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67118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集体主义观念的现代反思一、教科书上狭隘的集体主义集体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是斯大林提出来的,关于它的定义,在百度上有这样的陈述“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本质特征。”我承认自己比较愚钝,对这个定义的理解可是无从入手。记得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便向我们灌输“集体主义”这个概念,比如班集体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只求为班争光,甚至为此集体斗殴。后来随着年

2、龄增长,我了解到“学校”“学校内的社团”“黑社会组织”“单位”这些集体,它们也宣扬、信奉所谓“集体主义”。我不曾想到,这些集体与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以我看来,集体主义便是信奉个人服从集体,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因为集体是有个体构成的,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这意味着个体利益与更多其他个体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我们基于“人人平等”这个原则,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集体主义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独有的,我国古代向来不乏“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日本军国主义、纳粹军人也有为集体牺牲的精神。集体主义在封建主义时期可以有,在近现代

3、资本主义西方国家也不见得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是普世存在的精神,着实不应如此狭隘地单独地以社会主义政治概念来定义。二、集体主义的两面性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处处仅考虑个人利益必然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资源难以有效利用,财产无法合理分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回过头来损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古希腊就出现过极端个人主义盛行,造成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国力急剧下降,很快被马其顿王国消灭。可以说,集体主义对于一个社会的整合、发展相当重要,一个集体的集体主义发展程度与它的团结度、凝聚力是呈正相关的。所以集体主义几乎适用于任何团队组织,它能够有效地提高集体、组织的运作效率,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集体主义的局限性

4、也相当明显。首先,集体所有权、或是集体权力往往在少数个人手中,所谓集体主义不过是建立在以权贵阶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上的谎言。他们不断给集体内中下层人员灌输这样的集体主义概念,把权贵阶层的个人利益上升为集体利益,使中下层人们成为实现权贵意志工具,这种把戏从资本家到政治家都喜欢玩弄。比如企业的老板向员工鼓吹“企业精神”、“不分昼夜为它工作只因我们属于这个公司,我们热爱这个公司”等等,而其实质只不过是老板希望更大程度地剥削员工,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又例如纳粹政府鼓吹的“淘汰低等人种,优化世界人口质素”,其本质也只是为实现希特拉个人对权力膨胀和征服的欲望。第二点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往往扼杀个性发展,使

5、人们思想趋同、行为趋近,似乎是要确立下一个客观世界,人们无法改变世界,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确实这点有利于集体内部结构稳定,但是这样的价值观无法真正理解每个个体的切身感受,对那些不适应,或是不愿遵守集体规则的个体往往给予不同程度的打击,导致整个集体创新能力的低下,成员思想模式的僵化。在这一点上我国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向国民灌输的观念是学生要努力学习,经历高考并考上大学才能走向成功。于是自小学习能力差的、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便屡遭白眼,被排除在体制以外,原因是他们无法满足集体主义教育精神对他们的期待。这里要谈到的最后一点,是集体主义造成的个体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的效率低下。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新义中

6、有提到:“最大问题是在于人的自私性,没有人是像蜜蜂中的工蜂一样只为了团体而无止尽献出自己的脑力或体力生产力,却只和别人一样享受同等的资源,所以产生向下对齐的效应,大家尽量偷懒与减少付出以不被惩罚为原则,反正分配资源时懒与勤的人都是拿差不多的份量,尤其是难以量化的无形创意或研究付出根本不会得到增加资源的奖励反馈,更无人乐于从事。在人性自私本质下最后集体主义造成的并不是集体进步,而是集体的沦落最终走向崩解”。 最经典的事例是我国“人民公社”时期,这种极端集体主义所造成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危害在上世纪 60 年代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三、集体主义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思在中国当代依然奉行集体主义精神,然而公民

7、社会的兴起、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国民个人主义意识增强。中国市场化经济快速增长,随之国民思想亦快速转变,然而传统封建思想、左倾思想势力仍然庞大,政治体制、社会改革进程缓慢。这些都令当代国民思想开始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分裂。即是些领域出现过度个人主义,而另一些领域出现过度集体主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集体主义精神是需要被重塑的。在经济社会层面上,过快的市场化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偷盗、欺骗、造假、拐卖等现象屡见不鲜,商家只要能够节省成本,假大米、假牛肉、地沟油、苏丹红等无所谓不用其极。在道德层面上,过度的个人主义导致的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相

8、互防范,冷漠无情的气氛充斥整个社会。姑且不论年轻情侣在街头过分的亲昵行为,就是女学生集体援交事件、娱乐圈艺人“潜规则”、“小悦悦事件”等等都能够说明个人主义所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冷漠。然而在政治领域上,集体主义又似乎应该收敛了。首先是体制精神造就的一个高呼“人民当家作主”但实质为专制统治的制度导致了权贵阶层打着集体主义的旗号以谋取个人利益。高官每句都是诸如“一切为了人民”之类无比动听的话语,摆出一副亲民爱民的姿态,而所作所为无非是“政绩工程”或是有其他好处,他们的个人利益事实上被放在集体之上了,这实质是在搞以权谋私。第二点是已经僵化的在集体主义精神统治下的政府系统欠缺生机、效率低下,形式主

9、义盛行。在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容不得对党、对政府的决策有任何反对意见,否则就难以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称任何决策前面都要加个“伟大”,称一切领导发言为“重要讲话”。长此以往,政府内机构内部思想高度统一和趋同,想要搞改革创新几乎是空谈了;而关于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便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展开了。人大代表们开会睡觉这个传统已经是众所周知,他们为何睡觉呢?因为他们很清楚,大家只是在走一个流程,无论是选举国家领导人,还是投票表决是否通过党的某一决策,一切早已尘埃落定,党的伟大决策怎么可能出错?只需要到时举手投票通过便可,反正自己是否清楚这些都无所谓,那么睡觉又有何所谓呢?近年媒体纷纷曝光人大代表开会睡觉,搞得代表们都不敢睡觉了,这么看来倒有点不太人道。其实要改变的不是代表们的睡觉问题,是整个选举制度、大会制度的问题,是这种从众走形式的“集体主义”泛滥问题。让代表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有意义了,自然就不会睡觉了。我们常说“物极必反”,这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者的角逐中必然奏效的规律,要从思想上处理好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必须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达到某种平衡,把握适度原则,这和既不要“左倾”,也不要“右倾”是一个道理。 ii 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新义19982.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