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学习步骤记要首先工程技术资料分为渝建竣资料、自检资料(检验批资料) 、验收表、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表几部分。时间的填写是做资料关键,要跟现场的实际进度一致。时间的填写不要违背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有材料进场后要收集与材料吻合并合格的合格证与检验报告。并报一份复印件与监理。这叫材料报验。 (材料进场后要及时报验并送试验室进行复检,复检的取量见后附表 1。 )施工单位进场需要填写单位(子单位)开工报告-渝建竣 2(填写时间为施工许可证上的开工时间) 。待施工人员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后填写工程定位(放线)测量记录-渝建竣 11。然后开始基础分部的技术资料填写,每个分部在施工人员要对工人进场技术交底工作,
2、则要填写一个(基础)部分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渝建竣 28(填写时间在工人进入这道施工工序前每到工序做一次交底) 。工人基础开挖过程中完成钢筋隐蔽及预埋铁件隐蔽检查记录-渝建竣 32(每个独立基坑做一份) ,基础坑(槽)施工检查记录-渝建竣 16(是独立柱基础的时候填写每个基坑做一份) ,人工挖孔桩成孔隐蔽检查记录-渝建竣 18(是挖孔桩的时候填写每个基坑做一份) ,然后在浇桩之前填写钢筋连接接头检查记录-渝建竣 31、钢筋连接的检验批、钢筋加工检验批、钢筋安装检验批有模板安装就填写模板安装的检验批及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在浇筑之前填好砼浇灌许可证-渝建竣 34 就行了。在
3、混凝土浇筑完成的第二天填写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渝建竣 35、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和轴线检查记录-渝建竣 12、标高检查记录渝建竣 13、垂直度检查记录渝建竣 14(基础部位不用做垂直度的检查资料) 。等到 7 天到10 天左右就做模板拆除的资料,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砼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现浇结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技术资料做完以后就做验收表相当于汇总资料, (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表 1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表 12。进入主体做(主体)部分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渝建竣 28,然后每个楼层浇筑之前所做的资料同基础浇筑之前所做的
4、资料一样除了不做基坑隐蔽检查记录最后主体分部完成后摇做(主体)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表 1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表 12。主体完成以后同时做砌体及屋面分部的资料。砌体配筋隐蔽检查记录表-渝建竣 61、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一层做一份) 。屋面分部的资料根据现场实际的工序来做、一般分为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保温层、刚性层、盖瓦层(实际的施工工序要祥见图纸) 。主要的施工层做好隐蔽及施工检查记录和相应的检验批。屋面分部做完后还有一个整的屋面隐蔽及施工技术资料和相应的检验批、 (屋面)防水工程试水记录-渝建竣 62。还有相应屋面分部的(屋面)
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验收表 1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验收表12。屋面分部完成后进入装饰装修分部, (装饰装修)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渝建竣 28、 (楼地面)施工记录表-渝建竣 79、 (楼地面)工程隐蔽检查记录表-渝建竣 27 和相应的检验批资料(分层做) 、 (厨厕)防水工程隐蔽检查记录-渝建竣 63、 (厨厕)防水试水记录-渝建竣 62(一幢做一份) 、抹灰工程隐蔽检查记录- 渝建竣72、饰面砖施工检查记录-渝建竣 69、等、 、 、其他一些、具体看图纸上装饰装修有还有那些施工工序需要施工单位做资料的。还有二次结构的砼浇筑,一般是圈梁构造柱的浇筑(具体同上砼浇筑
6、的技术资料) 。汇总资料如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汇总表-渝建竣 180(基础、主体分开汇总,一个分部完成就开始汇总)混凝土强度质量评定表-渝建竣 177砌体砂浆试块试验报告记录汇总表-渝建竣 178(基础、主体分开汇总,一个分部完成就开始汇总)砌体砂浆试块强度评定表-渝建竣 179水泥出厂质量证明和取样试验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68钢材出厂质量证明和取样试验报告单汇总表-渝建竣 169钢材力学(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69钢筋连接取样试验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73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汇总表-渝建竣 170(砖石)其他材料合格证明和进场复检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76(混凝土用砂、
7、碎石)其它材料合格证明和进场复检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76(防水)其他材料合格证明和进场复检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76( )其他材料合格证明和进场复检报告汇总表-渝建竣 176水泥进场复检: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包装水泥不达 200t 的同一批次的未一检验批,散装的不达 500t 的同一批次的未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钢筋进场时达到 60t 进行一次报验。钢筋接头试验:分为电渣压力焊、单面搭接焊。 (每 300 个接头送一组)混凝土试件的取
8、样:1、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 平方米的砼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砼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一百盘的,取样不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 平方米时,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平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到 28 天就送样) ,同条件养护试件(累计温度达到 600 度,不宜小于 14 天也不超过 60 天,同一强度的不应少于 3 组)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附表 1常用建筑材料取样标准项 目 样品数量取样方法及规定检验批的构成砼抗压 3 块砼试样应在砼浇筑地点
9、在拌制 3 盘以后的砼中随机抽取,每组 3 个试件应在同盘砼取样制作200X200x200、150X150150、100X100X100)mm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100 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砼取样不得少于 1 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砼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 1 次砼抗折 3 块砼试样应在砼浇筑地点在拌制 3 盘以后的砼中随机抽取,每组 3 个试件应在同盘砼取样制作(150X150X600) 、(100X100X400)mm每天或铺筑 200 立方米砼,取样不得少于一组砼抗渗 6 块顶面直径 175mm、底面直径 185mm、高度为150mm 的圆台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 15
10、0mm 的圆住体试件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砼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人工或机械单独拌制GB50204-2002砼弹性模量6 块标准试件尺寸为(150X150X300)mm、非标准试件为(100X150X300)mm烧结普通砖抗压15 块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GB5101-200315 万块为一批,不足 15万块一批计水泥 12KG可连续取、亦可从 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水泥、并且搅拌混合均匀GB175/1344/12958-1999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为一批,且重量不超过200T砂筛分析4.4KG,表观密度在料堆上取样
11、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2.6KG,紧密、堆积密度5.0KG,含泥量4.4KG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 8 份,组成 1 一组样品,并且搅拌混合均匀。JGJ52-2006400 立方米或 600T 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如马车等)运输的,以 200立方米或 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者按一批计碎石(卵石)20KG在料堆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碎石(卵石)共 8 份,组成一组样品,并且搅拌混合均匀JGJ52-2006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
12、验收,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汽车)运输的,以400 立方米或 600T 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马车等)运输的,以 200 立方米或 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者按一批计圆盘条抗拉 1 根冷弯 2 根抗拉 450mm,冷弯350mm,每批盘条切取拉伸试件 1 根,冷弯试件2 根,不同根,端头去掉100mm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其重量不大于 60T热轧带肋钢筋抗拉 2 根冷弯 2 根 同上 同上冷扎带肋钢筋抗拉逐条1 根,冷弯每批 2根在每(任)盘中任意一端截取 500MM 后切取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
13、大于60T电闸压力焊抗拉 3 根抗拉 D20 取 500mm,每批接头随机取样一组一般构筑无同级别不大于300 件接头。多层结构每一楼层或施工区域为一批闪光对焊抗拉 3 根冷弯 3 根抗拉 D20 取 500mm;冷弯 D28 取450mm。每批接头随机取样一组同台班、同焊工、7 天以内的不大于 300 件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为一批电弧 抗拉 3 根 抗拉 d.20 取 500mm,每批接头随机取样一组。搭接焊两端外留长度150mm同钢筋级别不大于 300 件接头为一批烧结页岩空心砖体积密度5 块,抗拉强度10 块加气砼 GB11963-2006/1000 块不分规格大小,随机取样 GB
14、13545-2003每 3 万块为一批,不足 3万块亦按一批计木材含水率3 块 ( 20x20x20)mm 条石抗压 3 块(150X150X150)mm(100X100X100)mm 标明上下面基础岩石抗压6 块或 9块毛坯(150X150X150)mm 立方体三块标明轴线位置、桩号、上下面加气砼砌块干体积密度 3 块,抗压强度3 块沿制品膨胀方向中心部分上。中、下锯取三块立方体,上、下块距制品顶、底面 30mm,中快居正中处。试块必须标明膨胀方向,表面加工平整(100X100X100)mm同品种、同规格、等级的砌块,以 1 万块为一批,不足 1 万块亦为一批GB11968-2006轻集料空
15、心砌块干体积密度 3 块,抗压强度3 块,取样要求10 块每批砌块随机抽取GB/T15229-2002同一品种轻集料配成的相同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 1 万块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为一批,每月生产的砌块数量不足 1 万块亦以一批计防水卷材0.9 平方米随机抽样,切除距外层卷头 2.5m 后,沿纵向截取长度为 500 的全副卷材 2块,一块作物理性能试验,另一块备用同一品种,标号、等级的产品每 1500 卷为一批,不足 1500 卷亦按一批计防水油膏 3KG 随机抽样同一类型、同一型号 20T产品为一批,不足亦为一批抗柔性冲击以一整根产品为试件试件的龄期应大于 14 天,对
16、于 P 类风管的直径矩形风管的最大边长不小于400mm,对于 D 类风管,规格不限。表观密度、吸水率及出厂含水率 3 块试件的龄期应大于 14 天,试件尺寸为(100X100)mm,厚度为产品厚度玻璃钢风管抗弯强度3 块,软化系数 6块试件的龄期应大于 14 天,试件尺寸为(250X250)mm,厚度为产品厚度。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相同配方和相同玻璃纤维布层数,制成相同厚度的平板切成试件产品以 50T 为一批,不足 50T 按一批计外墙面砖表面质量1 平方米,吸水率10 块,尺寸偏差10 块,抗热震性10 块,断裂模数10 块随机抽样GB/T3810.1-2006每个 5000 平方米为一个检验批
17、,不足时亦按一个检验批计算地砖 10 块 随机抽样每 50-500 平方米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 平方米时亦按一个检验批计算涂料 2KG选择取样器,从桶内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并混合均匀装入样品容器中,容器留 5%的空隙并盖严砂浆抗压 6 块每组试块必须取自同一次拌制的砌筑砂浆拌合物。施工中取试样应在使用地点的砂浆槽,砂浆运送车或搅拌机出料口。至少从砌筑砂浆强度试验以同一强度,同一配合比、同种原材料每一楼层(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或250 平方米砌体为取样单三个不同部位集取,数量应多于试验用料的 1-2 倍,并经工人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70.7X70.7X70.7)mm位GB50203
18、-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 年 3 月 1 日关于发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计标19871140 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 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起施行。本标准施行后,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中有关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和选择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有关条文自行废止。该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
19、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七月九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 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系统的试验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和进行试点应用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为四章和五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等。在实施本标
20、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 年 5 月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了统 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第 1.0.2 条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第 1.0.3 条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
21、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第二章 一般规定第 2.0.1 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 C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 N/m计)表示.第 2.0.2 条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 试件,在 28d 龄期,用 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 5%。第 2.0.3 条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
22、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第 2.0.4 条 预拌混凝土厂、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第 2.0.5 条 为满足混凝土 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23、确定。第 2.0.6 条 预拌混凝土厂、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第三章 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 护和试验第 3.0.1 条 混凝土 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 100 盘,但不超 过 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第 3.0.2 条 每
24、组三个 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取三个 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似的 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 值;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 定的依据。第 3.0.3 条 当采用非 标准尺寸试件时, 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一、 对边长为 100mm 的立方体试件取 0.95;二、 对边长为 200mm 的立方体试件取 1.05。第 3.0.4 条 每批混凝土
25、 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考虑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组数。第 3.0.5 条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第 3.0.6 条 当检验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的混凝土强度时,其试件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应与施工中采用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相同。第四章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第一节 统计方法评定第 4.1.1 条 当混凝土的生 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
26、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20 时,其强 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20 时,其强度的最小 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mfcu同一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的平均值(N/m);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 );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第 4.1.2 条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fcu,
27、i第 i 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据的总批数不得少于 15。第 4.1.3 条 当混凝土的生 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 10 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当 的计算值小于 0.06fcu,k 时,取 0.06fcu ,k;1,2合格判定系数,
28、按表 4.1.3 取用。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表 4.1.3第 4.1.4 条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sfcu 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 i第 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第二节 非统计方法评定第 4.2.1 条 按非统计 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所保留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第三节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断第 4.3.1 条 当检验结果能满足第 4.1.1 条或第 4.1.3 条或第 4.2.1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不合格。第 4.3.2 条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
29、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第 4.3.3 条 当对混凝土 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第 4.3.4 条 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附录一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换算关系一、 钢筋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混凝土标号可按附表 1.1 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附表 1.1二、当按 TJ1074 规范设计,在施工中按本标准
30、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先将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按附表 1.1 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以其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N/m)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换算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强度标准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 2.1 确定。附录二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 附表 2.1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附录三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附表 3.1 划分。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
31、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附表 3.1(二)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 i统计周期内第 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 ;fcu统计周期内 N 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三)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 5%,其 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 )。(四)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
32、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 连续地从 15 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 i第 i 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2 当不能连续从 15 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 组,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试件组数。附表四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注:本标准中,混凝土强度的计量单位系按 1kgf/c0.1N/m换算。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
33、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 或“不得”。3 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 执行”。附加说明:本 标准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 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无锡市住宅 设计室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科研所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北京市第一建筑构件厂上海市混凝土制品一厂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科研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山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综合加工厂沈阳市建筑工程研究所上海铁路局第一工程段主要起草人:韩素芳、陈基发、杜益彦、耿维恕、钟炯垣、尚世贤、熊宗铭、李学 义、胡企才张国民、 韩春根、徐栋 厚、沈国桢、 马玉英、许玉坤、刘天贵 、史志 华、张 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