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67098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1、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 溶液发生了反应:将 A 与 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若其它操作不变,将 A 与 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 100 mL2 mol/L 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一定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NaOH 和 Na2CO3;假设 2:只有 Na2CO3;假设 3:只有 NaHCO3;假设4:_。基于假设 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

2、体的成分是 NaOH 和 Na2CO3。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1moLL1 HCl 溶液、1molL 1 MgCl2 溶液、0.5moLL 1 BaCl2 溶液、1molL 1 Ba(OH)2 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过滤装置。 (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1、参考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2OH+CO2=CO32+H2O(或 OH+CO2=HCO3)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Na 2CO3 和 NaHCO3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 0.5moLL1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

3、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 Na2CO3;步骤 2:过滤,取 2 mL 滤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中含有 NaOH2、某同学为了验证 Fe3+是否能氧化 H2SO3 生成了 SO42,他用 50mL0.1mol/LFeCl3 溶液吸收制取 SO2 气体的尾气,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步骤 2:步骤 3:2(1)检验吸收液中的 SO42: ,证明 Fe3+能够把 H2SO3 氧化成 SO42。(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2FeCl3+SO2+ =2FeCl2+H2SO4+2HCl,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写化学式)。(3)吸收液中除了含

4、有 H+、C l、SO 42以外,对其它成份(Fe 3+、Fe 2+、H 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提出假设。 假设 1:溶液中存在 Fe3+、Fe 2+; 假设 2:溶液中存在 ;假设 3:溶液中存在 Fe2+ 而不存在 H2SO3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 L-1KMnO4、0.1moL L-1KSCN 溶液、品红稀溶液。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 23mL,再用滴管取 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1 成立;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2 或假

5、设 3 成立。步骤 2: 结合步骤 1 的现象和结论, 2、参考答案:(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2)2H 2O H2SO4(3)假设 2:Fe 2+、H 2SO3 说明:(1)验证“假设 2”不能使用 KMnO4 溶液,因它可以同时氧化 Fe2+和H2SO3;(2)由于用 FeCl3 溶液吸收制取 SO2 气体,Fe 3+可以氧化 H2SO3,故 Fe3+与H2SO3 不能共存,溶液中有 H2SO3 就一定有 Fe2+。所以用品红验证了 H2SO3 的存在就不必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聚 1:0.1mol/LKSCN 溶液向试管中

6、滴入12 滴步骤 2:另取 23mL 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12mL 品红稀溶液若品红溶液红色褪色,则假设 2 成立;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 3 或假设 1 成立。 结合步骤 1 的现象和结论3再验证 Fe2+。3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 SO2与 Na2O2反应的产物。(1) 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 O2生成: 。(2) 装置 D 除起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 C 装置与 Na2O2反应作用外,还可以 。(3) 对 C 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 1:只有 Na2SO3 假设 2:只有 Na2SO4假设 3: 。假设 1 的反应方程式:2SO 2+ 2Na

7、2O2 若 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 C 中固体产物的成分,该同学设计如下,请您利用限选试剂和仪器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限选试剂和仪器:酸性 KMnO4溶液、Ba(NO 3)2溶液、BaCl 2溶液、1mol/L HNO3溶液、4mol/L 盐酸、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 论步骤一:取少量 C 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分别取少量于 A、B 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步骤二:取试管 A,向溶液中加入 ,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 1 或假设 3成立;若没有该现象则假设 2 成立。步骤三:取试管 B,向其中先加入 ,再加入 。

8、产生 ,再加入试剂看到产生白色沉淀。假设 3 成立。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假设 1 成立。3参考答案:(1)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干燥管口 a,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2) 吸收过量的 SO2,以免污染空气。(3) 有 Na2SO3和 Na2SO4 2Na 2SO3+O2 4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 NaClO 溶液与 FeSO4 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1)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 FeSO4 有剩余; 假设 2: NaClO 有剩余;假设 3: _(2)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 此澄清溶液中肯定

9、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1 H2SO4, 001 mol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 将上述澄清溶液分置于 A、B 试管中。步骤 2步骤 34、参考答案:5溴水和氯化铁溶液均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浓度较小时,溶液均呈黄色。在探究铁的化合物相互转化时,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向足量 20 mL 的 FeSO4 溶液中,滴入几滴浓溴水,振荡。实验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1)对该实验现象的解释:

10、如果发生了化学反应,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 (填化学式,下同) ;如果未发生化学反应,则使溶液呈黄色的微粒是 。(2)通过进一步实验,可证明 Br2 水和 FeSO4 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下列是设计的一些几滴(少量)酸性 KMnO4溶液 紫红色 KMnO4溶液振荡后颜色褪去过量的 4mol/L 盐酸,BaCl 2溶液 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5实验方案和预测。请填空: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方案 1 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 NaOH 溶液如果生成红褐色沉淀,则说明发生了反应方案 2 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如果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未发生反应方案 3 取少量黄色溶液,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如果下层溶液呈橙

11、红色,则说明:方案 1 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 不合理 ”) 。方案 2 中,由于存在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所以预测结论不正确。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合理方案,证明已经反应。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解释现象的离子方程式5 (1)Fe 3+ Br 2 (2)未发生反应不合理 2 Fe 3+ + 2 I = 2 Fe2+ + I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解释现象的离子方程式取少量黄色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Fe3+ 3SCN Fe(SCN) 36. 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

12、SO2 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序号 A B C D装置原理通入 V 升空气,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当 KMnO4 溶液刚好褪色时,测定通入空气的体积 V。通入 V 升空气,测定 U 型管增加的质量。通入 V 升空气,测定溶液导电性的变化量。. Fe2+、SO 32-和 I都具有还原性。为了比较其还原性强弱,进行以下探究并回答:(1)已知:还原性:SO 32- Fe2+ ; FeSO3 难溶于水。(2)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假设。假设 1,还原性:I - SO 32- Fe2+;空气 BaCl2溶液空气 碱石灰FeCl3电极电流计空气 0.1molL-1200mLKMnO4空气

13、0.1molL-1200mL6假设 2,还原性:SO 32- I - Fe2+;假设 3,还原性: 。(3)实验探究:现对假设 2 进行探究。完成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限选以下试剂:0.1molL -1 Na2SO3、0.1molL -1 KI、0.1molL -1 FeCl2、10% KSCN、新制饱和氯水、淀粉溶液、稀 HNO3、1molL -1HCl、1molL -1BaCl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1:取 1mL 0.1 molL-1Na2SO3 和 1mL 0.1molL-1KI 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 23 滴新制氯水,振荡。步骤 2: 步骤 3:取 1mL 0.

14、1molL-1KI 和1mL 0.1molL-1 FeCl2 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 23 滴新制氯水,振荡。步骤 4: 6.参考答案:、BD 、假设 3:还原性 SO32Fe 2+I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2: 向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1 molL-1HCl 后再滴入数滴 1 molL-1BaCl2,振荡试管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还原性:I SO 32或: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假设 2 不成立或: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假设 1 成立 步骤 2:(方法 2)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荡试管若不变蓝色,说明还原性:SO 32I 或:若变蓝色,说明还原性:I SO 32步骤 4

15、: (方法 1)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 ,振荡试管若不变蓝色,说明还原性:Fe 2+I 步骤 4:(方法 2)向试管中滴入少量10% KSCN 溶液, 振荡试管若不变红色,说明还原性:若变红色,说明还原性:Fe 2+I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 CO2 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 CO2 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假设】假设 1:白色物质是 Na2O。假设 2:白色物质是 Na2CO3。假设 3

16、:白色物质是 Na2O 和 Na2CO3 的混合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7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结论方案 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 Na2O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 ,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方案 2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思考与交流】(1)甲同学认为方案 1 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乙同学认为方案 2 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3)通过方案 1 和方案 2 的实验

17、,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成立。你的理由是 。(4)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7参考答案:(1)Na 2CO3 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2)Na 2CO3(3)假设 2, 方案 2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 CaCO3,所以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 Na2CO3存在;方案 2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没有Na2O 存在(4)4Na+3CO 2=2Na2CO3+C(5)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8.某同学为了验证 Fe3+是否能氧化 H2SO3 生成了 SO42,他用

18、 50mL0.1mol/LFeCl3 溶液吸收制取 SO2 气体的尾气,再进行以下实验:(1)检验吸收液中的 SO42: ,则证明 Fe3+能把H2SO3 氧化为 SO42。(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2FeCl3+SO2+ =2FeCl2+H2SO4+2HCl,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写化学式)。(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 H+、Cl 、SO 42以外,对其它成份(Fe 3+、Fe 2+、H 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提出假 设。 假设 1:溶液中存在 Fe3+、Fe 2+; 假设 2:溶液中存在 ;假设 3:溶液中存在 Fe2+ 而不存在 H2SO3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8

19、设计 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 L-1KMnO4、0.1moL L-1KSCN 溶液、品红稀溶液。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 23mL,再用滴管取 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1 成立;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2 或假设 3 成立。步骤 2: 结合步骤 1 的现象和结论, 8.参考答案:(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 (2)2H 2O H2SO4 (3) 假设 2:Fe 2+、H 2SO3说明:(1)验证“假设 2”不能

20、使用 KMnO4 溶液,因它可以同时氧化 Fe2+和 H2SO3;(2)由于用 FeCl3 溶液吸收制取 SO2 气体,Fe 3+可以氧化 H2SO3,故 Fe3+与H2SO3 不能共存,溶液中有 H2SO3 就一定有 Fe2+。所以用品红验证了 H2SO3 的存在就不必再验证 Fe2+。9、某科研小组用 MnO2 和浓盐酸制备 Cl2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SO2 的 NaOH 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 SO2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 2+2NaOH = _(2)反应 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 中的还原剂为 _(

21、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 Cl 、OH 和 SO 24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CO2 的影响)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 1:只存在 SO32-;假设 2:既不存在 SO32-也不存在 ClO ;假设3:_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 L-1H2SO4、1moL L-1NaOH、0.01mol L-1KMnO4、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聚 1:0.1mol/LKSCN 溶液向试管中滴入12 滴步骤 2:另取 23mL 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1

22、2mL 品红稀溶液若品红溶液红色褪色,则假设 2 成立;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 3 或假设 1 成立。 结合步骤 1 的现象和结论9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A、B 试管中步骤 2:步骤 3:9、解析:(1) NaOH 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 SO2+2NaOH =Na2SO3+H2O。(2)S 元素的价态从+4+6 ,失去电子做表现还原性,故还原剂为 Na2SO3。(3)很明显,假设 3 两种离子都存在。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 SO32-、ClO -,分别生成了 H2SO3 和 HClO;

23、在 A 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 ClO-,否则无;在 B 试管中滴加 0.01molL-1KMnO4 溶液,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 SO32-,否则无。答案:(1) Na2SO3+H2O(2) Na2SO3(3) SO 32-、ClO -都存在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1 H2SO4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A、B 试管中步骤 2:在 A 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 ClO-,否则无步骤 3:在 B 试管中滴加 0.01molL-1KMnO4 溶液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 SO32-,否则无10

24、、硫代硫酸钠(Na 2S2O3)可看成是一个 S 原子取代了 Na2SO4中的一个 O 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 Na2S2O3的化学性质。请填写以下空白:【提出问题】Na 2S2O3是否与 Na2SO4相似具备下列性质呢?10猜想: 。猜想: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猜想: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的(1)(2)(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预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 溶液 pH8 猜想向 pH=2 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2)S2O32+2H =S+SO 2+

25、H 2O猜想 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 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 (3)【实验结论】Na 2S2O3能与酸反应,具有还原性,与 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问题讨论】(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 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 Na2S2O3被氯水氧化。该实验方案是 。10、参考答案:【提出问题】与 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蘸取 Na2S2O3溶液,点滴到 pH 试纸的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有淡黄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3)S2O32+4Cl2+ 5H2O2SO 42+8Cl+10H【问题讨论】(1)不正确,因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 Cl(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 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