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跳蚤效应”的教改启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61791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蚤效应”的教改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跳蚤效应”的教改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跳蚤效应”的教改启示“跳蚤效应 ”来源于一个有趣的 实验: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就会发现,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乃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了避免学

2、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跳蚤效应 ”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的能力。“跳起来摘果子” 使人 们对思维训练的一种生 动、形象的比喻。“跳起来摘桃子” 的含 义包括:其一,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果子” 的价值,激起学生 “摘果子”的兴趣和欲望,即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思维的启动阶段。其二,这些“ 果子” 并不是伸手就能摘到,要摘到“ 果子”,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果子” 以后产生一种满意感和自豪感,进而诱发他们继续摘“果子” 的欲望。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摘“果子” 是十分重要的,任何包 办代替将使这一工作变得毫无

3、意义。其三,摘“果子” 的关键是“跳”。只有既想跳,又会跳的人,才能摘到预想的“果子” 。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摘果子的兴趣和欲望,还要指导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精心设计“跳”的过程,并在“跳”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跳” 的基本方法,提高“ 跳” 的能力。跳蚤的“自我设限” ,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跳蚤变成“ 爬蚤”并非自身已失去跳跃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学生如果在面对失败后,教师要善于帮学生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勇敢去超越自己。而“跳起来摘果子 ”有利于学生勇敢地突破自我限制。纵观几年来的课改,我们更应该侧重于“跳起来摘果子” ,避免出 现“ 跳蚤效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