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浆造纸工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耗能、耗水、耗资源大户。其最大污染源为制取浆料的生产过程,约占整个制浆造纸的污染源 90以上。生产每吨化学纸浆约需2.4 吨植物原料和 0.6 吨碱、氯等化学品,即投入 3 吨原辅材料得到 1 吨产品,其余 2 吨原料转为废物,若不加以回收利用与妥善处理,既浪费大量资源且造成严重污染。我国造纸企业大致分三种类型:一是只制浆不造纸的制浆厂;二是依靠外购商品浆和废纸制浆、抄配生产各种纸与纸板的企业;三是既制浆又配套纸生产线的综合制浆造纸厂。当前,造纸工业存在木浆比重小,企业规模小、中、高档纸种生产能力小,对环境污染大的“三小一大”问题,结构矛盾十分突出,
2、影响并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为了我国造纸工业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制订出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正是作为审查造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最主要依据。产业政策与功能区划的审核要点:1、报告书中与本项目有关的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是否介绍清楚,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规划;或为此项目对当地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必须有符合审批权限的政府文件为依据。2、特别关注项目建设地周边是否有需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已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对可能的环境影响受体、是否按环境要素分别描述并列入环境保护目标。应关注流域下游的水体功能区划
3、及影响。3、造纸企业以水污染为主,排污口的位置选择合理性应有论证。(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2)排污口位置选择不应影响下游最近取水口的水质;距排污口上游的生活取水口至少一公里。(3)对工程非正常工况生产或事故排放以及特殊状况(如水利设施)等应预测论证排污口位置选择的合理性。4、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地段。行政及生活设施应布置在靠近生活居住区一侧,并作为建设项目的非扩建端且处于主体工程上风向。5、合理利用水资源,尽可能利用地表水、保护
4、好地下水,对必须开采地下水资源的应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估。地下水资源开采应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一、产业政策(一)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计办2001141 号文。意见包括造纸林基地规划、管理、建设、融资以及林木采伐管理和其他相关优惠政策等。中心内容是:今后要将造纸林基地建设作为造纸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建立林纸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打破过去用材不造林、林纸分离的管理体制。国家要求造纸企业建立造纸原料基地(包括芦苇基地) ,以保护天然林和生态防护林。(二)中国轻工总会制浆造纸工业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和污染防治对策(1997.8.18)行业政策包括
5、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纸品种以及新、扩、改的项目建设经济规模。1、鼓励发展(1)木浆:新、扩建项目规模 15 万吨/年以上。(2)非木浆:芦苇、蔗渣、竹等原料:新、扩建项目规模 5 万吨/年以上。麦草原料:合理布局的新、扩建项目规模 3.4 万吨/年以上。制浆方法:以发展碱法(硫酸盐法)制浆为主,适当发展半化学制浆和化学机械制浆。不宜发展亚硫酸盐制浆。(3)胶印新闻纸:改、扩建现有企业、项目规模 5 万吨/年以上。(4)胶印书刊纸:改、扩建现有企业、项目规模 3 万吨/年以上。(5)牛皮箱纸板、高强瓦楞原纸等箱纸板新建项目 10 万吨/ 年以上,改、扩建 3 万吨/ 年以上。(6)高档涂布纸及
6、纸板涂布白纸板,涂布箱纸板新建项目规模 10 万吨/年以上;改、扩建 3 万吨/年以上。铜版纸、轻量涂布纸新建项目 5 万吨/ 年以上,扩、改建 1 万吨/ 年以上。(7)鼓励发展高档信息用纸、高档卷烟纸、中高档生活用纸、食品包装纸及纸板,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先进标准。2、限制发展玻璃纸、低档瓦楞原纸、低档黄纸板、油毡原纸。(三)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环监函20008 号印发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项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及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的名录的通知 。(1)禁止建设 3.4 万吨/年以下禾草碱法化学浆生产线。(2)淘汰有化学制浆车间年产 5000 吨以下
7、的造纸厂。(3)禁止外商投资宣纸产业。二、选址布局与功能区划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委会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明确指出建设项目的选址或选线,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选址或选线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工农业布局、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研;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界区内选址。针对造纸行业特点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应为:远离城市区、接近原料地、水源有保障、排污有去向、运输方便又廉价为建厂的原则。工程分析的审核要点:1.从环境影响源角度要求项目组成完整不遗
8、漏;扩、改建项目应说明与现有工程的依托关系。2.扩、改建项目应描述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治理措施运行效果和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3.扩、改建项目关注浆碱平衡,即碱回收能力必须与浆生产能力配套平衡且“三同时”。4.造纸林基地建设经营是否可持续发展,尤其干旱、土地瘠薄地区、造纸林消、长平衡潜在当地水资源缺乏、病虫害侵袭、产量下降、企业寻求外购原材料时,危及周边国有林、生态防护林的风险。5.原料林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所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有利与不利、可逆与不可逆等环境影响是否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三、工程污染分析(一)项目组成一个典型的硫酸盐法(碱法)浆纸生产综合企业,应包括:1、原料林基地2、工艺
9、生产(主体工程):制浆和造纸3、辅助工程:碱回收系统、热电站、化学品制备、空压站、机修、白水回收、堆场及仓库4、公用工程:给水站、污水处理站、配电站、消防、厂内外运输、油库办公楼及职工生活区(二)生产工艺流程与污染物排放分析工艺流程框图白水或清水 化学药品清水、白水 漂白剂 水、涂料、填料等原料备料 蒸煮 洗涤 筛浆 漂白 抄浆 造纸 纸产品(木、草) 稀黑液 浆板 白水回收系统污冷凝水 蒸发站汽提碱回收系统1.备料工序:包括木材剥皮、削片、筛选等;非木原料:切割、干、湿备料污染物:噪声、固废、粉尘、少量废水(BOD、SS )2.蒸煮工序:加料、蒸煮、除节污染物:噪声、恶臭(TRS) 、黑液(
10、COD、BOD、SS 无机盐等)3.洗涤、筛浆工序:逆流洗涤、压力筛浆污染物:洗涤水(稀黑液) 、臭气、纤维渣4.漂白工序:多段逆流漂白、氧脱木素污染物:漂白废水(BOD、 COD、SS、AOX 等)送污水处理站常用漂白剂:液氯、次氯酸钙、二氧化氯(ClO2) 、H2O2等5.抄浆工序:打浆、磨浆、筛渣等污染物:少量浆渣、白水(回收纤维后白水回用)6.造纸工序:网部成型、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纸、切选打包污染物:噪声、损纸(回用) 、白水(送白水回收系统、回收纤维、涂料、填充料后大部分白水回用、剩余白水送污水处理站)7.碱回收系统:蒸发站、碱回收炉、静电除尘器、苛化、石灰窑、污冷凝水汽提
11、等工艺流程框图:稀黑液 石灰 重油绿液白泥 废气臭气 碱尘 白液(回用蒸煮)废气污染物:废气(烟气、TSP 、碱尘、 H2S、SO2、TRS 、 NOX、CO、少量无机盐等)废水(COD、BOD、SS、油类)固废:绿泥(CaCO3、CaSiO3 、有机物、少量碱)8.白水回收系统污染物:未回用剩余白水(BOD、COD 、SS、短废纤维、涂料、填充料等)9.热电站:以煤为主燃料锅炉+黑液有机质在碱炉焚烧回收热能+固废焚烧炉热能回收进行热电联产污染物:废气(烟气、TSP 、 SO2、NOX、CO2焚烧炉尾气等)固废(煤灰、渣、焚烧炉渣)噪声以及冷却水、密封废水(含油、BOD、COD )10.化学品
12、车间:以空分法生产纯氧的制氧站。环境污染:噪声以 R 法生产二氧化氯。污染物:尾气中 Cl2、HCl 、ClO2等11.给水站:以离子交换法处理软化水、离子交换柱定期再生处理污染物: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12.污水处理站: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技术污染物:固废(污泥、废纤维、杂质等) 、噪声、恶臭13.运输:码头、船只、汽车、油库、厂内铁路14.办公楼:生产管理、检验、科研、信息与资料等部门污染物: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以及垃圾等(三)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种植林地的整理,可能影响现有林及灌丛生存、降低区域生物多样性;灌渠及林道的改造与建设,可能引起的扬尘和风蚀。2.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
13、、可导致生态简化、降低生物多样性、易受病虫害侵袭。3.种植管理过量施加化肥与喷洒农药,可造成有害物面源污染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潜在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变化、退化或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风险。4.不恰当的伐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技术的评审要点:1.报告书中生产工艺与装置的先进性是否采用了有效的节水、节能、降耗的技术。2.水平衡、物料平衡、碱平衡及浆纸平衡数据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节水原则。3.清洁生产论述是否清楚,能否有效地把污染物控制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做到降低污染排放负荷,并稳定地控制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水质设计指标。4.是否用物耗、水耗、能耗、水的重复利用率、污染物排放量等
14、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生产工艺比较,定量评价本工程清洁生产水平。四、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技术(一)目前有效的厂内污染控制与综合利用资源技术现状造成造纸行业严重污染源是蒸煮废液。不同制浆工艺所产生的污染负荷差别很大。硫酸盐法木浆的发生量 COD 约达1400kg/t 浆、BOD 约350kg/t 浆、蒽醌烧碱法草浆发生量COD 约1300kg/t 浆、BOD 约340kg/t 浆。但若经碱回收后其排放量可降低一个数量级。半化学浆、各种机械浆的污染发生量较低,但因难以单独进行化学品回收,因而在污染治理技术上难度反而更大。草类纤维为原料制浆,因“硅干扰”使碱回收率远小于木浆,因而增加了治理的难度。目前成
15、熟有效的厂内污染控制与综合利用技术简述如下:1.非木纤维(如麦草)原料制浆,采用干湿法备料、可有效去除杂质、以节约蒸煮化学品用量、可减少纸浆系统50的含硅量,并降低黑液粘度50,有利于提高黑液提取率和碱回收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2.碱回收技术是降低碱法制浆污染的最有效措施,已列入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目前国内水平,木浆黑液提取率在93以上,最高达98(可削减污染负荷90以上) ;竹、苇、蔗渣浆的黑液提取率达8590,麦草浆黑液提取率达8085。3.纸机白水回用技术纸机白水量大,目前多采用高效浅层气浮、园盘过滤机等回收白水中的纤维后最大限度回用于工艺过程达到封闭循环,是有效的节水措施。白水中纤维回
16、收率大于90,出水悬浮物小于100mg/L,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4.以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制浆造纸特征污染物(AOX、恶臭) 、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的高新技术。(1)福建青州造纸厂采用“ 延时脱木素改良型连续蒸煮 ”工艺及装备(简称 EMCC) ,南宁造纸厂采用“等温连续蒸煮” 工艺及装备(简称 ITC) ,这种新技术用于木浆厂,可制得较低硬度(即低木素含量)的纸浆,但不降低纸张强度,并能节约蒸煮用汽,因而降低化学制浆漂白废水中 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和恶臭的散发。(2)广东广宁造纸厂等国内多家企业采用“快速置换间蒸 ”工艺及装备(简称 R.D.H)及“深度间歇蒸煮
17、” 工艺及装备(简称 Super Batch) ,属节能型蒸煮,多用于非木原料制浆厂、对控制 AOX 及恶臭散发达到如前效果。(3)氧脱木素技术在传统的蒸煮与漂白两工序之间新增加氧脱木素工序,系利用氧气对中高浓度(10-30)的粗浆进行深度脱木素,其废水并入黑液回收处理,从而减轻制浆系统的污染负荷,大大减少漂白工序 AOX 的产生量。(4)无元素氯漂白技术(简称 E.C.F)以二氧化氯全部替代元素氯作漂白剂。采用氧脱木素及无元素氯漂白技术后,漂白废水中的 AOX 含量降低了 93,且改变了 AOX 的性能,其毒性近于消失,南宁造纸厂已引进此技术。(5)超高得率制浆技术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简称
18、APMP) 、采用较低量化学品(Na2SO4、NaOH 、H2O2等)进行预处理后经两段磨解成浆,其制浆得率达85-90之间(化学法制浆得率在45-50之间) ,且制浆与漂白同时完成。但由于废液中化学品无法单独回收,废水的治理技术难度大;工艺过程耗能高、能源回收困难、纸浆的白度低,使用范围受影响。(6)造纸的高度净化回用技术高效的对不同印刷油墨的浮选、漂白净化处理和相应的化学脱墨剂的开发应用。分离出废纸中的杂物如塑料、胶料、多种印刷油墨等按危险废物名录分类处理。此技术在国内应用发展很快,大多利用废纸箱生产箱纸板以及抄配生产新闻纸等。5.节水、节能为主要目标的清洁生产高新技术造纸工业工艺流程中,
19、水是纤维原料的载体,在纸浆的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存贮、打浆、抄造等流送过程中,由于各项处理工艺要求纸浆的浓度不同,一般均需经过反复的稀释、浓缩(全过程要求浆浓度最低0.2,最高达30,成纸干度为94左右) ,头水的消耗很大,浆泵输送与干燥的能耗和浆料的流失也大。造纸过程除了白水回用技术外,几年来国内造纸企业已相继引进了以节水、节能为目标的高新技术如下:(1)中浓技术(中浓一般指10左右含浆量的浆料)将制浆造板主要工艺过程的工艺要求大体能适应10左右的浆料,同时开发了中浓输浆泵、中浓混合器、中浓储浆池以及中浓氧脱木素和漂白的工艺技术与装备。中浓技术有巨大的节水、节能效益。(2)造纸机高效脱水
20、与烘干装备的开发利用造纸机的湿纸页加热干燥、耗能很大。因此虽化机械方式脱水,提高进入烘干前湿纸页的干度,是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每提高湿纸页干度1,可节约烘干能耗3 ) 。目前已开发应用的有:以刮水板替代案辊;以聚酯成型网替代传统的铜网;以高强、靴形压榨及特种耐高压毛毯(BOM)替代传统压榨和毛毯。这些技术可降低湿纸页水份5左右。(3)热电联产综合利用能源技术黑夜燃烧产生能源约80,树皮等废弃物送废料焚烧炉,焚烧可产生能源20 。因此,大型木浆造纸企业可以做到能源自给。6、对现有企业亚硫酸盐法(酸法)制浆的红液可采用综合利用生产粘合剂及木素干粉等产品;金城造纸厂红液提取采用双网压力洗浆机并取代洗涤池洗涤方式。其工艺可削减污染负荷80 以上。7、对现有企业亚铵法制浆(大多以棉杆为原料)的废液,可综合利用生产粘合剂、有机复合肥、氨化饲料等产品。综合利用可削减污染负荷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