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635269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中国历代帝王年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 頁 共 110 頁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秦西元前 221 年至西元前 206 年秦朝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建立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統一後,嬴政自稱始皇帝,都咸陽。統治地區:東、南至海;西至今甘肅、四川;西南至雲南、廣西;北至朔山;東北至遼東。秦子嬰元年(西元前 206年) ,子嬰降,秦亡。共歷三主,十五年。秦始皇帝 嬴政父秦莊襄王嬴異人,母趙氏。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西元前 259 年)正月生於趙國首都邯鄲。莊襄王三年(西元前 247 年)五月,莊襄王死,嬴政即位。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 221 年)嬴政並天下,自號始皇帝,令紀

2、年以十月為歲首。三十七年(西元前 210 年)十月,始皇出遊南方;十一月北還至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境)病;七月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縣境) ,終年五十歲。九月葬於驪山(今陝西臨潼縣東五公里處) 。始皇 二十六年 庚辰 西元前 221 年始皇 三十七年 辛卯 西元前 210 年秦二世皇帝 嬴胡亥父秦始皇,母胡姬。始皇十七年(西元前 230 年)生。始皇二十餘子中,胡亥最小。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胡亥從始皇出遊南方,七月始皇病死途中,八月胡亥即位。秦二世三年(西元前 207 年) ,胡亥被趙高迫使自殺,終年二十四歲。以平民之禮葬于宜春苑中(今陝西長安縣南) 。二世 元年 壬辰 西元前 209 年二世

3、 三年 甲午 西元前 207 年秦王 嬴嬰秦始皇孫,扶蘇子,又名子嬰。胡亥死後,趙高立子嬰為秦王。子嬰計殺趙高後,為秦王四十六日。元年十月投降劉邦,十二月被項羽殺。秦亡。秦王子嬰 元年 乙未 西元前 206 年漢西元前 206 年至西元 220 年西漢(前漢)西元前 206 年至西元 25 年漢高帝元年(西元前 206 年)劉邦滅秦,項羽封劉邦為漢王。漢高帝五年(西元前202 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 ,史稱西漢或前漢。統治地區:東、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2 頁 共 110 頁南至海;西至巴爾喀什湖、費爾幹盆地、蔥嶺;西南至雲南、廣西、及越南的北、中部;北至大漠;東北迤至朝

4、鮮半島。漢少帝孺子嬰初始元年(西元 8 年)外戚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新皇帝地皇四年(西元 23 年)王莽被推翻,劉玄稱帝,建元更始。更始三年(西元 25 年)劉玄被赤眉軍所殺,西漢滅亡。西漢共歷二百三十一年,十四主(包括項羽統治時代和王莽、劉玄稱帝年代) 。漢高帝 劉邦父劉執嘉,母王含始。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元前 256 年)生,小名季。妻呂雉,即呂后。漢高帝元年十月,劉邦軍至霸上(今陝西西安市東) ,秦王子嬰投降。漢高帝五年(西元前 202 年)十二月項羽自刎於烏江,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結束。同年二月劉邦即位稱帝,定都洛陽,五月遷都長安(今西安市西北) 。漢高帝十二年(西元前 195 年)四月

5、死,終年六十二歲。廟號高祖,諡號高皇帝。五月葬於長陵(今陝西咸陽市東 35 里處) 。高帝 元年 乙未 西元前 206 年高帝 十二年 丙午 西元前 195 年漢惠帝 劉盈漢高帝嫡長子,母呂雉。秦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 210 年)生。漢高帝十二年(西元前 195 年)即皇帝位元,呂后代理朝政。漢惠帝七年(西元前 188 年)五月死,終年二十三歲。諡號孝惠皇帝,葬安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惠帝 元年 丁未 西元前 194 年惠帝 七年 癸丑 西元前 188 年漢高后 呂雉山陽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公之女,高帝皇后。秦始皇六年(西元前 241 年)生。惠帝七年(西元前 188 年)惠帝死,劉恭即

6、皇帝位,是為少帝。呂后臨朝稱制,號令全出於呂后。漢高后四年(西元前 184 年) ,少帝因出怨言被呂后廢殺。立劉義為帝,改名弘,是為後少帝,呂后仍制天下。漢高后八年(西元前 180 年)七月死,終年六十二歲,與高帝合葬。高后 元年 甲寅 西元前 187 年高后 八年 辛酉 西元前 180 年漢文帝 劉恒漢高帝第五子,母薄氏。漢高帝五年(西元前 202 年)生。漢高后八年(西元前 180年)七月,呂后死,諸呂欲為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智奪呂氏軍權,一舉消滅諸呂,眾議立代王劉恒為帝,遂即位。漢文帝後元七年(西元前 157 年)六月死,終年四十六歲。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葬霸陵(今長安縣東) 。前

7、元 元年 壬戌 西元前 179 年前元 十六年 丁丑 西元前 164 年後元 元年 戊寅 西元前 163 年後元 七年 甲申 西元前 157 年漢景帝 劉啟漢文帝第四子,母竇氏。漢惠帝七年(西元前 188 年)生。漢文帝後元七年(西元前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3 頁 共 110 頁157 年)六月即皇帝位。漢景帝後元三年(西元前 141 年)正月死,終年四十八歲。諡號孝景皇帝,葬陽陵(今陝西高陵縣西南) 。前元 元年 乙酉 西元前 156 年前元 七年 辛卯 西元前 150 年中元 元年 壬辰 西元前 149 年中元 六年 丁酉 西元前 144 年後元 元年 戊戌 西元前 143 年後元 三年 庚

8、子 西元前 141 年漢武帝 劉徹漢景帝第九子,母王氏。漢景帝前元元年(西元前 156 年)生。漢景帝後元三年(西元前 141 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定年號為建元,帝王年號自此開始。太初元年(西元前104 年)漢武帝改秦曆,以正月為歲首。後元二年(西元前 87 年)漢武帝死,終年七十歲。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葬茂陵(今陝西興平縣東北) 。建元 元年 辛丑 西元前 140 年建元 六年 丙午 西元前 135 年元光 元年 丁未 西元前 134 年元光 六年 壬子 西元前 129 年元朔 元年 癸丑 西元前 128 年元朔 六年 戊午 西元前 123 年元狩 元年 己未 西元前 122 年元狩

9、六年 甲子 西元前 117 年元鼎 元年 乙丑 西元前 116 年元鼎 六年 庚午 西元前 111 年元封 元年 辛未 西元前 110 年元封 六年 丙子 西元前 105 年太初 元年 丁丑 西元前 104 年太初 四年 庚辰 西元前 101 年天漢 元年 辛巳 西元前 100 年天漢 四年 甲申 西元前 97 年太始 元年 乙酉 西元前 96 年太始 四年 戊子 西元前 93 年征和 元年 己丑 西元前 92 年征和 四年 壬辰 西元前 89 年後元 元年 癸巳 西元前 88 年後元 二年 甲午 西元前 87 年漢昭帝 劉弗陵漢武帝少子,母趙氏。漢武帝太始三年(西元前 94 年)生。漢武帝後

10、元二年(西元前87 年)即位,漢昭帝元平元年(西元前 74 年)死,終年二十一歲。諡號孝昭皇帝,葬平陵(今陝西興平縣東北) 。始元 元年 乙未 西元前 86 年始元 七年 辛丑 西元前 80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4 頁 共 110 頁元鳳 元年 辛丑 西元前 80 年元鳳 六年 丙午 西元前 75 年元平 元年 丁未 西元前 74 年漢宣帝 劉詢漢武帝曾孫,父劉進,母王翁須。漢武帝征和二年(西元前 91 年)生。漢昭帝元平元年(西元前 74 年)昭帝死,武帝孫劉賀為帝。賀即位後淫戲無度,在位 27 天被廢,劉詢即皇帝位。漢宣帝黃龍元年(西元前 49 年)死,終年四十三歲。廟號中宗,諡號孝宣皇

11、帝,葬杜陵(今陝西西安市東南) 。本始 元年 戊申 西元前 73 年本始 四年 辛亥 西元前 70 年地節 元年 壬子 西元前 69 年地節 四年 乙卯 西元前 66 年元康 元年 丙辰 西元前 65 年元康 五年 庚申 西元前 61 年神爵 元年 庚申 西元前 61 年神爵 四年 癸亥 西元前 58 年五鳳 元年 甲子 西元前 57 年五鳳 四年 丁卯 西元前 54 年甘露 元年 戊辰 西元前 53 年甘露 四年 辛未 西元前 50 年黃龍 元年 壬申 西元前 49 年漢元帝 劉奭漢宣帝長子,母許平君。漢昭帝元鳳六年(西元前 75 年)生於民間。漢宣帝黃龍元年(西元前 49 年)即皇帝位。漢

12、元帝竟寧元年(西元前 33 年)死,終年四十四歲。廟號高宗,諡號孝元皇帝,葬渭陵(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初元 元年 癸酉 西元前 48 年初元 五年 丁丑 西元前 44 年永光 元年 戊寅 西元前 43 年永光 五年 壬午 西元前 39 年建昭 元年 癸未 西元前 38 年建昭 五年 丁亥 西元前 34 年竟寧 元年 戊子 西元前 33 年漢成帝 劉驁漢元帝長子,母王政君(王莽姑母) 。漢宣帝甘露三年(西元前 51 年)生。漢元帝竟寧元年(西元前 33 年)即皇帝位。漢成帝綏和二年(西元前 7 年)死,終年四十五歲。諡號孝成皇帝,葬延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 。建始 元年 己丑 西元前 32 年

13、建始 五年 癸巳 西元前 28 年河平 元年 癸巳 西元前 28 年河平 四年 丙申 西元前 25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5 頁 共 110 頁陽朔 元年 丁酉 西元前 24 年陽朔 四年 庚子 西元前 21 年鴻嘉 元年 辛丑 西元前 20 年鴻嘉 四年 甲辰 西元前 17 年永始 元年 乙巳 西元前 16 年永始 四年 戊申 西元前 13 年元延 元年 己酉 西元前 12 年元延 四年 壬子 西元前 9 年綏和 元年 癸丑 西元前 8 年綏和 二年 甲寅 西元前 7 年漢哀帝 劉欣漢元帝庶孫,漢成帝弟定陶恭王劉康之子,母丁氏。漢成帝河平三年(西元前 26 年)生。綏和二年(西元前 7 年)

14、即皇帝位。漢哀帝元壽二年(西元前 1 年)死,終年二十六歲。諡號孝哀皇帝,葬義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 。建平 元年 乙卯 西元前 6 年建平 二年 丙辰 西元前 5 年太初元將 元年 丙辰 西元前 5 年建平 三年 丁巳 西元前 5 年建平 四年 戊午 西元前 3 年元壽 元年 己未 西元前 2 年元壽 二年 庚申 西元前 1 年漢平帝 劉衎漢元帝庶孫,中山王劉興子,母衛氏。漢成帝元延四年(西元前 9 年)生。漢哀帝元壽二年(西元前 1 年)即皇帝位,王太皇太后臨朝,大司馬王莽秉政。漢平帝元始五年(西元 5 年)被王莽毒死,終年十四歲。廟號元宗,諡號孝平皇帝,葬康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 。元始

15、 元年 辛酉 西元 1 年元始 五年 乙丑 西元 5 年漢少帝 孺子劉嬰漢宣帝玄孫,廣戚侯劉顯子,漢平帝元始五年(西元 5 年)生。漢平帝元始五年(西元 5 年)王莽毒死漢平帝,次年立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由王莽攝政。漢少帝孺子嬰初始元年(西元 8 年)被王莽廢。漢更始帝更始三年(西元 25 年)被方望等立為天子,同年被漢更始帝擊破殺死,終年二十一歲。居攝 元年 丙寅 西元 6 年居攝 三年 戊辰 西元 8 年初始 元年 戊辰 西元 8 年新皇帝 王莽漢元帝初元四年(西元前 45 年)生。父王曼早死,姑母(漢元帝皇后)將王莽和其母養於東宮。漢少帝孺子嬰初始元年(西元 8 年)王莽廢漢稱帝,國號新

16、,改長安為常安。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6 頁 共 110 頁漢更始帝更始元年(西元 23 年)起義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終年六十八歲。始建國 元年 己巳 西元 9 年始建國 五年 癸酉 西元 13 年天鳳 元年 甲戌 西元 14 年天鳳 六年 己卯 西元 19 年地皇 元年 庚辰 西元 20 年地皇 四年 癸未 西元 23 年漢更始帝 劉玄漢光武帝族兄,父劉子張,母何氏。新皇帝地皇四年(西元 23 年)即皇帝位,都洛陽,建元更始。更始二年(西元 24 年)遷都長安。更始三年(西元 25 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單騎逃走,十月投降赤眉軍,十二月被勒死。劉秀即位後封其為淮陽王,並將其葬霸陵(今陝

17、西長安縣東) 。更始 元年 癸未 西元 23 年更始 三年 乙酉 西元 25 年東漢(後漢)西元 25 年至西元 220 年東漢是西漢遠支皇族劉秀于西漢更始三年(西元 25 年)建立的全國統一政權,都洛陽,史稱東漢或後漢,是西漢政權的繼續。漢獻帝延康元年(西元 220 年)為魏曹丕所代,東漢亡。共歷一百九十六年,十二主。漢光武帝 劉秀漢高帝九世孫,父劉欽,母樊嫻都。漢哀帝建平元年(西元前 6 年)生。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西元 25 年)即位,定都洛陽,並改洛陽為雒陽。建武十二年(西元 36 年)統一全國。漢光武帝中元二年(西元 57 年)死,終年六十三歲。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葬原陵(今河南省

18、孟津縣內) 。建武 元年 乙酉 西元 25 年建武 三十二年 丙辰 西元 56 年中元 元年 丙辰 西元 56 年中元 二年 丁巳 西元 57 年漢明帝 劉莊漢光武帝第四子,母陰麗華,漢光武帝建武四年(西元 28 年)生。中元二年(西元57 年)即位。漢明帝永平十八年(西元 75 年)死,終年四十八歲。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顯節陵(今洛陽市東南) 。永平 元年 戊午 西元 58 年永平 十八年 乙亥 西元 75 年漢章帝 劉炟漢明帝第五子,母賈氏。漢明帝永平元年(西元 58 年)生。永平十八年(西元 75 年)即位。漢章帝章和二年(西元 88 年)死,終年三十一歲。廟號肅宗,諡號孝章皇帝,

19、葬敬陵(今洛陽市東南) 。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7 頁 共 110 頁建初 元年 丙子 西元 76 年建初 九年 甲申 西元 84 年元和 元年 甲申 西元 84 年元和 四年 丁亥 西元 87 年章和 元年 丁亥 西元 87 年章和 二年 戊子 西元 88 年漢和帝 劉肇漢章帝第四子,母梁氏,養母竇太后。漢章帝建初四年(西元 79 年)生。章和二年(西元 88 年)即位。竇太后臨朝稱制,漢和帝永元四年(西元 92 年)親理朝政。元興元年(西元 105 年)死,終年二十七歲。廟號穆宗,諡號孝和皇帝,葬慎陵(今洛陽市東) 。永元 元年 己丑 西元 89 年永元 十七年 己巳 西元 105 年元興

20、元年 己巳 西元 105 年漢殤帝 劉隆漢和帝子,養於民間。漢和帝元興元年(西元 105 年)生。同年和帝死,立為帝,鄧皇后主持朝政。次年死,終年兩歲,葬康陵(在慎陵中) 。延平 元年 丙午 西元 106 年漢安帝 劉祜漢章帝孫,父清河王劉慶,母左小娥。漢和帝永元六年(西元 94 年)生。漢殤帝延平元年(西元 106 年)鄧太后立為帝,太后臨朝。漢安帝延光四年(西元 125 年)死,終年三十二歲。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葬恭陵(今洛陽市東) 。永初 元年 丁未 西元 107 年永初 七年 癸丑 西元 113 年元初 元年 甲寅 西元 114 年元初 七年 庚申 西元 120 年永寧 元年 庚申

21、 西元 120 年永寧 二年 辛酉 西元 121 年建光 元年 辛酉 西元 121 年建光 二年 壬戌 西元 122 年延光 元年 壬戌 西元 122 年延光 四年 乙丑 西元 125 年漢順帝 劉保漢安帝子,母李氏。漢安帝元初二年(西元 115 年)生。延光四年(西元 125 年)即位。漢順帝建康元年(西元 144 年)死,終年三十歲。廟號敬宗,諡號孝順皇帝,葬憲陵(今洛陽市西) 。永建 元年 丙寅 西元 126 年永建 七年 壬申 西元 132 年陽嘉 元年 壬申 西元 132 年陽嘉 四年 乙亥 西元 135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8 頁 共 110 頁永和 元年 丙子 西元 136 年

22、永和 六年 辛巳 西元 141 年漢安 元年 壬申 西元 142 年漢安 三年 甲申 西元 144 年建康 元年 甲申 西元 144 年漢沖帝 劉炳漢順帝子,母虞氏,漢順帝漢安二年(西元 143 年)生,次年即皇帝位,由梁太后臨朝主持政事。漢沖帝永嘉元年(西元 145 年)死,終年三歲。諡號孝沖皇帝,葬懷陵(今洛陽市西) 。永嘉 元年 乙酉 西元 145 年漢質帝 劉纘漢章帝玄孫,渤海王劉鴻子,母陳氏。漢順帝永和三年(西元 138 年)生。漢沖帝永嘉元年(西元 145 年)被立為皇帝。漢質帝本初元年(西元 146 年)被毒死,終年九歲。諡號孝質皇帝,葬靜陵(今洛陽市東南) 。本初 元年 丙戌

23、西元 146 年漢桓帝 劉志漢章帝曾孫,蠡吾侯劉翼子,母匽明。漢順帝陽嘉元年(西元 132 年)生。漢質帝本初元年(西元 146 年)即皇帝位。漢桓帝永康元年(西元 167 年)死,終年三十六歲。廟號威宗,諡號孝桓皇帝,葬宣陵(今洛陽市東南) 。建和 元年 丁亥 西元 147 年建和 三年 己丑 西元 149 年和平 元年 庚寅 西元 150 年元嘉 元年 辛卯 西元 151 年元嘉 三年 癸巳 西元 153 年永興 元年 癸巳 西元 153 年永興 二年 甲午 西元 154 年永壽 元年 乙未 西元 155 年永壽 四年 戊戌 西元 158 年延熹 元年 戊戌 西元 158 年延熹 十年 丁

24、未 西元 167 年永康 元年 丁未 西元 167 年漢靈帝 劉宏漢章帝玄孫,解瀆亭侯劉萇子,母董氏。漢桓帝永壽二年(西元 156 年)生。漢靈帝建寧元年(西元 168 年)即皇帝位。漢靈帝中平六年(西元 189 年)死,終年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葬文陵(今洛陽市西北) 。建寧 元年 戊申 西元 168 年建寧 五年 壬子 西元 172 年熹平 元年 壬子 西元 172 年熹平 七年 戊午 西元 178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9 頁 共 110 頁光和 元年 戊午 西元 178 年光和 七年 甲子 西元 184 年中平 元年 甲子 西元 184 年中平 六年 己巳 西元 189 年漢少帝 劉

25、辨漢靈帝子,母何皇后。漢靈帝熹平五年(西元 176 年)生。漢靈帝中平六年(西元189 年)即皇帝位。同年被董卓所廢。漢獻帝初平元年(西元 190 年)被毒死,終年十五歲。諡號少帝。光熹 元年 己巳 西元 189 年昭寧 元年 己巳 西元 189 年漢獻帝 劉協漢靈帝子,母王氏。漢靈帝光和四年(西元 181 年)生。漢少帝昭寧元年(西元 189年)即皇帝位。漢獻帝延康元年(西元 220 年)被迫禪位曹丕,東漢亡。魏明帝青龍二年(西元 234 年)死,終年五十四歲。諡號孝獻皇帝,葬禪陵(今河南修武縣北) 。永漢 元年 己巳 西元 189 年初平 元年 庚午 西元 190 年初平 四年 癸酉 西元

26、 193 年興平 元年 甲戌 西元 194 年興平 二年 乙亥 西元 195 年建安 元年 丙子 西元 196 年建安 二十五年 庚子 西元 220 年延康 元年 庚子 西元 220 年三國西元 220 年至西元 280 年三國是指自漢獻帝延康元年(西元 220 年)曹丕廢漢稱帝建魏起,至西晉武帝咸寧六年(西元 280 年)晉滅吳統一中國期間,出現的魏、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三國共歷六十一年。曹魏西元 220 年至西元 265 年曹操是魏國的奠基者,諡號魏武帝。漢獻帝延康元年(西元 220 年)曹丕廢漢正式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史稱曹魏。統治地區有今淮河兩岸以上的中原地區;秦嶺以北的關中

27、、隴右、河西地區;西包括新疆;東至朝鮮半島西北部。魏元帝咸熙二年(西元 265 年)司馬炎廢魏建晉,魏亡。共歷五帝,四十六年。魏文帝 曹丕曹操次子,母卞氏。漢靈帝中平四年(西元 187 年)生。漢獻帝延康元年(西元 220年)即皇帝位。魏文帝黃初七年(西元 226 年)死,終年四十歲。廟號世祖,諡號文皇帝,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0 頁 共 110 頁葬首陽陵(今河南偃師西北之首陽山) 。黃初 元年 庚子 西元 220 年黃初 七年 丙午 西元 226 年魏明帝 曹叡魏文帝長子,母甄氏。漢獻帝建安十年(西元 205 年)生。魏文帝黃初七年(西元226 年)即皇帝位。魏明帝景初三年(西元 239

28、年)死,終年三十五歲。廟號烈祖,諡號明皇帝,葬高平陵(今河南洛陽市南) 。太和 元年 丁未 西元 227 年太和 七年 癸丑 西元 233 年青龍 元年 癸丑 西元 233 年青龍 五年 丁巳 西元 237 年景初 元年 丁巳 西元 237 年景初 三年 己未 西元 239 年魏齊王 曹芳曹操曾孫,魏明帝養子,父曹楷。魏明帝太和六年(西元 232 年)生。景初三年(西元 239 年)即皇帝位。魏齊王嘉平六年(西元 254 年)被大將軍司馬師所廢。晉武帝泰始十年死,終年四十三歲。諡號邵陵厲公。正始 元年 庚申 西元 240 年正始 十年 己巳 西元 249 年嘉平 元年 己巳 西元 249 年嘉

29、平 六年 甲戌 西元 254 年魏高貴鄉公 曹髦魏文帝長孫,東海定王曹霖子。魏齊王正始三年(西元 242 年)生。嘉平六年(西元254 年)即皇帝位。魏高貴鄉公甘露五年(西元 260 年)被司馬昭殺死,終年十九歲。葬瀍 澗 之 濱 ( 今 洛 陽 市 西 北 ) 。正 元 元 年 甲 戌 西 元 254 年正 元 三 年 丙 子 西 元 256 年甘 露 元 年 丙 子 西 元 256 年甘 露 五 年 庚 辰 西 元 260 年魏 元 帝 曹 奐曹 操 孫 , 燕 王 曹 宇 子 。 魏 齊 王 正 始 七 年 ( 西 元 246 年 ) 生 。 魏 高 貴 鄉 公 甘 露 五 年( 西 元

30、 260 年 ) 即 皇 帝 位 。 魏 元 帝 咸 熙 二 年 ( 西 元 265 年 ) 被 迫 禪 位 於 司 馬 昭 之 子 司馬 炎 。 魏 亡 。 晉 惠 帝 太 安 元 年 ( 西 元 302 年 ) 死 , 終 年 五 十 七 歲 。 諡 號 元 皇 帝 。景 元 元 年 庚 辰 西 元 260 年景 元 五 年 甲 申 西 元 264 年咸 熙 元 年 甲 申 西 元 264 年咸 熙 二 年 乙 酉 西 元 265 年蜀 漢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1 頁 共 110 頁西 元 221 年 至 西 元 263 年蜀 漢 是 劉 備 創 建 的 。 魏 文 帝 黃 初 二 年 (

31、 西 元 221 年 ) 劉 備 稱 帝 , 建 都 成 都 , 國 號漢 , 史 稱 蜀 漢 或 蜀 。 統 治 地 區 有 今 四 川 、 雲 南 大 部 分 ; 貴 州 全 部 ; 陝 西 南 部 ; 湖 北 、 湖南 南 部 以 及 甘 肅 白 龍 江 流 域 的 一 部 分 。 蜀 漢 後 主 炎 興 元 年 ( 西 元 263 年 ) 亡 于 魏 ,歷二 主 , 四 十 三 年 。漢 昭 烈 帝 劉 備漢 景 帝 子 中 山 靖 王 劉 勝 後 裔 , 父 劉 弘 。 漢 桓 帝 延 熹 四 年 ( 西 元 161 年 ) 生 。 漢 昭烈 帝 章 武 元 年 ( 西 元 221

32、年 ) 即 皇 帝 位 。 章 武 三 年 ( 西 元 223 年 ) 死 , 終 年 六 十 五 歲 。諡 號 昭 烈 帝 , 葬 惠 陵 ( 今 四 川 雙 流 縣 西 南 ) 。章 武 元 年 辛 丑 西 元 221 年章 武 三 年 癸 卯 西 元 223 年漢 後 主 劉 禪劉 備 子 , 母 甘 氏 。 漢 獻 帝 建 安 十 二 年 ( 西 元 207 年 ) 生 。 漢 昭 烈 帝 章 武 三 年 ( 西元 223 年 ) 即 皇 帝 位 。 漢 後 主 炎 興 元 年 ( 西 元 263 年 ) 降 魏 , 蜀 漢 亡 。 晉 武 帝 泰 始 七年 ( 西 元 271 年 )

33、 死 , 終 年 六 十 五 歲 。 諡 號 孝 懷 皇 帝 ( 後 主 ) 。建 興 元 年 癸 卯 西 元 223 年建 興 十 五 年 丁 巳 西 元 237 年延 熙 元 年 戊 午 西 元 238 年延 熙 二 十 年 丁 丑 西 元 257 年景 耀 元 年 戊 寅 西 元 258 年景 耀 六 年 癸 未 西 元 263 年炎 興 元 年 癸 未 西 元 263 年東 吳西 元 222 年 至 西 元 280 年吳 為 孫 權 所 創 建 。 魏 文 帝 黃 初 二 年 ( 西 元 221 年 ) 曹 丕 封 孫 權 為 吳 王 , 次 年 吳 王改 元 黃 武 , 吳 王 黃

34、武 八 年 ( 西 元 229 年 ) 稱 帝 , 建 都 武 昌 , 國 號 吳 , 史 稱 東 吳 或 孫 吳 ,改 元 黃 龍 。 統 治 地 區 有 今 長 江 中 下 游 , 南 至 福 建 、 兩 廣 以 及 越 南 北 部 和 中 部 。 晉 太 康 元年 ( 西 元 280 年 ) 亡 於 晉 , 歷四 帝 , 五 十 九 年 。吳 大 帝 孫 權孫 堅 第 二 子 , 母 吳 氏 。 漢 靈 帝 光 和 五 年 ( 西 元 182 年 ) 生 。 吳 大 帝 黃 龍 元 年 ( 西元 229 年 ) 在 武 昌 即 皇 帝 位 , 九 月 遷 都 建 業 ( 今 江 蘇 南

35、京 市 ) 。 吳 大 帝 太 元 二 年 ( 西元 252 年 ) 死 , 終 年 七 十 一 歲 。 廟 號 太 祖 , 諡 號 大 皇 帝 , 葬 蔣 陵 ( 今 南 京 市 鐘 山 南 麓梅 花 山 ) 。黃 武 元 年 壬 寅 西 元 222 年黃 武 八 年 己 酉 西 元 229 年黃 龍 元 年 己 酉 西 元 229 年黃 龍 三 年 辛 亥 西 元 231 年嘉 禾 元 年 壬 子 西 元 232 年嘉 禾 七 年 戊 午 西 元 238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2 頁 共 110 頁赤 烏 元 年 戊 午 西 元 238 年赤 烏 十 四 年 辛 未 西 元 251 年太

36、 元 元 年 辛 未 西 元 251 年太 元 二 年 壬 申 西 元 252 年神 鳳 元 年 壬 申 西 元 252 年吳 會 稽 王 孫 亮孫 權 少 子 , 母 潘 氏 。 吳 大 帝 赤 烏 六 年 ( 西 元 243 年 ) 生 。 神 鳳 元 年 ( 西 元 252年 ) 即 位 。 吳 會 稽 王 太 平 三 年 ( 西 元 258 年 ) 被 廢 為 會 稽 王 。 吳 景 帝 永 安 三 年 ( 西 元260 年 ) 自 殺 , 終 年 十 八 歲 , 葬 定 陵 ( 今 安 徽 省 當 塗 縣 內 )建 興 元 年 壬 申 西 元 252 年建 興 二 年 癸 酉 西 元

37、 253 年五 鳳 元 年 甲 戌 西 元 254 年五 鳳 三 年 丙 子 西 元 256 年太 平 元 年 丙 子 西 元 256 年太 平 三 年 戊 寅 西 元 258 年吳 景 帝 孫 休孫 權 第 六 子 , 母 王 氏 。 吳 大 帝 嘉 禾 四 年 ( 西 元 253 年 ) 生 。 吳 會 稽 王 太 平 三 年( 西 元 258 年 ) 即 位 。 吳 景 帝 永 安 七 年 ( 西 元 264 年 ) 死 , 終 年 三 十 歲 。 諡 號 景 皇 帝 ,葬 宣 陵 ( 南 京 市 舊 城 東 ) 。永 安 元 年 戊 寅 西 元 258 年永 安 七 年 甲 申 西 元

38、 264 年吳 末 帝 孫 皓孫 權 孫 , 孫 和 子 , 母 何 氏 。 吳 大 帝 赤 烏 五 年 ( 西 元 242 年 ) 生 。 吳 景 帝 永 安 七 年( 西 元 264 年 ) 即 位 。 吳 末 帝 天 紀 四 年 ( 西 元 280 年 ) 降 晉 , 吳 亡 。 晉 武 帝 太 康 四 年( 西 元 283 年 ) 死 , 終 年 四 十 二 歲 。 葬 河 南 縣 界 ( 今 洛 陽 市 ) 。元 興 元 年 甲 申 西 元 264 年元 興 二 年 乙 酉 西 元 265 年甘 露 元 年 乙 酉 西 元 265 年甘 露 二 年 丙 戌 西 元 266 年寶 鼎

39、元 年 丙 戌 西 元 266 年寶 鼎 四 年 己 丑 西 元 269 年建 衡 元 年 己 丑 西 元 269 年建 衡 三 年 辛 卯 西 元 271 年鳳 凰 元 年 壬 辰 西 元 272 年鳳 凰 三 年 甲 午 西 元 274 年天 冊 元 年 己 未 西 元 275 年天 璽 元 年 丙 申 西 元 276 年天 紀 元 年 丁 酉 西 元 277 年天 紀 四 年 庚 子 西 元 280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3 頁 共 110 頁晉西 元 265 年 至 西 元 420 年西 晉西 元 265 年 至 西 元 316 年西 晉 為 司 馬 炎 所 建 。 魏 元 帝 咸

40、熙 二 年 ( 西 元 265 年 ) 司 馬 炎 代 魏 稱 帝 , 國 號 晉 ,史 稱 西 晉 , 都 洛 陽 。 晉 武 帝 太 康 元 年 ( 西 元 280 年 ) 滅 吳 , 統 一 全 國 。 晉 湣 帝 建 興 四年 ( 西 元 316 年 ) 被 匈 奴 所 建 漢 國 ( 前 趙 ) 所 滅 。 歷四 帝 , 五 十 二 年 。晉 武 帝 司 馬 炎司 馬 昭 子 , 母 王 元 姬 。 魏 明 帝 青 龍 四 年 ( 236 年 ) 生 。 魏 元 帝 咸 熙 二 年 ( 西 元265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武 帝 太 熙 元 年 ( 西 元 290 年 )

41、死 , 終 年 五 十 五 歲 。 廟 號 世 祖 。諡 號 武 皇 帝 , 葬 峻 陽 陵 ( 今 河 南 洛 陽 市 北 ) 。泰 始 元 年 乙 酉 西 元 265 年泰 始 十 年 甲 午 西 元 274 年咸 寧 元 年 乙 未 西 元 275 年咸 寧 六 年 庚 子 西 元 280 年太 康 元 年 庚 子 西 元 280 年太 康 十 年 己 酉 西 元 289 年太 熙 元 年 庚 戌 西 元 290 年晉 惠 帝 司 馬 衷晉 武 帝 第 二 子 , 母 楊 豔 。 魏 高 貴 鄉 公 甘 露 四 年 ( 西 元 259 年 ) 生 。 晉 武 帝 太 熙 元年 ( 西 元

42、 290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惠 帝 光 照 元 年 ( 西 元 306 年 ) 死 , 終 年 四 十 八 歲 。 諡號 孝 惠 皇 帝 , 葬 太 陽 陵 ( 今 河 南 洛 陽 市 ) 。永 熙 元 年 庚 戌 西 元 290 年永 平 元 年 辛 亥 西 元 291 年元 康 元 年 辛 亥 西 元 291 年元 康 九 年 己 未 西 元 299 年永 康 元 年 庚 申 西 元 300 年永 康 二 年 辛 酉 西 元 301 年永 寧 元 年 辛 酉 西 元 301 年永 寧 二 年 壬 戌 西 元 302 年太 安 元 年 壬 戌 西 元 302 年太 安 二 年

43、癸 亥 西 元 303 年永 安 元 年 甲 子 西 元 304 年建 武 元 年 甲 子 西 元 304 年永 安 元 年 甲 子 西 元 304 年永 興 元 年 甲 子 西 元 304 年永 興 三 年 丙 寅 西 元 306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4 頁 共 110 頁光 熙 元 年 丙 寅 西 元 306 年晉 懷 帝 司 馬 熾晉 武 帝 第 二 十 五 子 , 母 王 媛 姬 。 晉 武 帝 太 康 五 年 ( 西 元 284 年 ) 生 。 晉 惠 帝 光 熙元 年 ( 西 元 306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懷 帝 永 嘉 七 年 ( 西 元 313 年 ) 遇 害

44、 , 終 年 三 十 歲 。諡 號 孝 懷 皇 帝 。永 嘉 元 年 丁 卯 西 元 307 年永 嘉 七 年 癸 酉 西 元 313 年晉 湣 帝 司 馬 鄴晉 武 帝 孫 , 吳 王 司 馬 晏 子 。 晉 惠 帝 永 康 元 年 ( 西 元 300 年 ) 生 。 晉 湣 帝 建 興 元 年( 西 元 313 年 ) 即 皇 帝 位 。 建 興 四 年 ( 西 元 316 年 ) 降 漢 , 次 年 被 漢 主 劉 聰 殺 死 , 終年 十 八 歲 。 西 晉 亡 。 諡 號 孝 湣 皇 帝 。建 興 元 年 癸 酉 西 元 313 年建 興 四 年 丙 子 西 元 316 年東 晉西

45、元 317 年 至 西 元 420 年東 晉 為 司 馬 睿 所 建 。 晉 湣 帝 建 興 四 年 ( 西 元 316 年 ) 西 晉 亡 , 次 年 , 司 馬 睿 以 建康 ( 今 江 蘇 南 京 ) 為 都 重 建 政 權 , 史 稱 東 晉 。 統 治 地 區 有 長 江 中 下 游 和 珠 江 流 域 。 晉 恭帝 元 熙 二 年 ( 西 元 420 年 ) 為 匈 奴 族 劉 裕 所 滅 。 歷十 一 帝 , 一 百 零 四 年 。晉 元 帝 司 馬 睿司 馬 懿 曾 孫 , 父 琅 邪 恭 王 司 馬 覲 , 母 夏 侯 光 姬 。 晉 武 帝 咸 寧 二 年 ( 西 元 27

46、6 年 )生 。 晉 元 帝 大 興 元 年 ( 西 元 318 年 ) 即 皇 帝 位 。 永 昌 元 年 ( 西 元 322 年 ) 死 , 終 年 四十 七 歲 。 廟 號 中 宗 , 諡 號 元 皇 帝 , 葬 平 陵 ( 今 江 蘇 江 寧 縣 雞 籠 山 ) 。建 武 元 年 丁 丑 西 元 317 年建 武 二 年 戊 寅 西 元 318 年大 興 元 年 戊 寅 西 元 318 年大 興 四 年 辛 巳 西 元 321 年永 昌 元 年 壬 午 西 元 322 年【 大 興 】 或 為 【 太 興 】建 武 元 年 ( 西 元 317 年 ) 司 馬 睿 即 晉 王 位 , 始

47、 建 國 , 改 元 建 武 。 司 馬 睿 於 西 元318 年 即 皇 帝 位 , 改 元 大 興 。晉 明 帝 司 馬 紹晉 元 帝 長 子 , 母 荀 氏 。 晉 惠 帝 元 康 九 年 ( 西 元 299 年 ) 生 。 晉 元 帝 永 昌 元 年 ( 西元 322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明 帝 太 寧 三 年 ( 西 元 325 年 ) 死 , 終 年 二 十 七 歲 。 廟 號 肅 宗 ,諡 號 明 皇 帝 , 葬 武 平 陵 ( 今 江 蘇 江 寧 縣 雞 籠 山 ) 。永 昌 元 年 癸 未 西 元 323 年太 寧 元 年 癸 未 西 元 323 年太 寧 三 年

48、 乙 酉 西 元 325 年中國歷代帝王年號第 15 頁 共 110 頁晉 成 帝 司 馬 衍晉 明 帝 長 子 , 母 庾 文 君 。 晉 元 帝 大 興 四 年 ( 西 元 321 年 ) 生 。 晉 明 帝 太 寧 三 年( 西 元 325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成 帝 咸 康 八 年 ( 西 元 342 年 ) 死 , 終 年 二 十 二 歲 。 廟 號顯 宗 , 諡 號 成 皇 帝 , 葬 興 平 陵 ( 今 江 蘇 江 寧 縣 雞 籠 山 ) 。太 寧 四 年 丙 戌 西 元 326 年咸 和 元 年 丙 戌 西 元 326 年咸 和 九 年 甲 午 西 元 334 年咸

49、 康 元 年 乙 未 西 元 335 年咸 康 八 年 壬 寅 西 元 342 年晉 康 帝 司 馬 嶽晉 明 帝 子 , 母 庾 文 君 。 晉 元 帝 永 昌 元 年 ( 西 元 322 年 ) 生 。 晉 成 帝 咸 康 八 年 ( 西元 342 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康 帝 建 元 二 年 ( 西 元 344 年 ) 病 死 , 終 年 二 十 三 歲 。 諡 號 康皇 帝 , 葬 崇 平 陵 ( 今 江 蘇 南 京 市 鐘 山 西 南 ) 。建 元 元 年 癸 卯 西 元 343 年建 元 二 年 甲 辰 西 元 344 年晉 穆 帝 司 馬 聃晉 康 帝 子 , 母 褚 蒜 子 。 晉 康 帝 建 元 元 年 ( 西 元 343 年 ) 生 。 建 元 二 年 ( 西 元 344年 ) 即 皇 帝 位 。 晉 穆 帝 升 平 五 年 ( 西 元 361 年 ) 死 , 終 年 十 九 歲 。 廟 號 孝 宗 , 諡 號 穆皇 帝 , 葬 永 平 陵 ( 今 江 蘇 江 寧 縣 西 北 幕 府 山 ) 。永 和 元 年 乙 巳 西 元 345 年永 和 十 二 年 丙 辰 西 元 356 年升 平 元 年 丁 巳 西 元 357 年升 平 五 年 辛 酉 西 元 361 年晉 哀 帝 司 馬 丕晉 成 帝 長 子 , 母 周 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