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1制作地形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活动背景授课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是高考中的主干知识,内容抽象难懂,考题灵活多变。授课对象为高三基础较弱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理解力较差。这样,学生的学习较为困难,成为学生分析解题的难点所在。所以,在教学时,组织了实践活动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绘制过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二、活动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2、理解巩固并熟练判读不同的几种主要地貌类型;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4、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活动,让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落实本课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能力,加强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2、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并熟练判读不同的几种主要地貌类型(三)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绘图方法和参与实践活动,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学会在活动中欣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利用自制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2、利用自制模型在等高线地图上识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利用自制模型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2、识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操作体验式三、活动准备(一)知识准
3、备1 基本概念: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2. 五种地形的特点比较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高度地面起伏程度3.了解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及地形特征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地地形特征(二)学具准备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白纸,笔。(三)人员准备分组:依据班级人数分成五个小组(平原组、高原组、丘陵组、盆地组、山地组),每组九人为。第 2 页 共 4 页21、小组自行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给组员分工,进行总体组织协调,带领组员完成任务。其中一位组员负责记录,主要记录小组任务要求,读图分析结果,填写任务书。一位组员负责绘图等操作。一位组员负责汇报。2、各组员间要互相合作,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高
4、效地完成任务四、活动流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请同学们图片等高线地形图。它能全面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人们如何在平面图上来表示山地高低起伏的形态特征,在地质工程,军事工程,建筑工程等方面用途广泛,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他又反映什么的地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知识铺设、明确原理用一种叫等高线的特殊图例来详细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如何绘制等高线呢?将一定范围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它表示该区域中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地点的集合。介绍绘制原理合作操作 突破难点如何绘制和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咱们就一起动手吧等高线地形图部分的内容分为
5、两个部分来完成。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回答学生问题。第一部分制作分组制作五种基本地形模型,作为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示范模型。1、将橡皮泥在桌面上分别堆成五种基本地形(具体高度不做要求) ,要求(1)制作要求:以桌面为海平面,垂直比例尺采用 1:5000(2)并能简要介绍所作地形的突出特征。(3)计算各地形的海拔。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高度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要求:(1)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地形模型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2)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3)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注意确定位置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
6、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4)修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表格第 3 页 共 4 页33、展示成果,资源共享教师总结给出答案第二部分1、将橡皮泥在桌面上堆成山体状要求要做出两个山顶,一高一矮有陡坡和缓坡制作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部位。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要求:(1)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地形模型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2)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3)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注意确定位置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4)修订等高线地形图3
7、、展示成果,归纳提升1、其他组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向该组提出问题,该组同学解答。2、根据修正过的等高线地形图,总结不同部位地形的特征,画好等高线地形图后,把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标到图上。完成任务表格 1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地等高线特征地形特征4.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修正自己小组的表格,完成自评;归纳整理、总结提升参考答案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
8、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6)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突出,表示这个地区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突出,表示这个地区的地形是山谷(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 鞍部,也叫山的垭口。高原(组) 平原(组) 山地(组) 丘陵(组) 盆地(组)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第 4 页 共 4 页4(8)0 米表示海平面; 200 米等高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 米、1000 米等高线表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 米、3000 米等高线表示中山或高原;4000 米等高线表示高山和高原。五、 反馈练习1、在等高距为 50 米的地形图中,5 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 米 B.190 米 C.290 米 D.320 米2、图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A.a 线 B.b 线 C.c 线 D.d 线3、下图为我国浙江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0 分) (1)在图中两处中,表示鞍部地形的是 处。(2)图中两处中,表示陡崖的是 处,(3)M、N 两处中,山脊是 ,山谷是 。(4)图中所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C平原 D丘陵 六、课后探究 1、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陡缓3、任选一条剖面线,观察剖面七、教师总结八、活动反思M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