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T 叔叔傷寒雜病論慢慢教課程 19吳萸湯辨證小複習吳茱萸湯,在之前的課已經很用力講過了;既然我們今天又看到它這一條,我們再做一個小小的整理好了。吳茱萸湯在少陰病這一條,其實給了我們一個辨證點上的提示,怎麼說呢?歷代的醫家整理這個吳茱萸湯的時候,會發現:有的時候,這個人的吳茱萸湯證不很明顯當然吳茱萸湯在很多情況都可以用,我們可能把脈把到他肝陰實了,或者說他的個性是憂鬱症、脈偏弦,我們從病機的角度開吳茱萸湯是有啦可是若不論病機這個東西,只抓證的話,吳茱萸湯的使用,有沒有所謂方便法門?醫家們的確有整理出一個非常單純明快的使用基準,就是:無論你是傷寒也好,雜病也好,平常坐在家裡人不爽快也好,只要你是
2、手腳冷加煩躁,就可以開吳茱萸湯。就這麼簡單。煩躁,就是你心煩到坐立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反正就是很煩很煩如果你是手腳冰冷而不煩的話,是什麼?四逆湯之類的,對不對?如果是手腳冰冷、不煩,而且拉肚子拉到脈都沒有了,那是通脈四逆湯,是不是?那些少陰病中更嚴重的,我們姑且不論,但是吳茱萸湯的手腳、冷煩躁,很好用耶!比如說,妳月經痛,手腳冷又煩躁,那可以用;你下體、陰道什麼發炎又發癢,你坐立不安、手腳冷,那這可以用。很簡單嘛,是不是?那手腳冷加煩躁因為吳茱萸湯的煩躁是可以煩躁到那個人在家裡面摔東西、撞牆的那種等級那麼,神經病可不可以用?可以啊,神經病吳茱萸湯常常有用的;那憂鬱症可不可以?可以。失眠有
3、沒有用到的機會?有!有肝陰實,所以手腳冷加煩躁,你就什麼病都這樣套一下,用得上吳茱萸湯就算你賺到。我常常覺得,如果你不會嫌你人生無聊,只是要賺錢,你就隨便開一間什麼健康食品店,順便賣一點科學中藥裝的本草養生小膠囊你就包醫頭痛,光開吳茱萸湯一輩子,你也吃喝不盡。因為這些東西,西醫都不會醫。你就開個健康食品店,小本經營,什麼健康食品都放假的,就放溫經湯,包醫更年期!就這樣鬼混一輩子,賺的錢可能比我還多哦,我一個月才四五萬而已。若不嫌人生無聊,這種專病專方,太好賣了喔,滿街都有金主不,患者給你挑。現在這個三陰病的時代,哇,看到這幾個方,都等於是看到鈔票啊!彷彿看到鈔票從天上掉下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既
4、不要醫術也不要醫德,太好了。而且現在消費者都很壞,你一罐溫經湯,照原價賣也沒人理你,賣貴二十倍就有人買了,是不是?通常是這樣。像吳茱萸湯,我們之前有把主證整個整理過一遍。那你說,這個破肝陰實的藥,能不能破到膏肓啊?有可能。比如說,如果一個人的心臟病,好比說是冠心病好了,這個人得心臟病的主證是什麼?動不動就吐涎沫,那太好了,吳茱萸湯就治他心臟病,就這樣開。那慢性肝炎,這個人動不動偏頭痛,就開。還有一件事情,因為今天要帶到厥陰,所以我先跟同學講一下哦,其實早就講過了,我現在是在鄭聲。厥陰經走這裡(下腹兩側)對不對?它是跟盲腸連屬的。那盲腸(闌尾)的功能,最近西醫好像是說,是管下腹腔的免疫是不是?這
5、個也講過了。那麼,當厥陰經有問題的時候啊,下腹腔的免疫機能,就會混亂。為什麼我要提這件事情呢?那是因為我們下一堂課會教到少陰病的桃花湯。那桃花湯它也是腸子裡面潰爛,有黏膜脫落,所以它說下利便膿血。可是呢,桃花湯的使用範圍其實很窄的,桃花湯只是治療你這個人下焦虛冷的出血跟潰爛;可是,如果這個人的調性有一點點掛到厥陰病的話,他就不適用桃花湯;桃花湯是純虛寒的病,並沒有牽涉到所謂感染。而厥陰病的腸子發炎也好、潰爛也好,是因為你下腹腔的免疫機能低落造成的細菌、原蟲、滴蟲感染而發炎,厥陰經所撐著的下腹腔免疫機能低落的話,一個人會動不動就直腸發炎、動不動鬧痔瘡、動不動子宮頸潰瀾,這些說不定是厥陰病,還不一
6、定要照五臟陰陽氣血來辨證的。那當然下腹腔的各種癌病,都跟厥陰病常常是有關係哦。所以你說吳茱萸湯有沒有可能治到慢性直腸炎?有,你要看這個人有沒有這個證,有沒有什麼煩躁啦、手腳厥冷啦。當然厥陰病的腸子發炎,傷寒論給了一個說法叫做下利後重,就拉完大便,還覺得屁股塞塞的,因為直腸在腫,那是厥陰病的症狀。當然厥陰肝經走過的地方,你說疝氣、男人睪丸的病,都常常用的。甚至牽連到後面一點,雖然肝經就這樣上來,但是如果是這個地方(側腰),比較偏腎臟位置的絞痛,吳茱萸湯也可能醫到,如果要說少陰病的話,急性腎衰竭時,很容易出現煩躁欲死的吳茱萸湯證的。如果是側腹痛,要稍微抓一下主證。不絕對是吳茱萸湯,因為治療厥陰經這
7、條經本身的痛,我是當歸四逆湯用得多,不是吳茱萸湯。吳茱萸湯的話,是有吳茱萸湯證的時候好用。但有時候,證會偏到當歸四逆湯那邊(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然月經的病啦、婦女病啦、帶下病啦,都是說下半身;那這個吳茱萸湯,你說往上面一點屬於肝陰實造成的病,乳房有沒有算到?有,乳房的病你也要問她,吳茱萸湯證你要問一輪,不要忘記。如果她有掛到吳茱萸湯證,就是你賺到。這個人說我乳癌,而她就手腳冰冷、很煩躁,那就太好了,這樣子醫就很好醫了。那再上來一點,像青光眼啦、視網膜長腫瘤啦;再下來一點,鼻竇炎流鼻涕,有沒有可能是那種吳茱萸湯證的痰啊?整個人塞滿到從鼻子流出來啊?還是有可能。鼻竇炎很多方子有可能用到吳茱萸湯
8、。那頭暈、暈眩我也講過,很多假少陽、真厥陰的。還有就是厥陰病的範圍,也有包括人體的寄生蟲的問題。張仲景好像在暗示說:人的身體裡面可以長那麼多寄生蟲,也是因為環境的問題,那環境就是厥陰在管的。吃了吳茱萸湯啊,常常寄生蟲就順便被打下來了。因為它可以製造一個寄生蟲不喜歡生活的環境,就像你拿吹風機開熱風去吹螞蟻,螞蟻就逃走了嘛;吃吳茱萸湯,蛔蟲啊、什麼蟲啊,也覺得難活,於是攜家帶眷要搬家了。所以,相當好用的吳茱萸湯,我們就在這邊小小複習一下,同學看日本人寫的醫案,好像是大塚敬節?他就說有一個婦人,她在床上頭痛、反胃、打滾,好像難過得要發瘋一樣,他說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要開吳茱萸湯,才害人家痛苦了那麼久,
9、後來一吃,就戲劇性地大好起來,於是他覺得很對不起病家,因為傷寒論沒有背熟大概是這樣子的反省,我想這樣的反省,也不只是他的反省,而是我們人人的反省。這條文還是記清楚一點比較好。陰證很危險的喘與汗【桂 11-17宋 296】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另外,我們再看十一之十七條。它說呀,少陰病,下利止,本來啊拉肚子拉著拉著,它能夠停,一般而論是件好事。可是,它拉肚子停了之後呢,是頭眩、時時自冒,那這是什麼感覺?就好像氣都塞在頭一樣,整個頭又重、眼冒金星、眼發黑,好像頭上戴了一個很重的帽子一樣,那種頭發重、整個頭塞住、站都站不穩的頭昏的感覺。會有這種感覺,代表這個人的氣都衝到頭上去了;代
10、表他底下全部空掉了,才會抓不住氣。這樣子倒推的話:原來下利止並不是他的腸胃機能恢復,而是拉到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拉了、全身能抽的水都抽乾了,也就是這個人身上的津液沒有了。津液沒有了,就代表這個人已經沒有陰了,乾掉了。相對來講,元氣、陽就自然上脫了。所以這是一個陰陽相離的狀態,跟上個禮拜講的下厥上竭,是很類似的狀況。下焦完全冷掉了,上面就隨便流鼻血、吐血、牙齦出血。只是它不是以血的方式呈現,而是陽氣浮脫,就這樣塞到頭發昏。當然聽起來是理論上來講是很糟糕的狀態;不過呢,一般來講,這個頭眩、自冒的這種頭不舒服,有的時候,並不是少陰死證哦,而是普通太陰病就會有的。因為太陰病脾氣下陷,清陽不升,所以那個人一
11、樣會頭覺得悶啦、重啦。之前講到的清震湯法、講到雷頭風哦,也是類似的身體感。如果是一個太陰病的病人,他往往就是會有頭重啊、悶啊的感覺,這個時候如果他拉肚子停了,那是理中湯吃了有效了,那個不是要死哦。接下來就再調一調清濁升降,能夠好了就沒事了。所以並不是你看到一個人拉肚子停止了,然後頭悶、頭昏了就一定是要完蛋了。這必須是在少陰病的框架下,的確是由於心跟腎都弱到救不回來的時候,才能夠套用這一條。【桂 11-18宋 297】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心煩而躁者,死。它說少陰病四逆,又是手腳整個都冷掉了,惡寒而身蜷,整個人怕冷、縮在那邊,脈不至,把脈也沒有脈可以把了,這個人都沒有元氣了。到這裡是
12、通脈四逆湯證,還沒有一定要死;會死要加上後面的症狀:我們的桂林本寫心煩而躁者死,這個人很煩,又有很多不自主的小動作,他就會死這是桂林本的寫法啦。而宋本是寫什麼?宋本是寫不煩而躁者死,我想宋本的寫法是比較有學習意義的。它等於在強調一件事情:煩這件事情不一定會死人,但是躁這個事情很可怕;人在衰竭的時候,躁的症狀會出來的。因此,我們也尊重一下宋本的不煩而躁者死這一句。那這條也沒有什麼問題。【桂 11-19宋 298】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它說少陰病六七日,就是拖了一段時間了,然後息高者死,息高就是氣下不去,這個人好像呼吸很淺,吸不到氣一樣。息高的人是什麼表情?如果你看過有人釣魚啊,剛釣上岸的魚放
13、在那兒,死前的五分鐘,就是息高的樣子。有同學學得很像啊,就是那副德行!嘴巴一開一開的,好像吸不到氣一樣。如果會有那樣子的呼吸,代表他的氣已經上衝、上脫了,不能納氣了。像是少陰病的人,如果他有咳嗽的話,往往是肺在積水了;如果單是肺積水的那個咳嗽,那還可以用真武湯什麼的加減味,還有希望治一治。我想,要開補腎陽的藥退肺積水,基本上那個人的氣一定要降得下來,才能夠救。如果這個人的氣,已經脫成這個樣子,呼吸都喘成這個樣子的時候,那大概已經沒有辦法了。氣不能下降的人,非常難救的。陰陽格拒的患者,最怕喘、最怕大汗,出現這樣的證狀就很難救了。【桂 11-20宋 299】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
14、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它說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講到這邊沒有什麼奇怪,普通少陰病就這樣,就是脈很弱,這個人一直都在躺著。但它說這個人是汗出不煩,又提到一次不煩這件事情。一般來講陰證是不會有汗的,如果這個人是竟然有汗?如果是陽證的有汗,可能是這個身體裡面有抗病的機能在發熱,那是好的、抵抗力造出來的汗,白虎湯啊、承氣湯啊的汗,都是抵抗力逼出來的。可是如果這個人是得陰證,你看到身上的汗是這樣滴滴答答流下來,那根本就是在脫陽了嘛,那個已經沒什麼好的了。脫陽的人你問他煩不煩?,如果他身體裡面還有陰陽相爭的現象,比如說太陽病的乾薑附子湯那一條,這個人還可以煩一煩;現在他連煩都不煩了
15、,那是無陽了。它說自欲吐,自欲吐在這裡是因為他的陽氣已經沒有了,他的陰邪慢慢瀰漫到這個消化軸那麼高了,這樣子的話,他的身體就會覺得好像沒有辦法消化東西,吃什麼都會想吐了到現在還沒有很嚴重,還沒有要死哦等到再過個五六天以後啊,它說他會開始拉了,等到開始泄瀉的時候,代表亡陽又變得更嚴重了,變成煩躁不得臥寐,躺在那邊滾來滾去,怎樣都睡不著了。那我們說,中國人認為睡著,是要能夠陰陽相交才睡得著嘛,那這個人很明顯是陰盛,然後陽被格拒出去,已經陽不入陰了,這樣子連睡覺都不能的話,那大概就是會死了。Last stand那麼,少陰病的這種種死證的問題,後代的醫者,是不是也在設法克服呢?當然是有。因為張仲景寫的
16、這些狀況,並不能說是百分之一百會死,只能說,可能以張仲景本人的醫療經驗,會覺得看到這些狀況,通常就是救不回來了這樣的一種經驗之談。死證條文是很重要的東西,因為它可以提醒我們去意識到自己醫療能力的極限。如果我們不承認自己醫療能力的限度的話,人就會 Play God,以為自己是神,明明救不活的,還要把人家亂整一通,弄到對方不得好死。但是呢,我們後代人用藥哦,比如說這個無陽的這件事情,主要是以補陽為主,對不對?陰盛格陽這件事情,比較討厭,像張仲景在處理陰盛格陽的時候,比如說四逆湯放冷了喝啦,或者是摻什麼人尿、豬膽汁之類的東西啦,設法把它引進去,有所謂騙藥法這的存在。但是,或許還是有漢朝的用藥規範沒有
17、辦法克服的問題存在。但是,我覺得有一些藥物哦,後代用得更精了,有些後代的醫者,還有一些其他的建議:比如說,漢朝時代用的人參哦,聽起來就是補一補津液、補一點氣,不覺得是什麼了不得救命的藥,生死交關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強調要用人參,多半是用附子的。可是後代的醫者覺得,如果你是完全亡陽脫氣的那種,那你買那種現在頂極的吉林參,馬上燉湯喝下去,或者是吉林參跟附子燉湯,那有沒有可能立刻救回來?有希望;如果是純粹亡陽沒有格拒的。現在頂級的好人參,東北的遼參、高麗參那種,還是有希望的。這是一點。不過,話又說回來,以方法來講,這種情況用附子是正道,用人參是賭賭看的邪道,嚴格的判分,我們之後的通脈四逆湯會講。另外就
18、是,張仲景用的桂類,好像就是用桂枝,並沒有用到我們今天用的清化肉桂。那如果要立刻補命門之火,你說用附子,附子好像是全身之陽一起補,沒有那麼專注在命門那一點,可是如果你用現代的好肉桂,加上硫黃之類的藥的話,有沒有可能比較會點起命門之火?那還是有希望的。那樣的病人,可能硫黃也已經很不消化了,所以可能改成把硫黃貼在肚臍中。用硫黃敷肚臍,然後喝的藥裡放一點上好的肉桂,那還是有可能鑽得下去。如果還下不去的話,比如說,在張仲景的用藥,你要把陽藥再往下推的話,可能在這個證狀的框架下是用蔥白;而也有人就建議說可以再加代赭石,加了代赭石就可以再往下壓下去,這也是個方法。設法把陽藥壓進去。那如果你說這個人陰寒太重
19、,陽藥進不去的話,還有一些藥物,比如說,像是黑錫丹啦、破陰丹啦,那種用金屬的鉛之類的東西加硫黃做的藥,還是有可能打出一條縫把陽藥弄進去。所以後代有一些這樣子的用藥法。要固住腎氣的話,你可以加五味子;如果你放了補氣藥,你希望他脾胃之氣不要散,你也可以用桂圓肉。你希望他補陽藥進去之後,不要馬上被掀出來,因為如果陽藥被格拒出來,那個病人就不能活了;那你也可以想辦法用陰藥去黏它啊,比如說各種膠啊,什麼阿膠啊、烏龜膠啊,甚至是熟地黃。我這不是在告訴大家用這些藥一定救得回來,但是後代的醫家,用這些藥,也有救得回來的。不過人走到這一步,就已經勝負難料了啊,平常的保養還是比較要緊的。少陰病比較代表的方劑是附子
20、劑,四逆湯啊、通脈四逆湯啊之類的;像真武湯治的水毒,比較是少陰病裡面的相關腎臟機能的雜病類了。少陰本證,那還是白通、四逆、通脈四逆之類的,比較直接、強補腎陽的那些藥物佔到主導。那麼這些強補腎陽的藥物呢,我想同學也曉得,大陸有位老中醫叫李可,用藥附子放得很重,很多疑難雜症,已經不能治療的心衰竭、腎衰竭,他都把人救回來。其實李可的用藥路數,我不是在說人家醫術不好,我只是說他治療這一塊疾病的用藥路數,並沒有包含整本傷寒雜病論,主要是拿少陰病這一塊的理論去運用。所以,也就是說,少陰病的回陽理論你拿來臨床運用,那就是用來對付心腎衰竭的。同學在讀傷寒的少陰篇的同時,家裡也有李可的書,李可的書你拿來翻一翻,
21、互相參照,這幾條死證條目稍微看一看,那大概能夠揣摩出一個大概的用藥方案;這些就留給同學自己讀就好了。要學穩,慢慢走,不要失去童年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我們在讀傷寒論,尤其如果同學是第一次讀的話,我想我們最值得把握的部分,就是那種清清楚楚是桂枝湯證的,我們就用桂枝湯醫好,清清楚楚是真武湯證的,我們就用真武湯醫好,標準的證型,我們都能很穩定地用正確的藥方把它醫好。能夠做到這樣,就已經很好了。因為能夠在這個部分安穩了,醫術就會慢慢進步。如果在這個基本的地方,你不能夠安穩的話,我覺得是不太妙。我覺得學醫術這種東西,基本功就這樣子打:平常家常遇得到的那些感冒,或者是很合乎書上寫的那些小雜病,吳茱萸湯
22、的頭痛就用吳茱萸湯把他醫好、小柴湯證的口苦脇痛就用小柴湯醫好,這樣很標準地開,基本功就這樣子。那日子久了,醫術就會好。我也只知道這樣子的方法,不要因為我們今天的醫術不好,就隨便去填塞知識、用思考力來代償這個東西。思考力沒辦法填塞感知力跟表現力的不足哦,這是非常要緊的一件事情。你知道知識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救到一個人的感知力跟表現力的。而醫術的術這個東西是感知力跟表現力範圍的事情,不是知識的事情。如果心力不夠,只靠思考力在活,頭腦塞滿知識可是感知力跟表現力卻不強的人,他在問人家診的時候哦,就好像是強迫人家認罪的那種誣陷人家的樣子,他自己主動誘導病人說他喜歡的預設答案,於是開錯藥;可是他覺得自己這
23、樣叫診斷。人都會有成見的嘛。我的課也算得上是在賣情報的課,這是不是有誘導犯罪的嫌疑?儘量準備多一點的資料來賣給同學,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對得上情報蒐集狂的胃口?而這些情報,到最後對我們有沒有幫助?很難說耶。我覺得傷寒論有能教的部分,有不能教的部分。比如說,我們接下來要教的當歸四逆湯也好,或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如果你是完全照書上的標準、我們已經知道臨床上確實可用的辨證點在生病,那當然很好搞。可是有一些人,他就是生那種不三不四的病,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得好的,但那個部分,你要說有什麼標準的辨證戰略、思路,我覺得不見得有。那是你醫術在基本的部分熟練之後,你看到那個人,就會自然覺得要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那
24、是不能教的部分。你經驗值累積到夠了之後,就會開始有直覺的部分。其實,直覺跟經驗幾乎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因為,經驗這個東西就是,當你做一件事情,能夠完全不想而做得好,就叫做經驗老到;揉個麵團、做個燒餅都一樣。完全不思考我下一步驟要如何也能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叫做有經驗,是不是?學語文的話,學頭幾天都要想一句話文法上要怎麼拼湊,對不對?日子久了,直接就講出來了,就不需要動到思考力了。醫術到後來說的這個醫者意也的那個直覺的部分,都是在正確的經驗值累積到相當的量之後,會慢慢邁入的。所以我說,像麻黃附子細辛湯、當歸四逆湯,都曾經治好過什麼腰椎病、什麼椎間盤凸出、骨質增生啦,可是問題是,你說當我遇到這種雜病的
25、時候,我們固然是可以很仔細地看一下這個人是不是有手足厥寒、脈細欲絕,開當歸四逆湯在打基本功的部分,這個是有證可抓的,那當然沒問題。但是有些人的病,不一定是有證可抓的,當你必須靠直覺去開對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很考驗你的基本功了。基本功的累積,我是覺得,一步一腳印地慢慢走,是比較踏實的。我只是看到那些學中醫很急很急的人,或是那種拜到一位名師的人,會覺得好像是一群失去了童年的人你知道,一個小孩失去了童年,就直接咬著牙過大人的人生,看起來是比較早熟,但實際上卻是精神不健全。當他沒有基本功的部分,就直接跳到那個高來高去的世界,他們就很會用頭腦想一些有的沒的的偽醫理。可是我覺得不行,因為那個實力是經驗值累積
26、出來的,沒有那個經驗值,憑著你的頭腦憑空想像,都是歪理,往往和事實不一樣。我覺得名師的後光,真的對學生沒有半點屁用啦!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實際操作、累積經驗跟功力的部分,是沒有辦法靠名師加持的啦!相反地,像這種名師造成的學生的自我期許,讓學生誤以為自己必須會才不丟人,而去做一些他們其實沒有能力做到的醫療活動當你練成了輕功從四樓跳下去,那叫做很帥;沒有練輕功從四樓跳下去,那叫做自殺。看到這些人沒有練成輕功就從四樓跳下去哦,讓人覺得真的是太急了、太急了。我待會兒上課可能會講到一些方子在臨床可以治到什麼什麼什麼而你可能會覺得我哪裡會知道這個什麼什麼什麼,是不是要用這個方?我覺得這部分,大家都不要掙扎
27、囉。現在不會就現在不會,你不會,我也不會。但是就好好活在這個不會之中,日子久了,就會越來越會。現在有一個淡淡的印象就好,有一天功力夠了,就開得出來了。現在功力不夠,都不要勉強哦。我說不要勉強,就是不要拼命去思考,因為功力不夠的時候,思考並不能夠幫到什麼事情的哦。天底下神醫很多嘛!遇到醫不好的人,那你覺得自己功力不夠,你就把他推給彭奕峻什麼的嘛,然後去觀摩人家開什麼藥就好了。這樣學就可以了,不要去逞強。整理者:郭秘書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七)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附辛的藥物結構那再來我們看這個麻黃附子細辛湯:【桂 11-21宋 300】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麻黃附子細辛
28、湯方】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細辛二兩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條文寫說:少陰病始得之,剛剛開始進入少陰病的時候,反發熱,這個人反而發起燒來了。一個人剛得少陰病,理論上是燒不太起來的當然也有例外,因為真武湯、四逆湯也是標準的少陰病,但是它是燒得起來的所以我這個說法是有點瑕疵的。簡單來說呀,張仲景這個辨證點,在臨床上並不好用。那麼它說脈沉者,如果你遇到少陰病的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你把他這個脈,通常那個人的脈就是比正常的情況再更沉一些、更弱一些。那如果你要說開麻附辛有什麼確定的脈象,好像也不太有耶:尺脈大浮的,有;尺脈大沉、大弱
29、的,也有。所以尺脈比正常人沉或者浮,感冒的分類,大概都算到少陰,常常是開麻附辛或或者是真武湯,這是一點。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方劑結構來講的話,麻黃是外發的,附子是補陽的,那細辛,在這邊我們可以說細辛是通經驅寒的藥。身體裡面哪裡有水,而水裡頭有寒氣,細辛就可以把這個寒氣逼散。與水氣相關的經,一個是少陰經吧,一個是太陽經,但是我們通常也不會拿細辛作太陽經引經藥,一般是用它來作少陰經引經藥,就好像連屬著往裡的附子跟往外的麻黃,當做一個橋樑。少陰經走到最表面的時候,那個地方就可以用麻黃把邪氣推出去了。在裡面的時候,要用附子補陽,細辛就好像負責把附子補了陽氣之後,但是那邪氣、寒氣還沒有辦法搆到外面讓麻黃推
30、出去的話,中間那一段交給細辛。一般經方臨床醫家是這樣看待細辛的。那當然細辛在神農本草經的功能是什麼?通九竅,對不對?所以後來麻黃附子細辛湯等也於是我們中國人通九竅的專病專方囉;這個另外再說。還有一點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呢,是一個我們今天臨床非常好濫用的方子,好像有一個大陸什麼地方的江湖傳說,某位醫生,幾乎不管什麼病人來,都開麻附辛,誰吃了也都有好。他就只是把脈,覺得這個人尺脈虛,就開麻附辛,就這樣。這樣的開法,你覺得有沒有道理?今天的人感冒,的確有很多人,乍看是太陽病,但其實也是可以用麻附辛的。比如說,有兩種狀況我們是感冒不分經,直接用麻附辛的:第一種,就是一感冒,什麼症狀都沒有,就只是流清鼻
31、涕,那馬上吃麻附辛,陽氣就通上來了,你就不一定要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然後另外一種,就是一感冒的當下,立刻就腰痠腰痛、一感冒腰就直不起來的,那也是直攻少陰的,那種情況下用麻附辛效果都不錯。還有一種看法是:如果照張仲景的講法,這個人是發熱而脈沉,發熱,是一個人的身體亢奮、緊張,脈沉是這個人血壓掉下來了,心、腎都衰弱了。你可以說在這個藥物組裡面,附子是一個可以強心、強腎但是會降血壓的藥,病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直接只開附子好不好?不一定行,那個人的血壓不能更低了。而麻黃是發邪氣,對心腎不太好,但是是升血壓的藥,所以這兩個東西正好又是一個翹翹板,針對這個脈證來講,反發熱脈沉這個狀態,麻黃、附子同用是有意
32、義的;大概是這樣的思路。像太陽篇的麻黃湯這個方子,有人就說,麻黃湯其實是一個大寒藥,是寒到你出汗,這個說法是一個象徵性的講法,但是從藥性這個面向而言,我覺得這個象徵性的講法是很有道理的。咳嗽氣喘之類的病,也有開麻附辛的時候;因為它也是一個調血壓的方子。高血壓我們不太用麻附辛,但是低血壓我們常用麻附辛。而低血壓的這種說法,也牽涉到嗜睡症(少陰病但欲寐嘛),通常是用麻附辛的。麻附辛與扁桃腺的發炎另外,一感冒立刻就扁桃腺發炎的,我覺得麻附辛也是可以用的主軸。我們喉嚨痛,也是有實熱的喉嚨痛的,像麻杏甘石湯證、銀翹散證那都是有實熱的,怎麼知道有實熱?右寸,上焦的脈,跳得比平常有力、兇猛,就知道是有實熱的
33、。那個不屬於少陰的守備範圍,你要算溫病也可以。麻杏甘石湯證那種實熱的喉嚨痛先姑且不論,當人在得陰證、尤其是少陰病的時候,扁桃腺爛掉是常有的事情,這個陰證,把脈的時候,脈是沉細的,可是喉嚨痛得不得了,人的三陰經都有走到喉嚨這邊,肝經、脾經、腎經在支撐人的喉嚨,而最關係到扁桃腺的,是少陰腎經。當少陰腎經受了邪氣的時候,支持扁桃腺活下去的生命能就會被切斷;一旦扁桃腺的生命能被被斷電了,它就失去抵抗力、細菌就亂繁殖一通了。所以扁桃腺爛掉、痛得要死,你以為是實熱、發炎,但其實很有可能是少陰經被斷電了,這樣當然是要用疏通少陰經的藥來治療它。所以,如果你的扁桃腺痛得不得了,而你的脈又是偏比較沉細的,我們要想
34、到從少陰治:這是一個陰證,要用陽藥。當然,也可以用一點點寒涼藥來反佐,像上禮拜有講到附辛芩連湯,是不是?那個方也是可以用的。沒有麻黃也沒關係,至少治得到這個喉嚨的扁桃腺。少陰病剛發作、剛喉嚨痛的時候,可以用附子、細辛加一點黃芩、黃連來治療,這是一種做法。效果好不好呢?這就要看各位夠不夠警覺了。一開始痛的那個當下就馬上把脈確認,立刻吃藥,就會很有效,喉嚨一覺得刺痛,就馬上配麻黃附子細辛湯吃,通常還蠻有效的。關於麻黃附子細辛湯,有一點大家要記得:張仲景寫的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枚,附子一枚大概有漢代的三到四兩重。所以,我認為麻附辛比較好用的用量,是附子放得比麻黃、細辛多。而我們一般外面買的麻黃附
35、子細辛湯,多半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那種比例,那種麻附辛有沒有用呢?常常也是有用的。可是當它沒有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附子加量之後,就變得有效了。所以,麻附辛,到底來講,我覺得附子出頭比較有用,你就當作這個年頭附子品質已經下降了,麻黃跟細辛都是有些傷元氣的藥,品質都不會下降。所以附子放多,我覺得比較能夠確保它的療效。不然得少陰病,吃了藥,這個人反而虛掉,就沒有意思了。一般買得到的科學中藥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的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愛睏、小便尿不出來的有辦法,治療喉嚨痛的少陰比較會失手。因為小便尿不出來,光是靠麻黃就可以發得動,可是,喉嚨、扁桃腺爛掉,這是這個區塊能量不足,必須要以補陽藥為主才
36、行,所以附子一定要出頭。麻黃一、細辛一、附子二,這樣下去的話感覺比較有到,或者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三,無論如何附子要它出頭,這樣才能確保它該有的療效。如果你隨便路上買一罐麻黃附子細辛湯想要治療少陰病的喉嚨痛,那通常是沒什麼效果,反而壞了這個方子的名聲。裡頭加點黃芩、黃連來反佐可不可以?可以啊。那,要不要去買黃芩、黃連這兩種單味藥?不必啦。家裡如果有葛根芩連湯的話,挖一點來用就好了。反正只需要加一點點在裡面,所以,附子加量的麻附辛湯兩克、葛根芩連湯一克,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就吃一次,像打點滴一樣,如果你的扁桃腺還沒有真的爛掉、死透,那差不多在四個鐘頭裡,這個喉嚨痛會緩解、然後消失。但是,如果你不
37、能把握住在第一時間(四個鐘頭內)把它修復的話,扁桃腺爛開了,就比較難修了。之後在少陰篇裡有好些方子是治療喉嚨痛的,但是,無論那些方子再怎麼好用,你還是要先把少陰病醫好,才能夠用這些方子。不然,少陰病本身沒有好,要光是單治一個喉嚨痛、扁桃腺,這沒辦法。通經的麻附辛與通竅的麻附辛我們講到麻黃附子細辛湯,專對這個那個的講了一大堆,可是少陰篇裡的麻黃附子細辛湯或者是麻黃附子甘草湯,還是有它相當曖昧的地方。怎麼講呢?我們在臨床上面,同學可能自己都有經驗到,就是:臨時家裡面沒有麻附辛啊,那不然吃真武湯看看好了。啊?結果也吃好了,就算了。這樣,就不知道這個方,到底有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啊!這樣子的事情,還是讓人
38、有點尷尬。當然,你說扁桃腺立刻就開始刺痛的那種,你立刻吃麻附辛,那還是麻附辛有效,真武湯就給你慢慢摸著,也會好轉,藥效也比較穩,但沒那麼快速地有效。跟少陰經那一條經有關係的,還是麻附辛有效。跟少陰經特別有關係的這個說法,也讓醫家在注解麻附辛湯的時候,會說這個湯是治少陰經病,或者是治太少兩感,太陽才剛陷進少陰,還有一半牽連在表,一半牽連在裡。如果你把脈的話,一個人剛太陽病感冒的時候,你會把到脈浮,對不對?可是你要去買桂枝湯的時候再確認一下:咦?脈已經沈下去了?這種時候,麻附辛是蠻有用的,太陽牽到少陰。麻附辛呢,在臨床上還有一個情況,之前也講過這個故事:你一感冒什麼症狀都沒有,就是尿不出來。而這個
39、尿不出來並不會讓你很清楚地覺得小便淋澀如果是尿道發炎的,是另外的醫法而是,好比你在辦公室上班,莫名其妙地發覺:為什麼上午十點到現在下班時間已經晚上六點了,我都沒有跑過一次廁所?這種往往是麻附辛,當然,後面會講的麻黃附子甘草湯也會有用。這種麻附辛或麻附甘的少陰病,其實如果那個人立刻就到西醫院去檢查的話,可能會說你是急性腎炎或什麼東西。但我們不管它什麼急性腎炎,這個東西是少陰初感,立刻發生,立刻就把它醫好。因為麻附辛或者是麻附甘哦,都有關係到邪氣干涉到腎臟的泌尿機能,其實,標準的少陰病在處理的腎臟比較是內分泌的部分;而關係到腎臟泌尿的部分,往往是太陽病,或所謂的太少之間:太陽、少陰之間的那種病。像
40、是腎臟忽然絞痛了,那也是麻附辛可以醫的。那麼,麻附辛的尿不通,固然可以有腎臟炎小便澀的感覺,但一般來講,就是沒有尿液為主。我說少陰病剛開始的時候,徵兆都不明顯。比如說真武湯證剛來的時候,只是覺得我今天沒什麼幹勁,就只是這樣子而已。麻附辛剛來的時候,可能那個人的感覺就是我今天鼻子一整天都不太通、我今天一整天怎麼都沒有尿尿,只到這種感覺。你說他水腫了嗎?又還沒有。但吃了麻附辛之後,就突然一直跑廁所,尿尿都來了,這樣的一種病的型態。這是不是最標準的少陰病呢?不是。少陰病本身牽涉得比較廣,麻附辛或是後面的麻附甘,這兩個方子,在條文上、或實際臨床,都不牽涉到下利。同學要記得:如果下利了,可能要往真武湯去
41、想;若是下利清穀,那就要用到四逆湯,白通湯也有可能用到。所以一旦有肚子痛,拉肚子的時候,那就要用到少陰別的方去了,已經超過了麻附辛結構的守備範圍了。麻附辛,它通鼻涕、通尿,就通九竅的效果來講的話,鼻子的清鼻涕類的,也是麻附辛,那細辛本來就是溫經驅寒的藥。另外,比如說男科,男人有不射精症,那這個病也是麻黃、附子兩味藥,去調他的自律神經;而細辛是通竅藥,所以這個方子會有效,這也是通九竅之意。那女人呢,好比說月經塞住了,所謂的經閉,那也是用麻附辛。那麼如果你說麻附辛吃了有什麼作用?有研究是說,它吃下去等於女性的什麼荷爾蒙的作用。那關於這個,我們現在不說。那接下來,我們講一些臨床上沒什麼辨證點的,比如
42、說,坐骨神經痛,麻附辛合芍藥甘草湯也是常用的結構。只是,到底坐骨神經痛你是要用麻附辛?陽和湯?還是當歸四逆?你還是得抓一下主證哦,但如果沒有主證可以抓,那開藥就憑直覺了。細辛的鑽通跟驅寒的機能,我們剛說了坐骨神經啦;那如果是有人得了帶狀疱疹,那個疹可能好了,可是殘留在神經上面還有痛點,就一直繼續痛著。那種就是要用麻附辛把它推出去的。以調體質來講,一個人皮膚的顏色比較晦暗,人鈍鈍的,感覺行動不太平衡,然後皮膚又有些粗糙麻木,好像皮膚沒啥知覺;像這種皮膚鈍鈍、人鈍鈍的這種病,那也是用麻附辛通竅的。當然各種鼻子的病的通用打法,大概麻附辛都會掛在裡面的,因為它是通竅比較好用的結構。火神派的醫案裡面怎麼
43、用麻附辛啊?很多是用在這個人受了寒之後,忽然瞎掉、忽然聾掉、忽然啞掉,或者是吹了冷風牙痛,那這一類九竅受風寒塞住的,都是用麻附辛通出去,這樣子還蠻好分辨的。那九竅一起受風或七竅一起受風呢?那也有人的病,是眼睛鼻子耳朵全部一起在發癢,那七竅一齊發癢,都是用麻附辛。這些都參考辨證點啦,它本身張仲景給的辨證點,就是治感冒而已。那剛剛講到牙齦出血、甚至牙痛,有時也是可以用麻附辛驅寒的。這樣子的一個疾病框架,我們知道一下。頭痛有沒有用到麻附辛的啊?麻附辛的頭痛跟吳茱萸湯的頭痛不一樣,吳茱萸湯的頭痛是痛到你煩、痛到你噁心、痛到你想撞牆,但你真要說那有多痛?有可能並沒有非常痛,只是你受不了而已。那麻附辛的頭
44、痛,所謂少陰經頭痛,是冷氣鑽到腦裡頭,一般中醫說腦冷,腦子冷的症狀是什麼?是頭痛如劈,就是那個痛並不會讓你煩,可是劇痛來的時候痛到你嚇一大跳的那種程度。那種的程度是用麻附辛,趕快把腦子裡面的寒氣逼出去。那你說腦也好、腎也好、腰也好,其實在某個程度來講是連屬的。那如果一個人腰痛,他的腰痛是不能轉身的那一種,那這個是用麻附辛,把寒氣給逼出去。若要加味,就加點川烏啦、加點乾薑跟延胡索。當然在用法上這也不是很標準的麻附辛湯證,是推擴用法。剛才是以腰痛在當主軸來說,如果不是腰,而是手腳、肩膀有扯痛感,那還是當歸四逆湯有效的時候多些。那一個人常常身體發冷,這身體發冷的人,皮膚都是微微浮腫的,一個人怕冷而腎功能很低落,這個也是麻附辛可以醫哦。麻附辛因為它本身是一個比較偏急性腎臟病會有的湯證,那如果那個人有水腫的狀態,臨床我們也可以加到知母的。至於說,如果臨床上要講到麻附辛另外一個層次的推擴用法的話,那以後再教。以後講到痰飲跟水腫病的時候,有一個方子是桂枝去芍藥湯加麻附辛,那個在日本古方派的世界,被認為是很不可理解、但可以打癌症的藥。教到的時候我們再來講那個方,我們現在先知道到這樣就好了。整理者:郭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