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67658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外阅读新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探索课外阅读新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对于课外阅读的作用,相信也是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共识的。但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即使提到课外书,也是把优秀作文选等同于课外书籍而已,在他们看来其他课外书就是影响学习的”害书” 。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对课外阅读

2、的字数总量作了明确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 150 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或超过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新的实践研究。一、纳入常规,确保”读”的时间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是在课余,但把所有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因为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同时因为许多孩子缺乏持之以恒的力量,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会有头无尾,收效甚微。为引导和组织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学校应开设阅读课,让学生静下心来,与中外文学大师”对话” ,汲取人文素养的精华。把每周两次半小时的阅读课纳入学校常规

3、,不仅可以保证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和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还能促使学生把阅读自然地带到课余阅读,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坚持性。二、教给方法,养成”读”的习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从语言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这是形成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地加以指导和培养。1、指导选择读物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还较差。而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一般说来,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理应以儿童文学为主,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

4、儿童文学时,都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读者对象的定位,在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上,也比较符合儿童的阅读口味,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有这些:童话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中外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的朝花夕拾 、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其他提到的一些长篇小说,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的格列拂游记也适合小学高段的孩子阅读。同时,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

5、,开始一段时间,老师指导选择读物,以后,可给学生独立选择的自由,教师再适时检查。因为课外阅读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和个性特点,干涉太多,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2、教给阅读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和课外读物的特点,着重要求小学生学习并掌握默读法、泛读法、速读法,以加快阅读进程,促进阅读过程的最优化。在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觉得为学生朗读讲解作品、赏析片段,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阅读方法的一个好途径。为学生朗读讲解故事,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位真正读者的必经之路。也许有人认为,只有年幼的孩子才需要成人为他们念读故事。事实上,从学习阅读到建立阅读习惯的过程,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级都有给孩子读故事

6、的必要,只不过阅读材料有深有浅。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是跟着懂阅读的成人一点一滴模仿来的。在这一方面,老师有着独特的洞察能力,他能够清楚地掌握孩子们对故事长短、难易的理解能力,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协助孩子们了解故事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开始完全不会,到能阅读整个故事,他们也就慢慢掌握了阅读的方法。3、养成动笔习惯学生课外阅读养成两个习惯很重要: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是自己的书,可在书上划出重要句段、写写评注。如果是借来的书,提倡写读书笔记。可以是编提纲,也可以写创造想象型的读书笔记,最多的还是写心得体会

7、的读后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惘。”学成于思,边读边思,读书才能有所进益。如果只看字面的意思,只了解故事情节,就不能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不能体会到蕴藏在文章深处的东西。三、组织活动,注重”读”的反馈课外阅读配合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孩子持续的阅读兴趣。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些手段,如朗读、课本剧表演、画画、唱歌,同样可以用于课外阅读教学中。1、在队活动中反馈。课外阅读材料中,有不少是充满儿童生活情趣、适合大多数学生阅读心理和水平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结合班队活动,采用”读书会” 、讲故事、相声、小品等形式,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又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锻炼,提

8、高了表达能力。2、在自编小报中反馈。指导学生自编小报,每月一期。由学生自己当主编、编委和美工,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并组织交流评比”最佳手抄报” ,张贴公布,表扬奖励。在小报上,体现出了他们作文、审文、改文、抄文的自主精神,也反映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3、在学生习作中反馈。 ”厚积而薄发” ,学生的作文是从”积蓄”到”倾吐”的过程。大量读写,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学期末,通过交流读书笔记,每班评选出五位”阅读能手” ,给予表彰激励。两年多来,学校学生习作频频获奖并见于报端。尤其值得称颂的是今年我校一位学生在”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中,荣获全国”50 杰”称号。这对于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学校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总之,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绝不能放手不管,或者流于形式只有提醒而没有具体的指导、检查。让我们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探索课外阅读的新途径,真正将学生带上与书香为伴的人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