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非”(否定)一、选择题1如果命题“綈 p 或綈 q”是真命题,命题“綈 p 且綈 q”是假命题,那么( )A命题 p 和 q 都是真命题B命题 p 和 q 都是假命题C命题 p 与“綈 q”的真假相同D命题 p 与“綈 q”的真假不同答案 C解析 “綈 p 或綈 q”是真命题,说明綈 p 与綈 q 至少有一为真命题,而 綈 p 是綈 q是假命题,说明綈 p 与綈 q 至少有一为假命题,所以綈 p 和綈 q 有一真命题一假命题,p 与“綈 q”真假相同2命题:“xR ,都有 x2x10”的否定是( )AxR,都有 x2x 10Bx R,使 x2x 10Cx R,使 x2x 10D以上
2、选项均不正确答案 C解析 原命题是全面肯定,则它的非命题应是部分否定,故选 C.3已知全集 SR,AS,BS,若命题 p: AB,则命题“非 p”是( )2A. A B. sB2 2C. AB D. ( sA)( sB)2 2答案 D解析 由命题的否定可得 D.4若 ab0,b0,则 P(a,b) 在第二象限D以上拆法均不正确答案 C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xR,x 4x2;若 pq 是假命题,则 p,q 都是假命题;命题“xR ,x 3x 210”的否定是“xR,x 3x 210” A0 B1 C2 D3答案 B解析 真命题只有,故选 B.6(2009北京高二检测)已知命题 p:所有
3、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 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綈 p)q Bp qC(綈 p)( 綈 q) D(綈 p)( 綈 q)答案 D7命题“存在实数 x,|x1|0 且 x21”是( )A “pq”的形式 B “p”的形式C真命题 D假命题答案 C解析 所给命题既不是“pq”的形式,也不是“p” 的形式,它是一个真命题,如 x1 时命题成立8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复合命题中, “pq”为真, “pq”为假, “綈 p”为真的一组为( )Ap: Q,q: A2Bp:3Cp:aa,b,q:a a,bDp:Q R,q:NZ答案 B解析 若“綈 p”为真,则 p 为假又 pq
4、为真,pq 为假,所以 q 为真故选 B.9已知命题 p:若平面 ,平面 ,则有 .命题 q:若平面 上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 的距离相等,则有 .对于这两个命题,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pq 为真 Bp q 为假Cpq 为真 D(綈 p)( 綈 q)为假答案 B解析 命题 p 是假命题,这是因为 与 也可能相交;命题 q 也是假命题,这两个平面 , 也可能相交,故选 B.10已知命题 p:78,q: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q”为真, “pq”为真, “綈 p”为假B “pq”为真, “pq”为假, “綈 p”为真C “pq”为假, “pq”为假, “綈 p”为假D “pq”为真,
5、 “pq”为假, “綈 p”为假答案 D解析 p 为真 q 为假,pq 为真,pq 为假綈 p 为假,綈 q 为真故选 D.二、填空题11若“pq”与“pq”均为假,则綈 p,綈 q 的真假为_答案 均为真解析 由命题“且” , “或”知 p、q 都是假,綈 p、綈 q 都是真12已知命题 p:不等式 x2x10 的解集为 R,命题 q:不等式 0 的解集为x 2x 1x|12,q: 0,求綈 p 和綈 q 对应的 x 值的集合1x2 x 2解析 由 p:|3x4|2,得 p:x2 或 x0,得 q:x2 或 x1,1x2 x 2綈 q:1x2,即綈 q:x|1x 2 17已知命题 p:x 在
6、函数 f(x)log 3(x2x6) 的定义域内,命题 q:xZ.若 pq 为假命题,綈 q 为假命题,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解析 pq 假,綈 q 假,q 真,p 假Error! Error!x2,1,0,1,2,318已知 p:方程 x2mxm30 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方程 x22(m2)x3m240 无实根若 pq 为真pq 为假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解析 当 p 为真命题时,有Error!即Error! Error!3m 2.当 q 为真命题时有 2( m2) 24( 3m 24)0,即 m24m43m240 m2m2004m5.pq 为真,pq 为假,p 与 q 中有一真命题,一假命题,即 p 真 q 假或 p 假 q 真Error! 或Error!4m3 或2m5.所以所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4,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