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古今评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
2、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月,在结构上月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令人难忘。,整首诗笼罩在月、春、江、花中,朦胧、空灵,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初月,高月,斜月,落月,楼上月,镜中月,石上月,明媚,皎洁,迷离,缠绵,依恋,撩人,凄清,清丽 澄澈 空明 朦胧 深邃 奇妙,阅读全诗后思考: 1、找出全诗总共写了哪几种月?其特点是什么? 2、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 3、全诗的
3、内容包括哪六个方面?,春江花月夜,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感叹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慨叹人生短暂江月永恒,欣慰人类生生不已,哀叹游子的思乡愁绪,感慨时光流逝青春难留,情,理,景,1 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2 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
4、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3 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
5、,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总之,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月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见
6、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空 间 意 象,时 间 意 象,拓展:,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情 感 意 象,江楼上独凭栏/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一江春水缓缓流/四野悄无人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看月上东山/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光辉照山川千点万点/千点万点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呼楞楞飞过了对面的杨柳岸听清风吹来竹枝摇摇得花影零乱/幽香飘散何人吹弄笛声箫声/箫声笛声,和着渔歌/自在悠然艾乃韵远/漂向那水云深处芦荻岸边/惟有渔火点点伴着人儿安眠春江花月夜怎不叫人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