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63832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十四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其中最主要是肾结核(renal tuberculosis ) 。 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骨关节结核或消化道结核。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病变。结核杆菌自原发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引起肾结核,如未及时治疗,结核杆菌随尿流下行可播散到输尿管、膀胧、尿道致病。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还可以通过前列腺导管、射精管进人生殖系统,引起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翠和攀丸结核,男生殖系统结核也可以经血行直接播散引起(图 54 - - 1 )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病往往在肺结核发生或愈合后 3 一 10 年或更长时间

2、才出现症状。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核病理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进人肾,主要在双侧肾皮质的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丛内,形成多发性微小结核病灶。由于该处血循环丰富,修复力较强,如病人免疫状况良好,感染细菌的数量少或毒力较小,这种早期微小结核病变可以全部自行愈合,临床上常不出现症状,称为病理肾结核。但此期肾结核可以在尿中查到结核杆菌。如果病人免疫能力低下,细菌数量大或毒力较强,肾皮质内的病灶不愈合逐渐扩大,结核杆菌经肾小管达到髓质的肾小管拌处,由于该处血流缓慢、血循环差,易发展为肾髓质结核。病变在肾髓质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孟,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称为临床肾结核。绝大多数为单

3、侧病变。肾结核的早期病变主要是肾皮质内多发性结核结节,是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形成的结核性肉芽组织,中央常为干酪样物质,边缘为纤维组织增生。随着病变发展,病灶浸润逐渐扩大,侵人肾髓质后病变不能自愈,进行性发展,结核结节彼此融合,形成干酪样脓肿,从肾乳头处破入肾盏肾盂形成空洞性溃疡,逐渐扩大蔓延累及全肾。肾盏颈或肾盂出口因纤维化发生狭窄,可形成局限的闭合脓肿或结核性脓肾。结核钙化也是肾结核常见的病理改变,可为散在的钙化斑块,也可为弥漫的全肾钙化。少数病人全肾广泛钙化时,其内混有干酪样物质,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人膀胧,膀胧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

4、转和愈合,膀胧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这种情况称之为“肾自截” ( autonephrectomy ) 。但病灶内仍存有大量活的结核杆菌 ,仍可作为病源复发,不能因症状不明显而予以忽视。输尿管结核表现为粘膜、粘膜下层结核结节、溃疡、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是多发性的。病变修复愈合后,管壁纤维化增粗变硬,管腔呈节段性狭窄,致使尿流下行受阻,引起肾积水,加速肾结核病变发展,肾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甚至发展成为结核性脓肾,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狭窄多见于输尿管膀肤连接部,其次为肾孟输尿管连接处,中段者较少见。膀胧结核起初为粘膜充血、水肿,散在结核结节形成,病变常从病侧输尿管口周围开始

5、,逐渐扩散至膀胧的其他处。结核结节可互相融合形成溃疡、肉芽肿,有时深达肌层。病变愈合致使膀胧壁广泛纤维化和瘫痕收缩,使膀胧壁失去伸张能力,膀胧容量显著减少(不足 50 ml ) ,称为挛缩膀胧( contractcd bladder ) 。膀胧结核病变及挛缩膀肤常可致健侧输尿管口狭窄或闭合不全,膀肤内压升高,导致肾盂尿液梗阻或膀耽尿液反流,引起对侧肾积水。挛缩膀胧和对侧肾积水都是肾结核常见的晚期并发症。膀胧壁结核溃疡向深层侵及,偶可穿透膀耽壁与邻近器官形成痰,如结核性膀肤阴道痰或膀胧直肠痰。尿道结核主要发生于男性,常为前列腺、精囊结核形成空洞破坏后尿道所致,少数为膀肤结核蔓延引起。其病理改变主

6、要是结核性溃疡、纤维化导致尿道狭窄,引起排尿困难,加剧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肾结核常发生于 20 一 40 岁的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儿童和老人发病较少,儿童发病多在 10 岁以上,婴幼儿罕见。约 90 为单侧性。肾结核症状取决于肾病变范围及输尿管、膀胧继发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 肾结核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只是尿检查有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呈酸性,尿中可能发现结核杆菌。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下列典型的临床表现。 1 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典型症状之一。尿频往往最早出现,常是病人就诊时的主诉。最初是因含有结核杆菌的脓尿刺激膀肤粘膜引起,以后当结核病变侵及膀胧壁,发生结核性膀胧炎及

7、溃疡,尿频加剧,并伴有尿急、尿痛。晚期膀耽发生挛缩,容量显著缩小,尿频更加严重,每日排尿次数达数十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 2 血尿( hemat 盯 ia )是肾结核的重要症状,常为终末血尿。主因是结核性膀肤炎及溃疡,在排尿终末膀肤收缩时出血所致。少数肾结核因病变侵及血管,也可以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出血严重时,血块通过输尿管偶可引起肾绞痛。肾结核的血尿常在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发生以后出现,但也有以血尿为初发症状者。 3 脓尿( pyuria )是肾结核的常见症状。 肾结核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脓尿,严重者尿如洗米水样,内含有干酪样碎屑或絮状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也可以出现脓血尿或脓尿中混有血

8、丝。 4 腰痛和肿块肾结核虽然主要病变在肾,但一般无明显腰痛。仅少数肾结核病变破坏严重和梗阻,发生结核性脓肾或继发肾周感染,或输尿管被血块、干酪样物质堵塞时,可引起腰部钝痛或绞痛。较大肾积脓或对侧巨大肾积水时,腰部可触及肿块。 5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肾结核男性病人中约有 50 一 70 合并生殖系统结核。虽然病变主要从前列腺、精囊开始,但临床上表现最明显是附翠结核,附肇可触及不规则硬块。输精管结核病变时,变得粗硬并呈“串珠”样改变。 6 全身症状肾结核病人的全身症状常不明显。晚期肾结核或合并其他器官活动结核时,可以有发热、盗汗、消瘦、贫血、虚弱,食欲不振和血沉快等典型结核症状。严重双肾结核或肾结

9、核对侧肾积水时,可出现贫血、浮肿、恶心、呕吐、少尿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甚至突然发生无尿。诊断肾结核是慢性膀肤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凡是无明显原因的慢性膀耽炎,症状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伴有终末血尿;尤其青壮年男性有慢性膀胧炎症状,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附肇有硬结或伴阴囊慢性窦道者,应考虑有肾结核的可能。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1 尿液检查尿呈酸性,尿蛋白阳性,有较多红细胞和白细胞。尿沉淀涂片抗酸染色约 50 纬一 70 写的病例可找到抗酸杆菌,以清晨第一次尿液检查阳性率最高,至少连续检查三次。若找到抗酸杆菌,不应作为诊断肾结核的唯一依据,因包皮垢杆菌、枯草杆菌也是抗酸杆菌,

10、易和结核杆菌混淆。尿结核杆菌培养时间较长( 4 一 8 周)但可靠,阳性率可达 90 % ,这对肾结核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2 影像学诊断包括 B 超、 X 线、 CT 及 MRI 等检查。对确诊肾结核,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B 超简单易行,对于中晚期病例可初步确定病变部位,常显示病肾结构紊乱,有钙化则显示强回声, B 超也较容易发现对侧肾积水及膀肤有无挛缩。 X 线检查泌尿系统平片( KUB )可能见到病肾局灶或斑点状钙化影或全肾广泛钙化。局限的钙化灶应与肾结石鉴别。静脉尿路造影( IVU )可以了解分侧肾功能、病变程度与范围,对肾结核治疗方案的选择必不可少。早期表现为肾

11、盏边缘不光滑如虫蛀状,随着病变进展,肾盏失去杯形,不规则扩大或模糊变形。若肾盏颈纤维化狭窄或完全闭塞时,可见空洞充盈不全或完全不显影。肾结核广泛破坏肾功能丧失时,病肾表现为“无功能” ,不能显示出典型的结核破坏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如果尿内找见结核杆菌,静脉尿路造影一侧肾正常,另一侧“无功能”未显影,虽造影不能显示典型的结核性破坏病变,也可以确诊肾结核。逆行尿路造影可以显示病肾空洞性破坏,输尿管僵硬,管腔节段性狭窄且边缘不整(图 54 一 2 , 3 , 4 ) 。 CT 和 MRI CT 对中晚期肾结核能清楚地显示扩大的肾盏肾盂、皮质空洞及钙化灶,三维成像还可以显示输尿管全长病变。 MRI

12、水成像对诊断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有独到之处。在双肾结核或肾结核对侧肾积水,静脉尿路造影显影不良时, CT 、 MRI 有助于确定诊断。 3 膀胧镜检查可见膀胧粘膜充血、水肿、浅黄色结核结节、结核性溃疡、肉芽肿及瘫痕等病变,以膀胧三角区和患侧输尿管口周围较为明显。结核性肉芽肿易误诊为肿瘤,必要时取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患侧输尿管口可呈“洞穴”状,有时可见混浊尿液喷 出。膀胧挛缩容量小于 50 ml 或有急性膀肤炎时,不宜作膀胧镜检查。延误肾结核的诊断,临床上常见有下列两种情况:其一是满足于膀胧炎的诊治,长时间使用一般抗感染药物而疗效不佳时,却未进一步追查引起膀胧炎的原因。其二是发现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尤

13、其附攀结核,而不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结核常与肾结核同时存在,未作尿检查和尿找抗酸杆菌检查,有时还应作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鉴别诊断肾结核主要需与非特异性膀胧炎和泌尿系统其他引起血尿的疾病进行鉴别。肾结核引起的结核性膀肮炎,症状常以尿频开始,膀肮刺激症状长期存在并进行性加重,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非特异性膀胧炎主要系大肠杆菌感染,多见于女性,发病突然,开始即有显著的尿频、尿急、尿痛,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程短促,但易反复发作。肾结核的血尿特点是常在膀胧刺激症状存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以终末血尿多见,这和泌尿系统其他疾病引起血尿不同。泌尿系肿瘤引起的血尿常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

14、血尿常伴有肾绞痛;膀肌结石引起的血尿,排尿有时尿线突然中断,并伴尿道内剧烈疼痛。非特异性膀胧炎的血尿主要在急性阶段出现,血尿常与膀胧刺激症状同时发生。但最主要是肾结核的尿中可以找见抗酸杆菌或尿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而其他疾病的尿中不会发现。治疗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治疗时应注意全身治疗,包括营养、休息、环境、避免劳累等。临床肾结核是进行性破坏性病变,不经治疗不能自愈,在有效抗结核药物问世之前,死亡率很高,主要治疗手段是作肾切除。随着链霉素( StrePtomycin ) 、异烟肼( isoniazid ) 、利福平( rifampicin ) 、吡嗪酰胺( pyrazinamide )等抗结

15、核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后,对肾结核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肾结核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全身和病肾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肾结核,如尿中有结核杆菌而影像学上肾盏、肾孟无明显改变,或仅见一、两个肾盏呈不规则虫蛀状,在正确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多能治愈。抗结核药物种类很多,首选药物有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杀菌药物,其他如乙胺丁醇、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抑菌药为二线药物。目前常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法:吡嗪酰胺 1 . 0 一 1 . 59 / d ( 2 个月为限,避免肝毒性) , 异烟肼 300 mg / d ,利福平 600 mg / d ,维生素 C 1 .

16、09 / d ,维生素氏 60 mg / d 顿服,睡前服药同时喝牛奶,有助于耐受药物。如果膀胧病变广泛,膀耽刺激症状严重,头 2 个月可加用肌注链霉素(需作皮试) 1 . 09 / d ,服用吡嗪酰胺 2 个月后改用乙胺丁醇 1 . 09 / d 。因抗结核药物多数有肝毒性,服药期间应同时服用保肝药物,并定期检查肝功能。链霉素对第珊脑神经有损害,影响听力,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药物治疗最好用三种药物联合服用的方法,并且药量要充分,疗程要足够长,早期病例用药 6 ? 9 个月,有可能治愈。实践证明,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彻底。治疗中应每月检查尿常规和尿找抗酸杆菌,必要时行静脉尿路造影,以

17、观察治疗效果。连续半年尿中未找见结核杆菌为稳定阴转。 5 年不复发即可认为治愈,但如果有明显膀耽结核或伴有其他器官结核,随诊时间需延长至 10 一 20 年或更长。 2 手术治疗凡药物治疗 6 一 9 个月无效,肾结核破坏严重者,应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行手术治疗。肾切除术前抗结核治疗不应少于 2 周。 ( 1 )肾切除术:肾结核破坏严重,而对侧肾正常,应切除患肾。双侧肾结核一侧广泛破坏呈“无功能”状态,另一侧病变较轻,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择期切除严重的一侧患肾。 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如果积水肾功能代偿不良,应先引流肾积水,保护肾功能,待肾功能好转后再切除无功能的患肾。 ( 2 )保留肾组织

18、的肾结核手术:如肾部分切除术,适用病灶局限于肾的一极;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局限于肾实质表面闭合性的结核性脓肿,与肾集合系统不相通。上述结核病变经抗结核药物治疗 3 一 6 个月无好转,可考虑作此类手术。近年这类手术已很少采用。 ( 3 )解除输尿管狭窄的手术:输尿管结核病变致使管腔狭窄引起肾积水,如肾结核病变较轻,功能良好,狭窄较局限,狭窄位于中上段者,可以切除狭窄段,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狭窄靠近膀胧者,则施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胧吻合术,放置双 J 形输尿管支架引流管,术后 1 ? 2 个月拔除。 ( 4 )挛缩膀胧的手术治疗:肾结核并发挛缩膀耽,在患肾切除及杭结核治疗 3 一 6 个月,待膀脱结核完全愈合后,对侧肾正常、无结核性尿道狭窄的病人,可行肠膀耽扩大术。挛缩膀肤的男性病人往往有前列腺、精囊结核引起后尿道狭窄,不宜行肠膀胧扩大术,尤其并发对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明显者,为了改善和保护积水肾仅有的功能,应施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或回肠膀胧或肾造口这类尿流改道术。 (图 54 一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