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2 硬件呼死你别让七夕经济成股市昙花式的概念炒作一帆七夕节这个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自 2006 年开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可经历了今年的七夕节,我这个刚刚过了气的青年不由地感慨:“七夕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七夕节当天一大早,我就发现平日忙于采写新闻的同事“丁少”特意穿了件大红的 T-shirt,以前从来没有过。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 “丁少”如释重负地敲下最后一个句号,高喊着“交稿啦,交稿啦” ,捧上一早网店送来的鲜花一溜烟冲出报社大门今年七夕节的氛围异常浓烈,下班回家的路上可以发现,路况也比平时增添了几分拥堵,广播里除了路况播报,还有人通过交通广播询
2、问哪里可以买到鲜花?更有餐馆播报自家餐馆预定爆满直到晚上安静下来,看了几眼电视又发现,几乎每个地方卫视都准备了“七夕晚会” ,各路明星轮番登台,而台下观众也都是成双结对,好不热闹让我忽然觉得,自己虽然在最前沿的财经媒体工作,但似乎与时代脱节了。更让我感觉被“out”的还在后面。一天的喧嚣之后,在百度微博搜索栏键入“七夕节” ,结果显示相关新闻多达 412000 条,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比如社会性新闻有湖南交警帅哥美女“七夕”求带走只因没空恋爱 、 男子爬高压电塔疯狂求爱遭电击瞬间起火身亡 、 打不着车吃不上饭回不了家七夕节成“购物劫” ;也有可以归为财经新闻的天很热七夕楼市很冷 ,该新闻发生在南
3、京, “对于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40高温下的情人节并不是一个营销的好时候” ;另一则财经新闻显得更冷:七夕版 1 年期理财品收益 6%投 10 万元一年多收 860 ,凡此种种,一个节日竟然搅动了这么多人的生活,世界真是奇妙。在衷心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恭喜各路商家别出心裁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新鲜的服务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也心甘情愿掏出真金白银为经济增长添柴加薪的时候,笔者不得不再啰嗦几句:节日营销,或者说节日经济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大产物,也算是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吧。从普通消费者的层面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消费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穿暖,正从单纯的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消费者通过消费可以减缓压力,愉悦心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不仅是对人的价值的更高层次的体现,也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动过程。从消费品或者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说,除了单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还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消费观念,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消费。一份有深厚底蕴的文化遗产如果被搭载了太多的经济元素,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变了味,无端折损了生命力。从这两点出发,发展“节日经济”更应注重发挥其文化内涵。尤其在国内经济强调“扩内需”的当下,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好这些民族的文化节日,不让其成为资本市场上昙花一现的概念炒作,当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