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Particle)Maya 新的粒子系统,所在的模块是(nDynamics),可以用(nMesh)创建粒子的被碰撞体,如布料, (nConstraint )建立约束, (nCache)创建缓存, (nSolver)可以给粒子初始化。(nParticle)-(创建 nParticle) ,上面是发射方式,下面是粒子类型。可以用多边形、曲面、曲线来建立发射粒子。可以不把粒子转化为多边形,直接渲染成最终效果,模拟的时候用较小的粒子,渲染的时候用较大的是粒子,给粒子创建缓存后,可以直接更改粒子的大小,而不需要重新缓存。在发射器属性(基本发射器属性)-(发射器类型)里可以更改粒子的发射方式。创建粒子
2、后,首先要调小(nucleus)-(比例属性)-(空间比例)的参数,可以让模拟更快速,减轻机器的负担。 (创建)-(测量工具) ,可以对模型进行测量。如对模型进行高度测量,选择(距离工具) ,之后点击模型两端,就会得出模型的参数,再用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参数除以得出的参数,得出的结果就是场景的空间比例。(nParticle)-(创建 nParticle)-(填充对象)里的(分辨率)可以控制创建填充粒子的多少,但要慎用此项,因为值越高,也会使速度变得越慢,甚至会造成死机。(最大值 X)表示创建的粒子,是模型宽度的多少。(最大值 Y)表示创建的粒子,是模型高度的多少。在模型上绘制粒子,选择模型点击(修
3、改)-(激活) ,然后点击(nParticle)-( 创建 nParticle)-(nParticle 工具) ,之后就可以在模型上绘制粒子,也可以直接点击(nParticle)-(创建 nParticle)-(nParticle 工具)在场景空间中进行直接绘制。在粒子属性中(emitter)或名称节点是发射器属性, (名称+Shape)节点是粒子属性, (nucleus)节点是粒子动力学属性。(nucleus)节点是 (nParticle)的基本,用于驱动整个(nParticle),内置有动力学属性,必有勾选启用,一般默认是勾选。(重力和风)-(重力)控制重力的大小。(重力方向)控制重力的方
4、向。(空气密度)控制空气的密度。(风速)控制风力的大小。(风向)控制风的方向。(风噪波)控制风的搅乱比。当勾选(地平面)-(使用平面)粒子就会与场景空间中的无限大地面发生碰撞。(平面原点)是控制空间地面的位置。(平面法线)控制空间地面的方向。(解算器属性)-(子步)表示每一帧的计算次数,数值越高,模拟的精度就越细,但同时会增大模拟时间与机器负担。(最大碰撞迭代次数)表示每一帧检查的碰撞次数,数值越高,碰撞品质就会越精,但同时会增大模拟时间与机器负担,一般不会把数值调得比(子步)里的数值小。(比例属性)-(时间比例)控制粒子的运动速度。创建粒子后,首先要调小(空间比例)的参数,可以让模拟更快速,
5、减轻机器的负担。 (创建)-(测量工具) ,可以对模型进行测量。如对模型进行高度测量,选择(距离工具) ,之后点击模型两端,就会得出模型的参数,再用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参数除以得出的参数,得出的结果就是场景的空间比例。(名称+Shape)粒子属性-(着色) -(颜色)-(颜色 输入)里的选项属性表示是以上面的图表颜色为基础色来行分布。粒子的大小是由(粒子大小)-(半径)与(半径比例)-(选定值)来决定的,此两个数值相乘得出的数值才是粒子最终的大小数值。如果将图表调成一边高一边低,再结合(半径比例 输入)可以得到随机大小的粒子效果,注意,不要将图表的最低处设为 0,否则有些粒子会消失。场景初始化,选
6、中粒子与布料的模型,注意不是选择布料本身,然后点击(nSolver)-(初始状态)- (从当前设置) 。将粒子转化成多边形,选择粒子,点击(修改)-(转化)- (nParticle 到多边形)后就会把粒子转化成多边形,之后在粒子的属性(输出网格)里调节多边形的属性,刚转化后的多边形都是很小的,小到甚至看不见。(输出风格)-(滴状半径比例)是控制转化后的多边形体积。(阈值)控制转化后多边形的平滑程度。(网格三角形大小)控制转化后多边形精细程度,值越小,转化后的多边形就越精细,但也会增加模拟时间与机器负担,甚至会造成软件崩溃。给粒子添加(重力)场时,重力场粒子的大小与重量无关,不会因为粒子的重量不
7、同或大小不同而有差别。给粒子添加(一致)场时,会因为粒子的大小与重量差别而产生差别。(一致)场又称统一场,在通道盒里的(最大距离)属性,是表示(一致)场影响的范围,里面的参数是以网格为标准。要启用此属性,必须先启用下面的(使用最大距离)属性。(体积形状)是表示在场景中建立一个场影响范围的形状,当设为(启用)时,而在这形状内的物体不会被场影响到,在形状外的物体才会被场影响到,而设为(禁用)时则相反。可以结合上面的(使用最大距离)一起使用。(牛顿)场,就是以万有引力作原理的场,选定物体后点击(场)-(将选定对象作为场源)就会将选定的物体作为场源,而当(牛顿)场通道盒里的(幅值)属性是正值时,小的物
8、体就会围绕大的物体转动,当是负值时物体间就会产生相推的效果。给粒子添加场后,要在粒子属性里的(动力学特性)勾选所要忽略的动力场。如果粒子没有和场连接,可以选定物体后点击(场)-(影响选定对象) ,就可以把物体与场进行连接。粒子与被碰撞物体(碰撞层)的数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粒子属性(nucleus)节点里(解算器属性)-(碰撞层范围)里的数值。被碰撞物体里的(碰撞层)数值小于或等于粒子里(碰撞层)的数值,碰撞效果才会更佳。解决粒子之间的穿插可以勾选粒子属性里的(碰撞)-(自碰撞) ,或把发射器属性里的(距离/方向属性)-(最大距离)的参数调高,此方法是让粒子不是在同一点发射,就可以
9、避免相互之间发生碰撞而发生穿插。发射器属性里的(基础发射速率属性)-(速率)控制粒子运动的速度,当值更改为 0 时,粒子被发射出来不会运动。选择粒子,然后点击(nPartice )-( 创建 nPartice)-(从对象发射) ,就可以把粒子设为发射器来发射粒子,也就是以一套粒子产生另一套粒子,而产生的另一套粒子会推动第一套产生运动,在第二套粒子属性里的(力场生成)里可以更改推动方式与强弱。(力场生成)-(点力场)是更改生成的另一套粒子推动第一套的推动方式,一般是除(禁用)外都是以直线方式来推动。(点场幅值)是控制推动力的强度。(点场距离)控制的是每秒被推动的距离,也可以理解成速度,值越高速度
10、就越快。粒子属性里的(寿命)是控制粒子的生命周期。(寿命模式)是表示粒子的生命模式。(寿命)是表示粒子的生命时间,以秒为单位。当(寿命模式)更改为(随机范围)后,粒子的生命周期是以(寿命)与(寿命随机)来决定的,粒子的随机生命周期是在(寿命)减(寿命随机)与(寿命)加(寿命随机)之间,粒子的不透明度是由(着色)-(不透明度)里的数值乘以(不透明度比例)- (选定值)里的数值来决定。(不透明度比例 输入)表示更改粒子不透明度的方式,结合图表调节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如粒子随着粒子的生命周期的增长而变成透明度,把(不透明度比例 输入)更改成(规格化的年龄) ,然后在图表在调成左边为 1,右边为 0,
11、就可以得到粒子从发射初始不透明,到粒子的生命结束时变得不透明。(年龄)与(规格化的年龄)的差别是,年龄是以 0 到 1 的固定生命周期,而不是以粒子的生命周期。 (规格化的年龄)是以设置好的粒子生命周期。用粒子产生风场,忽略粒子里的重力场与风场,把粒子的碰撞也取消掉,然后在粒子的属性(风场生成)-(空气推动距离)里的值调高,就可以用粒子来产生风场了。修改曲线上的点,让曲线上的点等距,在曲线上按空格,在弹出的热盒里点击(编辑曲线)-(重建曲线) ,在选项里的(跨度数)更改为你想要的参数,之后回到曲线的点级别,把不等距的点删掉。给粒子添加约束,建立曲线,编辑好曲线上的点, 用(从对象发射)建立一套
12、从曲线上的点发射的粒子,在发射器属性里对粒子的发射内容,每秒发射的粒子数,每秒的粒子速度与粒子的发射方向进行修改,之后在粒子属性里的(动力学特性)把风力和重力忽略掉,把(阻力)也设为 0,让粒子间的间距比较均匀点,给粒子进行模拟到合适的效果,对它进行初始化,之后选择最上面一排的粒子,使用点约束(nConstraint)-(变换),把最上面的一排粒子固定好,再用(组件到组件)约束把下面的粒子连接到每排最上面的粒子。再在大纲视图里选择第二个约束,在属性编辑器里,把(动态约束属性)-(连接方法)更改成(在最大距离内) ,然后把下面的(最大距离)参数调高,调到让每排粒子都连接好,连接好后进行模拟,如有
13、发生不正确的效果,把约束与初始化都删除,重新开始对粒子进行初始化。之后在粒子属性里把风力和重力取消忽略,让它们受到动力学的影响,也可以建立一个被碰撞物体与粒子发生碰撞。撒盐案例,当有(从对象发射)来建立粒子时,如何来修改模型上一些点不发射粒子,而一些点正常发射粒子。案例中用的是多边形模型,选择模型,建立粒子。选择发射器,点击(nParticle)-(逐点发射速率) ,之后在通道盒里的(使用速率 PP)会解锁,且会自动设为(启用) ,再选择模型也会看到通道盒里会显示模型上每个点的发射率,之后进入模型的点级别,选择需要发射粒子的点,将左下角命令输入切换成(MEL),输入(ls -sl),回车,就会
14、有右边的显示栏里显示选择点的范围,(ls -sl)的意思就是列出场景中你选择对象的名称,之后有通道盒里选择显示范围外的所有点,把它们的发射率设为 0,把要与粒子碰撞的物体转化为被碰撞物体,之后在粒子属性里增大(碰撞)-(粘滞)的参数,让粒子不飞出被碰撞物体盘子。要注意的就是当使用(逐点发射速率)后不能在发射器属性里修改发射率,只能在模型通道盒里修改。必须先激活模型,才可以在模型上绘制粒子。当需要绘制很多粒子时,在(nParticle 工具)的工具设置里勾选(草图粒子) ,提高(粒子数)的值, (粒子数)是表示每按一下鼠标所得到的粒子数, (最大半径)是控制粒子之间最大的距离,当值得为 0 时,绘制就会以线形绘制,当给予一定数值时,就会经分散形式来绘制,绘制完之后要(取消激活)模型,否则模型会选择不上。调节粒子,在粒子属性里,(液体模拟 )-(粘度)是控制粒子间的粘性度,值越高,模拟的液体就越浓,如果酱。(液体半径比例)是控制粒子可以交叠的数目,当值越小时,粒子间的交叠就越多,值越高,粒子间允许的交叠就越少,会产生推开的效果。(不可压缩性)表示粒子的抗压能力,值越高时,粒子就越不能压缩,甚至会被弹开,与碰撞相似,也与(nucleus)节点-(解算器属性)-(子步) ,调高(子步)的值,也会增强粒子的抗力能力。(静止密度)一般设为 2,表示粒子静止的时候允许交叠的粒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