材还不够,

35、还需要你认真的去了解,去体会可以写写他们对生命的看法,他们又是怎么对待生命的。3、指导方法,列提纲开头简单地写一写让你产生感受,获得启发的事情。重点写一写你获得了哪些感受、启发。结尾4、欣赏精彩片段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大海中一朵朵小浪花,一点不起眼;生命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是无价之宝。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这个美好的东西,它很珍贵,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但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在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廖廖无几。许多人认为利益财富是最珍贵,他们用生命换取所谓的财富,却把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

36、上,只到临终时才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可这时后悔早已迟了。生命是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只小鸟,一棵树苗,都是有生命的。生命也是一封信,一封写了一半没写完的信,我们要继续写下去;生命还是一首歌,一首唱了一半没唱完的歌,我们要继续唱下去5、精彩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6、欣赏范文7、抄写写作提纲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

37、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范文: 生命的姿态这盆嫁接的仙人球是我两年前从花鸟店买回来的。初见它时,它既没有玫瑰的娇嫩艳丽,也没有茉莉的芬芳馥郁。抓住我眼球的是它奇特的形状,亭

38、亭的三棱剑顶着圆圆的仙人球,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从密麻麻的刺儿中冒出来,有序地在仙人球的顶部围成一圈儿。它就像是一个戴着花冠的小姑娘,羞答答地藏在繁花绿叶之下。我把这盆仙人球和其它的花一起放在阳台上。花期过后,它显得很不起眼,又长满了刺儿,所以被我移到了角落里。每天浇花时,它总被我落在最后,有时喷水壶里没水了,嫌麻烦就让它干渴着。去年国庆长假,全家人去福州玩了五天。一回到家,我便到阳台上浇花。当看到这盆仙人球时,我吃惊地发现它的三棱剑烂了一个大口子。我把它端出来,盆里的土已干得发白。 “呼呼”我似乎听到了它缓慢而深沉的呼吸声,听到它无声地乞求:“好渴啊,快浇点水吧!”我给它浇了一大勺水,它“咕咚咕咚”地喝了个饱。我把它当作病号来照料,但是那腐烂的伤口还在扩大,大到我对它能否活下去产生了怀疑。但它以这种残缺的姿态依然顽强地活着。渐渐地,它的伤口结了疤。今年三月初,它居然又开花了。四朵小花依次绽放,默默地诉说着它对春天的渴望。如今,每次看到它,我都倍受震撼:生命可以残缺,但绝不可以放弃!我期待来年春天还能看到那可爱的小花。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