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他的入选初中教材的短篇小说社戏 ,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和六一公公等劳动人民的群像,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不可多得的范文 关键词:社戏 人文美 自然美 辛亥革命以后,鲁迅一直关注农民问题,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农民身上。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农村和农民的描写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 社戏于其他些农民的小说不同。 社戏这篇优秀小说,是鲁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他蘸着诚挚的热情,用优美的笔调,描写
2、了“我”在少年时代和农民孩子的共同生活,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和六一公公等劳动农民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意画意的生活画卷,体现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社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不可多得的范文。 在社戏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双喜、阿发等农家少年的淳厚、聪明、自信、勇敢的高尚品德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些品德和精神,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和陪伴“我” 看社戏的经历中表现出来的。 “我”来到平桥村这片“ 乐土”,许多小朋友都从父母那里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 “伴我来游戏”,把“ 我 ”
3、当成公共的客人,他们陪我去钓虾,钓来了虾, “照例是归我吃”。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其中有的是“叔子”和“ 太公”,但都不论行辈,不分尊卑,平等友爱,没有“犯公安民警述职报告http:/ 上”之类的伦理观念。在偷罗汉豆吃的活动中,阿发兴奋的说:“偷我家的罢,我家的大得多呢”。双喜心地善良,为了不让阿发一家损失太多而影响生活,他又让同伴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各偷了一大捧。孩子吃完罗汉豆,把船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而且商量好了对付六一公公的办法。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生动描写,表现了阿发、双喜热情大方、纯朴无私、聪明能干、机智果敢的道德品质。别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姊妹”。法国的库申在美学中谈
4、道“除了真正的道德美之外,道德还包括任何精神的美。 ”因此,阿发等农民孩子的言行、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是真的、善的,因而是美的。这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里,像一粒粒闪闪发光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了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作品还刻画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包括阿发娘、八公公在内的善良的农民群众。在偷豆情节中,借孩子之口既交代了老一代农民对自己劳动果实的珍惜,又造成了一种悬念不可避免的报复性冲突,但第二天竟出乎意料,相安无事,这就巧妙的写出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而作者为了更加突出这一点,则又选取六一公公为代表重墨实写,比如贬词褒用的昵语,怨而不怒的批评,以及“送豆”、 “夸奖
5、”等情节,可谓出神入化地写出了老一代农民的和善友好、热情好客的特质。 在社戏中,作者是怀着满腔的热诚去描写农民及其孩子们的优秀品质的。究其原因,是由作者的美好理想未来观所决定的。鲁迅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 ”而农民孩子之间,充满着真诚和友爱,这是当时鲁迅感到中国社会中最缺乏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在留学日本的时候,中国是弱国,被视为“聚沙之邦”,中国也被看做“ 低能儿”。他对这种诬蔑十分愤慨,经过深入调查后说:“敢决言其(指日本青年)思想行为,决不居我震旦青年上”。同时,他认为青少年是“将来的 人的萌芽”,是民族的未来。在故乡中,他热烈希望新一代农民“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因此,在窒息、扼杀美好东西的丑恶现实面前,他怀着赞美的心情,热情歌颂了农村孩子的人情美和心灵美,启示了人们憎恨黑暗的旧社会,未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