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泉州五中 2014届高三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2014 2.15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卷。第 I卷为必考题,第 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 12页,满分 30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Ag-108;N-14;O-16;C-12;H-1第 I卷(选择题 共 108分)本卷共 1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都是通过气孔吸收的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C动物细胞内的转运 RNA只含有反密码子
2、的三个碱基D精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2青霉素是人类最普遍使用的抗生素之一,但部分人群对青霉素过敏,因此医生在给病人注射青霉素之前,需做皮肤试验,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霉素是一种抗原 B青霉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加强人体免疫机能C为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可采取人工诱变的方法D青霉素可促使 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并增殖分化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的变异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基因,
3、是水稻育种的有利资源4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B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若将实验材料换成细菌,观察的实验现象也相同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步骤为:取试管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注入酶液保温加斐林试剂观察5下表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d)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增减情况综合为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数量(个mL)试验材料1d 2d 3d 4d 5d 6d 7d
4、 8d 9d枯草杆菌 180 160 140 160 180 160 140 50 60大草履虫 - 60 70 80 60 50 40 20 10双小核草履虫 - - - - 20 40 60 80 100A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属于草履虫,二者为种内斗争关系 B大草履虫与枯草杆菌构成捕食关系,在放入双小核草履虫之前,枯草杆菌的大部分能量流向大草履虫2C在两种草履虫的竞争关系中,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获胜,但 9d后,双小核草履虫数量不一定继续增加D将该烧杯置于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烧杯内的生物数量可长期保持稳定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
5、通讯光缆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锈钢餐具和温度计中的水银都属于合金C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 131I和 127I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学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水来鉴别苯和 CCl4BCH2Cl2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D加热能杀死 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8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 ) 9下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 0.22
6、4 LB产物中所含的 NH键个数为 0.02NAC生成物中含有 0.005 NA个分子 D加 1L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浓度为 0.005 molL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CO3 和 NaHC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 c(H+) = c(OH) + 2c(CO32) +c(HCO3)B.1mol Cl2通入含 1mol FeBr2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 + 2Br = 2Cl + Br2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大量存在:Mg2、I、Cl、NO3D从 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11在体积为 V L的恒
7、容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 H2,通入 Br2(g)发生反应:H2(g)Br2(g)2HBr(g) HK2Ba、b 两点的反应速率:baC为了提高 Br2(g)的转化率,可采取增加 Br2(g)通入量的方法D若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一定不移动1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 为常见金属,它们3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闭合时,X 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 B BY 的电极反应:2Cl-2e=Cl2C阴离子交换膜处的 SO42从左向右移动 D当电路中有 0.1mol电子通过时 B电极有 0.05mol金属析出 1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
8、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 F1至 F2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为沿杆方向) ( )A. B. C. D.14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的方法拍摄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 F=kv,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 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d,,钢球的质量为 m,则阻力常数 k的表达式是( )A31mgdfB 2gdfC27fD27gfd15如图所示,斜轨道与半径为 R的半圆轨道平滑连接
9、,点 A与半圆轨道最高点 C等高,B为轨道最低点。现让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 A点开始以速度 0v沿斜面向下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关于滑块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 0v,小滑块一定能通过 C点,且离开 C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B若 ,小滑块恰能通过 C点,且离开 C点后做平抛运动C若 0vgR,小滑块能达到 C点,且离开 C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若 。小滑块能到达 C点,且离开 C点后做平抛运动16当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时,线速度为 v,周期为 T。下列变换不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O4A若卫星轨道半径从 R变为 2R,则卫星运行周期从 T变为 2B若卫星运行周期从 T变为
10、 8T,则卫星轨道半径从 R变为 4RC若卫星运行线速度从 v变为 2,则卫星运行周期从 T变为 2TD若卫星轨道半径从 R变为 2R,则卫星运行线速度从 v变为217如图所示的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E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B,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环套在粗糙且足够长的竖直绝缘杆上,由静止开始( )A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B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至为零C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至某一值D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大18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场中有光滑的水平桌面,在桌面上平放着内壁光滑,底部 A有带电小球的试管。在水平拉力 F作用下,试管向右匀速运动,带电小
11、球能从试管口飞出,则( )A小球带负电B小球离开管口前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D拉力 F应逐渐增大第卷(简答题 共 192分)必考部分第 II卷必考部分共 9题,共 157分。19 (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 。(2) (5 分)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研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重物所受阻力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 均为相邻的打点) ,测出 A、C 间的距离为 14.77cm,点 C、E 间的距离为 16.33cm。已
12、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10m/s2,重物质量 m=1.0kg,设重物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 A下落到 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为 N。 (已知电源的频率为 50Hz) (7 分) (1)用伏安法测该金属线的电阻 Rx的值,已知电流表内阻约为 1、量程为0.6A,电压表内阻力为几千欧、量程为 3V,电源电动势为 9V,滑动变阻器值为 06 ,额定电流为 5A,试画出测量 Rx的原理图。(2)提供测电阻所用的实验器材,请将它们用线连接成所需的实验电路,并将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动到安全端的位置(用“”表示) 。5Lhmv1v0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 Rx的阻值;待测电阻 Rx:阻值约为 100;电源电动势约为
13、 6.0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 1:量程 50mA,内阻 120r;电流表 2:量程 300mA,内阻 r2约为 4 ;定值电阻 R0:阻值为 20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10 ;单刀单掷开关 S、导线若干。测量电阻 Rx的电路图如图所示。(1)电路图中的电流表 A1应该选择电流表 (填“1”或“2” ) ,开关 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 R滑片应该移到 端(填“A” 、 “B”或“无要求”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I1,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Rx的表达式为 RX= 。20 (15 分)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
14、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 x相等的三点 a、b、c,量得 0.2mx,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 120.m,.h,取 1/sg,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空气阻力不计)(1)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的大小;(2)物体经过 b点时的速度;(3)若物体的质量 m=0.5kg,则该物体通过 c点时,重力的功率多大?21 (19 分)如图所示,宽为 L=1m、高为 h=7.2m、质量为 M=8kg,上表面光滑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当木箱速度为 v0=3m/s时,在木箱上表面的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m=2kg的光滑小铁块(可视为质点) ,g 取10m/s
15、2。求:(1)小铁块与木箱脱离时长木箱的速度大小 v1;(2)小铁块刚着地时与木箱左端的距离 s。22 (20 分)如图所示,真空中两平行金属板 A、B 长 L1=0.10m,间距3m0d,两极板接在电压 20sin1(V)ABut的交流电源上,与 A、B 板相距 L2=0.20m的 PS右侧区间有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23T。一束带正电的粒子以65031m/sv的速度沿着 A、B 两极板的中央飞入电场,粒子的比荷8/10C/kgqm,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问:(1)通过计算说明,带电粒子经过平行金属板期间,加在两板间的电
16、压几乎不变;(2)在 t=0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飞离磁场时离 O点的距离;(3)何时进入电场的粒子,从进入到离开磁场所经历的时间最长?并计算最长时间。23 (16 分)(1)医疗上常用浓度 75%的某有机物水溶液作皮肤消毒液。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2)常温下溶液中 Cu2+稳定,Cu+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2Cu+ Cu+Cu2+大多数+1 价铜的化合物是难溶物,如:CuI、CuCl、CuH 等。 在 CuCl2溶液中逐滴加至过量的 KI溶液可能发生:(i) 2Cu2+ +4I = CuI(白色 ) +I2 (ii) 2Cu2+ +2Cl+2 I= 2 CuCl (白色) + I2为便于观察
17、到产物颜色,可以加入的最佳试剂为 (填序号) 。ASO2 B苯 CNaOH D乙醇 一定条件下,在 CuSO4溶液中加入 NH5,反应生成氢化亚铜(CuH) 。(i)已知 NH5中所有原子都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NH5 是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 。(ii)写出 CuH在过量稀硫酸中有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3)含有弱酸 HA和其钠盐 NaA的混合溶液,在化学上用作缓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不大。现将 0.04molL1HA溶液和 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缓冲溶液。若 HA为 HCN,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 c(CN) c(Na
18、+) (填“” ) ,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4)在 25时,将 c mol L1的醋酸溶液与 b 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 b、c 的代数式表示 CH3COOH的电离常数 Ka =_。24 (14 分)为了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通过两种方法用含有 Cu、Ag 的合金废料制取 AgNO3晶体:请回答:(1)写出操作 I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剂 x是 ,操作 III是指 ,操作 II是指 (3)方法一中由固体 A制备固体 B时加热温度范围应控制在 之内。(4)试剂 y是新制的 Ag2O沉淀,其作用是 ,用化学用语和必要
19、的文字说明解释原因 已知 Ag2O+H2O 2AgOH,且 AgOH的溶解度大于 Cu(OH)2(5)若方法一制备的 AgNO3晶体为 m1克,方法二制备的 AgNO3晶体为 m2克,则合金中固体 B过量稀硝酸操作 I 溶液 A方法一方法二操作 II 固体 A合 金(m 克 )加热 试剂 x操作 III 溶液 B操作 IIAgNO3 晶体试剂 y操作 III 溶液 B固体 C操作 II7Ag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有 m、m1 或 m2的代数式表示) 。25 (15 分)已知 2H+ + 2NO2 = NO + NO2 + H2O。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检验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
20、成的气体产物。NO 和 NO2部分性质如下表所示:性质 NO NO2沸点 21 -152与 NaOH反应情况 不反应 2NO2+2NaOH=NaNO2+NaNO3+H2O备注 NONO22NaOH2NaNO2H2O(1)为了检验装置 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 _;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2)打开弹簧夹,通一会儿 N2,目的是 (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 70的硫酸后确认 A中产生气体含有 NO2,依据的现象是_ 确认 A中产生气体含有 NO,依据的现象是_装置 E的作用是_(4)如果没有装置 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5)工业生产中
21、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氮氧化物: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则 CH4将 NO2还原为 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6 (16 分)自然界的蒲公英有两种类型:一种蒲公英叶片大、多数是全缘(叶边缘完整) ;另一种蒲公英叶片小、叶缘缺刻大、呈锯齿状。蒲公英叶片的大小和形状会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叶大全缘的蒲公英其光合能力较强,但易倒伏;叶小缺刻的蒲公英虽光合作用弱但可抗倒伏。(1)某校生物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在野外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
22、蒲公英,将其根刨出来,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两段,这两段的基因型_(不同、部分相同、相同) 。把这两段根放在潮湿沙土中催芽后,移栽到装有沃土的花盆甲、乙中,甲盆放在向阳无风处,乙盆放在蔽阴有风处,请预测甲盆叶形是_。(2)将其中一种蒲公英放入右图装置,探究其光合作用速率。当装置中 CO2浓度降低时,碳酸氢钠溶液可分解补充,但装置中 CO2浓度升高时,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将该装置放在 20、一定光照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 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 X。30 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8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 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
23、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低,原因是 。某同学想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他重新设计了 A、B 两个相同的装置。其中 A装置实验时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只增强了光照强度,重复上述实验,结果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 0.6mL读数处。而 B实验装置只提升温度至 30,重复上述实验,发现针筒容量需要调至 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 X的位置上。通过这两个实验说明原实验中 ;。若想知道该植株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则还需测定出该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不考虑无氧呼吸) 。若仍用该装置来进行操作,则需作哪两方面的改进?; 。27 (14 分)
24、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其中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使植株生长。1926 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 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 。同年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1935 年科学家从培养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多年后被证实为一种植物激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926 年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假设 (填字母)并进行了实验。A赤霉菌能促进植株增高B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C赤霉菌
25、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增高D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能促进植物增高(2)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此实验的对照组是 中培养的幼苗。 图二所示实验的结果是, (甲、乙、丙、丁)组处理后的普通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继续生长。(3)自然界中植物生长需要可见光,但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使得紫外光(非可见光,植物只在紫外光下不能生长)变强,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 3-亚
26、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步骤 1 :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步骤 2 :给予甲组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步骤 3 :观察两组幼苗的 并测量 的含量;步骤 4:预测并记录实验结果。928 (10 分)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 和 d、H 和 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基因型 D、H 同时存在(D_H_型) D存在、H 不存在(D_hh 型) H存在、D
27、 不存在(ddH_型) D和 H都不存在(ddhh 型)花纹颜色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 黑色 白色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甲:野生型白色,F1 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乙:橘红色橘红色,F1 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丙:黑色橘红色,F1 全部都是野生型。(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甲组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阶段。(2)让乙组 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让丙组 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 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条。(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
28、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选考部分第 II卷选考部分共 5题,共 35分。其中,第 29、30 题为物理题,第 31、32 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 29、30 题都作答,则按第 29题计分,若第 31、32 题都作答,则按第 31题计分;第 33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卷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9 【物理选修 33】 (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选项前的编号)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热力学第二定律使我们认
29、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一切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C控制温度不变,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则达到动态平衡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压强也增大D布伞有孔,但不漏水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2)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填选项前的编号)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增加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C缸内的气体压强不变,内能减少D外界对缸内气体做功,缸内气体内能增加30物理选修 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
30、6分,共 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1)卢瑟福利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2)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 A固定在轻杆一端,杆的另一端挂在小车支架的 O点,用手将小球拉起使轻杆呈水平,在小车处于静止的情况下放手使小球摆下,在 B处与固定在车上的油泥撞击后粘合在一起,则此后小车的运动状态是(车位于光滑水平路面上) ( )A静止不动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定31 (13 分)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32 (13 分)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S -诱抗素(又名脱落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植物体的“抗逆免疫因子” ,结构简
31、式如下:(1) S -诱抗素的分子式为 ;请写出 S-诱抗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下列对 S-诱抗素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钯催化下能与 4个 H2分子反应 B在钯催化下能与 5个 H2分子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2)S-诱抗素可发生如下转化:,D 的分子式为 C3H8O2请回答:写出由 HOOCCOOH和 D反应生成 G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 S-诱抗素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含碳原子数相同11C苯环上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D能发生水解反应33
32、 (10 分)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体内 5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图甲细胞能产生某种抗体,则甲细胞是由_细胞增殖分化而成。(2)甲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 (填序号) 。(3)若图甲是动物的胚胎细胞,检测到细胞中有合成血红蛋白的 mRNA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在发生_,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细胞。(4)若图甲是人的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5)在图乙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填字母)。泉州五中 2014届高三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2014.2.15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3、13.C 14.B 15.D 16.D 17.B 18.D19.(1) 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 ; 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f= 0.25 。(1) (2)(1) 1 A (2)210xIRr20.解:(1)物体作平抛运动时,坚直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中作匀速直线运动 0xvT2 分221hg2 分由得2101(s)hTg1分0.(m/s)1xv1分甲 乙BDC EAAVRx12(2)b 点为物体从 a到 c的中间时刻的位置120.1.5(m/s)yhVT2分20by2分03tan4bV72分(3) 1.50.25(m/s)ycbgT1分.2.(W)cycPmg2分21.解:(1)小
34、铁块在木箱上的过程,对木箱利用动能定理得: 2210()MLvM5 分代入数值得 v1=2m/s 3 分(2)铁块离开木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为 2/1.sthg3 分铁块离开后木箱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ag2 分从铁块离开到木箱停下所用的时间为12vt2 分因为 21t,所以,木箱静止后,铁块才着地,故铁块着地时与木块左端距离21svta2 分代入数值解得 s2=1m2 分22.解:(1)粒子飞越电场的时间 t0=L1/v0603st2分T=0.02s 1分因 0tT=,所以每个粒子飞越金属板的过程中,可以认为两板间电压不变。 2 分(2)当 t=0时,uAB=0 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35、,从 O点进入磁场洛化兹力提供向心力,有200vqBmR2分508231m.10muRqB2分飞离磁场时与 O点的距离 h=2R=0.2m 1分V0VbVyb13(3)设 AB板间电压为 U0时,粒子从板边缘飞出,侧移量为 2d201dULmv201dvq2分解得: 0V0说明从进入电场到出磁场的时间最长的粒子,就是电压为 100V时从 B板边缘飞出的粒子将 U0代入 2sin1()ABut得2106tn=0、1、2 2 分粒子在进入磁场前的飞行时间: 61203sLtr2分离开电场时速度偏角0111tanyxvqUtLldmv代入数据得3t,所以 30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2TBq,飞行时间
36、240T36mtqB总时间6124310s9t 29 (1) D (2) B 30 (1) C (2) A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612:DBABA BC23.(16 分)(1)CH3CH2OH (2 分) (2)B (2 分)(i)离子化合物(2 分)(ii)2CuH + 2H+ = Cu + Cu2+ + H2(3 分)(3)c(CN)(2 分)(4) b107/(cb) (3 分)24 (14 分)(1)3Ag + 4H+ + NO3 = 3Ag+ + NO + 2H2O (2 分)3Cu + 8H+ + 2NO3= 3Cu2+ + 2NO + 4H2O(2 分)(2)H2O(1 分
37、) ;过滤(1 分)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 分)(3)473K713K(2 分)14(4)Ag2O+H2O 2AgOH Ag+ + OH,Cu2+ + 2OH Cu(OH)2,由于 Cu(OH)2的溶解度小于 AgOH,以上平衡向右移动,Ag2O 溶解,Cu2+大部分转化为 Cu(OH)2沉淀。 (2 分)(5)54m1/85m (2 分)25 (15 分)(1)C E D B(2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 分)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与 NO反应产生 NO2干扰实验;(2 分)(3)A 中出现红棕色气体(1 分) D 中出现红棕色气体(1分)冷凝,使 NO2完全液化(2 分)
38、(4)水会与 NO2反应产生 NO,影响 NO的确定(2 分)(5) CH4(g)4NO2(g)4NO(g)CO2(g)2H2O( g) H574kJmol-1(3分)32 (13 分)(1)C15H20O4 (2 分) 羰基、羟基、羧基 (各 1分,共 3分)A、D(2 分)(2)缩聚反应 (方程式 3分,反应类型 1分) (2 分,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生物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 2.C 3.D 4. A 5. C26(16 分,每空 2分) (1)相同; 叶大全缘;(2) 0.8 (2 分) 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2 分)光照强度已达到光饱和点。 (2 分) 温度还没有达
39、到最适宜的温度。 (2 分)(从 20-30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升高) 将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换成氢氧化钠(2 分) 实验时置于暗处进行(2 分)27 (14 分,每空 2分)(1)B(2)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 蒸馏水(不含生长素的完全培养液) 甲、丁(3)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 植株中 3-亚甲基氧代吲哚28.(10 分,每空 2分)(1)测交 验证 (2)野生型黑色21 (3)80 (4)DdHhDdhh33.(10 分,每空 2分)(1)B细胞或记忆 (2)(漏答、错答 0分)(3)细胞分化 (4)B、C (5)B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