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69911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7.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成因和特点,可大体分为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干旱,成因: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分布,季风气候区,干旱危害,危害:农作物、林木枯死,河流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甚至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社会动荡,防御措施,兴修水利、节水、绿化、生物改良增加耐旱基因政策法规、意识、教育,判一判,在农业生产上,只要满足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降水量需要,就算做风调雨顺。因此,即使全年降水量很多,但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没有降水而造成缺水,任然会发生干旱。相反,全年降水量不多,但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有了及时

2、雨,农业生产也不会出现干旱 ( ),干旱区发生的干旱不算干旱,湿润区发生的干旱才算干旱 ( ) 一般来说,达到干旱标准的干旱都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对干旱和旱灾没有必要进行严格区分 ( ) 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城市或在及农林病虫害等次生灾害 ( ),洪涝,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造成的灾害 雨涝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水等使低洼地区淹没、积水的现象。两者往往同时发生,难以区分,所以统称洪涝,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美国东部、欧洲西部

3、等,WHY?,降水,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电力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工程措施:,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截弯取直;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修建泄洪区,开挖入海河道;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生物工程)等。,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制定政策,严禁滥砍滥伐,;加强洪水的预报和监测。,活动:面对洪涝灾害,我们该预防?,热带气旋,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漩涡,受低气压影响,分布,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冲毁农田、房屋、建筑,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防御,加强监测与预报 营造防护林

4、及时转移群众 等。,气象灾害还包括,除了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外,属于气象灾害的还有大风、冰雹、低温冻害、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暴、连阴雨、冬雨、雾等。,龙卷风 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与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美国最多,WHY?,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20N50N,春夏季节南部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地流向美国大陆,当与西面或西北面越过落基山脉而来的干冷空气相遇时,因暖湿空气急剧上升而出现强烈的对流,不断产生“龙卷风之母”雷雨云。 此外,人工改造下垫面,如草原垦荒、地面硬化等,也为龙卷风的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地质灾害地震、火山、

5、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震,表现:岩石圈在内里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 分布: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危害最严重,火山,表现:地球内部的岩浆、气体、碎屑物从地壳深处喷出 分布:与地震相似的断层地带 危害:破坏附近的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来确定的,共分12级。一般,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060千米:浅源地震;60300千米:中源地震;300千米:深源地震。,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

6、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危害:,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新华网2013年9月4日电:北京时间4日8时19分,日本关东地区发生6.9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宫城县、福岛县、东京都等地震感明显。2013年11月8日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的超强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震级越

7、大,破坏越大 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 BC D,C,(2)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B印度洋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C越往台风中心,风力越强,降雨强度越大 D台风能引起海啸和暴风雨,D,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小,不能形成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于热带洋面广阔,形成台风的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台风眼区域气流下沉,风力较小,台风能引起海水的剧烈运动,产生还小,同时带来狂风、暴雨,(3)材料中地震和台风在分布上有何共同特点?并分析原因。,新华网2013年9月4日电:北京时间4日8时19分,日本关东地区发生6.9级地震,地震发生时

8、,宫城县、福岛县、东京都等地震感明显。2013年11月8日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的超强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分布在环太平洋灾害带(环太平洋地区)。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临近西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多台风。,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分布地区,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此外: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 (2)地质构造带

9、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山区(全球除南极洲外都有泥石流的发生)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一般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有3个条件: 1.大量降雨; 2.大量碎屑物质; 3.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滑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而泥石流的主要危害除了这些以外,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阅读下列材料,完

10、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缅 油气管 道路径图。材料二 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经缅甸马圭省、曼德勒省,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终点为昆明。 (1)分析管道东西两端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异同。 (2)分析上述自然灾害对今后管道运行的主要影响。,解析 皎漂港位于印度洋沿岸,受飓风地震的影响,飓风会影响油轮的航行;昆明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这些地质灾害会影响管道的建设与正常的运营。,答案 (1)相同点:地震。不同点:东端有滑坡、泥石流;西端有飓风。 (2)主要影响:地震、滑坡、泥石流对管道会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飓风会使油轮航行停靠受阻,给管

11、道西端的油气补给造成严重影响。,(1)分析管道东西两端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异同。 (2)分析上述自然灾害对今后管道运行的主要影响。,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等,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风暴潮,指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都是易发生风暴潮的国家。 风暴潮不仅可以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和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海啸,海啸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当海啸冲击到海岸时,波高可达1

12、020米,容易导致船只颠覆、港口设施摧毁,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赤潮,生物灾害,一般,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就是生物灾害。 如:生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指人类不当用火或雷电、煤自燃引起的森林或草原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除了烧毁林木、牧草,带来人畜伤亡之外,还会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或沙漠化面积的扩大等,人类活动 与 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合

13、理的人类活动,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陡坡开荒、破坏植被、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过度开采地下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加固房屋、制定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进行减灾教育,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荒漠化、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草原退化,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其他环境污染,土壤侵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侵蚀区,土层变薄,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 沟谷侵蚀的发育,往往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远离侵蚀区的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淤浅,河道行洪能力和湖泊调蓄洪水能力降低,增加洪涝灾害发生频率。,20世纪中期世

14、界八大公害事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所导致的损害还是区域性的,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一再发生,给各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厄尔尼诺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危害?什么是反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信风异常 ,表层海水被吹离较 ,上升流补偿 。 导致饵料 ,渔场 ,鸟类 ; 导致秘鲁寒流异常变 ,沿岸气候变得 ,易发生 灾害;在太平洋西岸,气候变得 ,降水 。对我国来说,可能出现台风数量 ,夏季风 ,北 南 。,东南,减弱,少,减弱,减少,减产,减少,暖,湿润,洪涝,干旱,减少,减少,减弱,旱,涝,反厄尔尼诺现象又称为拉尼娜现象,你能

15、说出它的具体表现么?,地面沉降、塌陷等,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塌陷、滑坡等,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2014新课标)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气候,降水,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期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2013福建)图14示意我国

16、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地形,【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和推广耐寒品种。,【解析】 (1)考察冷冻灾害的影响和成因。冷冻灾害会使农林牧副业遭受损失,主要表现为农业减产,牲畜死亡,农业基础设施的损毁。灾害集中发生于南岭以北,可见地形因素影响严重,主要为地形的阻挡和地势较高。 (2)对于气

17、象灾害的防治主要侧重于天气的预测预报,防灾减灾的宣传和农作物品种的改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 频率高 分布范围广 地域差异大,西北、华北春秋多干旱; 东部季风区多暴雨和洪涝; 东北和西南冬春多干旱; 西南、西北和华北活动构造带多地震; 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 东南沿海多台风、风暴潮,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 中部地区灾害类型、强度、频率、损失等次之;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高寒、干燥区域面积大,山地、高原分布广泛,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我国主要的三大自然灾害带,沿海灾害带沿江灾害带山前灾害带,多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

18、水入侵、地震等,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我国的干旱,一、特征:二、成因:,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直接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不平衡(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间接原因:工农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人类活动的浪费和污染,根本原因:季风气候不稳定,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我国的干旱,危害,抑制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地表径流减少,水上航运终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 引起饥荒、难民潮等社会问题和火灾、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我国的干旱,分布主要集中

19、于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东部季风区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西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伏旱,冬春连旱,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解析: (1)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回答。(2)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必然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危害可从对农业、工业等生产部门的影响和生活用水等角度分析,另外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答案 (1)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上减少。(2)高温、干旱。 供电紧张,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蒸发量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森林火险等级

20、偏高。,我国的洪涝灾害,特点:多发生于春、夏、秋季,夏季最为集中;南方多于北方; 成因:,气 候 流域地形 水系特征 植被,洪涝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流域内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我国的洪涝灾害,危害:对工农业各部门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冲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 分布: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为多发区。,影响我国的寒潮,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特点:降温快、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 冷气流发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冬半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冷气团势力越强,冷暖气团差距越大,寒潮强度越大,寒潮入侵的路径,影响我国寒潮的主要路

21、径,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 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东路:从西伯利亚东北部经过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且路程较短,加之沿途地势北高南低,来势凶猛,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入秋后的第一次较强寒潮大都沿西路南下,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一般势力不强,次数也不多,寒潮在南下过程中,一方面受_向山地的阻挡,使山体北侧_堆积,灾害_;山体南侧相对_,灾害_。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地形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可以影响到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影响

22、到两广地区。,东西,冷空气,加剧,温暖,减弱,寒潮的影响,寒潮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影响次数多、范围大;多出现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影响次数少、范围小;多出现降温、冻害、雨雪,VS,造成农作物冻害、带来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白灾”、在干旱地区引起沙暴、影响交通通讯等,白灾和黑灾,白灾和黑灾是冬季我国北方牧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白灾是由于降雪过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牧就食而导致的灾害。积雪深度是衡量白灾的最重要标志。我国牧区的白灾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 黑灾是指冬季无积雪或少积雪,使牲畜缺乏饮水,而引起的膘情下降,疫病流行,甚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台风,形成条件:广阔的暖洋

23、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下惹上冷的不稳定大气结构域,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合适的纬度:1015最为合适 结构:可分为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三部分,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路:进入南海,在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西北路:穿过台湾或琉球群岛,在福建、浙江和江苏沿海一带登陆,转向路径:先向西北方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台风的影响,利:缓解旱情、降温消暑;弊: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

24、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 ( )。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 ( )。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B,A,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我国的地震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的特点: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对地表集齐建筑物破坏严重,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地震多发的原因:分布:,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

25、地壳运动活跃; 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分布不均,震中呈条带状分布。 西部: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和红河地震带 东部: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河北平原、汾渭、燕山和秦岭地震带,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我国的泥石流包括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普遍产生暴雨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102E以西的高原上。,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松散物质(物质基础)湿润季节的降雨成为爆发的主要激发因子。,该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不突出,我国的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多山的地

26、形、破碎的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暴雨等),(乱砍滥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积等),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址和地形条件时,降雨 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人为活动为泥石流的形成起了扩大作用,有时 甚至变为主导因素。,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如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外表形态等内在因素,又有如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外部因素。 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每年的6-8月食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的分布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以西为主要发育区; 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较为密集,读“我国东部某村落附近等高线图”

27、和“该地气候资料图”,指出图中村落可能受何种地质灾害威胁,并解释理由。,解析: 该村落位于低山丘陵地区,由于开山取石,植被遭到破坏,同时地表多松散物质,雨季降水量大,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危害。,答案 滑坡和泥石流。 理由:该村落所在地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崎岖,村落附近(以南)坡度较陡;水源地(山顶)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村落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洪流)携带物质容易在此堆积。,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1)在材料一中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

28、棉衣,A,材料二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2)材料二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原因分别是什么?,原因: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我国的虫灾和鼠灾,我国的病、虫、鼠等生物灾害相当严重,危害极大。,常年有飞蝗发生的地区,以及具有适合飞蝗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地区称为蝗区,我国主要的四类蝗区:滨湖蝗区山东、江苏、新疆和内蒙古沿海蝗区渤海和黄海蝗区内涝蝗区河北保定、邢台、邯郸,山东聊城、德州等地河泛蝗区黄河、淮河和海河水系流域等,喜湿鼠类危害区:华东和华南的全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以及西北区的少数地区 耐寒鼠类危害区:西北区

29、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农田鼠害的危害:造成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减产或绝收。 草原鼠害的危害: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破坏草原; 森林鼠害主要位于西北和东北,有两种形式:地上鼠(啃食树皮及茎干)和地下鼠(啃食根系)危害我国林业生产,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24日南方农村报讯:走进广西南宁横县莲塘镇佛子村的山林,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材料二 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1)本次南宁发生的松毛虫最可能的类型是_。,马尾松毛虫,(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从空间分布看具有 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区域性,地形、气温,(3)我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解析: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时,用单一的树种代替原始森林树种,造成病虫大量繁殖且使同类树木大量受灾,除此之外,对外贸易导致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也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答案: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