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姚寿广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姚寿广在三本教材中抄袭剽窃、弄虚作假骗取 59 万元研发经费和外购设备的研制成果以及假冒博士生导师等问题被揭发之后,群众发现他在发表学术论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学术不端行为。在群众的要求下,江苏科技大学有正义感的教师对群众提供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甄别。一.识别学术不端行为依据的学术道德规范1.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编写的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第 122 页128 页中列举科研成果发表阶段的不端行为,其中包括:科研成果不当署名;侵吞他人科技成果;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科研论文一稿多投;科研成果传播失范。2.同书第 88 页科研论著署名规范。其中规定
2、: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或论著的撰稿人。通讯作者应是参与论文研究和写作并能承担对稿件负责的作者;研究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学术论文,署名时研究生应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3.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规范导论第 330 页学术成果规范第十三条规定,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二姚寿广发表六组学术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江苏科技大学部分教师审阅了群众提供的论文后,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六组论文(详见附件六组论文目录) ,分别对照相关学术道德规范,识别其发表过程中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现分述如下:1.第一组论文包括目录中论文1与2两篇。论文2与论
3、文1发表的是同一项教学研究成果。它的题目、作者及基本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非主要内容的文字上略有增减,分别发表在两家杂志上。收稿日期仅差 24 天,此外论文2没有将论文1列入参考文献目录。此种倍增发表论文数量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一稿多投行为。2.第二组论文包括目录中3、4两篇。论文4与论文3发表的是同一项科研成果。他们的基本内容一致,结论一字不差。只是论文4省略了部分公式的中间推导过程和文字上略作修改之后,又变更了论文题目发表在另一家杂志上。该杂志社收到论文4修改稿的日期比论文3发表日期晚了七个月,而且同样没有把论文3列入论文4的参考文献目录中。由此可见,姚寿广故意重复发表这项科研成果,属于一稿多
4、投的第二种情况,同样达到倍增论文的目的。3.第三组论文包括目录中论文5、6两篇。论文6与论文5发表的是同一项科研成果,主要内容一致,只是论文6在次要内容上略有补充与修改,并变更了题目,论文5在杂志上发表,之后不久,又在全国会议上发表了论文6,会议论文集刊载在中国造船杂志增刊上。此外论文6没有把论文5列入参考文献目录中,因此该行为同样属于同一成果重复发表,达到倍增论文数量的目的。在论文署名上,姚寿广本来是论文5的通讯作者(第二) ,而在论文6却成了第一作者。如果论文5的第一作者是该项科研成果主要完成者,而且是这两篇论文的撰稿人,则姚寿广署名的转变属于署名不当并涉嫌侵吞他人成果。4.第四组论文包括
5、目录中7、8与9三篇。论文7、8与9发表的是同一项科研成果。其中论文7与8是把一项完整的成果化整为零,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论文7发表在杂志上。之后不久,另一部分又以论文8在全国会议上发表并收入论文集中。论文9又把拆开的两部分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成果,再次在另一家杂志上发表。因而用同一成果发表的论文数量从一篇增至三篇。该行为应属于将同一成果重复发表盲目追求论文数量。论文7与8的第一作者是三位作者共同确认为该项成果的主要完成者(研究生) 。姚寿广作为该研究生的导师列为通讯作者,署名第二与第三,符合论文署名规范。然而在研究生毕业离校后,姚寿广在发表论文9时竟然出尔反尔地将自己列为第一作者,这种前后矛盾的
6、行为不仅仅是署名不当的问题,而且涉嫌侵吞他人科研成果。5.第五组论文包括目录中10、11、12、13与14共五篇论文11中对流热质传递过程熵产分析普遍方程的建立整节内容是逐字逐句抄自论文10中内、外部对流热质过程熵产方程的建立这一节,其中只省略了公式(15) 。但论文11没有把论文10列入参考文献目录中,显然是重复发表同一项成果,又故意隐瞒出处。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把以前取得的科研成果冒充现在取得的成果。论文13与论文11发表的是同一项科研成果,而且论文12大部分内容也是逐字逐句抄自论文11,只是普遍方程建立一节中在公式的表达方式上有所改变并省略了部分中间推导过程而无实质性的改变。
7、变更论文题目之后发表在另一杂志上,而且同样惯用手法不将论文10与11列入论文12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因此该行为应属于故意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同一项科研成果。其中熵产方程建立部分属于第二次重复发表,而且故意隐瞒出处。论文13与论文14是发表以熵产分析综合评价强化换热元件热力性能的方法对另外两种元件的评价应用实例。如果把这两个应用实例放在论文11中,用三种元件的应用实例论证这种评价方法的实用价值,将是一篇更为完整反映这项科研成果的论文,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然而姚寿广却为了倍增发表论文数量而采用了化整为零,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在不同杂志上发表,该行为同样属于盲目追求发表论文数量的学不端行为;6.第六组论文包括
8、目录中论文15、16、17、18、19、20与21共七篇这七篇论文发表的是同一项科研成果,其中论文15、16及20是把气液两相流中气体流动,油雾燃烧和油滴形成的数值模拟三项内容单独拆分出来在不同杂志上发表。其余四篇论文均为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的内容。写作方法是把成果中建模计算与计算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分成诸多段落,然后通过对各段落的排列、取舍与描述详简有所不同的处理组成了这四篇大同小异的论文,采用不同的题目发表在不同杂志上,而且均不把先发表的论文列入后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这些论文的内容重叠度很大,而且多次重复发表同一成果的内容,实属盲目追求发表论文数量而不惜采用超越常规的典型学术不端行为。这
9、七篇论文中,姚寿广作为第一作者共三篇,作为第二作者与第三作者各两篇。其中论文15的内容是单独发表硕士研究生论文22所取得的成果,在署名上作为指导教师姚寿广列为第一作者,而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者的研究生却被列为第四作者,有违署名规范,存在明显的署名不当与侵吞他人成果之嫌。论文19与21中的第二作者未见参加过这项工作的介绍,同样存在署名不当之嫌。这七篇论文的内容全部来自 1999 年 3 月以前完成的两篇硕士研究生论文22与23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从七篇论文的内容中,未发现后来在成果上有新的建树与突破。这项成果的任务与经费来自703 所委托的国防预研项目(99201) 。然而从论文18与论文21的附注
10、中发现这些 1999 年 3 月以前取得的成果又成了后来申报的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和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基金资助项目(161220605) 的科研成果,令人有理由怀疑这里是否存在用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的内容再次申报新项目并通过重复发表以前已完成项目的成果冒充新项目的成果,从而骗取国家项目与科研经费的问题。三识别结论1.姚寿广发表六组论文中都存在重复发表同一项科研成果、一稿多投与盲目追求发表论文数量等问题。2.有些论文发表时存在违反科研论文署名规范、署名不当与涉嫌侵吞他人科研成果的问题。3.从部分发表论文中,发现存在用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的内容申报新的科研项目,并
11、通过重复发表以前已完成项目的成果冒充新项目的成果,从而骗取国家项目与科研经费等嫌疑。4.识别出来的上述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仅存在列举的六组论文中,在姚寿广发表的其它一些论文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鉴于报告篇幅不能过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六组论文目录1.第一组:论文1与21姚寿广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86-882姚寿广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3,2:39-422.第二组:论文3与43姚寿广柴油机缸盖鼻梁区非稳定温度场的边界元分析J镇江船舶学院学报,1992,3:23-294姚寿
12、广等柴油机缸盖起动工况非稳定温度场边界元分析J内燃机学报,1994,3:258-2633.第三组:论文5与65顾金凤,姚寿广等基于 RationalRose 的船舶生产设计 PDM 系统建模分析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18(3):11-146姚寿广,顾金凤等面向对象的船舶设计 PDM 系统建模分析与初步设计J中国造船 45 卷增刊,2004,12:48-514.第四组:论文7、8与97彭夷,路诗奎,姚寿广智能学习型制冷空调系统设计软件的开发J流体机械,2003,31 增刊:298-3008彭夷,姚寿广,路诗奎智能学习型制冷空调系统设计软件的若干功能扩充开发C第六届全国
13、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 , 2003 年:294-2989姚寿广,路诗奎,彭夷具有智能学习功能的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软件的开发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23(4):93-965.第五组:论文10、11、12、13与1410姚寿广对流热质传递过程的熵产分析及优化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3,7(3):101-10711姚寿广等管内强化换热元件综合热力性能分析及评价J动力工程, 2002,22(3):1798-180312姚寿广等管内综合热力性能分析一般化方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机电工程学报,2002,22(8):139-14413姚寿广等管外综合热力性能分析方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机电工程
14、学报,2002,22(9):137-140,15414姚寿广等环形通道内强化传热综合热力性能分析及评价J动力工程, 2002,22(6):2111-2114,20396.第六组:论文15、16、17、18 、19 、20 与21 15姚寿广等文丘利油燃烧器内外部等温流场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 1999,19(6):423-42716马哲树,姚寿广等燃油锅炉液雾燃烧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99,31 特刊:144-14717姚寿广等单只文丘利油燃烧器冷热态流场的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00,17(1-2):156-16018姚寿广等单只文丘利油燃烧器出口气液两相流动与燃烧的数值模拟
15、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1,7(3):249-25319马哲树,涂淑平,姚寿广文丘利型油燃烧器出口气液两相流动与燃烧的数值模拟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5(1):77-8120马哲树,姚寿广燃油锅炉油滴运动蒸发的数值模拟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6(4):53-5721马哲树,胡振,姚寿广等文丘利油燃烧器内外部流场的冷热态数值模拟J舰船科学技术, 2007,29(5):128-131,139另附两篇姚寿广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22仲华单只文丘利调风器出口空气动力场的数值模拟:硕士学位论文.镇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8.23马哲树.燃油锅炉气液两相流与燃烧的的数值模拟:硕士学位论文.镇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