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2、。二、教学方式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丁达尔现象的 FLASH,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丁达尔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3资料搜索 :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书籍)等方法自学。三、教学构思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除了讲述课本的内容之外,也先把分散质的概念提出来。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
3、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学生讨论从状态分类,从用途分类等等,但是不能清晰的说明分散系的含义老师提示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学生阅读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什么是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什么是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 9 种,将全班同学分成九组,各组代表一种分散体系,完成三份任务:第一:自己组代表的分散体系,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少提出两例。如液-液:食盐水、酒等第二:最少查找一篇关于胶体运用的资料,可以上
4、网查找,也可以翻阅书籍或咨询专家第三:各组分别带茶,可乐,豆浆,牛奶,蛋白粉溶液,蛋清,盐水,醋,白酒回校1、九种分散体系分类的思想老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布置了三个任务,首先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哪个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学生讨论各个组发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某些组举了同一个例子,出现了争论,比如牛奶,有的认为是液液,有的认为是固液,另外有的组通过翻阅资料举出了很多例子,但是解释不清楚,比如珍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正反映了学生概念的不清晰,在后面的讲解当中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总结哪些例子是正确的,究竟是什么分散在什么里面,完成以下表格。分散相 分散介质 实 例气 液 肥皂水泡沫、灭火泡沫、汽水、
5、自来水液 液 白酒、醋、煤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牛奶,豆浆,石油固 液 食盐水、糖水气 固 馒头、木炭、砖块、泡沫塑料、冰箱吸味剂液 固 湿砖块、珍珠、受潮的固体物品、干燥剂吸潮固 固 合金、有色玻璃、有色的塑料制品、蓝绿宝石气 气 空气、爆鸣气,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液 气 云、雾固 气 烟、尘2、以分散质为液体为例再分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 种分散系 粒子大小溶液 100nm浊液 100nm注:1nm10 -9m老师提出问题这种分类方法很明确,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却不方便衡量。如果两份外观几乎一样的液体,该如何鉴别?【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为例来进行实验与探究(茶,可乐,豆浆,牛奶,
6、蛋白质粉溶液,蛋清,盐水,醋,白酒),完成下列表格:A可乐B盐水C白酒D香醋E豆浆F蛋白质粉溶液G蛋清H牛奶I茶水稳定性 均一性 激光笔照射 透过滤纸情况 透过半透膜情况 【学生讨论】其中一部分,均一、稳定,激光笔照射没明显现象,可以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小,属于溶液。还有一部分,均一稳定,激光笔照射有光路,可以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较小,属于胶体。还有一部分,浑浊,不稳定,激光笔照射没明显现象,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大,属于浊液。【总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 R1nm 1nmR100nmR100nm稳定性、均一性 均一、稳定
7、 均一、较稳定 不稳定丁达尔效应 无 有 有透过滤纸情况 通过 通过 不能透过半透膜情况 通过 不通过 不通过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大小,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3、如何解释丁达尔现象【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为什么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现象?多媒体放映节日的夜晚,交相辉映的探照灯,为什么一束光打向夜空,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清晨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为什么有光路?电影院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是怎么形成的?火烧云是怎么行成的?【老师提示】此时抓住本质: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运用 FLASH 动画模拟,进行合理解释。4、胶体的运用查找资料课
8、前布置的第三个任务就是学生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他们分成生产、生活小组,土壤中的胶体应用小组,血液胶体小组,纳米科技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能了解更多的关于胶体应用的知识,并能感受到胶体化学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同学们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课堂上让各组学生展示成果,介绍知识。若时间不够可以出一期专题墙报或者班级专刊,也可以开专题汇报班会课,认同学生的劳动,鼓励他们继续自主学习。5、作业设计本节课程的课前作业相当重要,就是那三个任务。他们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教学设计说明1、 以生活中
9、常见的物质着手,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活动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学生活动到师生析疑、答疑,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协作的关系。2、 整个教学过程的双边活动,师生“换位”也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就是由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来完成的。通过学生小组的交流,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同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热爱与兴趣。3、让学生初步尝试对比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的新课
10、程理念。4、通过多媒体、实验等多种手段,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5、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通过课堂信息交流,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的胶体应用知识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五、 相关资料(以下资料来自于网络)1、有关散射:胶体般大的分子足以使光线散射,小分子却不能。不仅如此,短波光线比长波光线散射得更厉害。1869 年,爱尔兰物理学家廷德尔首先注意到这种效应,因此,人们称这种效应为廷德尔效应。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现在的解释是,这是大气中的尘埃颗粒对短波阳光的散射效应造成的。在日落时,由于日间的活动,大气中的灰尘特别多,当光线穿过这样
11、一层较厚的大气时,大量的光线被散射掉,留下的主要是红色和橙色的光,于是形成火烧云的壮丽景象。2、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盐卤点豆腐肥皂的制取分离明矾、Fe(SO)3 溶液净水FeCl3 溶液用于伤口止血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水泥硬化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3、气溶胶的形成及危害 春天空气比较干燥,浮尘甚至沙尘暴天气以及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多,都会使近地层气溶胶含量大增,造成环境污染,使人嗓干舌燥,呛鼻迷眼,并且容易引起人类呼吸道和眼睛的疾病。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燃煤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复合,表现出严重的气溶胶细粒子污染,
12、成为急需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 因此,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气溶胶尤其是细粒子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能见度,而且还能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全球辐射平衡。小于 1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能够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部,从而引起各种肺部疾病,而小于 1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含量增加,则能够引起人类多种呼吸道疾病。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气溶胶既可以阻挡阳光照射,从而使全球温度降低,影响全球气候,也可以通过影响云的成份和密度等间接使全球温度降低。美国著名的大气科学家 Twomey 估计,作为凝结核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如果增加 1 倍,由
13、其降低的温度可以抵消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1倍而升高的温度。而火山爆发,则把大量灰尘带到高空的平流层中去,平流层中水平风速大,气溶胶可以很快散布到几千公里以外;连续观测发现,火山灰可以在空中停留 37 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全球气候会产生很大影响。 气溶胶粒子在雨、雪的凝结形成过程中,起着凝结核心的作用;它还能阻挡部分紫外线,减轻其对人和动物的伤害。 气溶胶对太阳光有反射作用。在气溶胶反射的太阳光中包含有气溶胶数量、大小、分布和吸收特性信息,利用气象卫星太阳反射光通道的监测数据可以计算出气溶胶的含量和分布,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信息,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在我国已经深入开展大气气溶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14、,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这些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物测定方法和颗粒有机物(POM)化学组成测定方法;(2)餐饮源排放颗粒物化学成分谱和示踪有机化合物的确定;(3)城市(尤其是我国特大城市)大气气溶胶化学特性和变化规律,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青岛等开展我国城市大气气溶胶研究。(4)沿海大气气溶胶特性研究:在海洋排放二甲基硫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在青岛、深圳开展沿海大气气溶胶的特性研究,掌握了沿海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特性和变化规律,对揭示酸沉降的成因和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奠定了基础。(5)矿物气溶胶(尤其是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大气化学过程和人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