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原 “听取蛙声一片” 的生态之美,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境界追求郑州市教育局 田保华,教 育 生 态影 响中 国 未 来,一、教学生态之困“应试本位” 的教学观 “知识本位” 的课堂观 “分数本位” 的评价观学校教育误入道德缺失、“违道德” 甚至是 “反道德” 的歧途。,表 现课 堂 - “灌” 作 业 - “滥” 考 试 - “多” 管 理 - “死”,结 果学生:主体地位、学习主权、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 积极、愉快、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恶 果高碳、高消耗,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师生苦、师生累扼杀了师生鲜活的生命形式恶化了师生的生存状态,观 点对学生、
2、对教师,皆不人性,不道德。出 路构建道德课堂,让 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教学 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回家” 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学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课堂应该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文本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三个生命体之间的对话;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二、道德课堂的理念新课程的新课堂:有道德的课堂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不道德和反道德的一种教育主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温 馨 提 示,并 非: “德育课堂”也 非: “道德进课堂”更 非: “道德说教
3、”式课堂,何谓道德课堂,郑州市课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 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概 念 阐 释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 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德即生态:德之目标即围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国家培养目标而建构的课堂生态。,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纲要的工作方针一致: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育”一词的内涵
4、一致,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道德标准: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从道德经寻根,道:即天道,即自然规律;德:即人德,即人的行为准则。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德者,同于德。,如果说,“道”是形而上的,那 么,“德”则是形而下的;目 的:学道以行德,以道而成德。围绕 “道” “德” 二字,重新建构四个全新的概念:学道 学德 师道 师德,学 道: 即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灵 魂: 学生的主体性核 心: 尊重学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是合乎规律、尊重规律的。,学 德:即学习生态。构建和谐、生长的学习生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5、和情感收获。学习形态:小组学习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 段: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师 道:即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学生学习的的助理、学长,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道德教师:实现了角色转变的教师。人 格:角色即人格。(失去人格)基本品质:发现学生 研究学生基于学情 指导学法,师 德:即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就是师德。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道德课堂的师德:强调师生之间构建 “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处理好与学生、文本、环境、教学资源和经验
6、的关系。,道德课堂的本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构建道德课堂就是在养心。既是在养学生的心,也是在养我们教育者自己的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课 堂 道 德,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养心”:道德课堂最高教学目标感:上边是“咸”,都、全部;下边是“心”。合在一起,即全心。悟: 左边是竖心旁,即用心的意思;右边是 “吾”, 即自我。合在一起,即为自我顿悟、醒悟。感悟:整个心顿悟,全心醒悟。,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不断的感知、感悟
7、、积累的过程。有体验才有感知和感悟,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的多了,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有了高度以后,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三、道德课堂要求教师 必备八大教学素养,道德课堂研究的内容:育 德行为有效德性、人性目的、行为、结果一致,道德课堂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从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道德课堂要求教师:
8、道德的环境:有道德的教学教 学 过 程: 高尚的道德生活丰富的人生体验教学过程和结果:符合道德知识增长的过程: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生活:生命课堂 生命活力,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准则:道德的准则方式: “合道德” 环境:尊重、关怀、民主、和谐过程: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体验:愉快和幸福获得:学业进步、精神成长,道德课堂要求教师:课堂给学生还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主权目的 实现课堂教学重建,道德课堂要实现质的飞跃,教 师非理性教学 - 理性教学体力劳动 - 智力劳动、智慧劳动知识课堂 - 情感课堂“教 本”-“学 本”,学 生被 动 - 主 动苦 学 - 乐 学单纯依赖教
9、师 - 自主、合作、探究,境 界,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兵教兵、兵练兵,兵兵互动幸福快乐(情的)百般自然(道的) 融合通达(悟的),(一)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学习目标)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3.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学习效果评价),(二)具备三种基本教学能力,1.设计教学的能力(基础)2.实施教学的能力(关键)3. 评价教学的能力(保障),(三)把握三个前提,1.把握学科思想,2.掌握学科知识体系,3.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四)做到三个读懂,1.读懂课标和教材2.读懂学生3.读懂课堂,(五)实现六个转变,1.教师变学长2.讲堂变
10、学堂3.教室变学室4.教材变学材5.教案变学案6.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六)明确课堂方向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教师的引导性,避免教师使命的缺失;既要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要力求避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坚持教材是基本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 坚持真正 “学生” 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七)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
11、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行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不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将是一句空话!,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从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实 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有效实施(校本化开发或者二次开发)观 点: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不会引领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八)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
12、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 “营造” 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 “文化适应” 和自然成长。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生态问题)。可以说,道德课堂生态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 “单向型教学” 向 “多向型教学” 转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构建“对话文化”。,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 “记忆型教学” 向 “思维型教学” 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 “质疑文化”。,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 “应试型教学” 向 “素养型教学” 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
13、的人际关系,从而构建 “合作文化”。,四、构建道德课堂的行动策略,1.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少教多学2.编制导学案(指导书、学习卷)3.分组合作:同质结对、异质同组4.三种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群学5.抓好三段:课前、课中、课后6.构建学习流程:先学、展示、反馈(流程承载着规律),7.重视先学:先学是展示的前提。8.突出展示:展示思维,展示过程,展示结果。(解决内驱力的金钥匙)9.强调反馈:对子之间反馈,小组长组织反馈,课代表本节课学情反馈,个人整理学案自我修复。10.评课三看:看状态,看过程,看成果。,构建道德课堂,重在行动研究。,不应该神秘化、复杂化而应该简单化、行动化道德课堂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已经行走在道德课堂的路上以后要走得更扎实、更有效走好这条教育生态文明之路,道德课堂建设:只给理念,不给模式基于校情学情,构建有效呈现形态目标追求:低碳高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那时候,你既能感受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自然和谐又能体会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生命潮涌、大道流行的生态之美,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