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学第二章.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68313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第二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言学第二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言学第二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语音 1 语音的性质 1 语音;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负载一定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2 声音的四要素: 是指音高、音强、音长、音质。3 振幅;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4 频率;发音体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5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同音高成正比。6 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7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8 音质;音质也叫音色 ,指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2、,它对区别不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9 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10 基音和陪音;我们平常听到的大多数是由若干个单纯音组成的复合音,频率最小,振幅最大的单纯音叫基音,其余的叫陪音。11 乐音和噪音;乐音即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噪音即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则波形的声音。12 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性。13 声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做“音声门”,两块杓状软骨之间的空隙叫做看气声门,音声

3、门和气声门合称声门。14 齿龈、硬腭、软腭、舌叶、舌面、舌根。口腔中紧靠上齿的凸起部分叫齿龈,齿龈再往里是上腭,上腭前凹进去的部分是硬腭,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上腭后面比较柔软的部分是软腭,软腭后面连着的小肉坠儿叫小舌。舌头的尖端叫舌尖,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的部分叫舌叶,舌叶后面的部分叫舌面。舌面可以分为三部分,与硬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前和舌面中,与软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后,也叫舌根。15 口音、鼻音、鼻化音。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向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向下垂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打开,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

4、无法通过,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向下垂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打开,口腔内也未形成任何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16 主动的发音器官、被动的发音器官。 在人类的发音器官中,有些是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和声带等,叫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则不能活动,如上齿、齿龈、硬腭等,叫被动发音器官。17 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语音与一般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物质外壳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被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

5、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受、辨别和理解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18 语音和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并且这种声音能负载-定的意义并且是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而-般的声音不具备这些特点。19 音高与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相对而言,大的、长的、粗的、厚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而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音也高。20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音高在一些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普通话中妈、麻、马、骂这四个词就是由这种音高变化来区别的音高在任何语言中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

6、素,而语调则可以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如“他不来”句末来音高压低,表示这是对一个事实的陈述,如来音高抬高,则表示询问。21 音强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振幅的大小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22 音强和响度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振幅同时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 2)响度是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二者关系密切,但并不是一回事。实验证明,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并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这是因为除了音强之外

7、,音高等到因素也会对声音的响度产生影响。比如说话时如果把嗓门压得很低,即使用很大的声音来发音,听上去仍不怎么响亮;相反,如果提高嗓门,即使不用那么大的力气,发出的声音也会响亮得多。23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音强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如地道,第二个读轻声,表示纯正,是形容词,如不读轻声,是地下坑道的意思,是名词。24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25 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事实上,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就可以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8、从而满足我们的需要。如在发汉语普通话中阴平调时,男子和妇女,老人和小孩的绝对音高是不一样的,但只要相对是一个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其他的调子。语音中的音强、音长也是如此。因此,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26 乐音和噪音的区别根据基音和陪音频率比例关系的不同。声音可以分乐音和噪音乐音即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噪音即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则波形的声音。乐音听起来和谐悦耳,如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语音中的

9、元音也是乐音。噪音听起来嘈杂刺耳,如刮风下雨,语音中声带不振动的清辅音也是噪音。27 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以及共鸣器的形状之间的关系;决定音质的不同条件: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以下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28 音质在语言中的作用;它对区别不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如普通话中湖和河这两个不同的意义就是依据 U 和 E 之间差别来区别的。29 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人的发音器官是由肺部一直延伸到唇、鼻的形状复杂的管道。由三部分组成: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0、肺是发音的动力源;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嗓音的发音体则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声带以上的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发音的共鸣腔。30 声带活动的情况。语音中任何乐意成分的发单都必须有声带的振动,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声源。除开合活动外,声带还可以依靠杓状软骨的转动,产生松紧的变化,从而使人可以控制语音的高低。 31 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以下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声带振动不振动,就是发音体,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阴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

11、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32 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而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语音的心理素质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发音固然需要生理基础,但各种发音器官在瞬间能协同合作,发出所需的音来,需要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协同,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人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

12、到对等的感知;而且,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33 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采的本质属性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的民族性。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语音的地域性。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34 语音学的性质和任务: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

13、特征,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和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第二节 音素1 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 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写符号。3 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 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4 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5 严式标音;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叫音素标音。6 舌面元音;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舌面元音的音质差别是由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7 舌尖元音;由舌

14、尖起主要作用于发出的元音,它有前与后、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 8 卷舌元音;由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发出的元音。有两种标写方式。9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高元音、低元音、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标准元音。舌位的前后分为三度。舌位靠的元音叫前元音,发音时舌位不前不后,位置居中,叫央元音。舌位靠后的叫后元音。舌位的高低分为四度,舌位最高的元音叫高元音,舌位最低的元音叫低元音。发音时嘴唇收圆,叫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平展,叫不圆唇元音。在舌面元音中, e a u o a八个音被称为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在分析和描写其他元音的舌位时,它们可以作为定位的基准和参照。10 口元音;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

15、“口元音”。11 鼻化元音: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 。12 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13 发音方法;狭义的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广义的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发音特征。14 双唇音;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15 唇齿音;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16 齿间音;舌尖位于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17 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18 舌尖后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19 舌叶音;舌叶和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20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

16、音。21 舌根音;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22 小舌音;舌根和小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23 喉音;又叫声门音,在喉部声门处开成阻碍发出的辅音。24 塞音;又叫闭塞音、爆发音或破裂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阴时阻碍突然开,气流骤然冲出,就产生塞音。25 擦音;又叫摩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就产生擦音。26 塞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成阻时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走入持阻阶段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27 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或一边

17、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产生边音。28 颤音;当气流通过时,双唇、舌尖、或小舌发生连续的颤动,产生颤音。29 闪音;又叫单颤单,当气流通过时,发单器官有弹性的部分只颤动一次,产生闪音。30 清辅音、浊辅音;发辅音时声带可有两种状态: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如PTK 等,这种辅音叫清辅音;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如BDG等,这种辅音叫“浊辅音”。31 送气音、不送气音;辅音在除阻时立即送出一股气流来,同时喉部或其他部位发生很轻微的摩擦,这种现象叫送气。有送气的辅音叫送气音,没有送气的辅音叫不送气音。32 国际音标的优点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

18、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了拉丁字母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33 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要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些区别。要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注意加以区分。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34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要点:气流有无

19、受到阻碍,发音器官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35 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有三个: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成所有元音的

20、发音体和发音方法都是相同的因此,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36 改变口腔形状的三种方式:舌面的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即舌位的高低。妯普通话里的衣和啊听上去不同,主要是因为发 I 时舌位高,发 A 时舌位低。舌头的伸前或缩后,即舌位的前后。V 时舌位在前,发 U 时舌位在后。嘴唇的收圆或展平。即嘴唇的圆展;如 I 平展,V 收圆。37 舌位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在元音发音中的作用;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会改变元音的音质,因而每一个舌面元音在舌位图的三维坐标中都占据一个只属于它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把握舌面元音的特征。如

21、 I 的特征是前高不圆唇。反过来,通过某元音的发音特征,就能确定这是那个圆音。如后半高圆唇是 O。38 主要的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是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主要有双唇、唇齿、齿间、舌尖前 后,舌叶 舌面前 中 后 小舌和喉十一类。39 发音方法的内容狭义的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广义的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发音特征辅音发音过程的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按阻碍方式将辅音分为八大类。塞、擦、塞擦、鼻、边 颤 闪半元音发辅音时声带的两种状态:清辅音、浊辅音 5)发辅音时的送气与不送气。40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辅音发音中的作用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共同决定

22、一个辅音的特征。如果以发音方法为经,以发音部位为纬,每一个辅音在这个二维坐标中都占据一个只属于它自己的位置。这可以通过辅音表来反映我们应该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的把握辅音的特征。如P的特征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反过来,我们只要知道这两方面的特征,就可以确定是哪个辅音。如知道双唇不送气浊塞音就知道它是B。41 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成阻(发音器官开始动作并形成阻碍)、持阻(保持成阻状态,使阻碍持续)、除阻(解除阻碍,恢复原状)三个阶段。 第三节 音位 1 音位: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为材料,通过音质

23、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3 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4 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5 音位的条件变体: 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6 音位的自由变体: 指同一语音环境中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7 区别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的含义: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区别特征的表现:二项对立;判断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即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如何设计音位的区别特征的音位图?我们可将一种语言或方言的部分或全部音位横向

24、排列,把分析归纳出来的区别特征纵向排列,用“+”表示具有二元偶分组的前一项特征,用“-”表示具有后一项特征,即不具有前一项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互相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8 音位的辩义功能: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9 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10 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这种划分只关注那些与意义的区

25、别有关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则可以忽略不计。11 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系统处于不同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系统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具有不同的音位。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能对等。(领会 14 是音位的性质)12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音段音

26、位” 。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超音段音位”。13 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根据是否具有辨义功能,可将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语素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14 音位条件变体间的差别在语音规范上的意义音位变体间的语音差别虽然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语音规范上却有重要的意义。音位条件变体的混淆虽不至于便人误解语素或词的意义,但会使发音不规范,不标准,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意义的表达不符合发音习惯,会使人觉得别扭,不地道,因此要学好一种语言的语音,不仅要掌握音位之间的区别,还要注意音位的不同变体和它们出现的条件。15 音

27、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同属一个音位的变体并无主次之分,但需要从中选出一个放在/中作为这这个音位的代表,被选中的通常是比较常用的变体汉语普通话里 这同一个音位变体,多数人选择常用的 为代表,也有人选 以便能够说明变体出现的规律。16 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辅导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音位的辨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如汉语普

28、通话里趴和八是由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来区别的所以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17 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项对立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表现为二项对立,也就是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或非、有或无的两个对立项。如元音性/非元音性,浊音性/清音性,送气/不送气等所以语言学上通常把音位的区别特征划分为若干个二元偶分组,每一个二元偶分组都表示某一方面上两个彼此对立的语音特征。只要在一个无元偶分组上存在对立,就可以把两个音位区别开来。18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互相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

29、在一起,聚合成群。比如汉语普通话的 ,一方面以发音方法特征“不送气和塞擦音与 相对立,一方面又以发音部位的共同特征舌面前与 构成一个聚合群音位的聚合群不仅反映了音位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同属一个聚合群的各个音位往往涉及共同的语音规则。19 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的划分是依据音质(物理属性)的差异,音质的不同便可以看作是不同的音素。音位是从辨义的功能(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因此功能方面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质方面的语音单位(音素)也就不会一一对应,因

30、此,若干音质略有不同的音素,只要彼此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当作一个功能单位来使用并非所有的音位都是由音素构成的,非音质音位都不是由音素构成的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音素并不专属于一种语言或方言,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可以有相同的音素。20 归纳音位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归纳音位的条件变体道德应依据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音素之间存在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处在对

31、立关系之中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从归纳音位上说,这叫对立原则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使它们面为这个音位的几个变体。从归上说,这叫互补原则。21 为什么说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这需要抒它放到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的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如汉语普通话/P/的区别特征是:双唇,闭塞,不送气。通过这三个特征,/P/就与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系统

32、中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英语中也有/P/音位,但英语辅音音位系统不同于汉语普通话,所以二者的区别特征也就有所不同。英语的/P/以双唇和/T/K/相区别,以闭塞和/M/相区别,以清和/B/相区别,但并不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和其他音位相对立。因为英语里没有和/P/同部位的送气塞时音位因此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 1 音节: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2 音渡;即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因自身性质不同所采取的不同过渡和联接方式。音渡可帮助我们分辨音节的界线。3 开音节和闭音节: 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

33、开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4 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两者不是对立的,它们实际上可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决定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5 声母、韵母、韵腹;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叫韵母,韵母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韵腹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的成分,是韵母的核心。6 韵头和韵尾;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成分。7 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

34、化。8 四呼;汉语的韵母可以按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四呼,凡是没有韵头或韵腹又不是I U Y的韵母叫开口呼,凡是韵头是I的韵母齐齿呼,凡是韵头或韵腹是 U的韵母叫合口呼,凡是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叫撮口呼,9 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10 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11 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12 前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13 后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14 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15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

35、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6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叫同化。17 顺同化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 18 逆同化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19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叫异化。20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叫弱化。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阻力变小,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21 脱落和增音。语流中有些原有的音消失的现象叫脱落;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的

36、现象叫增音。 22“肌肉紧张度说” 的内容;1)是根据发音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来解释音节的形成和确定音节之间的边界的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肌肉紧张过程分为渐强、最强、渐弱三个阶段,最强阶段叫“音峰”,渐弱阶段和下一次紧张的渐强阶段的交界处,紧张程度最低,叫“音谷”。23 音渡在确定音节界限上的作用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因自身性质不同所采取的不同过渡和联接方式。音渡可帮助我们分辨音节的界线如fanan如果中间的的n对前面的元音起到了一定的鼻化作用,那么就表明二者同属一个音节,这串音是翻案,如没有这种现象,就应该是发难。24 语音的

37、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音节的划分除了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之外,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每一语言都有自己的音节结构,不同的音节结构会便音节生不同的结果。如听到(PEID)这样的一串音 ,说英语的人会认为是PAID,(付清的) ,是一个音节,因为英语的音节结构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说汉语的人会听成“配的”,是两个音节。因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不允许塞音出现在一个音节的末尾。25 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的基本结构类型;V,CV,VC,CVC 四种类型。26 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复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有几

38、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中间会产生一连贯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如Ai发音是滑动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是发完 a 再发I。27 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中间会产生一连贯的过渡音;复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复辅音则不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来联结,中间有界限。28 弱化的主要表现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阴力

39、减小,就发音阴力来说,清辅音大于浊辅音,塞音、塞擦音大于擦音。如汉语北京话:喇叭喇叭 嚏喷嚏喷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就发时的用力程度来说,单元音要弱于复元音,央元音要弱于其他元音。元音的弱化跟轻重音有关,在轻音音节或非重读音节里,元音大都要弱化。如如汉语北京话:回来回来 妈妈 妈妈 在有声调的语言里,弱化音节的声调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如汉语普通话的轻音节失去原有的调子,变得短促,调值依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定。29 音节的划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 2)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30 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汉语普通话

40、和英语为例,普通话和英语一样,也具有V,CV,VC,CVC 四种类型。但其中的辅音 C不能扩展。也就是说,普通话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出现辅音群普通话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 C 只能是鼻音,而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能超过四个,像光KUA 这样的音节是普通话里构成成分最多的音节,英语没有这样的限制。31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见 30)32 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分为V,CV,VC,CVC 四种基本类型。其中 V 代表元音,C 代表辅音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

41、、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叫韵母,韵母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韵腹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的成分,是韵母的核心。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地提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两者不是对立的,它们实际上可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如果从元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要考虑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要考虑它们由哪 些无辅音来具体实现。如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元

42、、元辅音组合构成的。第五节 韵律特征 1 韵律特征:语音中除音质特征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2 时位:由于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单位叫时位。3 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音节所具有的能区别词义或语素义的音高变化叫做声调,有声调的语言叫声调语言,如汉藏语系中的汉语、藏语、苗语等。在另一些语言里,音节虽然也可以有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但这种变化只能改变语气,而不能区别不同的词义或语素义。如英语 RED 这个音节,音高上升表疑问,下降表陈述,但红的这个词义都不会改变。这种没有声调的语言叫非声调语言。印欧语系的语言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如

43、英语法语 俄语。4 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指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的实际情况。决定调值的或调值所反映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5 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调类根据调值来划分,但是调类的名称不一定由调值决定。6 五度标调法;把声调单调的变化幅度分为五度,用一条四等分的竖线代表,5 度最高,1 度最低。再用一条线由左至右把音高随时间先后而产生的变化标画在竖线的左边,线的左端代表单调的起点,右端代表单调的终点,这条线的高低升降曲直就反映了声调单调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也就是声调的调值。7 连读变调;即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连

44、续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8 调位;利用音节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9 重音重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较突出的现象。标写方法:在重音音节左上角加一个小竖“” 重音通常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增加有关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10 词重音和句重音;重音又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词重音指出现在多音节单词中的重音,它总是落在单词的某个音节上,是这些词的语音形式的一部分。句重音指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它通常落在句子的某个词语上,是句子语音形式的一部分。11 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词重音按照它在词中所处的位置的情况,可以

45、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两种类型。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叫固定重音。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是可以不同,这种词重音叫自由重音。12 主重音和次重音;词里有一个重音时,这些重音的突出程度往往并不相等。最突出的叫主重音,比较弱的叫次重音。13 重位:从音位分析角度看 ,能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14 轻音轻音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较微弱的现象。标写方法:在轻音音节前加一个小圆点 “。”轻音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减弱有关。15 语调:是与全句的意

46、思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句重音、长短、高低。16 节律重音、强调重音、节拍群: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一个节拍群中作为节拍群中心的词语要读的重些,这种重读的词语的重音是节律重音如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老师。这句话有三个节拍群,分别落在学校,来 语文三个词上。;为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词语的重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比如汉语北京话: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我说他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别人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想学别的语言)17 韵律特征的特点只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独占一个时间段落是

47、一种对比特征。对韵律特征而言,不是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绝对值,而是这些方面的相对值。也就是通过与同类特征的对比存在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的变化形式的幅度(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为:从音位层次上看,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上看,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变化可以构成语调。18 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现:韵律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它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二是它们都 是一种对比性特征,对

48、韵律特征而言,不是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绝对值,而是这些方面的相对值。19 长短音的作用;在有些语言或方言里,可以利用一个音的音长的差别来区别意义。如英语的 seatsi:t座位和 sitsit坐。20 决定声调调值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调什指音节高低升降的变化的实际情况。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但决定调值的或调值所反映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同一个声调,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说出的的绝对音高就不一样,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说出来的音高也不一样,但只要是音高变化形式的幅度,也就是相对音高基本一致,听上去就是一个声调。21 调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22 连

49、读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连续变调指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连续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属于这个调类的所有音节都受民一种变调规律的支配,如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上声音节处在另一个上声音节前时,调值都会由 214 变为35。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如“不”属于去声,单念时调值是 51,在另一个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 35,如不去等。23 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人们说话时,彼此相连的各个音节的轻重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它们有的听上去突出一些,有的听上去微弱一些,这就是语音的轻重现象。重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较突出的现象。轻音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较微弱的现象只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对比中,才能产生轻重现象,轻重单现象只能出现在音节的组合之中。因此孤立的单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