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2. 灵活应用完整性约束3. 了解触发器在的应用4. 理解索引的功能和运用并掌握索引的建立方法;二、实验内容5.1 实体完整性1)在数据库 School 中建立表 Stu_Union,进行主键约束,在没有违反实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插入并更新一条记录建立表 Stu_Union,进行主键约束在没有违反实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插入一条记录在没有违反实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更新一条记录2)演示违反实体完整性的插入操作3)演示违反实体完整性的更新操作4)演示事务的处理,包括事务的建立,处理以及出错时的事务回滚,演示事务处理和批处理的区别。提示:SQL20
2、05 相关语句为BEGIN TRANROLLBACK TRANCOMMIT TRAN可以这样演示:新建一个包含两条语句的事务,使第一条成功而第二条失败,然后查看整个事务是否回滚。重要提示:SQL 默认只回滚出错的语句,要回滚整个事务,需要预先执行以下语句:SET XACT_ABORT ONa. 先执行如下 SQL 语句(可执行成功)b. 再执行如下语句,此时为执行第一句 insert 语句成功,第二句 insert 语句失败c. 查询事物是否回滚由上可知,表为 b 步骤即事物出错前的状态,所以整个事物回滚。5)通过建立 Scholarship 表,插入一些数据。演示当与现有的数据环境不等时,无
3、法建立实体完整性以及参照完整性。提示:即演示不能为表 Scholarship 生成主键和外键的情况。a.b. 不能为表 Scholarship 生成主键c 不能为表 Scholarship 生成外键5.2 参照完整性1)为演示参照完整性,建立表 Course,令 cno 为其主键,并在 Stu_Union 中插入数据。为下面的实验步骤做预先准备。在 Stu_Union 中插入数据建立表 Course,令 cno 为其主键2)建立表 sc,另 sno 和 cno 分别为参照 Stu_Union 表以及 Course 表的外键,设定为级连删除,并令(sno, cno)为其主键。在不违反参照完整性的
4、前提下,插入数据。3)演示违反参照完整性的插入数据4)在 Stu_Union 中删除数据,演示级连删除。5)Course 中删除数据,演示级连删除 。6)为了演示多重级连删除,建立 Stu_Card 表,令 stu_id 为参照 Stu_Union 表的外键,令card_id 为其主键,并插入数据。7)为了演示多重级连删除,建立 ICBC_Card 表,令 stu_card_id 为参照 Stu_Card 表的外键,令 bank_id 为其主键,并插入数据。8)通过删除 stu_union 表中的一条记录,演示三个表的多重级连删除。未删除时删除 stu_union 记录 sno=10004结果
5、:9)演示事务中进行多重级连删除失败的处理。修改 ICBC_Card 表的外键属性,使其变为On delete No action, 演示事务中通过删除 stu_union 表中的一条记录,多重级连删除失败,整个事务回滚到事务的初始状态。修改外键属性:事务中多重级连删除失败查询事务回滚5.3 索引的建立和作用1. 实验目的学会在 SQL SERVER 中建立索引通过本实验体会覆盖索引的作用,在以后的实践中,能适时地使用覆盖索引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通过实验体会聚簇索引的优缺点,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创建聚簇索引2. 实验内容1) STUDENTS(sid,sname,email,grade)在 sna
6、me 上建立聚簇索引, grade 上建立非聚簇索引,并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1.Cluster 后要 ed2.要删除本来存在的聚集索引,在删除前应先移除主键2) 数据库 SCHOOL 的选课表 CHOICES 有如下结构:CHOICES(no,sid,tid,cid,score)假设选课表集中用于查询分析,经常执行统计某课程修读的学生人数查询访问要求:A 首先执行没有索引的实验(设数据库 CHOICES 表在 cid 列上没有索引)B 然后做有索引的实验CD 对比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对比查询同一条指令占用时间可得,建立索引后查询快得多。3) 以数据库 SCHOOL 中 CHOICES 表
7、为例,设建表时考虑到以后经常有一个用 sid查询此学生所有选课信息的查询,考虑到一般学生不止选一门课,且要询问这些记录的所有信息,故在 sid 上建立索引,使相同 sid 的记录存在一起,取数据页面时能一起取出来,减少数据页面的存取次数要求:A 首先执行没有任何索引的情况B 在 sid 上建有非聚簇索引的情况C 在 sid 上建有聚簇索引的情况D 对比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答:建立索引比没有建立索引查询要来得快,理论上聚簇索引应比非聚簇索引快,但由以上实验中,两者并无多大差别。5.4 触发器的建立和使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学会创建和使用触发器实验内容:1) 创建 Te
8、acher(Tno,Tname ,Tsex,Tage,Tdept)表,并自定义 2 个约束 U1 和 U2,其中 U1 规定 Tname 字段唯一,U2 规定 Tage 上限是 28.为 Teacher 表建立触发器 T1,当插入或更新表中的数据时,保证所操作的记录的 Tage 值大于 0,并插入几条数据.2) 为 Teacher 表建立触发器 T2,禁止删除编号 s01 的校长。3) Teacher 表中的人员的编号是唯一且不可变更的,创建触发器实现更新中编号的不可改变性。4) 设置一个触发器,该触发器仅允许“dbo”用户可以删除 Teacher 表内的数据,否则出错。5) 设置一个针对 Teacher 表的触发器,当有人更新 Teachder 表时,触发器将自动将该操作者的名称和操作时间记录在一张表内,以便追查。三、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理解掌握了关于实体整体性、参照整体性及触发器和索引的建立等知识。实验问题总结:1.在创建外键时最好自己定义 constraint XX 方便之后对外键的修改或删除。2.在比较索引与无索引查询时间上忘了怎么调出查询时间,通过询问同学得以解决,下次应加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