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西省孝义市 2018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一)(150 分钟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 ,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
2、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 ,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因此,保护
3、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 80 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
4、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 2 -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5、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B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C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段直言当
6、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C文章第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D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就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
7、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长在树上的国旗王宗仁汽车在唐古拉山北侧的一个洼地里抛锚后,我鼓捣了近三个小时也没有排除故障。这时- 3 -天近暮晚,四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涂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天地间罩着一天中最后的灿烂。我这才很不情愿地从汽车底盘下钻出来,搓掉了两手的油腻
8、。我看到山根下的某一个角落,耸立着两尊雕塑般未归去的野牦牛,沉隐,厚重,如同一幅藏区的油画。我对还趴在引擎上苦苦修车的助手昝义成说:“别折腾了,省些力气今晚当山大王吧!”小昝笑着回敬我:“今晚还真轮不到我们当山大王,你没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我顺着小昝指的方向望去,不足百米处的路边,类似小方桌一样的石头堆上,端端地放着一个铁皮暖水瓶。啊,格桑旺姆阿妈的拥军爱民茶水站!汽车抛锚后,我只是急头巴脑地顾着修车,竟然没有留意到了什么地方!格桑旺姆阿妈,一提到她的名字,高原军人滚烫的心就仿佛回到了故乡!这时,我再抬头望了望稍远处的山坡下,一棵不算很高的白杨树举着一面红旗,卷着高原的风一声高过一声地飘荡着
9、。对于来往唐古拉山的人,特别是军车的司机们而言,那面红旗是插在他们心中的锁眼上的呀! 往事引我回望,那是故事的起点从山中延伸至公路边的那条并无野草掩盖、只有砂石蹭脚的崎岖小路上,一老一少两位藏家妇女背着一大一小两个酥油桶,心急腿慢地匆匆而来。格桑旺姆和她的女儿卓玛每天都会数次往返于这条路。公路边终年厚积着冻雪冰碴,然而却坦露出一块光溜溜的地面,那就是母女俩放置酥油桶及她们容身的露天茶水站。当然,有时候遇上风雪天,或是盛夏烈日的曝晒,她们的头顶也会撑起一把伞,那是汽车兵心疼母女俩,留下来的一块无风无雨的天地。过后,她们总会千寻万找地把伞捎给主人。有什么办法呢,领了情绝不欠债,她们祖辈都是从风风雨
10、雨中走出走进的硬硬朗朗的实诚人!公路在茶水站旁突然变得平缓,前面不远处便是下山的陡坡了。司机们总是会在这里停车检查一下车辆,尤其要看看刹车灵不灵,才能放心下山。这也是母女俩将茶水站设在此处的因由。一杯酥油茶,甚或一杯白开水,都会让人品味到人间的温馨,大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么多年来,子弟兵给边疆的亲人创造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格桑旺姆和女儿每送别一个挥着手向她们告别的亲人,心里就像植入了子弟兵军帽上那颗鲜亮的红五星,亮堂堂的。格桑旺姆记得很清楚,那天是藏历年的清晨,阳光少有的丰沛,她家的院子、水缸以及帐篷前的草场,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美好,汽车连的那位沈连长带着两个兵,把一面国旗送到了她和女儿
11、手中。连长对她们说:“高原上有战士的家,家中有亲人。战士和牧民都是国家的好儿女。 ”随后,两个战士在帐篷前挖了个坑,将他们带来的一根木杆栽下,足有 10 米高。于是,那面国旗就神采飞扬地飘在了木杆顶端。奇迹发生在第二年夏天。那根旗杆原本是战士们从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挖来的一棵正在蓬勃生长的白杨树,把一棵好不容易在海拔 3000 米的地方成活的树,移到海拔 5000 多米的雪山上,想成活?太难太难了!然而,天意遂人愿,白杨树旗杆在格桑旺姆摇着转经筒默- 4 -念着“六字真言”的诵经声中,在卓玛勤快的浇水施肥中,居然抽出了嫩芽,一瓣、两瓣、三瓣抽出了春天!好个有生命力的白杨树旗杆!霎时,整个唐古拉
12、山都变得鲜亮鲜活起来!国旗长在树上,树根深深扎入大地。杨树之根亦是国旗之根、人心之根。这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军人对边疆藏族同胞的满腔热爱,是祖国对藏地神圣疆土的深情信赖!它传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第一段通过群山积雪、晚霞、野牦牛等,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美景图,引出了下文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B 文章以汽车抛锚逐步引出长在树上的国旗,然后运用插叙手法交代这面国旗的由来,最后抒情,结构紧凑,过渡自然。C格桑旺姆阿妈感恩心疼她们母女的汽车兵,设立了露天茶水站,这个茶水站滋润了高原军人守疆卫土的胸怀。D画波浪线句子以“春天
13、”来表示枝繁叶茂,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答: 6标题“长在树上的国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分)答: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秦汉时代,语言的统一性更强,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 “官话”
14、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 。1956 年 2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完整地赋予了“普通话”科学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是以北京语音的系统为标准,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语音的一切读法照搬。因此,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北京土音,但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 5 -(摘编自潘佳普通话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是与时俱进的:1955 年,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提出的方针是“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15、 ;1957 年,这个方针增补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1992 年,推普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新世纪大体还是延续着这个方针。普通话的规范使用,是形成和实现社会语言生活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体现和表征。诚然,普通话的规范使用不是阻碍语言的发展变化和遏制语言的修辞创新,而是有助于引导语言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进行修辞创新。而经典就正是这种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向经典学习,展开经典朗读、诗词吟诵、演讲比赛、咬文嚼字等活动。从经典中人们会发现:语言的使用, “规范着才是美丽的” 。 (摘编自陈光磊普通话,规范着才是美丽的 ) 材
16、料三长期以来,有人把推广普通话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政治意志,这是片面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沟通各族人民的共通语,以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当今,跨区域合作、全国市场趋于一体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更加需要推广普通话,以方便交际,减少语言成本,促进民族地区和汉语方言区更好地分享全国市场,加快发展。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有助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懂一种语言或方言只能跟本地人打交道,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
17、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络,也可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我国进入了“强起来”的新阶段,世界也面临新的变局。新形势下,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也有了新需求和新任务。有哲人说:“语言永远与实力相伴!”古代拉丁语、法语、汉语的辉煌,今天英语的强势,都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以推广普通话为抓手来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更具有助力国家“强起来”的重大意义。(摘编自赵世举推广普通话是发展的需求 )材料四如今,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到 73%以上,语言交流障碍初步消除
18、,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广受关注和赞誉;世界语言大会成功举办,中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语言,全球学习人数迅速增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承载的中国智慧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 6 -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语言文字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光辉,中国人民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摘编自杜占元普通话助力建设语言文化强国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共同语的形成与政治中心有密切关系,宋以后,北京
19、被金、元、明、清作为都城,因此,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官话”成为共同语。B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不等于就是北京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音和语法规范并没有完全照搬北京话。C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从 1955 年起,普及普通话一直是推广工作的目标。D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但随着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经典是语言的社会使用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说好普通话就必须要向经典学习。B会讲普通话的人
20、比不会讲普通话的人,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会讲普通话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更广阔的天地。C当前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在 73%以上,语言交流障碍初步消除,这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D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中文越来越被更多的外国人学习,古老的中国语言文字再次焕发出魅力和光辉。E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我国的文化越来越繁荣,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也更和谐。9为什么需要推广普通话?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4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
21、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 7 -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 ”即拜凤阁舍人。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
22、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 ”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 ”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赦免。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选自新唐书韦嗣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
23、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B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C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D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没考中称为落第。第进士,即考中进士。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C经术,指经学,是解释儒家经典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D牧守,守护,治理。后用来指州郡的长官
24、,州官称牧,郡官称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韦嗣立心地善良,替承庆受罚。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B 韦嗣立政绩卓著,受武后赏识。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 8 -赞扬了嗣立的能力,让他接替兄长的官职。C韦嗣立针砭时弊,提倡尊师重教。当时教育废弛,士子求官公然请托,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提倡重视儒学。D韦嗣立请求外调,为朝廷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执内为由,与十八京官主动请求外调。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5、 (10 分)(1)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5 分)译文: (2)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 柳宗元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 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注】宪宗元和六年(811) ,赞同革新的吕温(吕衡州)死于贬所,被贬于朗州的刘二十八(刘禹锡)作诗吊唁,柳宗元在永州也写诗哀悼,并将诗寄给了当时在江陵的李深源、元克己两位侍御史,九原:墓地。堂封: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
26、形,像堂一样。元龙:陈登的字。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东汉末,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天下人物,刘备极力推崇陈登,说时陈登已死。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衡岳天柱峰崩摧,一个“摧”字如炸雷轰顶,写出了突出吕温之死给整个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B第二句中“士林”指知识阶层, “憔悴”二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同仁们因吕温的死而心情悲痛,表明吕温地位之高。C颔联写吕温景钟上没有留下功名,只有著作流传于后世,抒发了对吕温的痛惜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同病相怜之叹。D颈联写吕温魂寄异乡后只留下一间空空的陋室,老百姓把他的坟墓修得高高的,虚写了吕温廉洁奉公,受
27、百姓爱戴。E这是一首悼亡诗,全诗情致缠绵,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悼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情。- 9 -1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写出了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洋溢着浓厚的古朴的乡村气息。(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
28、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增长缓慢,真是马齿徒增。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生活的智慧离不开细心的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以小见大,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近期,日本一方面表示要改善对华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台湾和中国南海等问题上“搞小动作” ,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令人愤慨。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A
29、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B法治教育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加大课时量,课时总量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做“加法”无疑是与“减负”的初衷相违背的C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 ,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践路径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D 中国建筑围绕“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为核心,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社会责任理念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10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今日亲
30、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B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做了斧正。C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敬请在家恭候。D令尊鹤发童颜特神矍铄,真令人钦敬。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雪崩的严重性取决于雪的体积温度、山坡走向, ,最可怕的雪崩往往产生于倾度为 2550的山坡, ,就不会形成足够厚的积雪;而斜度过小的山坡也不太可产生雪崩。然而除了山坡形态, ,据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 。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
31、。答: 15 字 15 字 15 字21阅读下面的漫画,阐述漫画内容并说明其寓意,不超过 85 个字。 (5 分)答: 85 字。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11 -2017 年 10 月 15 日,法国笫二大媒体世界报用巨幅汉宇(上图)八个版面告诉整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整个世界:中国,强国崛起了!面对中国的崛起,也有不少中国人嗤之以鼻,他们言必称欧美,拿国力和美国比,拿福利和欧洲比,拿环境和加拿大比,拿机械制造和德国比。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请结合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32、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B (A 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C 街区形成了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D 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2C(文章第段,连续使用三个问句,不是反对改造传统街区,而是反对将传统街区打造成某个历史时期的模样)3D(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 , “顺其自然” ,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4C(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格桑旺姆阿妈先设立了茶水站,汽车兵心疼她们母女,有时
33、会留下一把伞,为他们遮风防晒)5赞扬了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 (1 分)暗寓了对藏族同胞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2 分)对藏边军民关系如白杨树那样充满生命力的由衷赞叹, (2 分) 。6一个“长”字令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2 分)文章以此为题,肯定了藏族人民对祖国的忠诚, (2 分)也表达了军人对边疆藏族同胞的满腔热爱,是祖国对藏地神圣疆土的深情信赖。 (2 分)7 (A“官话“是明清时期的共同语,金元时期,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并没有成为共同语)8CD(A 向经典学习打助于说好普通话,不能据此认为要说好普通话就一定要学习经典;B同一个人,会讲普通话比不会讲普通话会有更多、更好的机
34、会,而不是比不会讲普通话的人有更多的机会。E 选项中所说的些情况,根本原因是国家的日益发展,不是推广普通话的结果)- 12 -9沟通交际的需要;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强国强语的需要。 (每点 1 分)10A(原文标点: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11B(商代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为庠)12D(根据原文“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人人悉补外”可知,杨再思等十八人并非主动请求外调,而是迫于命令接受外调)13 (1)用他们治理百姓,就会官吏无不称职,百姓安居乐业了, (得分点:“临” “旷” ”乐业”各 1 分
35、,句意 2 分)(2)韦嗣立和韦后宗属关系疏远,皇帝专门下诏让他附入韦后家的族籍,对他十分宠信。(得分点:“属” “附” “渥”各 1 分,句意 2 分)参考译文:韦嗣立,字延构,和韦承庆同父异母。年少时能与兄弟友爱,母亲对待韦承庆很严厉,每当(母亲)用竹板打(承庆) , (韦嗣立)就脱下衣服请求代替(挨打) ,母亲不答应, (韦嗣立)就让奴仆鞭打自己,母亲感悟对他们一样慈爱。考中进士,多次调动后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承庆解除了凤阁舍人(的官职) ,武则天召见韦嗣立对他说:“你父亲曾经称赞两个儿子忠孝双全,能侍奉朕。先前你们兄弟称职,像你父亲说的一样。如今就让你们兄弟自相替代。 ”
36、就授予凤阁舍人。当时学校废弛,刑法没有酷滥,伤害到好人,于是他上书直言进谏:“永淳年以后,国学衰落凋零,学生缺少,儒学官员受人轻视,古籍注释之选废弛。权贵之后依赖侥幸升迁,寒族平民因学业废弃而离去,垂拱年间,入仕更多。公行请托,选补官职越来越滥,不知经术,只以凶暴相夸,陛下如果能下达明诏,追召三馆的学生,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部进入太学,尊尚儒学之师,发扬儒学奖劝道德,使天下得知并且向往,然后审查衡量挑选汇总,考核各人的才能,用他们治理百姓,就会官吏无不称职,百姓安居乐业了。 ”长安年间,拜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州县官大都不称职,武后为此感到不安,李峤、唐休璟说:“如果朝廷重视内官
37、,轻视外官,每当受任刺史,都是推托不愿赴任,不是犯了过错就不得不派遣,请挑选台阁中的贤能之人,分别掌管大州,从近要之臣开始选任。 ”武后说:“谁替朕出行?”韦嗣立说:“在内执掌机要,非臣所能。请让我先出行(做个样子)给众臣示范。 ”武后高兴, (韦嗣立)也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因此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全都授任外官。不久,韦承庆主持政事,韦嗣立以成均祭酒的身份调任魏、洛州,政绩上没有特别优异。因跟二张交好犯罪,被贬为饶州长史。从相州刺史任上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调任太府卿、修文馆大学士。韦嗣立和韦后宗族关系疏远,皇帝特地下令(让他)附入韦后家的族谱,对他十分宠信。- 13 -韦嗣立在骊山鹦鹉谷
38、修建别墅,皇帝前往,命令近臣赋诗, (亲自)作序加在篇首,赏赐优厚,因而封韦嗣立为道遥公,将他的住所命名为“清虚原幽栖谷” 。韦后失败, (韦嗣立)几乎死在战乱中,宁王相救才得免。出任许州刺史,由于定计拥立睿宗即位,赐给封户一百家,调任汝州刺史。开元年间他去世,终年六十六岁,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叫做“孝” 。14AB(从第二句看吕温的死在“士林”造成很大影响。但不能说在整个中国造成很大影响。B 不能表明吕温地位高,只能说明吕温人缘好,影响大)15尾联化用典故, (1 分)诗人将自己和刘、李、元比喻为当年的荆州人物,把吕温比作陈登一样的英雄人物, (2 分)表达了对吕温的推崇之意。对人才不被重用的
39、讽刺。 (3 分)16 (1)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17D(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使用正确;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正确;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此处语境错误。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使用不当;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动摇不定,使用不正确应为“言行不一”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逐渐萎谢的花,后多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使用正确)18B(A 成分残缺“表现出”缺少中心语,句末应加上“态势”
40、 ,C“不仅” “而且”的内容位置不当,D“围绕为核心”杂糅。 )19D(A”先贤”指已故的人,B“斧正”用于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C“恭候”是敬辞,用于等候对方。 )20示例:尤其重要的是坡度如果山势过于陡峭雪崩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每处 2 分)21示例:画面中两个大人见义勇为,受到伤害;一个小孩,见义智为,及时报警。 (2 分)这则漫画告诉我们见义勇为要注意自身安全,鼓励和倡导科学、合法、恰当地“见义智为” 。 (3 分22参照 2017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图片和材料紧扣的是中国复兴这个时代热点,弘扬的是富强、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的是个人自卑、狭隘、不够宽容、民族自卑等问题,突出的是发展、自强、自信等时代主题。写作时,扣住核心价值、时代热点立意,批判社会缺失,突出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