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1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A教育学 B比较教育学 C元教育学 D教育哲学 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A补偿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回归教育 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针对这一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 A运算能力的培养 B操作能力的培养 C具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D抽象思维能力
2、的培养4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A二部制 B工读制 C复式教学 D合作教学6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A主导与辅助关系 B领导与从属关系 C合作与竞争关系 D衔接与分工关系7布鲁纳说:“任何学
3、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种观点属于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经验课程论 C要素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8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 9将一个班的学生按能力分组,各组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课业。这种能力分组属于 A作业分组制 B活动分组制 C异质分组制 D混合能力分组制 10通过对道德两难问题的深入讨论,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
4、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科尔伯格等人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俄狄浦斯效应 C布莱特效应 D布朗效应 11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万能论 B劳动力市场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12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 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2A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B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C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 D基础性、连续性和顺序性 13某山区小学,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
5、。这些教师属于 A兼任教师 B主任教师 C级任教师 D科任教师 14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A政治教育 B科技教育 C艺术训练 D军事训练 15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 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自A大学 B中庸 C论衡 D白鹿洞书院揭示 16随着“独尊儒术” 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 B守师法家法 C建立察举制 D创办太学 17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和诗赋 B墨义和策论 C策论和诗赋 D经义和帖经 18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 A理学书院 B实学书院 C制艺书院 D考据书院 19为了收回教
6、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20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 A科学化 B集权化 C学术化 D法制化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惟一培养目标 B以“西文”、“ 西艺 ”为惟一教学内容 C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 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22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 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 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 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 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7、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A教育为长期的战争服务 B群众教育第一 C注重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D生产教育第一 24在古代斯巴达,城邦为满18岁的公民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而设立的教育机构是 A体育馆 B埃弗比 C体操学校 D角力学校 25古罗马教育家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 B论雄辩家 C忏悔录 D论灵魂26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3A公立小学 B公立中学 C公立职业学校 D州立大学 27夸美纽斯依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比喻为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8、“冬季” 28主张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反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家是A培根 B洛克 C斯宾塞 D赫胥黎29近代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的标志是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设立的 A帝国大学 B教育部 C大学区 D索邦大学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A拉伊 B凯兴斯泰纳 C蒙台梭利 D克里斯曼 31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A学制令 B大学令 C产业教育振兴法 D教育基本法 32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中等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文献是A斯宾斯报告 B哈多报告 C雷沃休姆报告
9、 D诺伍德报告 33杜威的“思维五步法” 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思维称作A反省思维 B情境思维 C逻辑思维 D形象思维 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意指 A最新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 B超出目前的解决问题水平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水平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35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6心智技能区别于运动技能的主要特点是 A流畅性、简缩性和适应性 B简缩性、展开性和流畅性 C简缩性、内潜性和
10、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 37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A掌握目标 B学习目标 C任务目标 D表现目标38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A学习准备 B思维定势 C功能固着 D思维阻抑 39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40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4A陈述句 B疑问句 C全称肯定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 41某
11、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A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C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42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这一测量属于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43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它的提出者是 A勒温 B萧恩 C斯腾豪斯 D凯米斯 44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A0.01 B0.05 C1.00 D2.00 45撰写学术论文时,把论点分为
12、若干层次,论证时逐步展开,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A平列分论式 B平列层递式 C层递推论式 D 层递平列式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4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惟师说。 48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50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权利的规定。 51简述陈鹤琴“活教育” 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 52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义及其提高措施。 5
13、3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下述材料,评析论者的教育目的观,并联系实际论述这种目的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现在教育上的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 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 所。 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 别的事情,而 这些事情只是 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把教育看作为将来作预备,
14、错误不在强调为未来的需要作预备,而在把预备将来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 为不断发展的生活作预备 的需要是巨大的,因此,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 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 ,这是绝对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就被照 顾到了。”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555论述赫尔巴特的兴趣观及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56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大量知识经验。其中,有些经验与科学的理解相一致,可以作为新
15、知识学习的起点;有些经验与科学的理解相违背,并有可能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转变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请根据有关的研究成果,论述错误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II某乡镇中学有100名初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小学均未开设英语。现拟对其进行一项题为 “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的真实验。请问: (1)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 (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这样设计有何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C 2B
16、3D 4C 5A 6D 7A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B 22D 23A 24B 25B 26A 27A 28C 29A 30B 31D 32B 33A 34C 35D 36D 37D 38B 39C 40B 41D 42A 43D 44C 45C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6答案要点: 正确。(3分)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或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围绕这一目的或任务开展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4分)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
17、心工作,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任务。(4分) 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4分)47答案要点: 错误。(3分) 劝学中这段话阐明了持久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蕴含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求教的思想,但推导不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惟师说的结论,荀况也并无不惟师说的思想。(5分) 荀况认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处在并列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治理;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人的完善没有比向老师学习更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师云亦云”,否则就是背
18、叛。据此提出尊师,并以是否尊师为国48答案要点: 错误。(3分) 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2分)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为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5分)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如食物)则需伴随着反应出现。(5分)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答案要点: (1)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3分) (2)学生的需要与特点。(3分) (3)教师的教学经验。(3分) (4)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条件。(
19、3分) (5)教学的其他实际需要和特点。(3分) 【评分说明】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50答案要点: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651答案要
20、点: (1)“活教育”的目的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分) (2)“ 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5分) (3)“ 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5分) 52答案要点: (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地完成某种任务能力的判断和信念。(3分) (2)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措施: 获得成功经验:个体在成败上的直接体验是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授学习策略与方法,使个体获得直接成功的体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获得替代经验: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
21、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观察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言语说服:重要他人对个体能力给予的积极评价,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成功的预期水准。因此,创设宽松的氛围,降低焦虑水平,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合理的归因:鼓励个体对成败进行合理归因,也就是将成功归因于个体的能力,而对失败进行努力或运气等的归因,可提高自我效能感。53答案要点: (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
22、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6分) (2)基本内容: 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3分) 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3分) 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3分) 【评分说明】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答案要点: (1)材料阐述的是“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教育目的观。(4分) (2)“教育适应生活说”针对的是“教育准备生活说” 的教育目的观。后者主张,教育建立在儿童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基础上,为儿童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前者
23、批评这种观点错误地以准备未来作为儿童当下学习的主要动力,主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教育应以现在为目的,使儿童主动参与和适应现实的社会生活。(8分) (3)“教育适应生活说”的合理之处在于,将生活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避免把人生机械地分为准备阶段和生活阶段,关注儿童当下的社会生活,引导儿童通过主动参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来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这种教育目的观进行的教育改革尝试,曾经导致儿童习得的经验缺乏广度、深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8分) (4)结合学校教育脱离生活的现象,以及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等,论述教育目的的确立要兼顾儿童当下和未来的生活的观点
24、。(10分)55答案要点: (1)赫尔巴特的兴趣观: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一种将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心力量,是一种智力活动的特性,并具有道德的力量。他把人类所具有的多方面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类的兴趣和同情类的兴趣;把兴趣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8 分) (2)兴趣观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 培养儿童具有多方面的兴趣是赫尔巴特为教学所确立的直接的、近期的目的,教学又是实现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6 分) 兴趣观是赫尔巴特设置课程的基本依据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根据经验类的兴趣设置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学、绘画等课程; 根据同情
25、类的兴趣设置外国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课程。(8 分) 兴趣观是赫尔巴特确立教学形式阶段的重要依据。兴趣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教学进程之中:在教学的明了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注意;在教学的联合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在教学的系统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探求;在教学的方法阶段,学生的兴趣表现为行动。(8 分) 56 I答案要点: (1)影响因素: 概念的性质:先前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8 分) 学生的特性: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学生的认知监控能力;学生的动机和态度。(6 分) (2)教学策略: 创设开放和安全的课堂气氛。(4
26、分) 洞察和揭示学生的原有观念。(4 分) 引发新旧经验的认知冲突。(4 分) 鼓励相互讨论以解决冲突。(4 分)。II答案要点: (1)最好选用“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 ,(3 分)其格式为: (或)(3 分) 21 OO X R YY X R 理由:这100 名学生在小学里均未学过英语,无法进行前测;根据题意只能用真实验设计, 而不能用前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4 分) (2)可以采用等组法中的“随机分派”方式,将100 名学生分成品质均等的两个班;(6 分)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实验班和控制班。(4 分) 201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7(3)优点:由于进行了等组化处理,且不存在前测对后测的影响,同时这种实验能系统操纵自变量并有效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内在效度较高;不进行前测,也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6分) 缺点:个别学生有可能自学过英语,由于没有前测,这一情况带来的差异不易发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