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螺钉生产工艺.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7638548
  • 上传时间:2019-05-22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螺钉生产工艺.doc
    资源描述:

    1、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 、 目 的 : 把 线 材 加 热 到 适 当 的 温 度 , 保 持 一 定 时 间 , 再 慢 慢 冷 却 , 以 调 整 结 晶 组 织 , 降 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二、作业流程:(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 意 炉 盖 应 盖 紧 。 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 7 卷(约 1.2 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 3-4 小时)升至规定温度。(三)、保温:材质 1018、1022 线材在 680- 715下保持 4-6h,材质为10B21,1039,C H38F线材在 740-760下保持 5.5-7.5 h。 (四)、降温:将

    2、炉内温度缓慢(约 3-4 小 时 ) 降 至 550 以 下 , 然 后 随 炉 冷 却 至常 温 。 三、品质控制:1、 硬度:材质为 1018、1 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 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 HV120-180。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 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3、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 Zn2Fe(P o4)2 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螺丝

    4、生产工艺(四)-成型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二、作业流程: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3)、二冲:胚料进入第二打模,二冲模挤压,胚料呈扁圆状,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4)、三冲:胚料进入第三打模,通过六角三冲模仁剪切,胚料六角头初步形成,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入第三打模,切料自六角头切断,六角头形成。2、六角螺栓(三模三冲)3、螺丝(一般头型一模二冲)(1)、切断:通过可动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

    5、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2)、一冲:打模固定,一冲模将产品头部初步成型,以使下一冲程能完全成型。当产品为一字割沟时,一冲模为内凹、椭圆槽,产品为十字槽时,一冲模为内凹四方槽。 (3)、二冲:一冲之后,冲具整体运行,二冲模移向打模正前方,同时二冲模向前运行,将产品最终成型。之后由后冲棒将胚料推出。 三、热打1、 加热:于加热设备将胚料需成型一端加热至白热状态,依据产品规格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一般 3/4 以下加热 7-10 秒,7 /8-1加热 15 秒左右。 2、成型:将加热后的胚料迅速移至成型机,通过后座,夹模固定,头模冲击胚料,加以成型。可以根据胚料的长度调整后座的距离。 3、束杆:于

    6、束杆机上利用挤压将产品缩杆。热打也称红打。四、螺帽成型:(一)、作业流程: 1、切断:由内刀模(410)与剪切刀(301)配合,将线材切成所需胚料。2、一冲:由前冲模(111)、冲程模(411)、后冲棒(211) 配 合 , 将 变 形 不平 的 切 断 胚料加以整形,并由后冲棒(211)将胚料推出。 3、二冲:运转夹(611)将胚料从一冲夹至二冲,由前冲模(112)、冲程模(412)、后冲棒( 412)配合,更进一步将胚料整形,并加强第一冲的压平与饱角作用,之后由后冲棒(212)将胚料推出。4、三冲:运转夹(612)将胚料从二冲夹至三冲,由前冲模(113)、冲程模(413)、后冲棒(213)

    7、 配 合 , 再 次 挤 压 胚 料 , 以 使 下 冲 能 完 全 成 型 , 之 后 由 后 冲 棒( 213)将胚料推出。 5、四冲:运转夹(613)将胚料从三冲夹至四冲,由前冲模(114)、冲程模(414)、后冲棒(214)配合,将螺帽完全成型,并藉控制铁屑厚度来调整螺帽的厚度,之后由后冲棒(214)将胚料推出。6、五冲:运转夹(614)将胚料从四冲夹至五冲,由前冲模(1 19)、脱料盘(507)配合,将成型完全的胚料冲孔,并使冲断的铁屑进入打孔模下仁,而最 终 完 成 螺 帽 的 成 型 。 螺帽的头部标记在此过程形成。螺丝生产工艺(五) -辗牙一、目的:将已成型的半成品辗制或攻丝以

    8、达到所需的螺纹。实用上针对螺栓(螺丝)称为辗牙,牙条称为滚牙,螺帽称为攻牙。二、辗牙:辗牙即是将一块牙板固定,另 一 块 活 动 牙 板 带 动 产 品 移 动 ,利用挤压使产品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螺纹。三、攻牙:攻牙即是将已成型之螺帽,利用丝攻攻丝,形成所需螺纹。四、滚牙:滚牙是以两个相对应的螺丝滚轮,正向转动,利用挤压使产品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螺纹。滚牙通常用于牙条。螺丝生产工艺(六) -热处理 一、热处理方式:根据对象及目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热处理方式。 调质钢:淬火后高温回火(500-650) 弹簧钢:淬火后中温回火(420-520) 渗碳钢:渗碳后淬火再低温回火(150-250) 低

    9、碳和中碳(合金)钢淬成马氏体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其一般规律是强度下降,而塑性 、 韧 性 上 升 。 但 由于 低 、 中 碳 钢 中 含 碳 量 不 同 , 回 火 温 度 对 其 影 响 程 度 不 同 。 所 以 为 了 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可分别采取以下途径:(1)、选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进行低温 250以下回火,以获得低碳马氏体。为了提高这类钢的表面耐磨性,只有提高各面层的含碳量,即进行表面渗碳,一 般 称 为 渗 碳 结 构 钢。 (2)、采取含碳较高的中碳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 ) 回 火 ( 即 所谓 调 质 处 理 ) ,使其能在高塑性情况下,保持足够的

    10、强度,一般称这类钢为调质钢。如果希望获得高强度,而 宁 肯 降 低 塑 性 及 韧 性 , 对 含 碳 量 较 低 的 含金 调 质 可 采 取 低 温 回 火 , 则 得 到 所 谓 “超高强度钢”。(3)、含碳量介于中碳和高碳之间的钢种(如 60,70 钢)以及一些高碳钢(如 80,90 钢),如果用于制造弹簧,为了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则采用淬火后中温回火。 (4)、脱碳:指黑色金属材料(钢)表面碳的损耗。热处理后会有脱碳现象,轻微脱碳是允许的,脱碳层深度影响表面硬度。脱碳层越深,表面硬度值越小。具体检测依据 GB3098.1 二、作业流程: 退火(珠光体型钢) 1、预热

    11、处理:正火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 (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 火 后 , 钢 材 具 有 等 轴 状 细 晶 粒 。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 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3、回火:(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 400-500 左 右 进 行高 温 回 火 , 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的发生。(2)、若要求零件具有特别高的强度,则在 200左右回火,得到中碳回火马氏体组织。 (

    12、二)、弹簧钢: 1、淬火:于 830-870进行油淬火。 2、回火:于 420-520左右进行回火,获得回火屈氏体组织。 (三)、渗碳钢: 1、渗碳:化学热处理的一种,指在一定温度下,在含有某种化学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向钢件表面渗入 C 元素。分预热(850 ) 渗碳(890)扩散(840)过程2、淬火:碳素和低合金渗碳钢,一般采用直接淬火或一次淬火。3、回火:低温回火以消除内应力,并提高渗碳层的强度及韧性。螺丝生产工艺(七) -表面处理一、表面处理种类:表面处理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过程,其目的是赋以制品表面美观、防腐蚀的效果,进行的表面处理方法都归结于以下几种方法: 1、电

    13、镀: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把煮黑( 发 蓝 ) 、磷化等也包括其中。2、热浸镀锌: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 510的溶化锌的镀槽内完成。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热浸镀铝是一个类似的过程。3、机械镀:通过镀层金属的微粒来冲击产品表面,并将涂层冷焊到产品的表面上。二、品质控制:电镀的质量以其耐腐蚀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其次是外观。耐腐蚀能力即是模仿产品工作环境 , 设 置 为 试 验 条 件 , 对 其 加 以 腐 蚀 试 验 。 电 镀 产 品

    14、 的 质 量 从 以下 方 面 加 以 控 制 :1、外观:制品表面不允许有局部无镀层、烧焦、粗糙、灰暗、起皮、结皮状况和明显条纹,不允许有针孔麻点、黑色镀渣、钝化膜疏松、龟裂、脱落和严重的钝化痕迹。2、镀层厚度:紧固件在腐蚀性大气中的作业寿命与它的镀层厚度成正比。一般建议的经济电镀镀层厚度为 0.00015in0 .0005 in(412um). 热浸镀锌:标准的平均厚度为 54 um(称呼径3/8 为 43 um), 最 小 厚 度为 43 um(称呼径 3/8 为 37 um)。 3、镀层分布:采用不同的沉积方法,镀层在紧固件表面上的聚集方式也不同。电镀时镀层金属不是均匀地沉积在外周边缘

    15、上,转角处获得较厚镀层。在紧固件的螺纹部分,最厚的镀层位于螺纹牙顶,沿着螺纹侧面渐渐变薄,在牙底处沉积最薄,而 热 浸 镀 锌 正 好 相 反 , 较厚的镀层沉积在内转角和螺纹底部,机械镀的镀层金属沉积倾向与热浸镀相同,但是更为光滑而且在整个表面上厚度要均匀得多。4、氢脆:紧固件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尤其在镀前的酸洗和碱洗以及随后的电镀过程中,表面吸收了氢 原 子 , 沉积的金属镀层然后俘获氢。当 紧 固 件 拧 紧时 , 氢 朝 着 应 力 最 集 中 的 部 分 转 够 , 引起压力增高到超过基体金属的强度并产生微小的表面破裂。氢特别活动并很快渗入到新形成的 裂 隙 中 去 。 这 种 压

    16、力 -破裂-渗 入 的 循 环 一 直 继 续 到 紧 固 件 断 裂 。 通 常 发 生 在 第 一 次 应 力 应 用 后 的 几 个小 时 之 内 。 为了消除氢脆的威胁,紧固件要在镀后尽可能快地加热烘焙,以使氢从镀层中渗出,烘焙通常在 375-4000F(1 76-190 ) 进 行 3-24 小时。由于机械镀锌是非电解质的,这实际上消除了氢脆的威胁 。另 由 于 工 程 标 准 禁 止 硬度 高 于 HRC35 的紧固件(英制 Gr8,公制 10.9 级以上)热浸镀锌。所以热浸镀的紧固件很少发生氢脆。 5、粘附性:以坚实的刀尖和相当大的压力切下或撬下。如果在刀尖前面,镀层以片状或皮状

    17、剥落,以致露出了基体金属,应认为粘附性不够。螺丝表面缺陷一、打头容易产生之不良现象及原因分析1、偏心:二冲安装不良及调机不当。2、歪头:一冲安装不良及调机不当。3、头部不圆:一冲模的选择不当或一冲成型不够饱满。4、打模裂痕:打模破裂或打模 R 角不当,使打模被二冲撞刮。5、头部双层:一冲成型不良。6、毛边:一冲成型不良、主要是冲棒与冲模孔之间间隙过大或冲棒太短引起。7、裂角:冲针破裂或二冲与打模相不重。8、头部开裂:材质问题,或一冲模使用错误(如打盘头用六角华司头的一冲模),以及润滑油的原因。二、辗牙易产生不良现象及原因分析1、加工裂痕:牙板破旧及调机不当。2、钝尾:调机不当,牙板太旧。3、火烧:两牙板间距偏大,或送料时间不对。4、歪尾:牙板座上之控制螺丝逼得太紧。5、断尾:牙板磨损及调机不当。6、牙山不饱:调机不当7、尾牙未搓至尾尖。8、歪杆:矫正块未矫好。9、牙底粗糙:牙距未调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螺钉生产工艺.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6385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