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的近似值”教学案例高密市夏庄镇河崖小学 王强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要大力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中两种不同做法的比较,谈几点自己的思考。案例(一)片断一、 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帮助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今天我校要购进一些蔬菜,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出示问题:学校食堂到菜场买青菜 49.2 千克,每千克价钱 0.
2、92 元,应付菜款多少元?(幻灯片出示)二、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 学生尝试解答。小组 1 : 0.9249.2=45.264(元)小组 2 : 0.9249.2=45.26445.26(元)小组 3 : 0.9249.2=45.26445.3(元)小组 4 : 0.9249.2=45.26445(元)2、 小组交流。请每个小组说明,他们得到这个结果的理由。(教师充分肯定了小组 2 的做法,强调“在求积的近似值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在这里精确到分。 )三、 巩固练习。1、 请细心计算下面各题。0.80.9 (保留一位小数)1.70.45 (保留两位小数)2、 拓展应用。出示一张发票的票样
3、,请学生说说上面都有哪些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填写发票。3、 深化练习。一个三位小数, “四舍五入”后是 5.70 ,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 ,最小可能是( ) 。案例(二)片断一、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帮助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今天我校食堂要购进一些蔬菜,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那么,作为一名采购员,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生 1 :需要知道买哪几种菜?每种菜的价格是多少?生 2 :每种菜需要买多少斤?生 3:需要花掉多少钱?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如下图)蔬菜种类 单价 数量 总价 合计 白菜 1.20 元 50 千克 萝卜 1.35 元 45 千克 西红柿 0.83 元 45.
4、5 千克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 每个小组内部交流,算出采购员需要花掉多少钱? 2、 小组之间交流。小组 1 :1.2050 = 60(元) 1.3545 = 60 .75(元)0.8345.5 = 37 .765(元)6060 .7537 .765 = 158.515(元)小组 2 :6060 .7537 .765 = 158.515(元)158.52(元)小组 3:6060 .7537 .765 = 158.515(元)158.5(元)小组 4:6060 .7537 .765 = 158.515(元)159(元) 3、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种结果更合理呢?为什么?生 1 :第一种方法
5、最合理,因为它最精确,都精确到“厘”了,只不过我们没办法拿出“几厘钱”罢了。生 2 :第二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付款时大多数是精确到“分” 。生 3 :第三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买东西时都要“还价” ,所以几分钱甚至几角钱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但是教师及时鼓励了学生的经商意识。 ) 三、拓展应用。师:我们买完东西以后,往往会向卖方要一张收据,你见过这样的收据吗?你能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帮助卖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1、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发票任务。2、小组之间展示交流(了解填写发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以上两个案例中教师都注重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
6、“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创设情境的方法不同,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首先,在案例(一)中,情境是由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学生始终让教师“牵着鼻子走” 。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并且从出示的数据来看也缺乏真实性,给学生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反观案例(二) ,它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问题情境。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其次,在案例(一)中,由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仅停留在
7、“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相反,案例(二)中充分从学生中挖掘素材,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另外,两个案例都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其中,案例(一)只是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思路,了解发票上面的信息,说一说如何填写发票。并没有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问题情境体会发票本身的使用价值。因此学生仅仅是“纸上谈兵”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相反,案例(二)的设计却把前后两个情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师首先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助买菜人填写一张发票吗?” ,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综述以上两个案例的比较可以发现,教师只有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的效果才会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