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6454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阅读与写作】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原题再现】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近日,一组父亲送 3 岁儿子骑牛上幼儿园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照片中的父亲叫李里,是个国学控,从 16 岁那年开始,他穿上一袭粗布长衫, “就再也脱不下来” ,闲暇时,他总会骑上牛,体会曾经的慢时光。去年冬天,李里的儿子开始上幼儿园。第一天入园,由妻子开车接送。然后李里突发奇想,问起儿子:“小敏,要不要骑牛去上学呀?”没想到,小敏连声说好。李里乐了,牵出 180 斤的水牛,教儿子骑上牛背,带上铲子,出发了。一路上,他和小敏聊着天,教他读诗。就这样,父子俩走了 1个小时,才抵达离

2、家 3 公里远的幼儿园。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三圣乡上演,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于这一事件,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第一,这是一道围绕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题设置的作文题(参见阅读与写作之传统文化专题和相关时评) 。作为父亲,能够坚持上学、放学接送孩子,确实是一种父爱的体现。该父亲通过骑牛送儿子上学,属于在“行”方面对于国学传承的一种尝试,但其效果及方式却值得考量。“骑牛上学” ,是为了传承国学。考虑到国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式微,考虑到任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仪式,考虑到文化要融入现代生活

3、的衣食住行,考虑到多元社会的包容性,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众所周知,国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思想根基。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传承国学并非单纯为了模仿古人,而是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的传承,因此这种骑牛上学的做法其实是搞形式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在育子问题上,父母要避免走极端,不仅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电子保姆”,让孩子变得五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不能动辄让孩子“穿越”,与现实生活脱节。总之,要想实现国学与时俱进地“复活” ,让国学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家长就需要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更理性去邂逅国学,

4、也许会对孩子的安全、成长更为有利。第二,这又是一道山东卷+时评的作文题,在写法上,可以不必一直对“骑牛上学”就事论事,但也不能过度拔高,最好囿于继承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可以采用“引、议、联、结”的机构,主体部分围绕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展开议论。【相关链接】【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2017 年 06 月 14 日】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人走进传统文化、走进艺术现场。在很多网友眼里,故宫是个神奇的存在,常引来感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故宫!”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片

5、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当然,它还是那个历经 600 年风雨的明清两朝紫禁城、年客流量 1600 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还时不时跟 256 万微博粉丝互个动卖个萌,你来我往好不从容。社交媒体的经营,绝不仅仅是“公关” 。通过互联网,故宫不仅赢回了面子,更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环顾四周,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于是恶性循环,愈显门前冷落鞍马稀。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那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这样的难受劲,故宫也不是完全没有体会过。一旦接通互联

6、网,绑定了活生生的粉丝,就再难“目中无人”了。也正是从接通社交媒体、虚心面向公众的那一刻起,人们逐渐看到了故宫越来越凌厉的攻势:博物院开放面积比例从 2012 年的 48%一跃为 2016 年的76%,接连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 “胤禛美人图” “韩熙载夜宴图” “每日故宫”等多款手机应用多层次、多渠道地有效面向公众,人们发现,故宫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个“正确打开方式”不只是与公众简单互动,而是让传统文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变“黏稠” 。在更多层次2的共享中,传统文化的形态实现了丰富和再造,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 72 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

7、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 ,而更加接近共有共享的理想。其实,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那一件件质感优异、造型优美的文物,是先人“用生命造物”的果实,其造型之美、功用之妙,都是大自然跟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不断摩擦、互相选择的结果。通过使用、欣赏和传承,今人分享着古人对美的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人塑造了器物,器物也在塑造着人。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

8、蕴藏着也许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那些古代典籍、历史文物,不只与古人有关,更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有关。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年轻人追捧,到“石渠宝笈特展”成为舆论热点,都说明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人共生共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故宫的成功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灵的、文化的,它说明只要融入现代人蒸腾的生活,传统文化就能再发新芽。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理应与人共同进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曾几何时,我们欣喜于社会日益高涨的文化需

9、求,也困惑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匮乏与滞后。如今,故宫以其生动的故事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有跟公众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让儿骑牛上学的父亲李里:我不是孔乙己式的迂腐】身着古朴布衣,脚蹬圆口布鞋,肩扛扫把,左握大蒲扇,右牵黄牛缰绳,牛背上坐着个背红色书包的小男孩。一父一子一牛,与远处道路上的汽车形成了或古或今的呼应。有网友拍了一张照片,把它传到网上,引来了一圈围观和讨论。早在 10 年前,李里就因传授国学被媒体报道,他的“奇怪”常引来大众的注视和讨论:初中辍学,在家自学,后来去高校教学,并开了国学课;自 14 岁起钟情长衫,由此获得“长衫先生”之名;按照中国传

10、统文人的方式生活,不会用电脑,只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偶尔用百度搜索一些资料。2010 年,李里创立传薪书院。传薪书院里有 300 多种植物,180 多种动物,包括儿子李七麟骑的牛和骆驼都是动物园里的。李里说,这些动物是从野味馆、餐馆里救养的, “后来越来越多,我们去年正式向林业局办理了各种手续,现在向市民开放了” 。他常带着孩子牵着骆驼,骑着毛驴去田间散步,吟诗作对,李里称之为“悟道”。儿子骑牛上学单程需要一个小时,在路上,李里会带着儿子诵读古诗里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更迭:“牧童归去横牛背” 、 “细雨骑驴入剑门” 、 “绿遍山原白满川” ;有时会讲讲四川才子李调元进京赶考的文人趣事。 “我主

11、要对他进行一些诗意生活的启蒙教育,让他热爱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诗意。 ”多年来,有人嘲讽他“神经病” 、 “作秀” ,也有人效仿他,开始穿长衫,读古书。李里不懂网络世界,也不爱和别人争论, “大家说好说坏,都没啥。 ”李里说:他平常去近处办事,比如讲学、去银行、去超市买东西,都会骑牛出去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别人家出门骑电动车、开车一样,所以其实让儿子骑牛上学也是很自然的。他两岁就开始骑骆驼玩了,很熟练,也没有太大安全问题,这些都很正常。针对污染环境的指责,李里说,骑驴的话会带扫把,因为驴粪是是一小团一小团的。牛粪是一坨一坨的,所以要带铲子。从没有遇到过交警阻拦,不过有些景区,会觉得污染了景

12、区,不让我们走某条路。牛走在路上受到惊吓,不用担心伤到孩子,因为牛和人类有感情,遇到惊吓,会保护娃儿。而幼儿园保安叔叔一见我们骑牛来,就会喊“环保出行啊!点赞点赞!”小朋友们都很羡慕,因为比较新奇嘛,老师们没说些什么。关于教育理念,李里解释说,儿童教育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核心是不专门培养某一种人,而是培养真正的人。现代的教育都是培养某一种人,比如物理学家、化学家、文学家、体育运动员、工人、老总等等,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真正的“人”具有健全人格、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第二点,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此要先成为真正的“人” ,然后才是某一种人。至于他成为哪一种人,那是根据他的先天兴趣进行引导

13、。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体、人与心灵的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其他的追求都是复杂无意义的。关于如何看待看待现代文明的问题,李里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坐飞机很快,快是结果;骑牛很慢,慢中出过程。现代文明的简单快捷让一切事物只有结果,而完全放弃了过程;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美好都在这3个过程的体现中。现代人几个小时就能见面,是无法理解古代思念等待的味道,鸿雁传书的期待,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深情的。针对“穿长衫” 、 “骑牛上学” ,就是“形式主义”的批评,李里认为文化要融化在衣食住行上面,成为一种生命形态。陶渊明对中国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他的生命形态和彰显出来的文化精神。文化与生命应该是浑然

14、一体的,用生命来彰显文化的精神,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针对刻意炒作的批评,李里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很正常。有人说好的就一定有人说不好的;有说不好的就一定有人说好的,这个太正常了。大家说好说坏,都没啥。我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内心追求出发的,是自然的选择。我不是孔乙己那样迂腐的人,坚信天下和而不同。要有平常心,无可无不可。既要守住自己的精神追求,又对外界事物宽容理解。苏东坡的婢女朝云评价“学士肚子里装得都是不合时宜的东西” ,让苏东坡大呼知己。不合时宜就是能够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这是我觉得欣慰的东西,要对世间万物豁然达观,不同流合污。又“与时俱进” , “与时俱进” ,不懂时

15、代潮流就会故步自封,这是孔乙己式的迂腐。【骑牛上学,未尝不可】近日,微博上一张幼儿骑牛的照片火了。幼儿骑牛照的传播,引来网友诸多热议。有表示支持的,也有不少提出质疑的。首先,安全问题和法规问题受到人们关注。毕竟是在城市里,孩子骑牛是否安全,是否违反交通法规。对此,孩子父亲表示,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用牛和驴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只有 3 公里的距离,自己牵着,孩子也比较喜欢,安全上没有太大问题。另外,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并没有规定不能骑马或牛等动物上路,当然交警部门也建议走非机动车道,以免动物受到惊吓。可以说,孩子父亲的做法在安全和法规方面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有些评论认为,孩子父亲骑牛教国学的做法完

16、全是哗众取宠,并大加抨击。笔者认为,此类言论看似“批判性”强,实则有些上纲上线。当事父亲的做法虽然异于常人,但却没必要对其彻底否定。现代社会,自有成熟的教育模式,但不能把主流的教育模式视为唯一正确的教育方式。当事父亲虽然爱好国学,但也不是食古不化,他让孩子像其他小孩一样上幼儿园,就说明其并没有将传统国学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没有厚此薄彼。单单只是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用牛和驴而已。从网上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来看,孩子是喜欢的骑牛的。想必对孩子而言,一边骑牛一边背古诗,不是在学习什么传统国学,更像是享受天伦之乐。从相关评论中也可以看出,不少人对国学有着很高的警惕。这和当下社会的“国学”乱象不无关系,确实有

17、人打着“传统”和“国学”的名头招摇撞骗,甚至传播过时的封建思想,例如之前某大学开设的“女德”讲座。但是,不能因此就随便给人扣“倒退” “复古”的帽子。具体到此次的幼儿骑牛照事件,当事父亲并没有对孩子有明显地灌输守旧思想,也没有忽视孩子的现代教育,对其他人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没有刻意籍此博取眼球,照片走红也是网友偶然发的。本质上,就是一个醉心国学的父亲用另类的方式和儿子沟通,另类但没有违反常识。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新尝试,也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应包容看待。【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度与王冕】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清谈和

18、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认同,元代王冕即是其一王冕自幼好学,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

19、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夜读,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王冕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作府吏,王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牍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游大都,友秘书卿欲荐以官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 ,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 ,放于鉴湖之阿,听其所

20、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有墨梅诗行世: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4【弘扬国学要对接现代文明】 (原题:“骑牛上学”并非国学真谛)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 骑牛与骑驴,只要不违法,不过是一种自由。但把这个方式崇高化,等同于“践行国学” ,则未免有些滑稽。鲁迅爱坐小汽车,陈寅恪爱吃面包,生活习惯而已,并未影响他们研究国学。杜甫的好朋友房琯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就模仿春秋战国的典故驾着牛车出来与敌军作战,结果敌军纵火,吓得牛四散奔逃,唐军大败,人畜相杂,死伤

21、无数。这则故事说明:其一,不要盲目拘泥古代;其二,牛是易受惊的动物,安全起见,还是要小心“驾驶”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这位父亲的做法,如今却并不鲜见。一些所谓国学培训机构、国学讲师,特别爱在形式上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搬出三叩九拜、戒尺板子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物件,美其名曰“弘扬国学” 。究其原因,大概是学其形式远比探其内涵真谛的门槛要低得多。比如灌输三叩九拜,有人问“为什么” ,只消说一句“古人如此” ,省却多少说理与论证。只是,国学如果停留在如此浅层次的形式复古,无异于买椟还珠,甚至会把国学弄成与现代文明相对抗的姿态,凡事不问好坏对错,一切以东西古今划界。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哪怕骑驴;凡是现

22、代的都是“非我族类” ,都该保持距离。如此下去,国学非但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可能会走入狭隘化、极端化、边缘化的境地,钻进狭小天地里孤芳自赏,与文明发展割断脉络,把自己变成了一块“化石” 。现如今,社会上把国学形式化的倾向越发常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价值观的迷茫。其实,国学是个非常丰富庞杂的体系,几乎任何理念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论依据。关键是需要有一个顺应人性、符合现代文明的判断依据。让国学更好地嵌入生活,可不是骑驴赶牛车这么浮光掠影的复古返祖,通过国学,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更加自如开张地伸展,通往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越发得狭隘,对新生、外来事物充满敌意。理学家程颢有这么一句诗:“万物静

23、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国学,应当让人通向这样博大旷达、云淡风轻的境界。让孩子“骑牛上学”这不是国学,这也不是进步。因为国学不是复古。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下,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不可阻挡的,也没有倒退的可能。文化及社会关系必然是适应科技进步的脚步而变化,这就是现代社会文明。试想,在交通工具十分发达的今天,让自己的孩子“骑牛上学”不用正常的交通工具,会显得十分扎眼和另类,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传承国学。这样,不仅可笑,还会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而且这种对传承国学理解肤浅、情感有余理智不足的行为也影响国学的形象。【“骑牛上学”践行国学无异于冬行夏令】近日,在成都街头出现了一个幼童,背着书包骑

24、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据媒体报道,这位让孩子“骑牛上学”的父亲,就是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国学学者”李里。他向媒体表示,自己此举是在践行国学文化。“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这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尽可以从多角度予以观照的事,特别是从中颇能觇窥世风之变,所以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有鉴于此,这里不妨也略述一二。首先,作为一位非公众人物,李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这完全是他的个人自由,无可厚非。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

25、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 ”(密尔论自由 )李里热爱国学,以国学为志业,把国学融入日常生活,在现代芸芸众生中展示出一种特立独行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们这个社会在多元化方面取得的进步,其本身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其次,即使像许多质疑者所指出的,李里的这一行为颇有炒作之嫌,也并不应当构成过分贬斥其行为的合理理由。因为正如密尔所指出的,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作为普通公民,李里“让儿子骑牛上学” ,最多只相当于以一种别有创意的形式为自己的国学生意打了个广告,只要没有触犯法律法规(比如,他驭牛进城,是不能上机动车道的,否则就违反了道

26、路交通安全法) ,与公序良俗也不相抵触,同时保证社会对其行为能够进行自由的批评,他就完全有权这样做。但是,再次,李里把自己的生活取向复制到儿子身上,必须做有度的限制。诚然,作为父亲,李里有权按照自己的理念对未成年的儿子进行教育,但是,这种教育权是受限制的。这种限制至少有两个:一是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二是不能因为其教育方式,而对其子成年后作为独立个体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合理的障碍。从新闻报道看,热爱国学的李里并没有像某些极端的父母那样,褫夺子女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把孩子送到所谓的读经学校去接受闭门式国学教育,至少说明他的脑子还比较清醒。最后值得一说的是,李里所谓的“真正的中国文化要融化

27、在生活里 ”的问题。应该说,这话并没有全错。5实际上,任何一种活的文化,都必定是“化在生活里的” ;也只有“化在生活里” ,一种文化才能存活延续。但这不是说一个社会的现实生活必须迁就某种文化,而是寻求存续的文化必须适应现实生活。首要的是自身必须更化转进,然后才谈得上开新化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国社会中鼓吹国学和传统文化者,颇不少人都像李里那样,既无意于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进行更化转进,又奢望着迳以之开新化人。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些缺陷,看不到其与现代社会的扞格不入等等当然,其中有些人可能并非看不到这些,而只是出于各自的目的表演而已。继承传统文化也不是换上“长袍马褂” ,回归“古代发型”就可以的,而是要用

28、传统文化的灵性来滋养现代社会的心灵,使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更和谐。如果走错了路子,不仅不利于传承,反而可能揠苗助长。所以,李里之流的问题,其实不在于某些学者所说的没有把国学“本质的内容”学进来、把传统文化“玩笑化”了,而在于冬行夏令、宋衣唐服,逆历史潮流而动。其结果,也是完全可以想见的。【“骑牛上学“ 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从去年冬天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李里只要有空,就会牵上牛或者驴接送孩子。往牛鼻子上拴根绳,再在牛背上搭上垫子,3 岁儿子坐上去以后,李里拿上铲子牵着牛,就送孩子去幼儿园了,途中还会带孩子背诵古诗词经典,据说这样“沟通了人、物与自然,父与子的感情。 ”李里平时醉心

29、国学,觉得“传统文化应该贯穿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当中。 ”而骑牛或者骑驴,在他看来,便是在“行”方面的尝试。 (见 6 月 25日成都商报)让三岁儿子骑牛上幼儿园,这件事显得很新鲜;在路上让孩子背诵古诗词经典,让人恍然看到了古诗词中所营造的美妙意境;这名父亲的育儿方法也别具一格,挺有新意。在现代社会,确实有很多孩子缺少与自然万物亲近的机会,自小便被“电子保姆”包围,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连星星、月亮都难看清。这名父亲的“复古”育儿方法可能确实能够沟通“人、物与自然” ,沟通“父与子的感情” ,但要说骑骑牛就是将传统文化贯穿到“行”上了,未免贻笑大方。且不说孩子骑牛上学一路“危机四伏” ,比如

30、动物容易受到惊吓,在马路骑牛或骑驴容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况且骑牛或骑驴又慢又麻烦,完全没有必要。单说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与自然亲近,就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比如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带孩子到农村体验生活等,不一定非要在形式上追求“复古” 。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骑白马就能成王子,不是骑青牛就能变成博学的老聃。以为回归原始的交通方式,就能将传统文化贯穿在“行”上,未免有“刻舟求剑”的味道。让孩子骑牛上学,让孩子完全像科技落后时代的人一样生活,这在无形中摒弃了现代文化,摒弃了现代生活的美好,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容易对孩子灌输不合时宜的思想。要让孩子多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避免孩子

31、被禁锢在教室与家中,并不意味着就要否定现代文明成果,也不是要机械地复制古人的生活方式。就像学习与领悟传统文化,并不一定要翻出泛黄的线装书,通过电脑、手机,照样能做到。让孩子拒绝现代文明,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这不仅是对现代文明的误解,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在育子问题上,父母既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电子保姆” ,让孩子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不能让孩子“穿越回过去” ,与现代生活脱节、脱钩,更不能把孩子变成自己激进观念的“试验品” 。只有抱着真正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变得更理性辨证一些,才能让孩子自由成长。而从这位父亲本身来说,这位父亲醉心传统文化,就把这种痴迷强加到孩子身上,私心杂念很重

32、。所谓为了孩子,其实是幌子。5 月 31 日成都商报还报道过一位国学父亲,儿子一出生,他就决定让孩子放弃学校教育,在私塾学习,每天诵读经典。儿子觉得没朋友很枯燥,希望从事航空方面的工作。但是做父亲却希望孩子在十五六岁后再去学习,父子冲突也就时隐时现。其行为比这位牵着牛送孩子上学的父亲更偏执。 践行传统文化是好事,国家也一直在提倡鼓励,但是需要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而不是其外在的形式。21 世纪的儿童,现代化的街道,所谓“牧童归去横牛背” ,所谓“细雨骑驴入剑门“ ,这画风太拧巴。不知道这位父亲有没有想过,这种与众不同的出行方式带来的高回头率、高关注率,或者旁人的取笑,会否给孩子心理成长

33、造成影响?值得警惕的是,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国学班” 、 “读经班”等,都是经营者穿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图谋个人利益。比如搞“痛哭教育”的“欧爸”的欧阳维建,宣扬“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的伪女德专家丁璇,打着中医幌子赚钱的“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刘洪斌,比比皆是。【国学热需要冷思考】6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出现了国学热,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热、儒学热,与之相伴随的还有读经热、祭祀热、私塾热、修家谱热等。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记忆,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世殊事异,事异备变”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要有科学的态度。当前,国学热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

34、的现象,需要我们保持警惕。警惕国学热中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国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延绵不断的思想文化的集合。近代以后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对传统文化采取彻底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我们民族、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是无法否定也否定不了的。于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国学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近些年的国学热中始终有这样一股思潮,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都是好的,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解决中国及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这种思潮的盛行极易导致复古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如果这种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发展到极致,一些人就会宣扬鼓吹把儒学立为国教、用儒教取代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的危害性显

35、而易见。警惕有些人以弘扬国学为幌子抵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中,在我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的今天,简单地抵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优秀成果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无可能。如何借鉴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毛泽东同志已经作了很好阐述。在 1956 年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指出,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就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时俱进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会更加频繁。我们更应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西方文化,在抵制西方文化糟粕的同时大胆吸收其优秀成果。弘扬国学

36、与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并不矛盾,不能以弘扬国学为幌子抵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优秀成果。警惕封建迷信思想借国学热死灰复燃。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分不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经常误把封建迷信思想也当作国学。在国学热中,一些原本已经销声匿迹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有的地方又借机死灰复燃。它们打着国学的名号,实际上是招摇撞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歪曲和践踏,更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提倡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背道而驰。警惕国学热中对传统文化的粗暴利用。我国历史悠久,每一省市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现在许多地方都很重视传统文化,各种各样的艺术节、文化节、名人纪念活动此

37、起彼伏。但许多文化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甚至实现经济利益成了唯一目的,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毫无关系。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粗暴利用。再如,现在一些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办了各种各样费用高昂的企业国学班,学国学成了高消费。于是,孔子、老子、孙子等都与企业经营管理挂上了钩,而他们思想的精华往往被忽视了。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粗暴利用。【理性看待“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热”是真的一浪高于一浪了,大学里“国学院” 、 “国学研究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社会上“国学大讲堂” 、 “国学总裁班”似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中小学开始在教学课程中尝试增加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比重,连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也戴上瓜

38、皮帽、穿上小马褂在那里摇晃着小脑袋放声吟诵“人之初,性本善” ,至于在海外文化交流中, “国学”一样成了强调中国特色、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话语象征,承担着文明对话的主要角色。“国学热”的兴起,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不过,其深层次的根源毫无疑问与中国在新世纪全面崛起有关,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亮相的标志。换言之,在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话的时候必须有自己的平台和载体,要在传播自己的思想时赢得最广大的人的认同,即找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这样也可以使对方最大程度了解我们,减少误解,同时我们也要对西方有所了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国学就在此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 “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它的内涵

39、与外延又该怎么来界定?假如一定要给“国学”下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我赞同下面的提法,即“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 。具体地说, “国学”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国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都应自觉成为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对四书五经、 史记 、 汉书 、唐诗宋词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国学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做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受到其熏陶。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譬如,遇上家庭中

40、“红杏出墙”之类的变故,为骑士精神所哺育的普希金,7会用决斗的方式与情敌做了断;而受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很可能会拜托黑社会老大去把情敌做掉。最后, “国学”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 、 “天人合一” ,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东西。总之,要清醒地认识国学。要知道,无论是祭孔还是穿长袍马褂,都只是形式甚至可以说是消极与怪诞的形式,国学的核心还是精神。现在,有不少人在那里呼吁重归传统、倡导弘扬国学,这当然值得赞许。然而,当激情渐渐消退,理性终占上风之时,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我们究竟要回归哪个传统,我们到底是弘扬哪种国学?是回到明清?还是唐宋?抑或秦

41、汉?甚至先秦?是依据隋书经籍志所最终确定的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还是复振汉书艺文志所系统构建的六艺、诸子、诗赋等六略之学?是回归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呢,还是回归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六艺”?倘若连这些都理不清头绪,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却侈言国学,大谈传统,则不免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已。所以,在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怀着忧患意识来反思传统,真正挖掘传统中的好东西。 “国学”绝对不是只有其美、没有其恶的纯粹事物,在它的身上,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同样交织在一起,我们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一概抹杀它,但同样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拥有合理的内核而一味

42、拔高它。科学理性、一分为二永远是我们对待“国学”应有的立场与态度。【正确看待国学热“升温”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复兴重要体现的国学热可谓是日益“升温” 。孔子学院海外开花,大学增设国学课程,名人著书演讲,中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国学热,不仅关系国学的发展方向,也涉及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思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主要观点:国学热是中华民族当前文化自觉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民族精神的表现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人们越有文化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完整地得到弘扬。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相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

43、态度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正经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当今的国学热反映出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其实与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精神困扰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辨证分析国学热“升温”的原因:首先,国学热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层面来看。从中国看,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进入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复兴,更是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中国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强国。而这种文化又不能是外来的文化,只能是融合外来文化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次,国学热是国学固有价值的重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国学内容丰富、

44、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尽管其中有一些杂芜和糟粕,但主体或绝大部分属于精华,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这些是不会过时的,主要有:克己复礼的人生态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义在利先的道德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情怀,四海为家、天下为公的世界愿景等。虽然国学精神曾受到贬损,但其固有的价值并没有泯灭,盛世之时重现光辉乃是必然,因为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是任何力量也打压不住的。这是国学热的根本原因所在。总而言之,国学热继续升温利大于弊,至于国学热中出现的一些偏颇和不当,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大方向正确,会逐渐得到纠正。所以我们应该正确

45、对待国学热“升温”现象,期望通过国学的升温把中国的优良文化流传到世界各个领域,让中华文化可以世代相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文化无疑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上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意义。国学中的优秀之处不能丢,民族的精神家园不能毁,挖掘研究,传承创新。同时,要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使二者融合互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汉服热”彰显传统文化之精深】“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从“开笔礼” “成人礼”乃至“汉式婚礼” ,千年之前的“古风”开始吹过 21世纪。在近日播出的某娱乐节目中,知名主持人周立波吐槽穿汉服的“像洗浴中心的” ,引起网络热议。

46、网友们8有的力挺、有的拍砖,更有学者质疑“汉服只是商业做秀” 。各方观点交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汉服是中华古代服饰的一种,不仅体现了汉代服饰之美,更体现汉代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景象。而近年来,“汉服热”伴随着“国学热”在逐渐兴起,且有愈演愈盛之势。汉服不仅成为当下国内服饰文化流行新潮流,而且受到国际诸多国家民众的广泛喜爱。虽然,有人认为“汉服热”仅是一种“商业秀场” ,或者是一些人作为“文化穿越”的一种借口,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迅速兴起和传播, “汉服热”必然为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服装是人们的“第二张皮肤” ,贴身的穿着体现了一个

47、人的气质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当前,“汉服”成为国际上一些顶级设计师笔下的潮流风尚,完全可以说明, “汉服”作为一种服饰文化的风尚标,正逐渐得到世界人民的充分认可, “汉服”文化也正在影响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潮流。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不管是服饰文化,还是道德文化,或是思想文化,应当是多形式、立体化的,都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代表了时代发展特色。国内外之所以出现了“汉服热” ,其实是国人在文化的物质层面上对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创新,让二者有机结合在精神与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完美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

48、化在当代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才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力。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当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在许多华人设计师的眼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可以发挥出中西合璧的优势,由此,国画、京剧、瓷器、刺绣、丝绸、花朵、龙凤一个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成为他们灵感的主要来源,独具民族特色的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巧妙糅合,也就形成了风格独具的东方“汉服”文化的时尚。这实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积极的创造和发展。每一个中华儿女,不仅要为这种有益的文化传承点赞,更要为这种文化传承献出应有的力量,才能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凝聚起越来越大的力量。 在汉语里,有“穷经皓首”之言,说明

49、的是,要真正了解汉文化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容不得半点浮躁。对汉代服饰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渐进式推进的过程,才能符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多元文化的推动下,人们更应注重民族身份的认同感。而服饰作为人们的第二张皮肤,完全可以通过服装文化来提升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民族自信心。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更应加以推动复兴。因此,推动汉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应是拘泥于“活在过去”的刻板的形式,应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融入到当今一些现代的文化载体中,这才是“汉服热”之下应当探索的正确道路。 “汉服热”是一种潮流,不能仅停留在当下“热” ,更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提高热度,这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根本。【“汉服热”不是商业化的“汉服秀” 】近日,知名主持人周立波在某节目中调侃一群身着汉服表演的年轻人,称是“哪个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汉服。作词人方文山也在微博指责周立波“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周立波此举可能是娱乐调侃、为节目造势;认为“汉服热”不过是过度商业化的“汉服秀” ,是精神空洞、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