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国 的 隐 士 文 化存 在 决 定 意 识 , 环 境 改 变 人 品 , 是 个 普 遍 原 理 , 要 彻 底 摆 脱 或 彻底 超 越 , 是 极 其 困 难 的 , 所 谓 “小 隐 隐 于 野 , 中 隐 隐 于 市 , 大 隐隐 于 朝 ”, 是 由 外 界 对 本 心 的 干 扰 程 度 而 言 的 , 外 界 对 本 心 干 扰的 程 度 越 是 大 , 就 越 能 守 住 本 心 , “隐 士 ”的 量 级 也 就 越 高 , 这有 它 的 道 理 。 但 在 朝 的 , 不 受 影 响 的 , 能 隐 的 , 有 几 个 ? 都 有 谁 ?举 出 几 个 令 我 服
2、气 的 例 子 谈 一 谈 ? 屈 原 一 直 坚 持 自 己 的 政 治 原 则和 政 治 主 张 , 算 朝 中 大 隐 麽 ? 包 拯 一 直 按 自 己 的 法 律 原 则 断 案 ,算 朝 中 大 隐 麽 ? 谁 肯 把 他 们 当 成 “大 隐 ”? 隐 士 的 本 意 是 什 么 ? 核 心 内 涵 就 是 指 宁 肯 隐 居 也 不 做 官 的 人 ,怎 么 在 朝 为 官 , 反 而 成 了 “大 隐 ”了 呢 ? 以 隐 士 本 意 而 论 , 隐 于野 可 也 , 隐 于 市 可 也 , 隐 于 朝 , 则 实 属 荒 唐 也 , 不 成 立 也 。 陶 渊明 在 朝 为
3、 官 时 , 无 论 如 何 坚 持 原 则 办 公 , 都 不 足 以 称 其 为 “隐 士 ”, 只 有 “归 园 田 居 ”之 后 , 以 感 受 “狗 吠 深 巷 中 , 鸡 鸣 桑 树 颠 ”为 乐 的 时 候 , 才 可 称 其 为 隐 士 。 事 实 上 , 我 们 所 熟 悉 的 一 些 中 国历 代 隐 士 , 都 是 一 些 “小 隐 ”, 真 正 的 “大 隐 ”, 是 隐 到 连 姓 名都 不 曾 留 给 世 人 的 , 根 本 就 不 屑 于 让 任 何 人 知 道 自 己 。“隐 士 ”就 是 隐 居 不 仕 之 士 。 首 先 是 “士 ”, 即 知 识 分 子
4、, 否 则就 无 所 谓 隐 居 。 不 仕 , 不 出 名 , 终 身 在 乡 村 为 农 民 , 或 遁 迹 江 湖经 商 , 或 居 于 岩 穴 砍 柴 。 历 代 都 有 无 数 隐 居 的 人 , 皆 不 可 称 为 隐士 。 辞 海 释 “隐 士 ”是 “隐 居 不 仕 的 人 ”, 没 有 强 调 “士 ”, 实 在 是不 精 确 。 南 史 隐 逸 云 : 隐 士 “须 含 贞 养 素 , 文 以 艺 业 。 不 尔 ,则 与 夫 樵 者 在 山 , 何 殊 异 也 。 ”而 且 一 般 的 “士 ”隐 居 怕 也 不 足 称 为“隐 士 ”, 须 是 有 名 的 “士 ”,
5、即 “贤 者 ”, 易 曰 : “天 地 闭 , 贤 人隐 。 ”又 曰 : “遁 世 无 闷 。 ”又 曰 : “高 尚 其 事 。 ”是 “贤 人 隐 ”而 不是 一 般 人 隐 。 质 言 之 , 即 有 才 能 、 有 学 问 、 能 够 做 官 而 不 去 做 官也 不 作 此 努 力 的 人 , 才 叫 “隐 士 ”。 南 史 隐 逸 谓 其 “皆 用 宇 宙 而成 心 , 借 风 云 以 为 气 ”。 因 而 “隐 士 ”不 是 一 般 的 人 。魏 晋 文 人 放 浪 形 骸 的 生 活 方 式 和 谈 尚 玄 远 的 清 谈 风 气 的 形 成 , 既和 当 时 道 家 崇
6、高 自 然 的 思 想 影 响 有 关 , 也 隐 士 -国 画 狄 少 英 作 品1和 当 时 战 乱 频 仍 特 别 是 门 阀 氏 族 之 间 倾 轧 争 夺 的 形 势 有 关 。 知 识分 子 一 旦 卷 入 门 阀 氏 族 斗 争 的 旋 涡 , 就 很 难 自 拔 。 魏 晋 以 迄 南 北朝 , 因 卷 入 这 种 政 治 风 波 而 招 致 杀 身 之 祸 的 大 名 士 就 有 : 何 晏 、嵇 康 、 张 华 、 潘 岳 、 陆 机 、 陆 云 、 郭 璞 、 谢 灵 运 、 鲍 照 等 。 所 以 ,当 时 的 知 识 分 子 有 一 种 逃 避 现 实 的 心 态 ,
7、 远 离 政 治 , 避 实 就 虚 ,探 究 玄 理 , 乃 至 隐 逸 高 蹈 , 就 是 其 表 现 。 这 种 情 况 不 但 赋 予 魏 晋文 化 以 特 有 的 色 彩 , 而 且 给 整 个 六 朝 的 精 神 生 活 打 上 了 深 深 的 印记 。 魏 晋 清 谈 风 气 之 盛 、 之 烈 , 后 人 很 难 想 象 。 清 谈 又 称 “微 言 ”、 “清 言 ”、 “清 议 ”、 “清 辩 ”等 。 这 种 清 谈 经 常 通 宵 进 行 ,所 谓 “微 言 达 旦 ”; 有 人 耽 溺 清 辩 , 到 了 忘 食 的 地 步 , 所 谓 “左右 进 食 , 冷 而 复
8、 暖 者 数 四 ”; 更 有 甚 者 , 有 的 隐 士 2-国 画 狄 少 英 作 品2名 士 为 了 在 清 谈 中 应 对 制 胜 , 竟 至 彻 夜 苦 思 而 累 病 甚 至 累 死 的 。晋 人 卫 体 弱 而 好 清 谈 , 一 次 在 和 谢 鲲 的 通 宵 辩 论 中 发 病 而 亡 , 大概 是 死 于 心 脏 病 发 作 。 这 种 清 谈 并 不 是 漫 无 目 标 , 而 是 围 绕 着 当时 的 文 人 比 较 感 兴 趣 的 问 题 进 行 。 比 如 “才 性 之 辩 ”, 就 是 当 时一 个 热 点 问 题 。 又 比 如 , 由 于 道 家 思 想 流
9、行 , 对 老 庄 之 学 感 兴 趣的 人 渐 增 , 此 外 , 同 样 被 视 为 阐 发 玄 学 精 微 的 “易 ”学 , 也 受 到人 们 的 重 视 , 于 是 探 讨 “老 、 庄 、 易 ”( 并 称 “三 玄 ”) , 也 成了 清 谈 的 重 要 内 容 。 不 少 名 士 , 精 通 “三 玄 ”, 不 仅 在 清 谈 中 才思 敏 捷 , 侃 侃 而 谈 , 而 且 著 述 有 成 , 成 了 一 代 玄 学 家 , 如 曹 魏 时的 何 晏 、 王 弼 、 嵇 康 、 阮 籍 , 魏 晋 之 际 的 向 秀 , 西 晋 时 期 的 郭 象 、裴 等 。 隐 士 3-
10、国 画 狄 少 英 作 品魏 晋 风 尚 对 这 一 时 期 乃 至 稍 后 的 南 北 朝 的 文 化 影 响 很 深 。 例 如 在当 时 特 殊 环 境 下 生 成 的 “隐 逸 文 化 ”, 就 是 一 例 。 “隐 逸 文 化 ”的 表 现 是 多 方 面 的 , 最 直 接 的 表 现 就 是 这 一 批 名 士 遁 迹 山 林 , 当起 隐 士 , 这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文 化 现 象 。 尽 管 儒 家 创 始 人 孔 子说 过 “邦 有 道 则 仕 , 邦 无 道 则 隐 ”; 孟 子 也 说 过 : “穷 则 独 善 其身 , 达 则 兼 济 天 下 ”;
11、 文 人 得 意 时 仕 , 失 意 时 隐 , 自 古 而 然 。 但六 朝 隐 士 之 多 , 恐 为 历 代 之 冠 。 “隐 逸 文 化 ”的 另 一 个 表 现 , 就是 出 现 了 对 隐 居 生 活 由 衷 赞 美 和 吟 咏 的 “隐 逸 诗 ”。 有 的 诗 的 标题 就 用 了 “招 隐 ”二 字 。 比 如 西 晋 张 载 的 招 隐 诗 有 这 样 的 句子 : “来 去 捐 时 俗 , 超 然 辞 世 伪 , 得 意 在 丘 中 , 安 事 愚 与 智 。 ”因 写 三 都 赋 而 洛 阳 为 之 纸 贵 的 左 思 , 也 写 了 两 首 招 隐 诗 ,其 中 有
12、句 曰 : “惠 连 非 吾 屈 , 首 阳 非 吾 仁 , 相 与 观 所 向 , 逍 遥 撰良 辰 。 ”诗 中 提 到 的 惠 连 是 指 柳 下 惠 、 鲁 少 连 , 曾 屈 已 受 禄 ; 首阳 的 典 故 则 是 指 不 食 周 禄 、 宁 愿 饿 死 首 阳 山 的 伯 夷 、 叔 齐 。 意 思是 说 , 无 论 是 惠 连 的 曲 意 求 仕 , 还 是 夷 齐 的 舍 身 全 节 , 都 与 我 无涉 , 我 只 知 倘 佯 逍 遥 , 怡 然 自 得 。东 晋 大 诗 人 陶 渊 明 有 “千 古 隐 逸 诗 人 ”之 称 , 他 虽 没 有 以 “招 隐 ”为 题 的
13、 诗 篇 , 但 他 的 诗 却 达 到 了 “隐 逸 诗 ”的 巅 峰 。 最 有 名 的 当然 要 数 那 篇 题 为 饮 酒 第 五 的 诗 : “结 庐 在 人 境 , 而 无 车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 , 心 远 地 自 偏 。 采 菊 东 篱 下 , 悠 然 见 南 山 。 山 气 日 夕佳 , 飞 鸟 相 与 还 。 此 中 有 真 意 , 欲 辩 已 忘 言 ”。 这 样 的 “隐 逸 诗 ”, 真 是 到 了 超 凡 脱 俗 的 地 步 。 和 “隐 逸 诗 ”同 时 , 流 行 起 来 的 还有 山 水 诗 , 这 也 是 “隐 逸 文 化 ”的 一 个 表 现 。
14、 山 水 诗 和 “隐 逸 诗 ”可 说 是 孪 生 姐 妹 。 要 隐 逸 , 就 必 然 会 得意 于 丘 中 , 倘 佯 于 林 泉 , 这 必 然 会 拥 抱 山 川 、 赞 美 山 川 , 吟 哦 之间 , 形 成 寄 情 于 景 、 借 景 抒 情 的 山 水 诗 。 和 前 朝 山 水 不 同 的 是 ,六 朝 的 山 水 诗 , 更 多 一 分 超 然 物 外 的 意 境 和 逍 遥 自 适 的 心 情 , 诗风 则 更 加 轻 灵 飘 逸 , 文 笔 则 更 加 婉 约 隽 永 。 有 人 认 为 , 六 朝 诗 风过 于 浮 靡 , 这 如 果 是 指 部 分 诗 作 ,
15、特 别 是 后 期 的 某 些 所 有 的 诗 都归 结 为 浮 靡 , 是 失 之 偏 颇 的 。 有 人 喜 欢 把 六 朝 的 诗 同 汉 赋 相 比 ,认 为 后 者 气 势 雄 浑 , 而 前 者 则 纤 巧 有 余 , 凝 重 不 足 。 这 是 一 个 审美 取 向 的 问 题 。 犹 之 听 惯 了 黄 钟 大 吕 声 响 的 人 , 往 往 会 不 喜 欢 丝竹 轻 音 。 其 实 , 汉 赋 也 好 , 六 朝 诗 作 也 好 ; 黄 钟 大 吕 也 好 , 丝 竹轻 音 也 好 , 凡 是 优 秀 的 , 都 有 其 美 学 价 值 , 而 不 能 用 一 根 尺 子 来
16、衡 量 。 拿 六 朝 的 山 水 诗 来 说 , 就 不 乏 佳 作 。 像 左 思 的 诗 句 “未 必丝 与 竹 , 山 水 有 清 音 ”; 谢 灵 运 的 诗 句 “云 日 相 辉 映 , 空 水 共 澄鲜 ”和 “望 山 白 云 里 , 望 水 平 原 外 ”; 谢 的 诗 句 “天 际 识 归 舟 ,云 中 辨 江 树 ”等 等 , 其 意 境 之 美 , 可 和 盛 唐 的 山 水 诗 相 媲 美 。 钟嵘 的 诗 品 , 对 谢 诗 的 评 价 是 : “一 章 之 中 , 自 有 玉 石 ”;“奇 章 秀 句 , 往 往 警 遒 ”。 清 代 的 王 夫 之 在 讲 到 谢 的 诗 时 说“天 际 识 归 舟 , 云 中 辨 江 树 , 隐 然 一 含 情 凝 眺 之 人 , 呼 之 欲出 。 从 此 写 景 , 乃 为 活 景 , 故 人 胸 中 无 丘 壑 , 眼 底 无 性 情 , 虽 读尽 天 下 书 , 不 能 道 一 句 。 ”说 得 很 中 肯 。 当 然 , 六 朝 的 诗 作 包 括山 水 诗 , 也 有 平 庸 的 , 也 有 一 味 堆 砌 辞 藻 而 流 于 浮 靡 的 。 刘 勰 在 文 心 雕 龙 中 所 批 评 的 “鬻 声 钓 世 ”、 “淫 丽 烦 滥 ”, 就 是 指的 这 种 文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