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中班时,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上餐桌、用调羹(小学后改用筷子)、自食其力。或许刚开始时,孩子自己吃饭会将饭粒搞得地上桌上都是,但是慢慢的,在家长的帮助下,他们会吃得有模有样,规规矩矩。虽然家长在前期指导工作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经过一个月以后,孩子的吃饭再也不用家长操多少心了。含饭、挑食、磨蹭等坏习惯也逃之夭夭。正题:一直以来,我很信服一些千古流传至今的俗语(俗称“老古闲话”),因为它们也从某种角度上见证、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了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家庭教育的责任重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
2、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学坏三天,学好三年!”说明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现如今,社会追求经济效益,学校和家庭追求分数效应,学校虽然一直高呼“德育首位”,但迫于各种原因、各种认识,学生好习惯培养的实效性依然不大,而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的好习惯培养意识更是微乎其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就目前而言,孩子的哪些习惯急于需要重视和培养呢?培养这些好习惯真的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吗?下面,具体举例加以阐述:一、节约零花钱,不吃不洁食品现状:无论春夏秋冬,孩子们都挺早到校,有的 7 点不到,已经钻进了校门口的小商店,卡片、玩具、各类杂七杂八的零食被带进了教室
3、,于是,下课后,厕所、楼梯角落部分孩子偷偷地品味着那些被学校禁止的零食,有的还甚至在上课时悄悄地嚼着口香糖、玩着小玩具。弊端:1、浪费。每天两元三元,一个月积累下来也要五六十元,把钱花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小玩具和零食上,不值得,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更是得不偿失。(俗语:用坏手脚)2、不卫生。很多小商店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营利,进的食品膨化、色素、油炸等居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虽然短时间也没有什么恶性病产生,但久而久之,在体内积淀的有害成分不少。据可靠报导得知,目前胃病、糖尿病等以前多发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病,已逐步走向低龄化。(俗语:蚁穴溃堤)3、分散心思。买了零食和小玩具,上课心思随之分散,一心想
4、着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玩,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知识又如何能够掌握?(俗语:越闲越懒,越吃越馋)纠治(家校联合):1、控制零花钱;2、上学、放学、中午时段的家长和师生共同监督;3、教育学生认识到不洁食品和乱七八糟小玩具的危害性;4、引导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1)钱财来之不易;(2)零花钱可以用在何处等。 二、不乱扔垃圾,注意个人卫生现状:上学、放学期间,校门口时有垃圾出现,特别是放学时段,学生食用了冷饮、油炸食品等之后,棒子、袋子随处可见,环境卫生大受影响。校园内,也连带出现偷吃零食、乱扔垃圾现象。此外,进入班级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头发长乱,脸和脖子等皮肤上污垢不少,靠近时,一股股气味扑鼻而来。弊
5、端:1、环境差。一所学校的校门口犹如一个人的脸面,如果脸都是脏的,那么,这个人也干净不到哪里去。试问,又有谁喜欢生活在垃圾场、垃圾堆之中?当然,环境卫生差随之引发的蚊虫多、传染病滋生,危害更是严重。(俗语: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2、个人卫生差。一个人的个人卫生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他人对其的印象。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浑身散发异味的人接触,也没有人愿意和一个邋遢的人频繁交往。(俗语:出汗勤洗澡,保证皮肤好)纠治(家校联合):1、教育学生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随手将垃圾扔入果壳箱的好习惯;2、教育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类疾病;三、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现状:由于我
6、们的孩子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每班都存在一小撮学生经常不完成回家作业,也没有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厚。弊端:1、知识得不到巩固和积累。学生在校上课学习新知,课间虽然完成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使课堂知识得以复习与巩固,但课间与午间毕竟时间有限,一些需要记忆、拓展的知识必须放到回家后再做,如果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拉下的知识可就犹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很难补上了。(诗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事事待明日,万事成蹉跎!)2、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等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考水平,更能提高写作水平及写作技巧。阅读的同时,通过与文字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到写作的目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的一大阻碍!(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纠治(家校联合):1、经常与教师或者周边同学取得联系,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2、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半小时书报,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3、班级图书角正常运作,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等。4、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流书籍,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的兴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