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卷 科目生物 设计者赵群山 高三年级 班 组 学生姓名 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2.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氮源和维生素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
2、外来杂菌的入侵4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擦拭双手 B用氯气消毒水源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 可用酒精擦拭5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6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 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7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
3、含菌种的试管口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8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再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9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10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 37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4、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11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12作为自养生物唯一碳源的是( )A糖类 B石油 C二氧化碳 D花生粉饼1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酵母菌碳源的是( )A含碳有机物 B蛋白胨 C含碳无机物 D花生粉饼等天然物质14平板冷却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意义是( )A利于大肠杆菌的接种 B防止杂菌污染 C利于培养的冷却 D防止皿盖冷却水倒流入培养基15含 C、H、O、N 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 )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 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
5、源C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 D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16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C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位置是随机的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17食物保存过程中从微生物生长需要条件的角度分析下列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罐藏法在真空条件下阻止好氧型微生物生长 B巴氏消毒法利用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C冷藏法利用低温杀死微生物D干燥法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充足水的原理18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
6、风杆菌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19下列含微生物最少的是( )A消毒碗筷 B洗涤液洗干净的碗筷 C清澈泉水 D漂白粉漂白过的自来水20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中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二、非选择题2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宗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长
7、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燃料酒精是未来解决该问题的出路。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植物每年产生 70 多亿吨纤维素,其中 40%60% 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利用纤维素代替淀粉生产酒精,既可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也可以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1)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利用纤维素,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 酶,而用毛霉制作腐乳是因为毛霉能够产生 酶和 酶。(2)纤维素在酶的催化下先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发酵产生酒精,葡萄糖生成酒精的反应式是 。为了使酶能反复被利用,可以采用 技术,将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3)科学家要想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必须先通过筛选获得纤维素分解菌,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原
8、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 ,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这样的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含有水、 、 、 等。(4)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发酵培养。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 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过程的关键是制备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有 ,属于液体培养基,因此不必加凝固剂 。该过程的目的是 。21 (除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5 分) (1)纤维素 蛋白 脂肪
9、(2)C 6H12O62C 2H5OH+ 2CO2+能量 固定化酶 (3)红色复合物 碳源 氮源 无机盐(4) 在该环境中,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滤纸 纤维素 琼脂 在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2 分)22 (15 分)郑州尖岗水库的引水渠是重要的饮用水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曾开展过引水渠细菌含量的调查研究。他们沿水渠每间隔 1 公里取得水样,使用普通固体培养基接种培养,下表是该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H2O0.5g 1g 0.5g 2g 200mL(1)蛋白胨能提供的营养要素有 、 、 等,琼脂的作用是 。(2
10、)为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配制的培养基必须经过 处理。(3)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 和 。(4)接种后的培养基在常温下培养 3 天后,在培养基上观察到大小、形状、颜色、光泽度不同的菌落,这说明 (2 分) 。不同地段的渠水受细菌污染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实验现象中 (2 分)来说明。初步判断,培养获得的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属于 (2 分) 。(5)饮用水的重要卫生指标之一是大肠杆菌的数量。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大肠杆菌,这样的培养基叫做 (2 分) 。22 (15 分) (1)碳源 氮源 维生素 作为凝固剂(凝固) (2)灭菌 (3)平板划线法 稀释凃布平板法 (4)渠水样品
11、中有多种细菌和真菌(必须答出“多种” ) (2 分)菌落数目的多少(2 分) 异养型(2 分) (5)鉴别培养基(2 分)2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后,进行了酸奶制作的实践。他们先从市场上购得纯牛奶、原味酸奶作为制作原料,然后准备了带盖瓶子、勺子、可调温电饭锅等作为制作工具,制作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瓶子(连同盖子) 、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沸 10 分钟。第二步:瓶子稍冷却后,向瓶中倒入牛奶,再放入电饭锅中水浴加热煮沸 10 分钟。第三步:待牛奶冷却至 40左右(不烫手)时倒入牛奶量 l5 的酸奶作“引子” ,用勺子搅拌均匀,拧紧瓶盖。第四步:将电饭锅温度调至 40,继续保温
12、 7-8 小时。请回答有关问题:(1)将瓶子等煮沸的目的是 。(2) “引子”中含有制作酸奶所需的主要微生物是 ,其在发酵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填反应式,2 分) ,它与酿制果醋的菌种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 。(3)待牛奶冷却后才能倒入酸奶的原因是 。将瓶盖拧紧的目的是 。(4)适量饮用酸奶有利于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原理是 (2 分) 。(5)有位同学在重复该实验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牛奶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可能是 。(6)人们常用一种称为藏 灵 菇 的 天 然 野 生 菌 种 制 作 酸 奶 , 该 小 组 想 从 中 分 离 发 酵 用 的菌 种 , 所 用
13、 的 培 养 基 应 为 ( 按 功 能 分 ) 。( 7) 用 “引 子 ”制 酸 奶 , 重 复 次 数 不 宜 过 多 , 否则酸奶口味会逐渐变差。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多次制作过程中污染了杂菌。该兴趣小组想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如果你是其中的成员,请你设计可行的方法,简要说明思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4 分) 。23 (15 分) (1)对瓶子等进行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2)乳酸(杆)菌 C6H12O6 2C3H6O3(乳酸)+ 能量(2 分) 乳酸菌是厌氧细菌,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 (3)防止温度过高而将菌种杀死 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发酵 (4)乳酸菌能分解肠道中的部分食物并且在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气体(2 分) (5)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6)选择培养基(7)用稀释涂布法分别培养该酸奶和原来“引子”中的微生物,观察比较两者的菌落种类。(2 分)若两者菌落种类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制作过程中污染了杂菌;否则,则相反。(2 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