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课题研究之路,创特色学校戴南镇顾庄小学课题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校师生在省教育学会、教研室领导的关怀下,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学会的十一五课题“校园诗教的探索与研究” ,兴化市“关注生成,因势利导”的课题研究,全校师生为之兴奋和鼓舞。但冷静分析后,我们发现将面临不少困难,从来没有涉足过课题研究,没有现成的经验,教师年龄日趋老化,研究的生命活力不强。但我们在正视现实的同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认真学习理论,加强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一、统一思想,制定计划06 年初,我校领导班子对课题研究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课题筹备会议精神,认真分
2、析了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优势和劣势,一致认为我校自 1996 年成立“春苗”文学社,至今已有 10 个年头了,有了校园诗教的研究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小学生参与读诗、诵诗、赏诗、写诗等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积累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素养,创建学校特色,是切实可行的。至于“关注生成,因势利导” ,我校传统的教研活动经验丰富,只要加大范围,动员全体老师树立自信心,以百倍的努力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能出成果。会议明确了四定, “定老师” 、 “ 定班级” 、 “定校2长挂帅、主任协助” , “定实验班的课务” ,最大限度地对重点课研的老师予以照顾,保证研究的时间充足,经费有
3、保障。课题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省教育学会教研的课题方案,对课题研究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研究计划。学校有总计划,年级段有分计划,具体班级有班级计划。二、传达学习,启动研究课题组同志在张郭协作会议结束后,赶紧召开了课题研究会议,传达了协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课题方案提出课题计划的修改意见,学习相关案例,提出了“加强学习,精心备课,大胆实践,及时反思,物化成果”的五项要求并作了几点明确规定:1、每两周课题成员集体学习一次,学习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说课、评课,开展专题研讨。2、实验老师每月上一次研究课,评课组同志开展互听活动,每两周听一次课。3、每人发一本笔记本,记录课前预想,实施情况和课后反
4、思,每周至少一篇。4、每人每月写一篇案例,每学期上交 2 篇,组织一次交流。5、数学课题组人员每人订一份小学数学老师刊物。全体同志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强化课题意识,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肩负的任务,尤其是对操作层面的有关事项有所认识和理解,由3此而正式启动课题研究工作。三、营造课题研究氛围“校园诗教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组,下大力气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1、开辟诗词创作园地定期更换,教室门口小黑板上摘抄学生喜爱的诗句,橱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读书笔记中诗画连篇。2、建立三级书库,学校有图书室,学生可定期借阅,班级有图书角,学生交换阅读,家庭有藏书架,营造亲子阅读氛围。3、培训师资力
5、量(1)我们走扬中,去淮安,到经验丰富单位去学习吸取经验。(2)把有诗教经验的、擅长写诗的诗词学会会员请进来,作为顾问负责师资培训,为课题组老师举行讲座,上示范课。(3)学刊物,我们订阅了中华诗词 、 诗词格律知识 、 青少年学诗写诗入门 ,买来各种诗教碟片,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学习取经,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古诗课堂教学成了诗教研究的又一亮丽风景线,研究成员人人上课,个个听课,写反思,写体会,写成为自然,教学研究蔚然成风。全校十八个班级,班班开展赛诗活动,其中六(3)班的“春之韵赛诗会”活动有读诗、诵诗、吟诗作对,画诗、唱诗、演诗、舞诗、4写诗、评诗,获得参加诗
6、教研究的市诗词理事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5、学生学的诗作无论好差,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都要认真批阅,指导修改,编入班级诗文集,优秀的投到校春苗集,推荐到省内外诗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四、取得的成绩一年来,我们的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我校师生在昭阳诗词 、 赤峰诗词 、 跨世纪少儿诗选 、 江海诗词 、 江苏校园诗选发表了几百首诗词,学校编印了诗教研究论文集,收入论文 54 篇,朱文开老师还自费出了专辑澹泊集 ,书中诗、词、联并茂,数学课题组刘文英老师写的精彩源于反思等十几篇文章被多家刊物选用,滕红梅老师写测试你的创造性思维等九篇文章相继发表。徐春林主任写的苹果箱演绎出的有效生成被市教研究室广泛推介学习。当然,我们课题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今后要加强学习,强化课题意识,加大工作力度,排除一切制约因素,狠抓实验班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步入快车道,争取更大的成效。