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章末总结三.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61965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章末总结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章末总结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章末总结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章末总结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总结对 应 学 生用 书 P51对 应 学 生用 书 P51,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例 1】 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该质点施加力 F,力 F 随时间 t 按图 1 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力 F 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 04 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2 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B第 2 s 末,质点的动能最大C第 4 s 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D第 4 s 末,质点的动能最大错因分析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在 01 s 内 F 增大,所以速度增大,12 s 内 F 减小,所以速度减小,在 02 s 内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第 2 s 末离出发点最远,错选 A

2、项正确解析 力 F 按图示的规律变化时,质点在前 2 s 内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在 2 s 时刻速度最大,24 s 内质点做加速度( 反方向 )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在 4 s时刻速度为零质点始终沿正方向运 动,故 B、C 正确答案 BC,运动关系不明确、情境分析错误【例 2】 如图 2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的传送带上,图 2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 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当传送带分别以v1、v 2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v 1t2 D t1t2,故 C、D 错误答案 B解决传送带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确定,物体的运

3、动状态,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利用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能关系求解,搞不清叠加体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例 3】 如图 3 所示,物体 A 叠放在物体 B 上,图 3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 质量分别为 mA6 kg、m B2 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开始时 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 45 N 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拉力 F12 N 时,A 物体相 对 B 物体运动;F12 N 时, A 物体相对 B 物体不运动, 误选A、B.同 时, 还隐 含的一个错因是对 A 选项的理解不正确,A 中说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显然当有力 F 作用在 A

4、物体上, A、B 两物体对地面来说是运动的正确解析 首先了解各物体的运动情况,B 运动是因为 A 对它有静摩擦力,但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 B 的加速度存在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拉力的大小;如果拉力再增大,则物体间就会发生相 对滑动所以 这里存在一个临 界点,就是 A、B 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拉力 F 的大小,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A 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有FF f mAa再以 B 为研究对象,B 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f mBa当 Ff为最大静摩擦力时,由得 a m/s26 m/s 2FfmB 122由得 F(m Am B)a(62)6 N48 N由此可以看出当 F48 N 时 ,A、B 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答案 D两个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静摩擦力,它们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 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 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