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765066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及竞争力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世界海洋渔业贸易竞争力分析胡彩霞 1 汪亮 2 廖泽芳 3(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要:经济全球化使海洋渔业贸易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在分析全球海洋渔业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比较优势指数法( CAI) 、出口渗透率(ERP)四个指标主要分析世界海洋渔业出口竞争力。坚持贸易自由化、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内贸易有利于提升世界海洋渔业竞争力。关键词:海洋渔业;贸易;竞争力;比较优势THE ANALYSIS OF THE TRADE OF COMPETITION OF WORLD MARINE FI

2、SHERYAbstract: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kes the trade competition of marine fishery fiercer. This article uses international market percentage of (IMS), the demonstration comparison superiority index (RCA), the comparison superiority exponential method (CAI), the export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

3、ERP)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 analyse marine fishery export competitive power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of marine fishery in the world. Insisting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strengthening trade of industry facilitates to improve the

4、world marine fishery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 Marine fishery; Trade; Competitiveness; Comparative Advantage1.引言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渔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加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海洋渔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和两种资基金项目:本文受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中国海洋产业贸易竞争力研究(wym09111)”资助。第一作者: 1胡彩霞(1986),女,江西高安,硕士研究生,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二作者: 2 汪亮,男,湖北武汉,硕士研

5、究生,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讯作者: *廖泽芳(1973) ,女,四川渠县人,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2源,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据统计,世界海洋渔业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量和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凸显其作用之大。世界海洋渔业总出口量和出口额从 1976年的约 789.7 万吨和 79.4 亿美元分别增长到 2008 年的约 3203.22 万吨和 1013.8亿美元。世界海洋渔业进口量和进口额从 1976 年的 807.0 万吨和 87.4 亿美元分别增长到 2008 年的约 3283.3 万吨和 1061.4 亿美元 1。调整

6、产业结构、加大海洋渔业开发、发展休闲渔业等是发挥渔业经济作用的必然趋势,提高海洋渔业的竞争力。Moenius (1999)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衡量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对贸易的影响,得出结论国别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对食品进口和出口贸易都有负向作用 2;P.Guillotreau 等(2000)对海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后发现汇率、贸易壁垒和地理距离对海产品出口有较大影响 3;董楠楠(2005)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水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认为中国各类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

7、在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4;许培源、唐志锋(2006)利用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CA)指数等出口竞争力指数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提升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措施 5;刘学忠(2008)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了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 提出控制加工贸易、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6。2.世界海洋渔业贸易现状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发展迅猛,使得参与全球贸易的国家增多。本文按经济发展程度来划分贸易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据统计,进出口贸易国主

8、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1 世界海洋渔业出口概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出口量占世界海洋渔业出口总量的 97%以上。发达国家海洋渔业贸易出口量占世界总贸易出口量从 68.09%(1976 年)降到 46.12%(2008 年) ,发展中国家的则从 1976 年的 30.33%增长到 2008 年的50.53%,成为现在的主要海洋渔业出口国 1。3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出口额(百万美元)020040060

9、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出口量(万吨)发 达 国 家 出 口 额发 展 中 国 家 出 口 额发 达 国 家 出 口 量发 展 中 国 家 出 口 量图 1 世界海洋渔业出口状况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发达国家出口量从 1976 年的 537.6 万吨增长到 2008 年的 1477.2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 28.5 万吨;发展中国家的从 1976 年的 252.0 万吨增长到 2008 年的 1726.0 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44.7 万吨。发达国家的出口额从 1976 年的

10、 49.97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507.34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13.86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从 1976 年的 29.41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506.43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46 亿美元。发达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出口国有美国、挪威、日本、丹麦。挪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4.47 万吨和 1.92 亿美元;美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50 万吨和 1.26 亿美元;丹麦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17 万吨和 1.22 亿美元;日本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6万吨和 0.33 亿美元。2008 年挪威的出口额达到

11、 69.94 亿美元,其次美国达到45.334 亿美元,丹麦仅次于美国,达到 45.331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出口国集中在智利、中国、韩国、秘鲁。中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0.16 万吨和 3.43 亿美元;智利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38 万吨和 1.19 亿美元;韩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0.90 万吨和 0.32 亿美元;秘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81 万吨和 0.67 亿美元 1。2.2 世界海洋渔业进口概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进口量占到世界海洋渔业进口总量的 97%4以上,是主要的世界海洋渔业进口国 1。

12、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进口额(百万美元)05001,0001,5002,0002,500进口量(万吨)发 达 国 家 进 口 额发 展 中 国 家 进 口 额发 达 国 家 进 口 量发 展 中 国 家 进 口 量图 2 世界海洋渔业进口状况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发达国家进口量从 1976 年的 64

13、4.40 万吨增长到 2008 年的 1907.29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 38.27 万吨;发展中国家进口量从 1976 年的 149.46 万吨增长到2008 年的 1338.73 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36.04 万吨。发达国家的进口额从 1976年的 76.00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823.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2.64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进口额从 1976 年的 10.61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33.58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76 亿美元。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

14、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进口量(万吨)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进口额(百万美元)中 国 进 口 量美 国 进 口 量尼 日 利 亚 进 口 量日 本 进 口 量德 国 进 口 量中 国 进 口 额美 国 进 口 额尼 日 利 亚 进 口 额日 本 进 口 额德 国 进 口 额图 3 世界海洋渔业主要进口国的趋势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发达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进口国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其中日

15、本进口量最大,从 1976 年的 78.40 万吨和 18.50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75.995万吨和 152.31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5.99 万吨和 4.05 亿美元;其次是美国从 1976 年的 108.86 万吨和 18.54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36.47 万吨和141.6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87 万吨和 3.73 亿美元;最后是德国从1976 年的 82.38 万吨和 5.38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109.59 万吨和 43.12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0.82 万吨和 1.14 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出口国集

16、中在中国、尼日利亚。中国既是海洋渔业出口大国还是进口大国。中国从 1976 年的 15.51 万吨和 3.19 亿美元增长到2008 年的 460.32 万吨和 85.13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3.48 万吨和 2.48 亿美元;尼日利亚从 1976 年的 22.64 万吨和 1.58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141.30万吨和 6.65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60 万吨和 0.15 亿美元 1。2.3 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品种和主要出口贸易优势按照国际水生动植物统计分类标准(ISSCAAP)将海洋渔业主要划分为其他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甲壳类动物、贝类、海鱼类、其他杂类水生动

17、物、鲸、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等八类。其中主要贸易品种有甲壳类动物、海鱼类、海洋软体动物类三大类。表1主要海洋渔业品种出口量及出口额占比时间 甲壳类动物 海鱼类 海洋软体动物品种 出口量占比 出口额占比 出口量占比 出口额占比 出口量占比 出口额占比2000 14.19% 30.96% 60.18% 47.00% 5.88% 7.56%2001 14.46% 29.85% 61.83% 47.71% 5.58% 7.57%2002 15.45% 29.10% 62.86% 47.68% 4.97% 7.73%2003 14.72% 29.26% 63.74% 47.43% 5.46% 8.14%2

18、004 14.58% 27.51% 63.22% 48.49% 5.94% 8.60%2005 14.06% 26.09% 62.99% 49.50% 6.17% 8.87%2006 14.72% 24.71% 64.66% 49.52% 7.00% 9.60%2007 14.86% 24.00% 65.13% 49.89% 7.17% 9.29%2008 14.13% 22.61% 64.84% 49.84% 6.97% 9.74%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海鱼类最具有出口贸易优势,从1976年到2008年出口量占比都在6

19、0.18%以上,出口额占47.00%以上。1976年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是414.09万吨和32.91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增长到2076.98万吨和505.3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是50.36万吨和14.31亿美元。6甲壳类动物从1976年到2007年出口量占比都在14%以上,出口额占22 %以上。1976年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是86.09万吨和21.84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增长到452.55万吨和229.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1.10万吨和6.28亿美元。海洋软体动物类从1976年到2008年出口量占比都在4.97%以上,出口额占7.57%以上。1976年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

20、别是73.21万吨和6.02亿美元,到2008年分别增长到223.23万吨和98.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是4.55万吨和2.80亿美元1。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出口量(万吨)05001,0001,5002,0002,500出口额(百万美元)Commodity甲 壳 类 动 物 出 口 额海 鱼 类 出 口 额海 洋 软 体 动 物 类 出 口 额甲 壳 类 动 物 出 口 量海 鱼 类 出 口 量海 洋 软 体 动

21、物 类 出 口 量图4主要海洋渔业贸易品种的出口量与出口额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3.世界海洋渔业贸易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根据国际贸易理论,本文运用竞争力分析指标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比较优势指数法( CAI) 、出口渗透率(ERP)这四个指标,对世界关键海洋渔业贸易国的主要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海水鱼类、海水甲壳类、海洋软体动物类三大类海产品。统计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fishery/statistics/ 。3.1 主要指标及涵义1.

22、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IMS)法通常用来比较若干个国家(地区)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小。其计量方法为:A 国i类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类产品出口额/世界i类产品出口总额。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7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测定具体商品在国家出口格局的地位和优势,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反映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ijitijwXRCA其中: i国第j种商品的竞争力指数; i国第j 种商品

23、的出口额;X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额; 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总额; 世界t w wt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该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如果 1,表示i国的第j 种商品在对外贸易中RCAij与其他商品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反之,如果 0,该商品具有比较优势,CAI越接近1,比较优势越明显;CAI0,意味着该国同时出口和进口这一产业内的产品,有产业内贸易。IIT的值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当出口与进口的价值相等时,X-M=0,IIT=1,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4出口渗透率(Export Permeation Tate, ERP)一国产品出口额在某一国该产品总进口额中所占的比例,称之为该国该产品在某国市场上的渗

24、透率。公式为: MXERPiiXi为该国或该地区对某国i产品的出口额,M i为某国i产品的总进口额。该指标反映出口国的某产品对进口国市场的占有能力 7-9。3.2 世界海洋渔业出口贸易国际比较优势1国际市场占有率表2主要海洋渔业贸易品种的主要出口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品种 海洋软体动物类 海鱼类 甲壳类动物时间 美国 中国 韩国 中国 丹麦 挪威 丹麦 美国 中国2000 3.58% 12.87% 6.98% 11.24% 5.06% 6.85% 3.29% 3.89% 4.16%2001 3.45% 13.71% 6.16% 12.12% 5.00% 7.00% 2.91% 3.48% 5.07

25、%92002 3.02% 15.28% 4.42% 11.35% 5.11% 6.93% 3.19% 3.83% 6.36%2003 2.78% 14.89% 4.11% 10.64% 5.13% 5.99% 3.37% 3.72% 8.22%2004 3.09% 17.27% 4.32% 12.08% 5.12% 5.98% 3.95% 3.03% 9.09%2005 4.03% 17.69% 3.32% 12.41% 4.80% 6.12% 4.19% 3.30% 8.95%2006 3.98% 18.70% 2.33% 12.93% 4.86% 5.78% 4.06% 3.00% 10.

26、03%2007 3.83% 17.54% 2.75% 12.70% 4.37% 6.12% 4.01% 3.23% 9.15%2008 3.90% 17.43% 2.89% 12.68% 4.56% 6.78% 4.32% 3.41% 9.19%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海洋软体动物类的主要贸易出口国有韩国、中国、美国。19761999年,韩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10.14%以上,其次是中国的2.45%以上,最后是美国,最低的市场占有率是0.23%,最高的是3.78%。韩国的国际竞争力最强。20002008年,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

27、率达10.68%以上且每年持续增长,美国的也逐渐增大但小于中国的增幅,韩国呈下降趋势,中国显示比较优势。海鱼类的主要出口贸易国有中国、丹麦、挪威,1999年之前,挪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20002008年的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是中国。甲壳类动物的主要出口国有丹麦、美国、中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是中国。中国在这三类海洋渔业品种的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3主要贸易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品种 海洋软体动物 海鱼类 甲壳类动物时间 美国 中国 韩国 中国 丹麦 挪威 丹麦 美国 中国2000 0.63 1.29 2.58 1.13 1.25 1.07 0.81 0.69 0.422

28、001 0.57 1.29 2.74 1.14 1.26 1.16 0.73 0.58 0.482002 0.53 1.43 2.24 1.06 1.24 1.11 0.78 0.67 0.62003 0.51 1.43 2.35 1.02 1.23 1.03 0.81 0.68 0.792004 0.59 1.44 2.44 1.01 1.27 1.01 0.98 0.58 0.762005 0.73 1.5 2.22 1.05 1.3 0.96 1.13 0.60 0.762006 0.80 1.54 1.86 1.07 1.32 0.88 1.10 0.60 0.832007 0.78

29、1.51 2.11 1.09 1.23 0.89 1.13 0.65 0.792008 0.77 1.56 2.08 1.14 1.27 0.93 1.32 0.69 0.86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海洋软体动物类,美国的RCA值只在2006年达到0.8,其竞争力属于中等,其余各年份RCA 的值都小于 0.8,竞争力属于较弱;中国的RCA 值逐渐增大,表明中国的竞争力逐渐增强。1990年到1993年,其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1994年10到2008年之间的竞争力是较强;韩国的竞争力最强,1976年到2001年之间,RCA值基

30、本保持在 2.5,竞争力很强,但 2002年到2008年RCA 值开始减少,在1.252.5之间,竞争力较强。海鱼类,最具有出口优势的是丹麦,整体RCA值大于1.25,海鱼类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其次是挪威具有出口优势,1987年之前,RCA值基本大于1.25,竞争力较强,1988年到2008年之间RCA中国的RCA值在0.81.25之间,属于中等竞争力。最后是中国,RCA值基本是在0.81.25 之间,竞争力属于中等。甲壳类动物,美国在1976年到1978年之间的RCA值大于1.25,竞争力较强,1979年到1981年之间的RCA值大于0.8,竞争力中等, 1982年到2008年的RCA 值小于

31、0.8,竞争力较弱,美国的竞争力持续减弱;中国在1976年到1992年之间的RCA值大于0.8 ,竞争力中等, 1993年到2008年之间的 RCA值小于0.8,竞争力较弱;丹麦的竞争力呈现较弱到中等再到较弱最后到中等的水平。RCA值的波动变化表明海洋渔业的竞争激烈,受各国贸易壁垒的影响大。3国际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 甲壳类动物的出口额前三位的是美国、中国、丹麦,进口额前三位的是美国、日本、挪威,美国既是甲壳类动物的出口国又是进口国,海洋渔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海鱼类的出口额前三位的是中国、丹麦、挪威,进口额前三位的是中国、挪威、美国,中国和挪威既是海鱼类的出口国,又是进口国,海洋渔业产业内贸

32、易程度较高;海洋软体动物类的出口额前三位的是美国、中国、韩国,进口额前三位的是美国、中国、日本,美国、中国既是海洋软体动物类的出口国又是进口国,海洋渔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表 4 主要海洋渔业品种的主要进出口国的比较优势指数(CAI)品种 海洋软体动物类 海鱼类 甲壳类动物时间 美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美国 挪威 美国 日本 挪威2000 -0.51 -0.74 -0.01 0.10 -0.31 0.56 -0.81 -0.99 0.422001 -0.46 -0.70 0.06 0.18 -0.19 0.54 -0.83 -0.98 0.422002 -0.51 -0.69 0.04 0.1

33、2 -0.18 0.56 -0.81 -0.99 0.382003 -0.58 -0.59 0.08 0.10 -0.24 0.58 -0.81 -0.98 0.392004 -0.49 -0.65 0.13 0.11 -0.22 0.58 -0.84 -0.97 0.282005 -0.40 -0.58 0.21 0.07 -0.15 0.60 -0.81 -0.97 0.312006 -0.42 -0.55 0.23 0.14 -0.17 0.54 -0.83 -0.97 0.322007 -0.38 -0.44 0.20 0.13 -0.19 0.51 -0.81 -0.96 0.081

34、12008 -0.35 -0.34 0.26 0.17 -0.23 0.48 -0.85 -0.94 0.05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海洋软体动物类,美国的 CAI 值从很接近-1 到接近 0,逐年增大,美国出口海洋软体动物类从明显的劣势地位增强到中性优势产品,有增长的优势;日本的海洋软体动物类的优势地位不明显;中国出口海洋软体动物类相比有比较优势,CAI 值从负值增加正值。因此,中国出口海洋软体动物类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海鱼类,美国 CAI 的值小于 0,处于劣势地位;中国的 CAI 值大于 0,具有比较优势,但逐

35、年降低;挪威的 CAI 值最大,具有最大的比较优势,但 CAI的值在减少始终大于 0,从很明显的比较优势减少到一般的比较优势。因此,挪威最具有比较优势出口海鱼类。甲壳类动物,美国的 CAI 值小于 0,具有比较劣势,从明显的比较劣势增长到中性优势产品;日本的 CAI 值一直是很接近-1 ,出口该海洋渔业品种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挪威的 CAI 值大于 0,具有比较优势,但 CAI 值从接近 1 到接近 0,表明从明显的比较优势降低到中性优势产品。表 5 主要海洋渔业品种的主要进出口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IIT)品种 海洋软体动物类 海鱼类 甲壳类动物时间 美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美国 挪威 美国

36、 日本 挪威2000 0.49 0.26 0.99 0.90 0.69 0.44 0.19 0.01 0.582001 0.54 0.3 0.94 0.82 0.81 0.46 0.17 0.02 0.582002 0.49 0.31 0.96 0.88 0.82 0.44 0.19 0.01 0.622003 0.42 0.41 0.92 0.90 0.76 0.42 0.19 0.02 0.612004 0.51 0.35 0.87 0.89 0.78 0.42 0.16 0.03 0.722005 0.60 0.42 0.79 0.93 0.85 0.40 0.19 0.03 0.692

37、006 0.58 0.45 0.77 0.86 0.83 0.46 0.17 0.03 0.682007 0.62 0.56 0.80 0.87 0.81 0.49 0.19 0.04 0.922008 0.65 0.61 0.83 0.92 0.78 0.52 0.18 0.04 0.93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海洋软体动物类,美国的 IIT 值大于 0,逐年增大,出口海洋软体动物类具有产业内贸易且程度越来越大;日本的 IIT 值也大于 0 且逐年增大,也具有产业内贸易且贸易程度也越来越大;中国的 IIT 值也大于 0

38、而且接近 1,出口海洋软体动物类具有产业内贸易而且贸易程度越来越大,在 1998 年,IIT 的值等于1,说明中国出口的海洋软体动物类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大。12海鱼类,中国的 IIT 值大于 0,到接近 1,具有产业内贸易,程度越来越大;美国与挪威的 IIT 大于 0 且逐年增大,有产业贸易且贸易程度在增大,但美国的 IIT 值比挪威的大,美国的产业贸易程度比挪威的大。甲壳类动物,美国的 IIT 值大于 0,具有产业内贸易,但有减少的趋势,产业内贸易程度降低;日本的 IIT 值大于 0 且接近 0,具有产业内贸易,但贸易程度不高;挪威的 IIT 值大于 0,具有产业内贸易,有增长的趋势,产业内

39、贸易程度越来越高。4出口渗透率只选取了 2007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海洋渔业主要出口国对主要进口市场渗透率。表 6 2008 年主要海洋渔业品种的主要出口国对主要进口市场渗透率进口国美国 日本国家品种 海洋软体动物类 海鱼类甲壳类动物海洋软体动物类 海鱼类甲壳类动物中国 205.90% 159.42% 28.98% 105.35% 90.91% 58.27%韩国 32.26% 19.73% 1.14% 16.50% 11.25% 2.30%丹麦 12.49% 54.90% 12.70% 6.39% 31.31% 25.53%挪威 1.01% 76.81% 2.08% 0.52% 43.80%

40、4.18%智利 28.54% 30.76% 0.67% 14.60% 17.54% 1.34%出口国秘鲁 30.57% 43.81% 0.88% 15.64% 24.98% 1.77%数据来源:1.FAO Fishstat Plus(2011);2.联合国统计数据网商品贸易分部。作为世界最大的海洋渔业出口国,中国是美国和日本进口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海洋软体动物类、海鱼类和甲壳类动物都是中国海洋渔业出口的主要竞争优势产品。海洋软体动物类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对两国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205.90%和 105.35%;海鱼类在是美国和日本也占有优势地位,对两国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159

41、.42%和 90.91%;甲壳类动物在美国和日本的优势地位相对较小,对两国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28.98%和 58.27%。韩国是世界海洋软体动物类的第二大出口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2.26%和 16.50%,但韩国的海鱼类却在美国和日本的市场最不具有优势。挪威是海鱼类的第二大出口国,分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76.81%和 43.80%,但是在这两大进口市场的海洋软体动物类最不具有优势。13丹麦是甲壳类动物的第二大出口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12.70%和 25.53%。秘鲁是世界海洋软体动物类的第三大出口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3

42、0.57%和 43.81%。丹麦是海鱼类的第三大出口国,分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54.90%和 31.31%。挪威是甲壳类动物的第三大出口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大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2.08%和 4.18%。智利的甲壳类动物在这两大市场上最不具有优势 1。4、提升世界海洋渔业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渔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巨大的挑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有利于迎接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放面做到:4.1 遵循贸易自由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各成员国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一切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进行贸易自由化。允许产

43、品自由流动,在国际价值规律作用下,刺激竞争,鼓励发展。利用产品比较优势,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世界渔业发展,扩大市场。4.2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水产品产品比较优势是相对的且是动态可变的,若不采取措施强化此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该优势。并且仅仅发挥比较优势是不够的,还有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要大力扶持渔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渔业的产业化。明显劣势的产品,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依赖科技的发达加工成优势产品再出口。4.3 增强产业内贸易,提升贸易竞争力产业内贸易指数既反映出一国的贸易地位,又反映了该国在面临广阔的国际市场

44、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一国提高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个发展机遇。5、结语世界经济一体化既给各国提供了贸易大平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渔业贸易竞争更加激烈的挑战。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海洋渔业如何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壮大渔业产业,提升贸易竞争力。14首先利用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分析指标详细论述了世界海洋渔业贸易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渗透率。最后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提升海洋渔业贸易竞争力的三个有针对性的建议:遵循贸易自由化、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内贸易。本文由于数据等原

45、因的限制,海洋渔业品种只选取了贸易量大的如下三类:海洋软体动物类、海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国家也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发达国家(如美国、丹麦和挪威等)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智利和韩国等) ;由于方法的限制,只单独分析了竞争力的四个指标,并没有分析这几个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如相关关系等,作者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弥补这些不足。参考文献:1 FAO Fishstat Plus(2011)Z http:/www.fao.org/fishery/statistics/software/fishstat/en2 滕利.山东省水海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2009.3

46、 Spencer Henson and Rupert Loader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ole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J.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9, Issue 1, January 2001, Pp85-1024 董楠楠.世界水产品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J.渔业经济研究,2005(6):2-7.5 许培源,唐志锋.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2):26-30. 6 刘学忠.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7):7469-7470.7 海闻,P. 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09-111 .8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1-123 .9 骆乐,李婷,姚震.我国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 生态经济. 2004(4):27-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