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图说课稿.doc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761858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图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图说课稿孙岩复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重点) 。2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难点)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和坡度陡缓和坡度陡缓(难点) 。学情分析:“地图”是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第一部分内容。第三节“地图”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 、 “地形图的判读” 、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和以后的读图用图奠定基础。地图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

2、,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地图有着极广泛的用途。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形成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一课时)着重学习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提高运用地图要素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因此,在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时,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初步开始建构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肯动脑筋,思维活跃,也愿意尝试亲自动手实践。比例尺的运算在小学曾经学过,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用词并不陌

3、生。但受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有的学生在地理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实际和教材呈现的内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图片的展示,给学生们“地图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初步印象,引起学生们关注地图;对比台湾岛卫星影像和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找出地图的特点,知道地图基本的三要素;然后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指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思考分析如何运用这些基本要素获取地理信息,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同时在学习中,初步学习对比分析、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1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

4、概念及表示方法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同一个比例尺可以用三种不同形式表示。例如一条 25 公里的公路,用 5 厘米画在图上,用文字式这表达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 公里;用线段式表示为: ;用数字式表示为:1:500000。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的大小。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例如,1:10000 与 1:300000 相比,前者较大而后者较小。所画地区范围愈小,要求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应选用缩小程度较小的大比例尺。所画地区范围广,要求表示的内容比较简略时,应选用缩

5、小程度较大的小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比例尺知识最常见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将厘米换算成公里时,将数字小数点往前移五位;换算成米时,将小数点向前移两位。例如,1000000 厘米换算成公里是 10 公里,换算成米是 10000 米。2地图上的方向基础知识一般情况(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指向标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以南、北

6、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3.图例和注记(1).概念(2). 要求记住常用的图例4等高线与地形图等高线图的判读读各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判读各种地形形态地形种类 等高线特征山顶 等高线呈闭合状,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盆地 等高线呈闭合状,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鞍部 两侧是具有闭合等高线的山顶山脊 等高线向一方凸出,凸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 等高线向一方凸出,凸出部分指向高处陡崖 数条等高线重合(2)地形种类判读中,区分山脊和山谷是个难点。可以采用画剖面线,比较中间与两侧各点海拔的方法进行判断。 (参考下表)山脊 山谷定义 山脊是山体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耸部分 山谷是山地中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低凹部分等高线图剖面线上各点海拔A 点为 200 米,B、C 点为 100 米=中间高,两侧低A 点为 100 米,B、C 点为 200 米=中间低,两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