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析天台茶叶产业项目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天台茶叶产业项目发展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与建议,以推动我国天台茶叶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天台;茶叶产业项目;现状;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我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同时也是茶叶种植、产量、消费大国,饮茶历史悠久,并且已经成为我国一道文化风景。浙江天台作为我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凭借各种优惠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茶叶产业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在产业项目整体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有待解决。以下将做具体分析:1 天台茶叶产业项目
2、发展现状 有关天台茶叶产业项目的发展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2 从组织化程度 天台县有茶叶专业公司 28 家,茶叶专业合作社 58 家,加工企业 17 家,其中省、市级规范专业合作社 15 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5 家,产地市场 4 个,通过有机认证茶园面积 8640 亩。 1.3 从品牌建设 2010 年“天台山云雾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命名为“中华文化名茶” 。据浙江大学 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2010 年天台山云雾茶品牌价值 5.19 亿元,品牌价值全省排名第 12 位。2 天台茶叶产业项目存在的问题 2.2 茶叶利用率低下 当前,天台县除了三州乡和
3、部分雷峰乡茶农采摘夏秋茶外,其余地区茶农普遍只采春茶,放弃了对夏秋茶的全面采摘,茶叶资源浪费严重。2.3 茶叶附加值有待提高 天台县的茶叶产业总体处于产业链的底端,茶叶总产量 2/3 以上被新昌收购,处于“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境地。以名优茶为例,总产量 950t,其中仅 220t 是以毛峰形(云雾茶)流入市场,其余 730t,占 77%是制成扁形茶(龙井)被新昌收购。3 原因分析 3.1 夏秋茶利用率低 当前天台县的夏秋茶利用主要受制于 3 大因素:3.1.1 采茶成本过高。除苍山顶 173 公顷茶园实现机采,三州乡及部分雷峰乡茶农自己采摘外,其余茶园普遍是雇佣人工采茶方式,每斤成品茶折合人工
4、费用达 80 元,远高于夏茶 3040 元/斤、秋茶 5070 元/斤的售价,企业、茶农无利可图。3.1.2 市场销路不畅。由于夏秋茶品质明显低于春茶,加上未同茶叶深加工企业建立销售渠道等影响,茶农面临有茶无市窘境。3.1.3 采茶人手短缺。夏秋季节恰逢高山蔬菜收获期,在机会成本作用下,茶农往往放弃经济效益低下的夏秋茶。3.2 茶园管理粗放3.2.1 普遍存在“懒庄稼”的意识观念,天台县 2/3 以上茶园存在重建轻管、重采轻养现象,少数茶园甚至只建不管、只采不养,较为典型有石梁镇和白鹤万年山。3.2.2 普遍对茶叶发展前景没有充分预见性,满足于低投入、低效益状态,如县内茶园面积最大的苍山顶茶园
5、(173 公顷) ,已荒废近 3 年。3.2.3 受各种因素制约,企业层面,主要是普遍规模不大,无力投入资金提升加工技术和配套设备;茶农层面,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茶园管护技术、资金、人力。3.3 品牌效应不理想 天台县的茶叶品牌价值高,但品牌效应不能有效发挥的主要原因:3.3.1“天台山云雾茶”品牌管理混乱、不规范,加上宣传等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及西湖龙井、大佛龙井等;3.3.2 天台县共有 4 个茶叶市场(上清溪、万年山、三州、雷峰),但均是小规模、低档次,市场带动作用不明显,集聚效应不强;3.3.3 缺少贩销大户,目前,新昌有贩销大户 1500 多家,且专做批发,天台不
6、到 200 家,仅以零售为主。天台县 2/3 以上茶叶被新昌收购包装成大佛龙井流入市场, “天台山云雾茶”的品牌核心价值没有得到体现。3.4 组织化程度不高 从茶叶协会作用发挥看,天台县 2000 年12 月成立茶叶协会,在技术培训、信息发布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规范市场、统一品牌等方面没有切实发挥作用;从茶叶专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建立情况看,天台县已有专业公司 28 家,专业合作社 58 家,但没有一家能真正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没有一家技术先进,经营管理素质高的合作社;从市场开拓主体看,茶叶大户既是生产者,也是销售者,单枪匹马闯市场,天台县仅有的专卖店 15 家,连锁店 30 家,数量小且
7、形象不统一,影响力微乎其微。4 完善天台茶叶产业项目发展的几点建议4.1.2 鼓励培育贩销大户,以茶叶贩销形式解决夏秋茶销售问题,拉动整个市场发展;同时,在贩销大户运作下,引导形成“种茶不炒茶、炒茶不卖茶”的产业链。4.1.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工商资本投资茶叶产业,引导企业结合天台高山生态优势,做好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新产品及提取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等深加工项目开发。4.2 实现“六个统一” ,打响茶叶品牌 在茶叶协会的领导下,强势推进茶叶产业“六个统一” ,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统一营销” ,打响“天台山云雾茶”品牌。值得关注的是,2000
8、年,天台县实行统一包装,在企业要求体现自身特色、茶农任意使用违规商标的压力下,2003 年以失败告终,所以这次更要精心谋划。4.2.1 要树立“大品牌”理念,即“天台山云雾茶”品牌不能只针对云雾茶系类,而是囊括了天台龙井、天台红茶等多种茶类的品牌;4.2.2 要在茶叶协会牵头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对统一品牌标准、包装、监管等均有明确举措;4.2.3 要加大品牌管理力度,要使名茶的种植、采摘、制作、收购、销售等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场,对假冒伪劣等行为要出重拳进行打击。4.2.4 要做好节庆活动结合文章, 认真筹备和办好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借中国旅游日等重
9、大节庆活动宣传推广茶品牌、茶文化,做借节造势、借势扬名。4.3 健全茶叶协会,明确协会职责4.3.1 充分考虑规范茶叶市场、统一茶叶品牌等过程中的困难,配强、配齐协会力量,建议由县级或局级退二线且有干事热情的领导担任协会领导,茶叶专家任秘书长,提高协会影响力;4.3.2 明确协会责任,与茶叶产业相关的业务规章、技术服务及规范品牌运作等一切事宜由茶叶协会负总责,形成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动、部门配合的良好局面。4.4 加快技改步伐,提高产品质量4.4.1 继续推进低产低效茶园优化改造工程,把低产低效茶园优化改造与茶树无性系良种化等工作有效整合,通过政策扶持推进茶园改造。4.4.2 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精品园;4.4.3 鼓励茶苗基地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姻” ,引进优质新品种。4.4.4 大力推进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改进加工条件,推进标准化加工厂房和集中加工厂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应用清洁化、智能化成套加工设备和技术。参考文献1 万青,闫逢柱.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资源科学,2006(04).2 商虎,郭雅玲.我国茶叶标准化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福建茶叶,2010(06).3 常亚南.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