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丁二醇编 辑 本 段 简 介1,4- 丁 二 醇 ( 简 称 BDO)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有 机 和 精 细 化 工 原 料 , 它 被 广泛 应 用 于 医 药 、 化 工 、 纺 织 、 造 纸 、 汽 车 和 日 用 化 工 等 领 域 。 由 BDO 可 以 生 产 四氢 呋 喃 ( THF) 、 聚 对 苯 二 甲 酸 丁 二 醇 酯 ( PBT) 、 - 丁 内 脂 ( GBL) 和聚 氨 酯 树 脂 ( PU Resin) 、 涂 料 和 增 塑 剂 等 ,以 及 作 为 溶 剂 和 电 镀 行 业 的 增亮 剂 等 。 别 名 :1,4-二 羟 基 丁 烷 ;丁
2、撑 二 醇 英 文 名 :1,4-Butanediol; 1,4-Dihydroxybutane; Tetramethylene glycol; 1,4-Butylene glycol 分 子 式 : C4H10O2, HOCH2CH2CH2CH2OH 分 子 量 : 90.12 CAS 号 : 110-63-4 性 质 :无 色 粘 稠 油 状 液 体 。 可 燃 , 凝 固 点 20.1 , 熔 点 20.2 , 沸 点 228 ,171 ( 13.3kPa) , 120 ( 1.33kPa) , 86 ( 0.133kPa) , 相 对 密 度1.0171( 20/4 ) , 折 射 率
3、 1.4461。 闪 点 ( 开 杯 ) 121 。 能 与 水 混 溶 , 溶于 甲 醇 、 乙 醇 、 丙 酮 , 微 溶 于 乙 醚 。 有 吸 湿 性 , 味 苦 。 毒 性 :有 毒 。 附 着 在 患 病 或 负 伤 的 皮 肤 上 或 饮 用 时 ,起 初 会 呈 现 麻 醉 作 用 , 引起 肝 和 肾 特 殊 的 病 理 改 变 , 然 后 由 于 中 枢 神 经 麻 痹 而 ( 无 长 时 间 的 潜 伏 ) 突然 死 亡 。 白 鼠 经 口 LD50 为 210 420mg/kg。 生 产 设 备 应 密 闭 , 防 止 泄 漏 ,操 作 人 员 穿 戴 防 护 用 具
4、。 皮 肤 有 创 伤 的 人 严 禁 与 本 品 接 触 。 包 装 储 运 :采 用 铝 、 不 锈 钢 、 镀 锌 铁 桶 或 塑 料 桶 包 装 , 或 以 槽 车 按 易 燃 有 毒 物 品 规定 贮 运 。 因 熔 点 高 达 20 , 槽 车 中 应 装 有 加 热 管 。 制 备 方 法 :1.乙 炔 法 先 以 乙 炔 和 甲 醛 在 Cu-Bi 催 化 剂 存 在 下 , 于 98kPa、 80-95 反 应 制 成 1,4-丁 炔 二 醇 。 后 者 再 经 骨 架 镍 催 化 , 于 1.372-2.06MPa、 50-60 加 氢 成 1,4-丁 烯 二 酸 盐 ,
5、继 之 以 Ni-Cu-Mn/Al2O3 进 一步 催 化 加 氢 ( 13.7-20.6MPa、 120-140 ) 成 1,4-丁 二 醇 , 经 离 子 交 换 树 脂除 去 金 属 离 子 后 , 再 经 蒸 馏 提 纯 得 纯 品 。 2.顺 酐 加 氢 法 3.丁 二 烯 法 由1,3-丁 二 烯 与 乙 酸 与 氧 气 进 行 乙 酰 氧 化 反 应 , 生 成 1,4-二 乙 酰 氧 基 -2-丁烯 , 再 经 加 氢 、 水 解 制 成 。 4.1,4-二 氯 丁 烯 法 1,4-二 氯 丁 烯 是 丁 二 烯 生 产氯 丁 二 烯 过 程 的 中 间 产 物 , 以 其 为
6、 原 料 , 经 水 解 、 加 氢 而 得 1,4-丁 二 醇 。 用 途 :1,4 丁 二 醇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有 机 化 工 和 精 细 化 工 原 料 , 是 生 产 聚 对 苯 二 甲酸 丁 二 醇 酯 (PBT)工 程 塑 料 和 PBT 纤 维 的 基 本 原 料 ; PBT 塑 料 是 最 有 发 展 前途 的 五 大 工 程 塑 料 之 一 。 1,4 丁 二 醇 是 生 产 四 氢 呋 喃 的 主 要 原 料 , 四 氢 呋 喃 是 重 要 的 有 机 溶 剂 ,聚 合 后 得 到 的 聚 四 亚 甲 基 乙 二 醇 醚 (PTMEG)是 生 产 高 弹 性 氨 纶
7、 (莱 卡 纤 维 )的 基 本 原 料 。 氨 纶 主 要 用 于 生 产 高 级 运 动 服 、 游 泳 衣 等 高 弹 性 针 织 品 。 1,4 丁 二 醇 的 下 游 产 品 -丁 内 酯 是 生 产 2-吡 咯 烷 酮 和 N-甲 基 吡 咯 烷酮 产 品 的 原 料 ,由 此 而 衍 生 出 乙 烯 基 吡 咯 烷 酮 、 聚 乙 烯 基 吡 咯 烷 酮 等 一 系 列高 附 加 值 产 品 , 广 泛 用 于 农 药 、 医 药 和 化 妆 品 等 领 域 。1,4丁二醇市场前景预测 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附加值较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及合成革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生
8、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丁内酯(GBL)、聚氨酯(PU)、四氢呋喃(吨 HF)、共聚多酯醚(COPEs)、聚四甲撑乙二醇醚、N 甲基吡咯烷酮(NMP)、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此外,还用于合成维生素B6、农药、除草剂以及溶剂、增湿剂、增塑剂、医药中间体、链增长剂和胶粘剂等。 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BDO 与对苯二甲酸(TPA)缩聚 PBT 树脂,并被进一步加工成 PBT 工程塑料和 PBT 纤维。PBT 塑料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工程塑料之一,是一种热塑性聚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的后起之秀,是我国 BDO 的最大消费领域。国内PBT 的总生产能力约为 5.3 万吨/年,对 BDO
9、 的需求量约为 2 万吨/ 年,约占BDO 消费量的 30.3%。预计到 2005 年,我国 PBT 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7 万吨/年,届时将消耗 BDO 约 3.5 万吨。 2 丁内酯 (GBL) 以铜为催化剂,BDO 经气相或液相催化脱氢可制取 丁内酯(GBL)。GBL 是我国 BDO 的第二大消费领域。 BDO 是一种溶解性强、无毒、使用管理安全方便的高沸点溶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于生产 吡咯烷酮和 N甲基吡咯烷酮(NMP),由此而衍生出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广泛用于农药、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我国 GBL 生产能力约 6000吨/年,其中 BDO 法生产能力占
10、总生产能力的 70%以上,对 BDO 需求约 9 吨。预计到 2005 年,我国的 GBL 对 BDO 的需求量将达到 13220 吨/年。 3 聚氨酯 (PU) 用 BDO 作为增链剂和聚酯原料可生产热塑性和浇铸型聚氨酯弹性体,也可生产软性聚氨酯泡沫。由于 BDO 及其聚醚醇具有较活泼的伯醇活性氢,因而适于采用反应注模法生产聚氨酯制品。由 BDO 与二元酸缩聚生成聚酯,然后用于生产聚酯型聚氨酯(PU)。由 P 吨 MEG 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性能。PU 是我国 BDO 的第三大消费领域。我国生产聚氨酯(PU)对 BDO 的需求量约为 8 吨/年。预计到 2005 年,我国 PU 消耗
11、BDO 将达到 1.474 万吨/ 年,将成为 BDO 的第二大消费领域。 4 四氢呋喃 (吨 HF) BDO 在磷酸、硫酸或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脱水生成四氢呋喃(吨 HF)。吨 HF 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它聚合后得到的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是生产高弹性氨纶(莱卡纤维) 的基本原料。吨 HF 是我国 BDO 的第四大消费领域。我国吨 HF 对 BDO 的需求量约为 7500 吨/年。随着国内吨 HF 及其衍生产品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对 BDO 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 2005 年,我国吨HF 对 BDO 的需求量将达到 1.2 万吨/年。 5 其他领域 其他领域我国对 BDO 的
12、需求量约为 6500 吨/年。 预计到 2005 年需求量将达到 8500 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BDO 与氨作用生成 丁内酰胺,丁内酰胺水解生成 氨基丁酸。后者是治疗癫痫病、脑出血和高血压病的药物。 2)BDO 与适当的一元酸生成的酯类是热塑性聚合物的有效增塑剂,可改进低温脆性。此类增塑剂挥发性低,且易于掺混。 3)BDO 可制备不饱和醇酸树脂,用作涂料。基于 BDO 的吸湿性能和增柔性能,BDO 可用作明胶的软化剂和吸水剂、玻璃纸及其他专用纸张的处理剂。2000 年全球 1,4 丁二醇的消费量约 70 万 t。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的 50%左右,西欧约占 27%
13、,日本占 13%,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约占 10%,具体见表 1,表 2。 生产将逐步采用丁烷为原料1,4-丁二醇生产方法有 20 多种,但真正工业化生产的只有 56 种。最早的是 30年代德国的 Reppe 开发成功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生产 1,4-丁二醇的工艺技术,巴斯夫、ISP 和杜邦一直采用此法,直到现在还占主要地位。到 70 年代日本三菱化成公司开发成功以丁二烯、醋酸为原料的工艺路线,并在日本、韩国、台湾省等地建成了几套生产装置。80 年代末英国的 DavyMckee(现 Kvaerner)公司开发了顺酐低压气相加氢工艺。日本的克鲁克纳公司曾开发了以环氧丙烷为原料生产 1,4-丁二醇的生
14、产方法,并获得专利,但未能建大型工业化装置。进入 90 年代,美国莱昂得尔(原阿科化学公司)开发成功以环氧丙烷为原料的烯丙醇法生产工艺,并在美国得州建成 5 万 t/a 生产装置;英国 BP 和德国鲁奇公司合作经过 3 年的努力开发成功以 C4 馏分为原料的 Geminox 工艺,即正丁烷先氧化成顺酐,再水合成顺酸,经加氢制得 1,4-丁二醇,简化了工艺,使生产成本下降,更具竞争力。近几年由于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到 2006 年,世界 1,4-丁二醇的生产路线中乙炔法将退到第二位,以丁烷为原料的各种生产方法将占主导地位,环氧丙烷法和丁二烯法也将保持一定的地位。具体
15、见表 3。产能将获得提高预计今后 5 年,世界 1,4-丁二醇将继续有大的发展,其生产能力将从 2001 年的103 万 t/a 增长到 2006 年的 166 万 t/a,年均增长率高达 10%。但美国一些公司预测,到2005 年世界 1,4-丁二醇的需求量为 110 万120 万 t,其年均增长率仅为 7%8% ,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届时将会出现全球 1,4-丁二醇供过于求,开工率将下降到72%左右。巴斯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 1,4- 丁二醇生产厂商,其生产能力将达到 58 万 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35%,BP 阿莫科达 44 万 t/a,杜邦 24 万 t/a,SISAS 20
16、 万 t/a,莱昂得尔达 18 万 t/a,三菱化成和 DIAREN 将达到 10 万 t/a,而美国 ISP 公司将在今明两年内关闭其一个 3 万 t/a 生产装置,只剩下德国的一套 10 万 t/a 的生产装置。因此,到 2005年全世界的 1,4-丁二醇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越来越集中在主要的 67 家公司,它们将占世界生产能力的 90%左右。估计有一些无竞争能力的和采用 Reppe 法工艺的装置将会退出竞争。由于巴斯夫、BP、莱昂得尔等公司新建装置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使原有的地区供需关系出现变化。预计 2005 年美国和欧洲将从出口国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开工率按 80%计)。日本由
17、于消费增加,除三菱化成扩建外无新的装置建设计划 ,因此也将成为进口国。1999 年亚洲地区 1,4-丁二醇的消费量为 20 万 t/a,2000 年消费量为 22 万 t/a,预计 2005 年需求量将达 35 万 t/a 左右。1997 年亚洲的生产能力仅 12 万 t/a,2000 年已增长到 22 万 t/a,预计新的 1,4- 丁二醇装置的建设和一些老装置的扩建,2005 年亚洲地区 1,4-丁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52 万 t/a,其开工率预计只有 70%左右。拉美仍是纯进口地区。中东由于沙特正在建设 5 万 t/a 生产装置而成为纯出口地区。目前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 1,4-丁二醇的
18、消费情况是:美 国今后几年美国 1,4-丁二醇的消费趋势是用于 PBT 树脂生产的增长最快,其年均增长率达到 6.9%,占消费量的 25%左右; 其次是 THF(实际主要是 PTMEG)和 GBL,增长率分别为 5.2%和 5.1%,尤其 THF 的消费量将占总消费量的 48%;PU 增长较小,其消费量仅占 5%。2000 年美国 THF 的生产能力为 17.7 万 t/a,约消费 1,4-丁二醇 22.6 万 t/a,其主要生产厂商是杜邦占49%,其次 Penn 化学占 30%,巴斯夫占 18%,莱昂得尔占 3%。目前美国 79%的 THF 用于生产PTMEG,再进一步生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19、、氨纶(Spandex )、高功能性弹性体等;其余 21%的 THF 主要用作溶剂。目前美国 PBT 生产能力为 20 万 t/a,主要生产厂有 GE,占生产能力的 50%;其次迪高莎占 30%;其他还有杜邦、IPI 共占 20%。目前消费 1,4- 丁二醇 8.8 万 t/a。美国 的 PBT 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掺混和塑料合金等方面。目前美国 GBL 的生产能力为 7 万 t/a,年需1,4-丁二醇 7.6 万 t/a,主要生产厂有巴斯夫占产能的 43%、ISP(原 GAF)占 43%、莱昂得尔占 14%。目前 65%的 GBL 用于生产 N-甲基吡咯烷酮(NMP),25%用于生产 2
20、-乙烯基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其余的 10%主要用作农药的溶剂等。1,4- 丁二醇还用作医药和化学品的中间体、溶剂以及涂料的原料等。预计到 2005 年,美国 1,4-丁二醇的消费量将达到 44万 t/a,届时其产能将达到 59 万 t/a,按 75%开工率计,其产需基本平衡。西 欧目前西欧的 1,4-丁二醇 2/3 自用,主要生产 THF、GBL、PBT。预计今后 5 年仍有较快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将达 5%7%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 PBT 和 GBL。由于莱昂得尔正在荷兰建设 12 万 t/a 生产装置,预计 2002 年投产,这样西欧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 39 万 t/a(包括巴斯夫
21、19 万 t/a、SISAS 10 万 t/a 和 ISP10 万 t/a)增长到 51 万t/a。由于生产能力过剩,2000 年当 SISAS 装置投产时正遇 1,4-丁二醇价格下降,致使SISAS 面临经济困难。预计 2002 年随着世界上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最新的、投资最大的、生产成本最低的莱昂得尔 12 万 t/a 生产装置的投产,其竞争将会越来越剧烈。预计今后 5 年西欧 PBT、GBL 和 THF 仍将有较大的增长。巴斯夫和 ISP 均有 THF生产装置,其主要用于生产氨纶用的 PTMEG 和溶剂,但今后几年氨纶主要增长地区在亚洲,新的PTMEG生产装置也将建在亚洲,因此将会影响西
22、欧 PTMEG 的出口。预计西欧 THF 的增长将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率。目前西欧有两套 PBT 生产装置,其生产能力为 11 万 t/a。PBT 在西欧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和汽车工业,其中汽车的保险杠是 PBT 和 PC 掺混而成,其他方面主要用于汽车的零部件。预计西欧 PBT 今后几年的增长速度将高于美国,年均达到 8.4%。 在 PU 方面西欧主要是巴斯夫和拜耳等公司用于反应注射成型(RIM)和鞋用热塑性弹性体等。GBL 主要是巴斯夫公司生产,用它进一步生产 2-吡咯烷酮、NMP、NVP、PVP 。预计今后 NMP 将在电子、化工等方面用作溶剂和甲烷氯化物的替代品,因此会有一定的增长。日 本目
23、前日本 1,4-丁二醇的生产能力为 10.5 万 t/a,主要有 3 家公司生产。三菱化成在近期将建设一套 5 万 t/a 生产装置,使能力进一步扩大到 10 万 t/a。预计到 2005 年,日本1,4-丁二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15.5 万 t/a。三菱和 Tonen 均联产 THF,合计约 2 万 t/a。目前日本1,4-丁二醇的用途中 THF 占 53%、PBT 占 35%,其他占 12%。日本 THF 有 4 个生产厂,其中 80%的 THF 用于生产 PTMEG。2000 年日本 PBT 的生产能力为 8.3 万 t/a,产量约 7.2 万 t/a。目前已宣布要建设的有大金、Wint
24、ech Polymer、三菱化成等,预计到 2003 年左右,日本 PBT 的产能将达到 18 万 t/a,其年均增长率将达 14.1%。1,4-丁二醇还用于生产聚氨酯弹性体、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预计这方面今后几年增长不大。由于今后几年 PBT 和 PTMEG 有较大的增长,因此今后 5 年日本 1,4-丁二醇需求量将有较快的增长。2005 年需求量将达 15 万 t/a 左右,估计会有小量进口。 表 1 世界主要地区 1,4-丁二醇供需预测 万 t生产能力/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 观 19952005 年均万 ta-1 消费量 产能增长率 /%美国 5.51999 32.3 31.1 2
25、 1.2 31.92000 38.6 33.3 1.8 1.4 33.82005 59.5 46.2 - 2.3 43.9西欧 6.41999 38 26.1 - 8.2 17.92000 38 24.7 - 5.7 192005 52 33.7 - 7.7 26日本 8.41999 10.5 9 2 1.8 9.22000 10.5 9.1 2 2 9.12005 15.5 14.9 2 2 14.9亚洲其他 1999 6 3.6 3.8 7 6.72005 34 - - - - 表 2 2000 年世界主要国家 1,4 丁二醇消费情况 万 tTHF PBT GBL PU 其他 合计美国 1
26、6.5 7.4 7.0 1.7 1.2 33.8西欧 5.9 5.5 3.0 3.1 1.5 19.0日本 4.8 3.2 - 1.1 - 9.1 表 3 全世界 1,4-丁二醇各生产方法产能生产方法/原料 2001 年 2006 年产能/万 ta-1 比例/% 产能/万 ta-1 比例/%Reppe/乙炔 57.7 56 56 34三菱化成/丁二烯 12 12 17 10Kvaerner/正丁烷 9 9 25 15PO/烯丙醇 8.1 8 28.1 17Geminox/ 正丁烷 6.3 6 19.9 12其他/正丁烷 10 9 2 12总计 103.1 100 166 1001 、产品用途1
27、,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其用途广泛,尤其它的衍生物更是附加价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做溶剂,医药,化妆品,增塑剂,固化剂,农药,除莠剂,人造革,纤维,工程塑料等方面。1,4-丁二醇还用作制造四氢呋喃(THF)、-丁内酯(GBL)、N-甲基呲咯烷酮(NMP)等。70 年代以来,由于聚氨酯工业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的迅速发展,促进了 1,4-丁二醇的发展。四氢呋喃具有低毒、低沸点、流动性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优良的溶剂,具有广泛的用途。四氢呋喃缩聚生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也称四氢呋喃均聚醚,是高性能聚氨酯树脂(PU)及高性
28、能弹性纤维 SPANDEX(氨纶)的原料。2、 生产工艺目前已经工业化的 1,4-丁二醇生产方法较多,从所用的原料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的炔醛法(分为传统 Reppe 法和改良 Reppe 法)以丁二烯为原料的丁二烯法以环氧丙烷(或烯丙醇)为原料的烯丙醇法以顺酐为原料的顺酐法其中 Reppe 法是 1,4-丁二醇的主要生产方法,其生产能力占世界 1,4-丁二醇总生产能力的 80%以上。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全球新建或扩建的 1,4-丁二醇装置正从传统的 Reppe法转向以顺酐、环氧丙烷、丁二烯等为原料的更新、更经济的工艺。1,4-丁二醇各种工艺技术路线优缺点比较生产工艺
29、优 点 缺 点传统 Reppe 法 (1) 发展历史长,工艺成熟 (1) 原料乙炔远程贮运有危险(2) 流程短,产品收率高 (2) 操作条件苛刻,压力高(3) 操作费用低,副产物少 (3) 廉价乙炔获得量有限(4) 设备造价高改良 Reppe 法 (1) 工艺先进成熟,副产品少 (1) 原料乙炔远程贮运有危险(2) 产品收率高 (2) 廉价乙炔获得量有限(3) 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 (3) 操作条件较苛刻(4) 投资低,适于大规模生产 顺酐法 (1) 流程短,投资低,生产成本低 (1) 受原料顺酐的影响(2) 三废量少 (3) 可联产 THF 和 GBL 烯丙醇法 (1) 投资低,副产价值高
30、(1) 烯丙醇难以廉价获得时,生产成本高(2) 催化剂寿命长 (2) 羟基化反应选择性低(3) 系统中蒸汽能有效利用 (3) 全过程收率低丁二烯法 (1) 操作条件温和 (1) 流程长,过程复杂(2) 废液量少 (2) 投资高(3) 公用工程费用大(4) 丁二烯醋酸法设备腐蚀严重(5) 丁二烯氯化法受联产氯丁橡胶影响(6) 原料(我国)来源有限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正丁烷或苯氧化制顺酐技术的发展,以顺酐为原料生产1,4-丁二醇的工艺路线日益受到重视。结合葫芦岛市 1000 万吨/年炼油装置建设后轻烃、芳烃资源的优势,本工程建议采用顺酐法。顺酐法又可分为直接加氢法(BP/鲁奇法)和酯化
31、加氢法(DPT 法)两种生产工艺,两种工艺路线的比较见下表:DPT 法 BP/鲁奇法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1) 有不同规模的多套工业化装置 (1) 工艺流程比 BP/鲁奇法长 (1) 流程比 DPT 短,投资低 (1) 仅一套工业化装置(2) 较多的工业化装置操作经验 (2) 要求顺酐原料纯度比 BP/鲁奇法高 (2) 顺酐纯度要求比 DPT 法低 (2) 无工业化操作经验(2) 生产装置无酸类腐蚀物产生 (3) 过程有腐蚀性酸产生,材质要求高虽然 BP/鲁奇法的投资可能比 DPT 法低,但其最大的缺点是缺少工业化装置和操作经验,可靠性差,因此本工程建议采用酯化加氢法。酯化加氢法的优点是生产
32、流程短、原料的转化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材质要求不高,催化剂价格低,寿命长、三废量少,投资和生产成本均较低,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产品比例调节范围宽。顺酐酯化加氢反应在气相或液相中进行,该工艺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顺酐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马来酸单甲酯;第二步是马来酸单甲酯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下和甲醇进行双酯化反应生成马来酸二甲酯;第三步是马来酸二甲酯加氢生成丁二酸二甲酯,然后再经加氢生成 1,4-丁二醇和 THF。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4-丁二醇 2.22 万吨/年THF 2.62 万吨/年4、 装置占地本工厂占地 10 公顷。5、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项目投资总投资约 5 亿元,项目投资及融资方式待定。预计经济效益:销售收入10 亿元,利润 0.5 亿元,税金 2400 万元。 投资回收期:6.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