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项对点练(十六) 分析概括传主形象、事迹及作出贡献的原因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8 分)110 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这美誉中的“毓秀” ,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
2、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反帝运动” “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1929 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字,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士贡言献爆狂。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词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 “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 “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 。这些喷薄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
3、国之心。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清雅、俊逸的诗词,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20 世纪 40 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作了翻译和介绍。1940 年,他担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受笃信佛
4、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1950 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作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2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 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 ,他只能在梦里将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后来
5、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 24 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 年
6、9 月 9 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兼通、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 ,这 28 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有删改)相关链接顾毓琇(1902 年 12 月 24 日2002 年 9 月 9 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 Medal)。1(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 ,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_【解析】 根据
7、题干中的“旷世奇才”和“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可知是“概括传主事迹”题,需要筛选并整合的内容应该是关于顾毓琇的才能的。在“找出” “画出” “标出”相关语句后,可以从题干被“称为旷世奇才 ”角度切入,并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来概括。【答案】 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每点 1 分)32(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顾
8、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备受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_【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人格魅力” ,与才能不可混为一谈。从文中各个事件中可以看出,顾毓琇爱国的品质非常突出,而且他一生不懈地追求着,不断拓展生命的领域,这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介绍他在禅学方面的成就时,有作者的评论“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可知他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文中引用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诗篇以及海外媒体的称誉之辞显示了顾毓琇的爱国情操。【答案】 满怀赤子之心: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清醒地认识
9、人生: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兼通的奇才。(两点 3 分,三点 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8 分)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转学到了重庆的南开中学。当时的南开中学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学校,国民党很多高官的子女都在那儿上学,常常用汽车接送。那时候的汽油是非常贵重的。于是,热血愤激的汤一介和同学张岂之、宁可拍案而起,办了一期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 ,抨击这一现象,但是学校训导长对他们毫不客气, “不让我们办了,而且说再闹就开除我们。 ”1945 年 1
10、月,为准备考大学,汤一介回到了昆明。当时,由于妹妹的病逝,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少年汤一介开始独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 论死 论善 论生的意义等一些展露他哲学家天赋的文章就出来了。第二年,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个哲学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1981 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课,他将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一课修改成郭象与魏晋玄学 ,找出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哲学思想的解放;在由早期道教史一课修改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汤一
11、介大胆提出,必须把“宗教”和“迷信”区别开来,要肯定“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而这些探讨,均是此前的道教研究很少讨论到的,汤一介以他敏锐的哲学家的眼光,开新时期哲学研究风气之先。汤一介开创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学的体系。4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他必须肩负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探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在传承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于是,汤一介在讲课的同时办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一招生就是一万两千人。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来” 。要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
12、面地“收藏” ;创建中国解释学,是要参照西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注释经典的要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其意义则在以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 ,即古为今用。 “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之高阁;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对这个明清两代均有学者提出而终未成行的浩繁无比的工作,汤一介唯一担心和希望的是,他要努力等到编撰工程完成的那一天。相关链接汤一介(19272014),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等,在国内外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哲学研究史上不可不读的著作。虽然
13、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一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 “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以上材料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1(概括分析传主事迹)汤一介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 分)_【解析】 第一段:热血愤激的汤一介和同学张岂之、宁可拍案而起,办了一期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 ,抨击这一现象。第三段:北京大学求学时期, “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个哲学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相关链接:虽然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一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
14、分子来说, “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第五段:汤一介开创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学的体系。第六段:汤一介在讲课的同时办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一招生就是一万两千人。第七段: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来” 。要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 。【答案】 在南开中学和同学办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 ,抨击时弊;立志做哲学家,通过独立思考,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坚守国内,孜孜不倦地研究哲学,放弃国外一流大学优越的条件和环境;自觉肩负学者的责任,开创性地提出建构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办文化书院函授班,使中国
15、文化和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编撰儒藏 ,全面收藏儒家文化,并以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一点 1 分,答对 4 点给5满分,共 4 分)2(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和取得成就的原因)汤一介先生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影响重大的哲学家?请就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结合材料做简要的概括分析。(4 分)_【解析】 题干中的“为什么” “精神品质”已经明确了本题题型是“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和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二段,由于妹妹的病逝,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少年汤一介开始独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 论死 论善 论生意义等一些展露他哲学家天赋的文章就出来了。第四段,1981 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课,尝试把
16、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哲学思想的解放;汤一介以他敏锐的哲学家的眼光,开新时期哲学研究风气之先。第六段,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他必须肩负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探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第七段,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来” 。【答案】 关心现实,善于独立思考。家庭的变故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使他开始独立思考人生问题,并撰写具有哲学意识的文章;敢于创新。在北大开课期间,修改课程,以敏锐的眼光大胆探讨之前较少研究的领域,开创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开新时期哲学研究风气之先;强烈的责任意识。始终肩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
17、责任,主持编撰儒藏 ,对中国哲学经典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二、综合练(2017福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12 分) 【导学号:35900032】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近日,92 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 年度“终身成就奖” 。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1924 年 7 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
18、41 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让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 【注】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的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 。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6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
19、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诗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 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
20、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 10 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
21、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 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 2 000 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 “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节选自东西南北看人物(上半月)2016 年 8 期,有删改相关链接我很不喜欢“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 。我的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 ,
22、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节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 ,有删改)【注】 马祖即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3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学贯中西。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B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C注重人才培养。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7D个性鲜明。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 ,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
23、容的能力。A 项,文中只说叶嘉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并没有说她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所以“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的说法于文无据。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B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的经历。C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D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成英文后会逊色不少。E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
24、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博览群书。AB C 项, “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错误。原文中陈洪评价叶嘉莹,说的是“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这只是说明叶嘉莹在用西方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方面成效极大,并不能说明在这方面她是“独一无二的” 。D 项, “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错,文中并无此意。E 项, “教书时博览群书”错,应该是“教书时不断积淀” 。5(概括分析传主事迹)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 分)_【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重心,然后锁定答题区间,
25、筛选答案。本题信息区间在 36 段,分析叶嘉莹在诗词研究方面的贡献,要根据文章内容筛选出传主为此所作的努力和相关事迹。如文章第三段讲述了叶嘉莹对古典诗词研究有所创新,即将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中;第四段讲述其奔波于大洋两岸教书的过程,并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培养人才;第五段讲述其为继承推广古典诗词所做的两件大事;第六段讲述其保留至今的学术成果等。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即可。【答案】 理论研究上,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在古典诗词研究上有所创新。培养人才上,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奖掖后学。继承推广上,整理出版了恩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托人录下的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学术成果8上,留下了丰富的讲课、讲演录音资料,且正在整理成书。(每点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