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课外读书活动方案“实践出真知” 。 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活动中不断尝试、大胆实践,逐渐培养起来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我设计了2013 学年上学期科右前旗第三中学初一学生“ 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围绕我市教育系统“书香校园 ”阅读活动的开展,配合学校 “书香家庭”、 “读书好少年 ”评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中华优良文化传统的感染和熏陶,特组织本次主题阅读课外活动
2、。二、活动主题: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历史,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历史素养。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培养自已的演讲写作等能力。四、活动口号:“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儒雅读书人!” 五、参加对象在校初一年级学生六、组织办法:(一)以班级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二)采取校、班、组三级组织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统一部署,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的范围、内容、方法。如:阅读活动要注意激发学生
3、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学生健康的阅读生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写读书卡、读书摘记及读后感等方式进行阅读。七、活动内容:阅读内容由班级以“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 为主题,自行选择确定。建议同时关注济源本地历史,弘扬本土文化。活动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阶段1、结合学校活动方案及班级实际读书现状,制定本班读书方案。2、班级集体读书内容: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等3、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好班级的图书角,做到图书内容丰富、数量充实。(3)规定班级读书要求:每周读好一本书,周周都有读书笔记。第二阶段:班级讲(演)
4、历史故事在发动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课前“三分钟讲(演)历史故事”的活动。要求人人参加,重在参与,并初步评选出班级优秀者(5名左右) ,授予 “小小故事家”荣誉称号。在班级考评中予以加分奖励。并对其中表现突出者进行录像。第三阶段:年级讲(演)历史故事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学校大会议室进行讲(演)历史故事初赛活动,要求每班级至少选送2名代表参加,初步评选出参加校级讲演的十名选手。第四阶段:校级讲(演)历史故事参加校级讲演的十名选手做好准备,一展风采,评出一二三等奖项,学校给予照相、录像等宣传,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第五阶段:寒假阅读学校在上阶段活动的推动下,进一步策划、组织好寒假期间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学初班级提交本阶段工作总结,进行读书笔记的展示交流活动以及优秀读后感的评选活动。阅读活动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学生健康的阅读生活。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写读书卡、读书摘记及读后感等方式进行阅读。八、评奖(一) 2013年6月 底组织校级讲(演)历史故事评奖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二) 学校设班级优秀组织奖若干,2013年9月开学后评奖并颁发奖状。九、组织单位主办单位:科右前旗第三中学历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