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型课型概念: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课型的划分没有严格的标准,我们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师生双方作用的不同等等来对课型进行“命名” 。如我们可以说某一节课是阅读课型,但也可以说它是教读课型或自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等等,关键在于我们看课的视点不同。从大众化的教学设计来讲,在目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学生活动
2、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境界。从发展的方向性来说,课型设计的最重要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所策划的教学要求与所规划的教改方向;一个是阅读教材所设计、所要求、所建议的阅读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课型设计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形势的发展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型创新的意识与课型创新的艺术。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第四组,技能训练课,探究性学习课。另外还专用一节探讨课型创新的问题。由于“课型”概念的多角度性,上述若干课型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命名,各组课型
3、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彼此并列的。1教读课教读课,日常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课型。教读课,原称讲读课,它大体上是人们在教学中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课型,说它是约定俗成的,是因为大家都在这么说,都在这么用,主持大纲编写的领导机构和编写课程标准的权威机构并没有给它多少认定。由于它承载着语文阅读教学中“讲解分析”的基本任务,它就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的主流的课型。教读课型的基本任务主要有:1进行各类精读课文的阅读分析教学;2训练学生朗读、背读、默读的方法和技能;3教给学生精读、略读、速读和浏览的方法;4训练学生学习文体阅读的不同方法;5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训练学生的方法与能力
4、;6在积累、理解、分析、揣摩、品味、赏析、联想、想象、探究、创造等方面教给学生方法和技能;7教给学生查找、搜集、分析、提炼和整理资料的方法;8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拨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角度与方法;9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学生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10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1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上述意义讲, “教读”决不是“讲读” ,决不是“满堂问”加上“满堂讲” ;现在意义上的“教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读” 。教读,就是要教会学生自能阅读;教师在教读课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点拨、
5、指导与示范作用,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尽最大的努力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方式与技巧。2自读课自读课,日常教学中开放、生动、活泼的最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的课型。与讲读课型一样,自读课型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的主流的课型。它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自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自读课型与教读课型紧密相依,各司其责,相互配合,有机地协调着阅读课堂教学的课型变换。在自读课学习活动的设汁与策划时,可根据教学要求有选择地考虑如下角度的学习活动:快速阅读活动,精细阅读活动,略读浏览活动,概括提炼活动,诗文背读活动,句段品析活动,美点寻踪活动,语言积累活动,内容复述活动,忆读联系活动,表情朗读活动,角色演读活动
6、,专题讨论活动,自读笔记活动,资料整理活动,创编写作活动,质疑求解活动,交流感受活动,迁移扩展活动,小结规律活动,资料助读活动,争议辩驳活动,比较辨析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讲解说明活动,制作演示活动,独立欣赏活动,趣味竞赛活动,智力游戏活动,听读赏析活动,联想想象活动,评说鉴赏活动,创意设计活动,师生对话活动,学法实践活动,技法实践活动,情感体验活动,探讨发现活动3朗读课朗读课,一种常常被讲读课所压抑的课型。从理论上讲,这个系列可由多种课型组成,如:学读课学生学习朗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朗读能力。析读课在“朗读”过程中或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文情的分析。品读课就是赏析式地读,用朗读教学对学生
7、进行“美读”训练。评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听读课听朗读,听配乐朗读,学读。演读课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变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朗读课就是以朗读活动为主的课,在这样的课中,同时也有教读活动、析读活动、品读活动、听读活动、写读活动朗读课型中的朗读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任务:1训练朗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在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声调、音韵、节律之美。3朗读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理义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4指导朗读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5指导朗读文学作品中的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6朗
8、读各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和形成语感。7诵读古代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品析能力。8组织各种朗读、演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中实践,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技能训练。4说读课说读课,一种最能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的创新课型。说读课型是朗读课型的一种变式,其课堂教学主要由读与说来支撑,即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边说边读,边读边说。从立足长远来看,它极有助于学生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论辩、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说读课型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1朗读课文,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和对课文脉络的大体分析;2结合自己的生活
9、实际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编;4对课文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补说与续说;5用“说”的方式学用课文中的语言模式;6对课文进行妙点揣摩,表达对课文美词佳句精段的揣摩品味;7从课文内容出发,表述自己的联想或想象;8感悟课文,交流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表达个性化的创见;6文学欣赏课文学欣赏课,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高雅的常用课型。在中学语文诸多课型中,文学欣赏课尤有新意,尤有美意。我们可以综合如下教学角度,来设计文学欣赏课型;l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点示基本的文学知识。2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演读、编创、品读的基本能力。3指导学生欣赏国内现当代
10、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4指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5指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感受作品的精妙之处,欣赏优美的语言。6指点某种文体的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与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7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8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之中指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7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课,有效地训练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的高层次课型。设计、运用学法指导课,可综合考虑如下层面的指导训练内容:第一层面: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如朗读和默读的方法,诵读的方法
11、,精读、略读和测览的方法,品读与欣赏的方法,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等。第二层面:文章阅读的基本技能。如运用工具书的方法,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摘录、制表格或制卡片的方法,写提纲、写阅读提要、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概括或者延展的方法等等。第三层面:立足发展的学习方式。如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特别是利用网络、音像制品、学习软件和图书馆搜集信息和资料的基本方法,运用现代技术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方法,带有个性特点的积累资料的方法,制订阅读计划的方法,以及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的方法等等。第四层面:执行学习方法与操作技能时的基本思维角度与思维方法。如综合、归纳、提炼、组合、链接、发散、分
12、类、比较、印证、辨析、置疑、联想、想象等等。第五层面: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最优秀的学习品质。如多角度处理信息资料、连续发现、跳跃性联想、多方位探究、独立创意、反向思考等等。8探究性学习课探究性学习课是立意新颖的、开放深刻的而又难度很大的课型。如果我们把探究性学习的视点先集中在阅读教材上,那么,我们可综合考虑如下角度的指导内容,来设计、运用探究性学习课:l从发散的角度探究、发现一篇课文的美点、妙点、弱点、疵点;2从纵深的角度探究、发现一篇课文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特别之处;3多侧面地探究课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成因;4多元地探求课文的结构划分或旨意表达;5从横向联系的、辐集的、单元教学的角度探究语言文字的某种表达规律;6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单元复习的角度探究课文中的人物与事物、语言与手法、结构与主题7从求异的角度探究课文中已成定论的看法;8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9从课文出发进行有创意的读法、学法交流;10针对课文难点组织合作的学习;11就某一教学要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12就某一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探究性学习;13从课文内容出发向课外延展,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