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9686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探历史学的科学化清代学者梁启超说过:“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让人明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当人类社会迈向 21 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各国来说,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 21 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素质教育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唤,促使我们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历史教学的科学化。 一、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的科学化(一)前提条件驾驭教材教师必须做到掌握教学大纲,熟练掌握整套教材的内容,并且拥有相关的大量史料,以及

2、了解史学发展中的新观点。(二)表现形式优化板书板书是教师授课的精髓,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好的板书是一架通向思维时少走弯路。因此,要求板书做到:1概括性和层次性2突出重点、言简意赅。3讲究美观、布局合理。(三)突出特征创新、综合、现实1。创新性。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出新概念、新观点2综合性。每节课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历史发展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务必探究其发展起因及其影响,做到学科内综合;与此同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做到学科间综合。3现实性。这也是学习历史的归宿。以古鉴今,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开拓未来,引导学生关注国

3、家、世界的发展。二历史教学中教法和学法的科学化(一)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 。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法,或引导哪种学法,都应以启发为指导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参与教学做到“体验历史” 。(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机是学习的源泉;情绪是学习心理环境;意志和毅力是加油站;习惯是学习自动化的保证。(三)灵活的教法与点拨学法并举,鼓励学生敢想、敢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做到“假设历史” 。(四)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会学,养成“乐学”的习惯,就如同长了翅膀,增加了腾飞的力量。三历史教学中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手段的

4、运用,会增添历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历史” 、 “假设历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达到:1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趣味性。 2增强教学的史实性、感染性。3课堂教学的新颖性,激活学生思维。(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时代,教学要体现科学化,有创新精神,现代化教学手段必不可少。教学引入电教媒体,把学生的视觉由静态引向动态,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开阔,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愉悦、高效。四、历史教学中语言的科学化。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语言的真实准确性。历史知识,是有史实、有观点的知识综合,讲述必须真实准确,才能给学生一个再现历史画面的基础。(二)语言的情感性。引发学生情感潜势,在情感共鸣的语境中接受知识。(三)语言的精炼性。这是由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决定的,也是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培养的需要。(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语言和思维是密切联系着的,教师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也就是教学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