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落实“六化”措施 夯实管理基础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连云港市安监局(2011 年 8 月 30 日)近年来,按照国家、省应急管理总体工作部署,围绕建立“ 一案三制” (预案、体制、法制、机制)的要求,狠抓落实,重点抓好机构建设、预案管理、应急演练、救援队伍、培训教育、物资储备等方面,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管理机构统一化。2010 年 4 月,市政府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个应急处置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事故灾难类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市安监
2、局。按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 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机构建设:一是市政府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批准,市安监局设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处的内设机构。二是各县区、市各有关单位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赣榆县安监局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其他县区确立了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三是在重点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设立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四是建立了全市以公安、消防、安监、民防、卫生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机制。全市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为我市顺利开展安全生2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
3、用。五是今年 7 月份连云港市政府“十二五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 设规划通过审核,将“ 加 强安全生 产应 急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行业)应急管理责任;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市、县(区)和工业园区(化工园区)三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和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项目,形成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体系。 ”等重要内容纳入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市各项工作中的位置,为我市今后五年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二)预案管理规范化。一是规范预案编制。为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我局组织专业 人员编制了连云港市中小化工企业
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规范样本,要求存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结合实际 ,修订完善本企业的预案,规范了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 编制工作。二是修订市、县区两级预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 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苏 政发2010 136 号)精神,加强我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升 应对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5 月份我局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专项抽查的通知,促进我局和 县区安监部门的工矿企业、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 4 个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目前,我局及各县区安监局正在修 订工矿企业、危险化学品、
5、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四个重特大事故 应急预案,进一步补充、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 预案,并报政3府审批。三是规范预案报备。在规范预案版本格式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安监总局 17 号令的规定,企业主动将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报安监部门备案审查,安监部门组织专家对各企业修订的预案进行评审,进一步规范了预案备案工作。目前,我市已有 2994 家生产经营单位修订、完善了本企业预案。其中:化工生产企业 256 家;非煤矿 山 58 家;建筑施工单位 194 家;交通运输业 126 家;冶金 65 家;烟花爆竹 10家;文化娱乐场所 236 家;燃气 31 家等,共 计编制应急预案3652 件(综合预案 23 件
6、、专项预案 545 件、 现场处置预案3063 件);同时,按照连云港市突发公共事件 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各县区、各部门也相继制定了 8 个县 区应急预案、19个专项预案和 31 个部门预案,基本形成了我市安全生 产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三)应急演练常态化。为建立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锻炼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队伍,以高危行业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 应急演练 周” 活动。一是强化政府 层面的演练。2009 年 6 月 23 日我们成功举办了连云港市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模拟高速公路发生危化品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和客车相继相撞交通事故,有效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检验了各类应急救援
7、队伍应对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协调机制。2010 年 6 月 23 日-24日,由市安委会牵头组织,在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个县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场观摩推进会。分别组织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爆炸事故、氯气钢瓶泄漏事故、磺化工段泄漏事故、氢气贮罐泄漏引发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4各县区政府和园区负责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演练观摩现场会。今年 6 月 22 日-25 日,我市组织八个县区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场观摩会,在赣榆县柘汪临港产业区,组织全市 2011 年安全生产月“应 急演练周 ”启动仪式。这次八个 县区举办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8、预案演练活动,分别启动企业、化工园区和县区级政府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在政府的领导下,安监、公安、消防、卫生、质监、环保、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迅速有力地处置了突发事件,体现了企业自救自控、园区救助、县级救援三级应急响应机制;体现了政府组织,安监牵头综合协调,消防抢险救援,卫生救死扶伤,环保善后处置,公安、质监、气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作战模式。检验了我市(县区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广大员工的应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意识。二是强化企业层面上的演练。企业按照要求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每年演练不少于2 次。6 月 15 日,连云港润博
9、化工有限公司在连云港港口危险化学品库区,举办剧毒化学品泄漏引发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按照模拟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企业自救库区单位联动公安消防队伍抢险救援等程序实施应急救援演练。通过“应急预 案演练周” 近百家企 业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的开展,强化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了应急队伍,检验了应急预案,增强了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四)救援队伍多样化。5一是强化综合队伍建设。去年 4 月,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市政府挂牌成立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下设安全生产、核应急、交通、卫生、电力、环保、市政、通信等 17 支应急救援分队。全市 7 县、
10、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全部组建完毕,率先在全省完成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挂牌工作。同时,积极创新运行管理体制,将安全生产、核应急、交通、卫生等应急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专业分队,统一纳入市应急救援调度、作战、训练体系,实现“一套指挥 体系、一个平台支撑、一支 队 伍统领、责任一贯到底” 的 应急救援 “四个一 ”目标。二是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根据连政办发20105 号文要求,我市按照全市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建设规划,一是在海通集团危货运输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市级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业应急队伍;二是赣榆县建立汽柴油、液化气、酒精(甲醇)专业应急救援处置队伍,东海县建立硫酸、氢气专业应急救援处置队
11、伍,灌云县建立液氯、硫化氢、液氨、丙烯腈专业应急救援处置队伍,灌南县建立“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氰化钠专业应急救援处置队伍;三是积极推进园区消防站建设,确保及时投入使用,使全市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目前全市 4 个化工园区(集中区),赣榆、灌云、灌南 3 个园区已建成消防站,并通过省安委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验收,板桥工业园消防站正在建设进程中。三是强化兼职队伍建设。为加快我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步伐,快速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构建以企业6专职救援队伍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消防救援部门为主体,企业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市组建化工、矿山、交
12、通、卫生、电力、环保、市政、通信、核应急等 19 个行业,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应急救援队伍 133 支,应急救援抢险人员 6415 人。其中,全市 256 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均已成立了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增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力量。在建立应急队伍的基础上,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标准要求,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并做好应急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满足应急需要。(五)培训教育规模化。全市应急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根据企业特点和危险因素,采取“菜单式”培训,因需施教,到化工园区办班培训。一是抓好安监系统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每年 3 月组织市、县区安监系统 400
13、余人参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在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市区,分别举办了四期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编制专题培训班,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管理业务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 1600 人。通过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人员应急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树立典型,做好企业经验交流工作,在我局组织召开的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由连云港润博化工有限公司、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安全标准化、7“1+3”监
14、控体系建 设 和应急救援工作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四是充分利用“安全生 产月” 活动,加大安全生 产应急宣教工作力度,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关注、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公民的应急处理能力。五是组织专家编印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手册10000 本,免费发放到企业。(六)物资储备定点化。对全市大型救援设备、设施和救援物资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造册,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部分企业为救援物资储备点,常备一定量的救援物资,市、县区财政给予适当经费补助。目前,全市所有危化品生产企业都已配备二台以上空气呼吸器,
15、以及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防护服,同时还确定 8 家化工企业、4 家集团公司、2 家劳动防护用品商店为救援物资储备点。今年是“十二五 ”规划的第一年,安全生 产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 号) 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0 136 号)精神,继续做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应急救援主体责任,推进应急管理进企业;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组织专业人员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手册,指导企业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加快市、县(区)和工业园区(化工园区)三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形成8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举办重点行业应急管理培训班,推进应急管理示范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